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秦始皇(三十五)
作者:千山踏歌      更新:2022-12-05 12:03      字数:3376
  这场震动了天地的浩大的战斗给原本就热烈的“仙道”再次添了一把火,再也没有人认为识字无用了,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要看懂“教典”,就必须要识得秦国的文字;也没有人谈论起已经在记忆中模糊的故国了,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孩子生在秦朝,拥有的是他们难以想象的机遇;比起从前的那些王,这位愿意以身面对强敌的国君,已经是从前根本无法想象的了。

  他们热烈地讨论着那场天空中的交战,他们猜想着国君的对手是谁——有人神秘兮兮地说是秦国带回那具仙人尸骨的朋友,顿时引起一大片的惊呼,有人立时大叫起来:“那岂不是说,现在的仙人也已经比不上陛下了?”

  所有人双眼都亮了起来,他们呼吸急促,脸上通红,像是不敢相信,他们拥有了一位可以与仙媲美的君王,这简直比最离奇的玄奇话本都要来的难以置信。而他们身为这样一位国君的子民,又将迎来怎样的未来呢?

  只要想一想,就对将来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

  “陛下,”一切平息以后,御史大夫冯劫首先进言道:“我们不可让今日的事再发生。”

  朝中的大臣都看着他。一边的尉缭与徐福有些羞愧,一者是在山上时并没有真的完全将那个叫做彭的“仙人”留下来;一者是在那场战斗中,他只能远远的退避三舍,连遥望都不能……可当初,将那具仙人尸骨带回来的就是他啊!

  尉缭同样出列道:“陛下万金之躯,是我大秦的灵魂,如果每一次都让陛下您这般直面敌人,那便是我们的失职,不仅如此,天下人也会耻笑我们,言我等无用,有何面貌可立于朝堂之上?”

  一边的李斯点头道:“既然仙人可以过来一次,也就可以过来第二次,我们不可心怀侥幸,将一切放在敌人的承诺之上,那是对所有人的不负责任。”

  陆千秋在最高处的王座上望了下来,他缓缓道:“既如此,众卿可有何建议?”

  发声的几位臣子对望了一眼,最终还是身为左丞相的李斯禀告道:“我们需要有可以对仙人有所影响的东西。”

  陆千秋眼光透彻,他仿佛传出了这几位臣子内心的所想,他轻轻笑了笑:“继续说。”

  尉缭一躬身道:“我请求让天星院与仙宫再度一起联手,如同开辟出那条绵延数国的列车道一样,再创造出一次奇迹!”

  “而这一次,”他微微抬眸道:“是比上次更为艰难的创举。”

  …………

  时间就这样热火朝天地过去了四百八十二年。彭在第一个一百年的时候就被陆千秋给放回去了昆仑,为表感谢,西王母令人送来五枚极为珍贵的灵物,是一盘鲜艳欲滴的水果桃子。陆千秋将它们分别赐给了相里氏、徐福、卢敖、李斯和尉缭,拜它们所赐,这五人终于在漫长的修行后,到达了合道之上,也可以道一声“仙人”了!

  这样珍贵的赏赐令他们感激涕零,恨不能为这位君王效死。他们之后疯一般地日夜处理秦国事宜,最后,终是在五百年内将当初的设想建造了出来——他们在当初的靠近边关的地方,修建出了一条长长的城垣,它比起当初那条列车道长出好多倍,其效用也不是为联通。

  这几百年来,“仙道”前方的路摸索得极为困难,在入仙之后,每一步都比先前凶险万分,而相反,各种技巧与手法倒是大大进步了许多。他们逐渐开发出对于灵气更深层次的运用,对于这个天地,他们也有了最初、模糊、却完整的轮廓。

  天星院与仙宫的人认识到了地脉与龙气,他们从陆千秋那里得到了声望的一些用法,他们将五百年的心血放在了这件可以说是秦国最巨大的“神器”上,他们为此动用了无尽的人力与物资,甚至为此将大部分的军队都派去了那里。

  这场动用了举国之力的建造活动奇迹般地没有对这个国家造成多少伤害,因为他们在最开始五十年的时候,是将全部的心神放在了农业与生产之上。既“天星纸”后,天星院与仙宫的合力,创出了一种叫做“银月米”的庄稼,其亩产量比起之前只翻了两倍,但其个头却是比之前大了许多,因颗颗饱满到蜷曲起来,所以得了“银月米”之称。

  而后,终于觅得了将灵力融入作物生长中的办法,他们开始丧心病狂地将所有可以找到的能吃的东西都改造了一遍。连山泉水也没有逃脱他们的魔手。除开那群原本是工匠的天星院成员,那群原本仙气飘飘的方士,在五十年土地间的劳作后,每个人的脸色看上去也如同黄土般厚重了。

  “银月米”十分饱腹,成年的强壮的男人只需要吃下半碗,就可以顶上一整天,另外的冬衣也是用改造的棉花制成,虽然外表看上去灰扑扑的,却是比咸阳城中的许多珍贵织物都要来的保暖的多。

  至此,那之前险恶无比的边关之地,也就无有生存之忧了。并且,一些想要仙道之上“教典”,却苦于没有渠道或金钱的,也可以选择此条道路。为了提高效率,只有在“百日筑基”过后,成功者方才可以去往险要之地,另外没能成功的,在三年之后,也同样可以得到基础的书籍带回,而之后,是交给子嗣学习,还是作为家族的镇宅之宝,就由他们自己决定了。

  值得一提的是,想要获得列缺学宫的考核资格,你筑基“教典”的来源,必须是要符合学宫规条章程的。

  “神器”落成之日,大地震动,天空也有一瞬间黯淡了些许,人们仿佛听见他们的心底有一道仿佛龙啸的声音,那些将心与神耗尽,甚至是耽搁了自己仙道修行的匠人与方士们,俱都激动到溢于言表,他们抚摸着手下冰冷平滑的石头,其中每一块就被注入了等量的灵气,好似感受到了一种活的灵性。

  他们像是看见了有一条龙盘踞在这中原的大地上,它回转过头来,灯笼大的眼瞳直直地望向他们……有人“啊”一声,激动到昏倒下去。

  “快去通知陛下!”徐福再也没有了当初的灰暗,他现在简直就是另一个彭,不是说他的形貌,而是指他的神异。他若是受了致命的伤,估计同样复苏百年,也可以重新“活”过来。“用灵鹤传音,”他高喊:“最高等的加急讯息!”

  那是一只洁白如雪的纸鹤,飞舞在传讯官的身边,就像是一只小精灵一样,在散发出微微的光。传讯官颤抖着手,将灵气编织成特定的频率点了进去:“陛、陛下!”

  他伏在地上,将这边的事情说了出来。很快,对面就传来一道低沉清朗的声音:“我知道了。”

  陆千秋降临而下的时候,他见到山峦起伏中,正有一条数万里之遥的城垣卧居其中,仿佛是一条巍峨的龙抬起头来,竖起的眼睛正看着他。

  他微微闭上眼睛,磅礴的神感受了一番以后,他伸出了自己的手。

  徐福感到自己脚下的城石正在震动,刚刚惊喜到泛红的脸一刹那就苍白下来,“大人!”传讯官在旁边惊恐道:“这是怎么回事?城墙要塌了吗?这可怎么行?我已经禀告了陛下,真要是发生了什么事,就算我们以死谢罪,也难辞其咎啊!”

  徐福也有些莫名,他飞快地往下走,想要去检查一下下面的结构。

  陆千秋收回了手。那欲腾飞而起的“龙”也平息了下来,它注视着他,眼里似有渴盼与期望。它在告诉他,它想要盘踞在他的手掌上……陆千秋落到了徐福的面前,徐福愣了一愣,很快,他就赶忙行礼道:“陛下。”

  他的心中忐忑,刚才的震动让他不安起来,生怕是这件花费了不计其数资源的“神器”出了什么问题。

  “刚才是我与它的灵性沟通了下。”陆千秋见他担忧,轻声解释了一下。

  徐福立刻就笑了起来:“原来是陛下……也是,唯有陛下能将其降服……这整个天下都是您的,与整个大秦的‘地脉’勾连在一起的它,自然就该是属于您的……”

  “它还需要成长,”陆千秋摇摇头:“不仅是其中的灵,还是外在的身体。”

  徐福叹息道:“我们在一开始绕了很大的弯路。幸好最后还是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如果再有昆仑的仙人,又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存在过来,他们会发现,自己的周身永远是混乱的,灵气是不会响应他们的驱使的,这中原对他们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牢笼,而这座城垣,就是锁住他们的锁头。”

  他恭敬道:“若再有西王母那样的大敌,陛下将绝不会是孤身一人前去迎敌!”

  这是所有人的期盼,是在这里投入了心血的人的美好的愿景,也是朝堂诸公最开始落下计划时的初心。是这近五百年来日日夜夜的坚持的动力所在。

  这种馈赠,让陆千秋也沉默了下来。他感觉有什么东西松动了,但很快又沉寂了下去。但毕竟是有过震动的,这是无论如何也否决不了的。他慢慢地开口问询道:“你们把它叫做什么名字?”

  徐福一揖手,丝毫不在意自己是两双翅膀:“长城,我们把它叫做长城!”

  “这个名字也是简洁形象,”陆千秋笑了起来:“你们的心意,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