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苗
作者:午后半夏      更新:2022-03-15 12:34      字数:3702
  最后一轮的考试,说是两天一夜的时间,但实则第二天午时三刻前,考试便已经结束了。

  虽说阿瑶是有内力护体,处境较之其他考生,是好了一些,但在走出考场的那一刻,他还是有种浑身都轻松的感觉。

  “小宝,娘这里,这里。”

  “小宝,我们在这边。”

  阿瑶才从大门口走出来,便听到了两道焦急且激动的女声,顺声看过去,正是孟奶奶和娘亲王氏。

  大宁朝对未婚女子的要求虽然略严苛一些,但对已婚的妇人,却又宽容许多,尤其是在村子里,就更没那么多要求,妇人外出摆摊,做点小生意神马,均属常见。

  像是这种在大庭广众下大喊出声,就更是小事一桩了。

  “奶奶,爹娘,二叔二婶,三叔三婶。”

  孟奶奶见到阿瑶过来,率先上前,拉住阿瑶的手,上上下下打量了好一回,怪道都说科举不易,先前看到有人从考场里被抬出来,已经让孟奶奶把心提到嗓子眼,昨夜也不曾睡好,今早更是天还不亮,就来这里守着了。

  如今看到孙子全须全尾的走出来,这才放心,不过还是有些心疼的说:“瘦了。”

  这也才一天的时间,哪里就瘦了?

  阿瑶很想要反驳孟奶奶这话,不过他的心里也清楚,和长辈,尤其是上了岁数的长辈,讨论这个问题,是极为不明智。

  便也没说话。

  “娘说的是,我儿受苦了。”王氏第二个开口说,“……不过也无事,你四姐,五姐还有六姐,已经给你准备了好些吃食,都是你爱吃的,我们这就回去补补。”

  “可是呢。就是你出嫁的三个姐姐,也都惦记着你,昨儿你二姐特意带过来一只野鸭,搭着当归一起炖,最是滋补养身,等会到家了,你可一定要多吃一碗才是。”三婶田氏立刻笑眯眯的开口说道。

  二婶张氏也忙说:“你大姐和三姐也都惦记你,若非有孩子牵绊,不方便,今日也定是要来接你的。”

  “好了,有什么事,回家再说。”

  ……

  虽然说孟家人早就已经商量过,等阿瑶出来,尽量不问他考试的情况,省的给阿瑶太大的压力,毕竟自家孩子还小呢。才十三岁,即便是不中也不要紧,就像是夫子所说的,这次权当是走个过场,积攒一下经验了。

  抱着这个念头,他们一路上,多的是关心阿瑶的身体,倒是没怎么问他的成绩?

  不过她们能忍得住,等到了家里。

  孟冬,孟招和孟盼三姐妹,就没那么能沉得住气了,尤其是脾气爽直的孟冬,更是直白的开口问:“小弟,你可有把握能过?”

  只是她这话才说出口,便被王氏敲了一下脑门,“有你这么说话的吗?没见你弟弟累着了吗?让你们准备的吃的呢?还不快点端出来。”

  “哦。”

  这一顿饭,吃的很是丰富。

  从炖的软烂的野鸭,到香的扑鼻的红烧肉,再到清蒸的鲤鱼,道道都是肉菜硬菜,香的让人流口水。

  在阿瑶他们没回来之前,这香味不说引得附近的小孩子驻足门前不肯走,就是一些大人,也都面露垂涎。甚至还有孟二爷爷带着自家小重孙,仗着辈分,登门而来,直接开口问。

  还对孟家三姐妹说什么,她们的手艺太好,均出一点,让小孩子尝尝他姑的手艺。

  被孟家三姐妹一唱一和的给拒绝了。

  笑话,这可是她们给小弟准备的,哪能让外人抢了先。

  气的孟二爷爷满脸通红,但也无可奈何,说了句:“这般抠门小心眼的姑娘,等嫁了人,可是要被婆家给嫌弃的。”就气呼呼的拽着哭闹着要吃肉的小重孙离开。

  填饱了肚子后。

  阿瑶便也主动的交待了自己考试的情况,“……题目答的还算是顺畅,最后检查也经心,并无错处,我感觉还算不错,只是能不能中还要看天意?”

  “没事,小弟你还小着呢,即便是这次不中,我们明年再继续就是了。不见我们村里的李秀才,他可是近三十才考中……”

  孟冬的话还没有说完,便被王氏一巴掌拍了背:“死丫头,你胡说八道什么呢?少在这里咒你弟弟,若是不会说话的话,就给老娘闭嘴。”说着还剜了一眼女儿。

  说的那叫什么话?什么近三十才考中?李秀才那般年纪才考上,是他愚钝,她家小宝不知道多聪慧。

  孟冬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说错话了。

  面露歉意的对阿瑶道:“小弟,我没有要咒你的意思,我是想安慰你的。”

  “我知道的,也没怪你。”阿瑶知道孟冬的性格,笑了笑说道。

  ……

  今日是公布成绩的日子。

  所以,一大早,阿瑶便被孟奶奶给喊了起来,让他换了一身的新衣,去县城看红案。

  其实孟家先前对阿瑶考秀才,是没报什么希望,不过伴随着阿瑶一关关都顺利的通过,也让他们的心里不自觉的就生出了野望。

  万一,中了呢。

  他不是一个人去的,孟大梁和他是一起的。

  搭乘的还是柳大叔的牛车。

  今日并不是他要去县城赶集的日子,不过是孟奶奶特意打了招呼,给了他五十文钱,包了他一天,别以为五十文钱很少,要知道在农村,一个壮年男子,也未必能赚五十文。

  柳大叔自是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不知道是得了银钱心情好,还是出于其他的考量,在去县城的一路上,柳大叔都在吹彩虹屁,夸奖阿瑶的话不要钱的说了一筐又一筐。

  阿瑶倒是没什么感觉,但孟大梁却被夸的不好意思。

  辰时三刻,

  阿瑶一行三人便到了县城。

  放榜的时间是巳时初刻,还有一个多时辰呢。

  因为时间还早,阿瑶绝对不是那种傻傻的在那边等着,而是带着孟大梁还有柳大叔一起进了一家茶寮。

  之所以说是茶寮。

  是因为它是在路边搭建一个草棚,支上几个桌子,便成了茶寮。

  当然了,

  要在县城里开间茶寮,是需要交钱的,根据你占据位置的大小,每个月需要缴纳多少钱?就是后世所说的摊位费。

  阿瑶看着即便是坐在茶寮,也是心不在焉的,一双眼睛频频的往县衙的方向看过去,给他倒了一杯茶,推到他的面前,笑着说:“爹,您喝茶,不用担心,距离放榜还有小一个时辰呢。”

  “好,我知道了。”

  孟大梁嘴上答应的好好的,但眼睛却还是没回来,还是往衙门那边飘。

  就在孟大梁这种焦躁不安的情绪里。

  ‘咚咚’的铜锣声响起。

  然后一声有些拉长的男声响起,“放榜了~~”

  孟大梁立刻就跳了起来,直接就朝着衙门那边跑了过去,连带着把儿子也给忘了个精光。

  不说孟大梁激动,就是柳大叔也觉得兴奋,也跑过去凑热闹了。

  倒是阿瑶这个当事人,很是能沉得住气,依旧端坐在那里喝茶,引得茶寮的老板有些纳罕,要知道他在这里开茶寮也有好几年了,每次这个放榜铜锣声响起,那些读书人,也都摒弃了以往的斯文,疯似的往那边跑过去。

  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能坐的住的,而且这个学子的还这般的年轻,便有些好奇的问:“这位学子,你不过去看榜吗?”

  “唔,不差这一时半刻。”阿瑶笑着回答说。再者,孟大梁已经去了,所以他去不去,并不要紧,反正总会知道结果的。

  茶寮老板:……

  很快,

  便见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神情似有些癫狂的跑过来,口中还高喊着,“我中了,我是秀才了。”

  那模样,和一个疯子没什么不同,但众人看向他的目光,尤其是男子,却都带着羡慕。

  “中了,中了,儿子,你中了。”

  就在这时,孟大梁也一路跑了过来,挥舞着双臂,大声的喊着。

  对于这个结果,阿瑶是一点都不例外,因此相较于孟大梁因激动和兴奋而有些颤抖的身形,他只是淡淡的笑了笑,给人一种荣辱不惊的感觉。

  不过事实上对阿瑶来说,这确实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恭喜秀才公。”茶寮老板的神情略楞了一下,不过他到底是常年做的迎来客往的生意,反应是极快的,当即便对着阿瑶就是一拜,笑着说:“……您真是我见过的最年轻的秀才公,真是年少有为啊!今日您的茶水费,我就不收了,也算是沾沾您的喜气。”

  “老板客气了。”

  阿瑶虽是接受了老板的祝贺,但却没有接受他免单的事情,他可没有吃霸王餐的习惯。

  虽说孟大梁带来消息,说中了,但阿瑶还是到榜单前去看了一眼,并非是不相信孟大梁,只是单纯的想要看一眼罢了。

  这次中秀才的一共有八人,阿瑶的名次排的并不算高,第五名。

  对这个名次,阿瑶还是相当满意的。

  既是中了,拿着自己的户籍去衙门那边办理一下手续,过了名,他这才算是官方认证的秀才公,才能享受官方提供的一些特权,像是什么见官不跪,免除个人的农业赋税和徭役等等。

  一应的手续办理的很快,毕竟中秀才的人,就只有这么几个。

  其中,阿瑶是年纪最小的一个。

  他过去办手续的时候,自是引起了好些的注意力,甚至县衙的梁主簿还主动的过来找阿瑶攀谈,态度那叫一个和善友好。

  本来阿瑶还有点诧异,不过说了几句后,见梁主簿话里话外都在打听她家里的情况,等他听说了阿瑶有一个一母同胞的姐姐,十六岁,目前尚未定亲时,他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阿瑶的心里便也已经对梁主簿的态度,有所猜测了。

  不过他没第一时间拒绝,他虽然觉得孟冬十六岁不算大,但放到这个年代里,做娘的都有,而且通过这次简短的交谈,他对梁主簿的印象也还算是不错,若是他孙子有他一半的品性,阿瑶觉得这门亲事就可以考虑。

  对比阿瑶的云淡风轻,孟大梁显然就做不到这么淡定,一直到他们回去的路上,他都处在一种精神恍惚,不可置信的状态里。

  反复不断的问驾车的柳大叔:“……我真的成了秀才的爹?”

  “是,大梁哥,你真的是秀才的爹。”柳大叔虽然已经被孟大梁问了数十遍,不过他却没有一点不耐烦,每次都回答的很认真,没有半分敷衍的意思。

  说实话,这要是他儿子考上秀才,他会比大梁哥更激动的。

  作者有话要说: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