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 章 代嫁世子夫人
作者:午后半夏      更新:2022-03-15 12:25      字数:4244
  公平交易(快穿)

  第70章:代嫁世子夫人

  “你的心情很好?”阿瑶推着徐延希回去的路上,她能很明显的感觉到他的好心情。

  徐延希想到刚才阿瑶对他的维护,心中就一暖,不由的勾了勾嘴角:“我很开怀。”

  阿瑶本也是个聪明人,一听他这般说,前后略一想,很快就明白了他的好心情是从何而来的。眼珠子转了一下,宛如一只狡黠的小狐狸不,声音也带了一丝似如释重负的笑意:“是因为刚才的事吗?”

  “……恩。”徐延希犹豫了一下,似有些不好意思的点点头。

  阿瑶道:“我还以为你会不喜呢。毕竟贾姨娘是父亲的贵妾,说起来也能算是你我的半个长辈,我刚才的话,言辞间是有那么一点点不当。”才怪。如果不是顾及为数不多的良善形象的话,阿瑶刚才说话才不会那般温婉,一定会怼的贾姨娘怀疑人生。

  “不。”徐延希回头,一双桃花眼满是认真的看着阿瑶,说道:“我很喜欢,瑶…“可能是因为羞涩,也可能是因为不适应,他险些咬住自己的舌头,”…瑶瑶你这般维护我的样子。”这是除了母亲外第一次有人这般维护自己。

  这让他的心中很欢喜!→_→

  阿瑶听到他这番话,瞬间弯了弯眉眼,对他徐延希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她是喜欢徐延希有点傻白甜的性格,但却不希望他连最基本的好与坏都分辨不清楚,那就不是傻白甜,而是圣母了。

  如今他这样,就很好。

  单纯却也不乏防人之心,这就很好!

  可能也是因为性格上颇有些相投的缘故,接下来的几天里,两人的相处都颇为融洽。

  不止是陈氏觉得阿瑶这个儿媳妇不错,这人换的倒是挺对。就是徐延希也觉得不错,有人哄着自己,护着自己,照顾自己的情绪,但却也不会像是那些丫头婆子一般,过于小心谨慎。

  若是他有做的不好或是任性的地方,她也不会由着这自己。

  说起来,也是奇怪的,他很喜欢这种被她管束的样子。

  所以以至于在听到她说,明日要回门,去定远伯府的时候,他可疑的沉默了一下,私心并不想让她去,但心里也清楚自己没办法陪她一起回去,已经是愧疚,又有何立场去阻止她回去。

  \&ot;好了,如今天渐渐凉了,你在家乖乖的,不许闹脾气,乖乖的吃饭。我一定早去早回!\&ot;阿瑶看着徐延希眉宇间已经有了对自己的依赖,心下很满意如今的进度

  看来等到今日过后,她也能进入下一阶段的治疗了

  徐延希虽然心里还是有点郁闷,不过到底被阿瑶的软言软语给哄回来两分,\&ot;好,我听你的。\&ot;

  想了想,还是又补了一句:\&ot;一定要早些回来。\&ot;

  \&ot;好\&ot;阿瑶点点头应答下来。。

  其实,若非碍于世情礼俗,又不想自己太出格,今日阿瑶还真的不是很想回去。

  毕竟原主自己也说了,定远伯夫妇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她也已经用自己的终身报答过了。

  自此,两不相欠,也无需来往亲密,免得双方都尴尬和不自在。

  ……

  定远伯府

  今日是已经出阁的五姑娘要三朝回门的日子,所以一大清早,府里便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

  其实府中上下基本上都知道,和徐国公府有娃娃亲的是四姑娘姜玥,只是这几年来,徐国公世子越发体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一命呜呼,所以四姑娘要死要活的闹腾,想要退婚。

  最终虽然两家没有退婚,不过四姑娘却如愿的不用嫁给一个病秧子。

  就是可怜了五姑娘,生父早死,亲母改嫁,疼她的老太太也在几年前过世,不然的话也不用代替四姑娘嫁到徐国公府去。

  姜玥有些惴惴不安的坐在那里,思绪万千,她先前是真的没有想到,母亲所说的让她不要担心,她会想办法的。

  但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母亲所谓的办法就是让瑶瑶替自己嫁过去

  她的本意并不是这样的,她,她不过是想要退婚而已。从没有想过让瑶瑶替自己嫁过去,知道后,她也曾去求过爹娘,但任凭她怎么哀求,他们都不肯再改?甚至还直接把自己关起来,不许她再出去。

  一直到前几日,所有的事情多已经尘埃落定,才被放出来。

  今日,她过来是想要诚心的和瑶瑶说一句对不起。

  \&ot;五姑娘回来了。\&ot;伴随着一个婆子欢喜的声音,让姜玥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门帘被挑开。

  因是新婚,又是回门,阿瑶今日穿了一件正红色的衣衫,本来姜瑶生的是娃娃脸,略有些孩子气,不过被衣衫衬得倒是有几分明艳。

  \&ot;给大伯母请安。\&ot;

  \&ot;好孩子,快些起身,都是一家人,无需这般多礼。\&ot;定远伯夫人一看到阿瑶,心里是有些心虚的,忙开口说道。

  不过她的话虽然是这么说,阿瑶却还是把礼行完,这才起身。

  定远伯夫人一看如此,忍不住在心里一叹,这孩子到底是和他们生分了。

  不过这也不能怨她,说来说去都是她这个做大伯母的私心作祟,瑶瑶她怨自己也是应该的。

  虽说三朝回门,但回来的就阿瑶一个,定远伯府也没多说什么,毕竟徐延希的身子不好,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所以在阿瑶提出,要早些回去的时候,定远伯府这边也没有觉得意外,定远伯夫人甚至出于愧疚的心里,送了不少的珍奇药材,其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五妹,真是对不起,我先前并不知道母亲她说的办法……”姜玥终于在阿瑶即将离开之前,找到了一个和阿瑶单独说话的机会,咬着下唇,有些艾艾期期的开口说道。

  语气带着些许的愧疚。

  阿瑶看着眼前这个愧疚不安的姜玥,叹了口气道:“四姐,你不用如此。一切都是我自愿的。”

  其实若是说起来,姜瑶的心里不管是对定远伯夫妇还是对姜玥,都没有任何怨怼,因为她的心里也很清楚。

  姜玥虽然是重生的,但上辈子她真的没受过太多苦,性子养的极其娇气又任性,人生中受到最重的一次冲击,大概就是徐国公夫人对她下}毒的事情。所以,她重生回来后,即便是要退婚也不是徐徐图之,而是闹得府里上下几乎都知道。

  至于大伯父和大伯母,他们更爱自己的女儿,为她筹谋,这也没什么错。

  再有就是,换亲虽然是大伯母提出来的,有携恩以报的意思,不过姜瑶也是亲自点头同意的。

  所以没什么好怨怼的,但是,失望却是免不了的。

  姜玥看着阿瑶,忽而就想到了徐国公夫人,那个女人看着慈祥和蔼,但却是个心狠手辣的。

  小声说:“五妹,你且小心一些你那个婆婆,她不是个简单的。”

  “谢谢四姐的提醒。”阿瑶知道姜玥对徐国公夫人有阴影,毕竟她上辈子就是死在她手里,所以对徐国公夫人的印象,多半不是什么好印象,这一点她很能理解。

  徐国公夫人这个人,是很好理解的。

  只要不涉及她的底线,也就是徐延希,她其实还真的挺好说话的。

  ……

  回到徐国公府,阿瑶自然先去了陈氏的院子,给她请安,顺带的说了一下今日的事情。

  “这都是小事,日后你自己处理就成了。不必过来再与我说。”陈氏显然还对定远伯府那边有怨气,不大乐意听到那边的消息。

  阿瑶也心知肚明,很快便转了话题:“儿媳还想恳请母亲允诺儿媳一件事?”

  “何事?”

  “我想学医,不知母亲是否能寻个医女教导。”今天在回来的路上她才想到,姜瑶就是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秀小姐,压根就不懂得医术,若是她一下就有了这么高明的医术,怎么想都解释不通?

  在这个封建年代里,她既然没打算改变整个社会,那也就只能暂时跟着走。

  所以她的医术要找个很好的出处。

  比如说,天资过人神马。

  因为徐延希体弱的缘故,徐国公府常年养着一位大夫,随叫随到的那种,还有和太医院那边也打交道很是勤快,又家大业大的,想要寻个医女并不是什么难事。

  陈氏一听这话,很快就明白阿瑶为什么要学医?可不就是为了能更好的照顾自家儿子吗?所以她哪有不答应的道理,面容柔和的拍了怕阿瑶的手背,当即表示明儿就给她寻回来。

  可能是有了这一层滤镜的加持,本就对阿瑶印象不错的陈氏,此时好感度更是上升的厉害,“好孩子,倒是难为你了。”

  陈氏表达的谢意的方法也很是直接,送了她一匣子的红宝石,不但颜色通透鲜亮,个头也不小,若是用来做首饰的话,应当不错。

  ……

  “瑶瑶,你回来了。怎么这么早?”徐延希在看到阿瑶的时候,虽然努力忍住翘起的嘴角,但语气的欢喜却泄露了他此刻的好心情。

  阿瑶笑道:“不是答应过你,会早去早回的吗?”虽然心无怨怼,但她和定远伯府那边也真的是没什么可说的。

  “恩。”

  “午膳可吃了?”阿瑶开口问道。

  徐延希摇头:“还没有。”瞬间就想到了阿瑶这么早回来,午饭估计也没吃,连忙又吩咐丫头婆子,再多做一些。

  饭后,

  阿瑶便和徐延希说了自己即将要学医的事情。

  “因为我?”徐延希问了一句。

  阿瑶想了想回答说:“也不完全是。“不想他心里有太重的负担,便又说:”其实,我在闺中的时候,就对医术比较感兴趣,自己也曾看过几本医术典籍的,可惜我祖母觉得女孩子要贞静些才好,不允许我学这些。如今倒也算是个契机了。”

  徐延希本来是不大相信阿瑶的话,不过看到她亮晶晶的眼神,就知道是真的。

  心下也松了一口气,他不想自己成为瑶瑶的一种负担!

  ……

  陈氏的行动力果然不是说着玩,阿瑶前天才和她提过,第二天下午,就有一个约四十多岁的女子被送了过来,说是太医院那边退休出来的医女,医术很是不错。

  宫中那些不得宠的贵人妃子,有个头疼脑热,都是她看诊。

  “我姓于,世子夫人唤我一声于医女便可。”能在宫中任职,还能安安稳稳的到今天,这于医女不管是性格还是本事,那可都是不差的。

  “于医女。”阿瑶也从善如流的开口,“日后还要多叨扰于医女了。”

  “世子夫人客气,份内之事。”于医女如是的开口说道。

  她之所以会答应过来教,也是因为徐国公夫人寻上来,说是能让她提前从宫中脱身,只需要教导世子夫人两年,不管她学的如何,两年后,都会安排她回乡养老。

  只是让于医女没想到的是,阿瑶在医道上是真的很有天赋,举一反三不在话下,最重要的是过目难忘,有的事情,只说一次,她就能很好的记得,甚至跟着自己才学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能敏锐的察觉出药方的不妥之处。

  可算是天生适合这一行,依照她这样的天赋,若是从小开始学的话,如今绝对已经是很有名气的神医了。

  可惜了。

  ≈lt;hrsize=1≈gt;

  作者有话要说:

  午后半夏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