第 129 章
作者:化雪掌      更新:2022-03-15 13:51      字数:4309
  第129章

  环境工程学主要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的关系,及学习如何改善环境质量的学科。

  宋青青有个非常遗憾的心愿。

  没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她处在另外一个世界的2020年,在那里科技发达,人民生活富裕便捷,但有一个非常不好的地方,那就是环境污染相当地厉害。

  宋青青记得,自己小时候村里的河水清澈无比,甚至可以直接喝,芦苇倒影在上面,水里头的石头跟鱼都看得一清二楚,小孩子们在水边玩的十分开心。

  至于家里的井水,那都是甜丝丝的特别好喝,秒杀2020年几十块一瓶的矿泉水。

  那时候,天特别蓝,空气特别清新,吃到的食物也都非常可口,不用担心什么污染啊什么致癌啊之类的。

  可不知道为什么,短短的一二十年过去,别说城里了,就是乡下,水质都变了。

  无数的小河干涸了,水井里的水发黄,浑的根本不能喝,空气越来越差,雾霾天很多,家里的桌子一天不擦就有了厚厚的灰,一到初夏,杨絮满天飞,让人不胜烦恼。

  老百姓的身体也都越来越差,宋青青时不时就能听说身边谁又得了什么癌症,谁又得了血液病。

  这些,都跟生活环境息息相关。

  她多想念,那些蓝天白云,清澈的溪水。

  如今可以动用自己的力量去保护这个地球,宋青青决定,学习环境工程。

  她把自己的想法如实告诉徐成林,他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两人之所以会爱对方,那就是三观大致相同。

  其实,宋宋跟明光都不是很支持他们学习这个科目,辛苦的很,将来肉眼可见地知道,宋青青跟徐成林要走南闯北了。

  可宋青青坚持,俩孩子也不能怎么样了。

  大学开学,宋青青跟徐成林选择了走读,两人年纪大,加上家就在本市,每天都开车来回去上课。

  这一去,风里来雨里去,三年过去了。

  宋青青竟然近视了,戴上了厚厚的镜片。

  她这些年彻底脱离了爱你品牌公司,虽然每年坐收分红,但已经不再去管理公司的事情。

  徐成林也是一样,他把几家酒店的事情都尽数交给了冯大脑袋。

  虽然说冯大脑袋以前不算是多么上进,可是这几年竟然越来越努力,两口子不仅学会了用英语对话,为人处世也都得到了巨大的进步,穿着整齐的西装皮鞋,乍一看,那就是一位标准的商业人士,哪里还有从前油腻地躲在卤味铺子后头看小黄书的样子啊?

  人人都喊一声冯老板,可冯大脑袋知道自己是谁,他喜欢去浦江交通大学去找宋青青跟徐成林,虽然每次都要在实验室外头等很久。

  冯大脑袋在车里坐着,打火机翻开再盖上,有些无聊。

  好一会

  ,宋青青跟徐成林总算从实验室出来了,两人都戴着眼镜,穿着很普通的深灰色的衣裳,看起来除了那张脸长得好看一点,丝毫没有什么有钱人该有的光鲜亮丽。

  冯大脑袋赶紧走下车:“老徐!嫂子,你们实验做完了?”

  徐成林转头,打招呼:“冯大脑袋,你咋又来了?”

  冯大脑袋把打灰机塞回口袋里了:“我不来,你们也不会去看我啊?你俩这么忙,唉,我说,你们整天看书写材料做实验,真的不觉得枯燥吗?不然,咱去打高尔夫?”

  他现在接触了不少商业大拿,玩的可都是高级东西。

  谁知道宋青青扑哧一笑:“你去吧,我们俩还要研究如何处理废气废水呢。”

  冯大脑袋自然不去:“唉,你们两个,真的是我见过最牛逼的人了,我都蠢蠢欲动了,人活着啊,钱赚得多了,那方向就不同了。”

  他在说话,徐成林却在跟宋青青研究,刚刚过去的那一辆车,该如何减排之类的话。

  冯大脑袋笑着摇摇头。

  他刚刚说的是真心话,人有钱之后,有的人就迷乱了,各种吃喝玩乐,挥霍无度,可有的人却过上了更加有意义的生活,为了理想去奋斗。

  如果不是有徐成林跟宋青青做榜样,冯大脑袋觉得自己也会迷失自己的,但现在的他没有。

  他没有像别的男人一样,有钱了就去包二奶,去玩小姑娘,去赌,去成为一个一塌糊涂的人。

  冯大脑袋私下也在资助贫困学生,也在做好人好事。

  徐成林转头看向冯大脑袋:“正好你来了,我建议你以后尽量坐公交车,不要开私家车,这样更环保。”

  宋青青也点头,非常严肃:“老冯,你真的可以考虑一下。”

  冯大脑袋一摊手:“那行吧。”

  进入两千年之后,整个国家都发展得飞速,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眼看着环境越来越差,宋青青跟徐成林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环境保护当中。

  虽然书大街上越来越多的汽车,这个城市的地底下,各种看不见的废水,废料,都在悄悄地腐蚀着地球的健康,宋青青跟徐成林跟着浦江交通大学的教授组建了环境保护团队,没日没夜地研究,如何有效治理这些废气废水。

  一年,两年,三年,没有希望,没有结果。

  国家大力发展经济,在这方面投入的精力并不多,愿意为此付出精力的人也更加地少,教授都要绝望了,可宋青青跟徐成林还在坚持。

  终于,他们推出了一套环境治理方案。

  这是他们好几年的心血,宋青青代表他们环境保护团队,去联络了市政的人。

  市政对做这些学术研究的人,其实没有特别好的团队,因为环境治理真的不容易。

  宋青青在会议室等了足足一个小时。

  清洁工都来打扫了两次卫生,清洁工大姐忍不住说:“你们做学问的,真是辛苦,我见过

  好多次你们这样的,唉,一辈子也没有赚到什么钱,都投入到了学术上,可别人不一定感激你啊。”

  宋青青推了下眼镜,轻轻地笑:“谢谢你的肯定,我们会加油的。”

  这个世上,总要有人付出。

  就比如,总要有人愿意做清洁工,否则,哪里来的干净大街呢?

  一个小时后,总算来人了。

  宋青青站起来,却有些吃惊:“是你……”

  她竟然一时都有些记不清这人的名字了,来人是个男人,个子很高,穿着一身深黑色大衣,虽然也上了年纪,但看的出来年轻的时候容貌极佳。

  宋青青有些尴尬,但对方很快伸出手:“我是傅晨萧,你怎么在这?”

  傅晨萧内心滚烫,面上却保持着镇定。

  他一直都记得那一晚,自己从车上下去,醉醺醺的走了,回头的时候,宋青青已经开车走了。

  她成了他永远放不下的人。

  宋青青赶紧笑:“傅先生,真巧。”

  傅晨萧淡淡一笑:“我一直都在市政,你来了怎么不找我?”

  其实,宋青青几乎都想不起来这个人了,可傅晨萧知道她,这些年,他想不知道她都难,宋青青的名声实在是太大。

  整个浦江,关于她的大新闻几年就来一个,一会是慈善,一会是家喻户晓的产品质量,一会是她高龄参加高考。

  甚至有一次,宋青青在公交车上低头看书,也被人拍下来上了报纸。

  傅晨萧好多年没见过宋青青,但他却仿佛,一直未曾跟她分开过。

  就好像,他也一直陪着她,只可惜,她竟然都把自己忘记了。

  傅晨萧看了看宋青青递上来的提案:“我相信你,你放心,我会跟市政的人商议一番,尽快把你的提案实施出来。”

  宋青青很是感激:“谢谢谢谢,真的谢谢你了!请您相信,只要这个方案被实施之后,对浦江市的环境保护绝对会起大作用!”

  见她身上穿的衣服,戴的眼镜,手中握着的已经磨得都看不清楚字样的钢笔,整个人都像是一个日子很穷的人。

  傅晨萧就觉得,宋青青真的别人完全不一样。

  她已经活成了普通人理解不了的样子,她的内心,早就升华了。

  傅晨萧低头,想到自己这么多年来,与人到处打交道,说不完的官场话,忽然也就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跟宋青青不是一路人。

  “我会尽力的。”他保证道。

  宋青青回去之后,跟团队的人等了一阵子,原本都不抱希望了,却没有想到,他们的方案被采纳了!

  这个方案被采纳之后,很快就实施了,短短半年,浦江市成为了国内最干净漂亮的城市,就连水质都变好了。

  其他城市知道了之后,都要花重金请宋青青团队前去参与治理环境。

  宋青青跟徐成林本身就是立志改善整个国家的环境治理,便不管对方给开什么价格,差不多够治理费

  用,便就去了。

  如果对方开的价格不够,那么他们就自己贴补。

  如果整个国家都注重治理环境,那么这个国家的民生才会持久,环境是人赖以生存的根本。

  两人这么一外出,不知不觉,竟然出去了六年。

  宋青青跟徐成林都过了五十岁,只回了浦江两次,一次是宋宋结婚,另一次则是宋宋生孩子。

  她原本以为自己会是那种晚年了在家含饴弄孙的人,却没有想到,会是穿着破破烂烂到处治理环境的人。

  不过,看着一个又一个城市,在她跟徐成林还要其他团队伙伴的治理下,绿树越来越多,空气越来越新鲜,宋青青觉得这也是非常值得的。

  宋大国去世之前,给宋青青打了个电话。

  那时候,宋青青跟徐成林在调查济阳市的下水道结构,宋大国笑呵呵的:“闺女,我在电视上看到你好几次,闺女瘦了!”

  宋青青知道宋大国上了年纪,耳朵不好,大声说:“爹!我没瘦!力气大着呢!您保重身体!”

  宋大国笑眯眯的:“好!你弟媳妇天天给我整好吃的!”

  这通电话之后没几天,宋大国走了,宋青青回去之后,悲痛不已。

  她这些年对老老少少都照顾的很少,心里没有遗憾那是家。

  顾的了大局,那就顾不了小家,这是难免的。

  虽然说伤心,但从老家离开,宋青青跟徐成林还是马不停蹄地赶去了西宁,西宁常年饱受风沙之苦,这风沙让普通人饭都吃不上,特别伤害庄稼,风沙季节,城市里的空气可见度都不到一米,特别恐怖。

  宋青青跟徐成林年纪也都大了,没力气再跑远,两人决定,这辈子要做的最后一件事,就定为治理风沙吧。

  风沙是千年难题,他们甚至没有把握可以治理到什么程度。

  西宁土地广阔,生活非常苦,宋青青到了西宁就一直咳嗽,吃了好多药才算缓解了些。

  两人仿佛扎根在了风沙中一样,徐宋跟徐明光两人轻易都联系不到自己的爸妈,浦江市渐渐也很少有人记得他们两个人了。

  但有心的人会发现,央视新闻播放过几次西宁市治理风沙的新闻。

  一次比一次让人高兴。

  风沙在一队科研人员的努力治理下,几年过去,已经好了很多,不少沙地,都已经成了草地,到了风沙季节,也不会说城里都让风沙弄得看不清楚路。

  外地人不知道内情,可西宁市的人对宋青青以及徐成林的团队非常非常地感激。

  两人的努力,刻苦,无私,也影响了许许多多的治理风沙的人。

  在浦江交通大学,每年,都会有人提起来宋青青跟徐成林这对夫妻,这也影响了许多的学子,鼓励着大家为了国家而努力,为了天下而奋斗。

  2015年的秋天,宋青青生病了,她咳嗽了一个月都不见好,徐成林赶紧把她送到了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