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秦始皇(九)
作者:千山踏歌      更新:2022-12-05 12:02      字数:3390
  蒙恬与王离的相遇暂且不说。地下,赵高与相里氏来到一个更深处的密室中,两边精锐的卫士将又一扇沉重的大门打开,一进入此间,一种冰寒的冷意就袭上他们的皮肤,相里氏窥见一黑色的影子正趴在棺椁上,大半个身子都快要陷入进去,他瞬间惊悚起来:“谁?!”

  赵高倒是没有他那样一惊一乍,在将那几个闹事的老头子给关了禁闭以后,他的情绪又回复了平静,他走到棺椁前,也没有将人拉开,只是语气有些凉凉道:“老爷子,你徒弟回来了……”

  相里氏顿时有些汗然,见到那黑色人影从棺椁中直起身子,面上犹带着一种匪夷所思的兴奋,他不由地躬身问候道:“老师!”

  那老人面色红润,虽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双眼极为有神,他猛地抓住了自己弟子的双手:“这是从哪里来的?你们谁发现的?知道是什么东西不?”

  相里氏苦笑道:“这是仙人之尸……”

  “不可能!”老人惊叫起来:“这世上怎会有仙?”

  赵高在一旁怒斥道:“这怎么不会是仙?陛下说这是‘仙人’,他就是‘仙’!你看他哪里不像那些方士在书中所描绘的?!”

  老人哑口无言,他一贯不喜赵高,但这还是第一次被驳到无法回声。索性他也不就呛回去了,只是装作若无其事道:“陛下将他送到这里来,是想要研究仙人不死之秘么?”

  他的面上显出一种担忧。君王自古以来就有求长生的前例,距离最近的,就是燕与齐。而不论是哪一个,都没有获得好下场。

  相里氏眼睛立即亮起来,他的声音里透出隐隐的激动,他反握住自己老师的双手,反复强调道:“王上是不一样的……陛下是不同的……他不是为自己求的……”

  老人有些愕然,他自是知道自己大弟子那古板性格的,以前虽对王上大有赞誉,但没有哪一次,会激动到连话也说不清楚……

  他转向赵高,知晓有些事在这里不好说出来,于是他只能皱起眉头,叹了口气道:“让我墨家捣鼓外面的那些木头,我们大都都给你弄出来,就是弄不出也可以继续钻研,但这是具尸体……”

  “你还需要什么人手?”赵高利落问。

  老人抚了抚须:“我觉得,可能要召集一些方士,或者医家的人也可以参与进来……”

  “我知道了,”赵高回答道,他往后行了一礼,沉声道:“我会将这些都报给陛下的。”

  …………

  天气寒凉了下来,细绒般的小雪飘飘洒洒地落到了咸阳这座古朴的老城上,自新王执政过去已是三月,吕不韦虽被下了诏狱,但其府中的诸人却没有被问责,王上没有要下达处置的命令,仿佛一时将之遗忘。

  文信侯下的门客们也被哽在了半途,进也不是、退也不是,随着时日的增加,有人愈发暴躁起来,成天喝酒舞剑,与旁边人争吵不休。

  秦王没有要动他们,他们自己倒是先乱了阵脚,其中更有人与外来人相交。因着吕不韦的倒台,吸引了不少他国的探子入内,仅这三月,就有不下百余人被军队压入了大牢,他们或散播谣言、或四处打听消息,门客中的糊涂者,被某些人花酒一灌,就真以为对面人是自己的生死兄弟了,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李斯叹了口气,他现在的官位还只是秦国一小官,跟在吕不韦的后面,曾见过一次那位年轻而俊挺的秦王,他无法读懂那位王上,就像现在,他意识到了那位并不想赐死吕不韦,但究竟是出于何因,他却怎么也想不明白。

  而就在这时,府里有人飞奔了过来,他高喊道:“秦王出《招贤令》了!”

  李斯手一抖,杯里冷彻的酒水洒了出来,他立即跨步上前,抓住那人衣领道:“什么《招贤令》?现在的秦国哪里还需要什么《招贤令》!”

  传话的人被吓了一跳,他畏缩道:“我怎么知道,你可以自己去看啊!城里四个大门边都张了榜,有专门的人在宣读榜上文字,大家都是这么说的!”

  李斯立刻就快步跑了出去,他跑得是那么急,也不顾地面湿滑,摔了好几跤后,才到了最近的东门处,他听见台上有人在为围观的众人讲解秦王的旨意:“……以修民生,为民养利,岁岁丰收,家户老幼,俱得餐食矣。”

  台上有一个圆形的木制轮子一样的东西,轮周处装有木制的小管,有人在下面放了一个长形的水渠,轮子一转动,就有清澈的水流随之往上,从木槽中导向前方。

  “这‘水车’真的不需要我们用力么?”下面有一身褐衣的汉子不确定道:“那辘轳用起来老费劲了,还要我们一担一担地给挑到田里去。”

  他旁边立马就有人驳斥道:“你担心什么?陛下又怎么会骗我们?那水车有用的很,我们那几百亩的田地都用上了,根本就不需要你操心!”

  “你用上了?”先前那人惊诧道。

  回答的人昂起头道:“陛下选了我们那里以做‘实验’,对,就是‘实验’,他还与我们说了,我们今年的赋税可以不用交,缺少食物也会有人专程给我们送来,我想说,陛下是最好的国君……”

  李斯实在想象不到,自己见到的那位淡漠的君主,还有如此体恤民意的时候……他并不知晓,纵使“无情”,陆千秋之前的王者生涯,也还是给他留下了一些最基础的习惯——譬如说,他总是会对那些最普通的民众宽宏许多。

  李斯飞快地浏览完贴在城墙上的《招贤令》,令他惊讶又失望的是,这完全是一份招揽各国工匠与医者,还有其他有技巧的人的文书,秦王将在年后建起一所“天星院”,对于其中的佼佼者,将以厚禄待之,若有贡献者,甚至能以官位相酬。

  这极大地唤起了围观之人的心情,有人恨不能自己就是其中的的一员,但很快,他就被人怼了回去:“有本事你去造一辆水车出来?”

  李斯若有所思地往回走。他回想起这段时间咸阳城中发生的事,他知道民生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很重要的事,但还没有需要到向天下发布招贤令的地步,如果是一位开拓之主,在这样的七雄时代,他应当更注重的是军事……一道霹雳的闪光在他的脑海中瞬间炸开!

  “我是一名偃师,操纵出的偶人是这天下间最顶尖的刺客……”吕相的话忽然从他的回忆中升起。

  “他想要做什么?”李斯浑身颤抖起来。如果想要得到更多的刺客,秦国里本就有了墨家三分后的相里氏之助,如果他想要护卫,一两位的偶人就足以……除非,他想要的是更多、更多……

  李斯脚步更急,他冲着双手上呼气,白色的雾气扩散在他的脸上,遮住了他所有的神情,隐约间,只能看到他嘴角按捺不住的笑……

  …………

  吕不韦被下狱以后,接替他的是王绾,这是一位与吕不韦走得并不近官员,他负责帮助君王处理一系列的政事,包括接手吕不韦留下来的摊子。蒙恬被调入宫中,他那一日的机敏大概是得到了王上的看重,所以得到了贴身护卫的职位,这大概也与他的家世有所关联。

  蒙恬在思考着很多的东西,有那日王离说的话,有回去后他的祖父对他的嘱托,有那天他在宫里见到的、跟在那几人身后的地下见闻……这让他如今在面对陆千秋的时候十分的郑重,他对这位君上,已经起了十足的敬畏之心。

  陆千秋手中持着一卷呈上来的文书,看着看着,他忽然笑了起来。

  王绾讶异道:“陛下何故欣喜?”

  陆千秋道:“这人向我献策,欲让我攻韩。”

  王绾立即明白了是谁,他摇摇头道:“这是吕相门下李斯献上的策略,其主旨并非是对韩用兵,只是为了恐吓一番韩国王室。韩国水利水平要高于我秦国,陛下既然放出‘水车’这一物什,自然要改国内河道,若能将之拓宽,又引导流向,这样才能让这发明发挥出最大的效用,而水利的人才,自然是要从韩国那里‘借’了。”

  陆千秋道:“这确实是有道理。但这道理还不足够。君择臣,臣择君,他这也是在试探我呢。”

  王绾立刻惶恐起来:“属下这就去惩罚这胆大包天之辈……”

  陆千秋微微阖上眼睛:“身为吕不韦舍人,居然在这种时候跳出,言语之间更是有多次提及国战之事,他这根本就是害怕我看不见他啊!”

  他连赵高都敢用了,又何必害怕一个李斯?他不会特意去招领那些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因为在他的预期里,到了后面,个人的力量已是撼动不了什么了。如果有人阻碍在自己的面前,他就是阻碍在大势的前面,是历史滚滚车轮下的牺牲品。不论他在后世的名气有多大,他的智慧又是多么的惊人,都只会被碾压过去。

  他既求自己带过来的科技,也求此世本就有的“仙道”,他要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将这个秦朝打造成真正的“仙秦”!除开解决自己本身的问题,也要将之推衍到更高的层次上去!

  他要携裹起所有的生灵,去打造出一个巨大的、永恒的、超越了星球的彻底的“怪物”!他要走到最极致,在这条名为“王”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