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077 话痨春
作者:暮峰贝      更新:2022-11-28 01:05      字数:3128
  第77章话唠春

  阿春满脸写着“给我康康, 我要康康”的进去,可惜那段早就拍过了,电影都进入尾声阶段了。阿春十分的失望。

  卫思荣还生气呢“你不如等后年先来啦!”

  忙于工作的端水大师阿春“我特地的, 免得影响你入戏。”

  后者被她气笑了“是哦,讲得好有道理……我信你才有鬼, 还是撒旦那种。”

  剧组的人看到两个人打打闹闹,都表示无任欢迎, 因为阿春请客下午茶。卫思荣这时候也有了些家底, 没少在剧组请客, 不知道的还真以为两个是一对——俩败家仔。

  拍摄接近尾声,大家也都很放松了。

  这部电影是艺术片,还是内容比较晦涩但情感表达十分奔放的类型, 显然如果放在西方国家会比较受欢迎,放在红港这种说封建也封建说开放还很不开放的地方,结果也只能是扑街。

  不过导演是老导演了,早就预计好会票房不太好,所以其实预算也很少, 这部是卫思荣还没红的时候订好的, 六个演员全都是新人价,就这样他还算新人里价格最高的明星脸呢。

  阿春看过这电影,纯粹的艺术片,但在内容深刻上明显不如另一部去年的大热。

  至于《一天》它在类型上属于商业片, 只不过内容多了一些艺术性,不算纯商业片。

  本来阿春是有一点期待自己能不能趁着年代早混个红港的电影奖项,但是唐君生在说帮她报名国外奖项的时候跟她说了,去年的电影公司要报的话,最佳导演最佳影片甚至最佳男主之类的大奖主要会报《最好拍档》——潜台词, 别抱希望,毕竟在新戏剧,还是三位老板是大头。

  不管是从公正一点的角度还是非公正一点的角度,《一天》都不占优势,阿春也就放弃那个闲心折腾红港的奖项什么的了。

  三大的倒是一定要争取一下,她还剪了《一天》欧洲版的特供片。

  最后的结果是卫思荣告诉了阿春他不断循环的真相,阿春这一次主动跳了楼。

  “这是记者的职业不是吗?”

  “如果我这次真的死了,我希望曝光整件事的人是你。”镜头给到阿春的家,里面都是各种奖状,报道,都是她曾经的丰功伟绩,一个有信念有野心的女记者形象跃然浮现在眼前。

  “阿春”这个角色在之前的版本里更像是凸显阿荣的工具人,但在这一版的特供版里,阿春削弱了爱情的部分,不是没有而是显得更含蓄,更暧昧。

  “做记者的第一准则是要客观看待事物。什么是客观?真的有客观存在吗?一篇报道,只要写出来,就一定不会是客观的,我们不过是在假扮客观,来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

  “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记者。”

  前三分之二的部分在制造美好,后三分之一的部分在撕裂美好。

  结局是阿春争着眼睛躺在地上,鲜血淋漓,背景音说着那些话。

  “这位是我们的新主编。”镜头里重新出现了卫思荣,这次他没有西装笔挺,更生活化的装扮,很自然地站在那里,对着大家微笑。

  他的衬衫上挂了只钢笔,跟之前阿春用的钢笔一模一样。

  这个版本是阿春剪的最久的,包括最后一个镜头都是她懵卫思荣,叫他演得嚣张臭屁一点。

  凡是有能力的人都是不好控制的人。

  在此基础上,《一天》其实本质上就是个傻白甜的恋爱故事,阿春这么一剪,“阿荣”和“阿春”就在职业上起了一个传承的作用,今天的阿荣,就是昨天的阿春。

  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个职场剧情。

  由此而来,那些暧昧的爱情就带了几分社会色彩,角色完全调转,从大男主爽文变成大女主爽文。哪怕阿春死了,但阿荣也不过是延续她的精神的一个傀儡。

  但是换个角度,说阿春为了斩断阿荣的循环带着对这世界的失望去死也可以。

  再有就是对媒体行业的探讨,衍生出记者们的众生相。

  或者多种原因都有,电影艺术的魅力,人们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所以阿春始终没有砍掉情感部分,f国人总喜欢浪漫,阿春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为爱人去死了,r国的那些少女心音乐就都变成了成人向的英文小黄歌。

  当然重点还是在于人性。众所周知,三大还是最喜欢人性主题,只要围着人性转,爱啥片子啥片子。

  这也是阿春要修改的原因,原本的“阿春”太纸片人了。

  不过因为没有人看过,阿春自己也不知道普通观众的观后感怎么样,虽然说是为了套奖,其实也有在欧洲那边再卖一份的打算,毕竟她以后想拍艺术片,红港肯定是要扑街的。

  总不能每回都自己赔钱,她想拍的题材太多了。

  “这么了不起哦,”卫思荣听说阿春是来做这个的,搭搭她的肩膀“一定去的,还怕你红了飞了我呢。”

  他看出阿春的紧张了,去国外哦,那么大个电影节,紧张都不出奇。

  阿春拉着他的胳膊,力道不轻的摇来晃去。

  “你红了不要忘了我就好啦。”

  卫思荣被她摇的像摸了电门,浑身上下哆哆嗦嗦地逗她“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的……”

  阿春失笑,烂gag之王。

  没多久,副导演叫人继续拍戏,卫思荣把林珊珊介绍给阿春,阿春看到本人,有点恍然,这位演技确实很好,就是运气不太行,后期去演电视剧了。

  就是林珊珊看到阿春,有一丁点尴尬的样子。

  林珊珊属于那种拍戏沉浸式的体验派,把自己代入角色,入戏太多就难免有点难脱戏。

  “阿荣跟我推荐你哦,他说你演得好好,天生的演员来的,阿珊,我叫你阿珊你不介意吧?你之后有没有空档,来我这边试个戏?”阿春以为她羞涩,干脆自己打开话题。

  “呃……”林珊珊有点茫然,她不怎么看八卦,不知道阿春是导演。

  阿春意识到了“《阿荣的一天》,是我导的,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

  “看过,好好看!”林珊珊眼睛亮了。

  真好,现在想找个不到处收八卦的演员也很难得了。

  阿春看林珊珊更满意了,感慨着问对方有没有固定的经纪公司,拍戏的习惯是怎么样的。

  “我有自己的经纪人,没想过要签公司。”

  林珊珊的情况还挺特殊的,她的经纪人跟梁实的导演们比较熟悉,所以不签约也能有合作,只是始终不如本公司的机会多。

  不过呢,林珊珊不喜欢轧戏,要是她签了梁实肯定也要连轴转,于是跟经纪人说不想签。

  而且她现在还是个只拍了一部戏的新人,也没什么人上赶着签她。

  除了阿春这个奇葩。

  林珊珊觉得阿春不愧是阿荣的女朋友,两个都很有眼光。

  有眼光的阿春鼓励她,有一个剧本,肯定还是会赔钱的这种,但是呢,很挑战演技“演一个记者,不是花瓶的那种,很困难的哦。”

  阿春这次的主角依旧是没新意的记者。

  本来是社工的,伪纪录片,讲残疾人士的社会环境和人生境遇。

  看到林珊珊的一瞬间,阿春就来了灵感。

  城寨剧本有了。

  既然不能进去拍,那就在外面拍一拍,拍从城寨里出来的人,反正她已经知道了城寨里面是什么样子。

  “两个时间段,你演年轻时的女主角,一个从城寨里出来,不想回去却始终摆脱不了阴影的女仔。”

  大家其实第一次见面说话不超过十分钟的林珊珊“……”

  喂喂,好像哪里不对吧?我刚刚答应了?

  说是这么说,但实际上阿春的描绘彻底吸引了林珊珊,哪怕阿春十分不靠谱的说剧本还没完成(完成了,但临时要换),她要是有工作可以先接,反正阿春自己也有工作。

  林珊珊也能够接受,没经验好糊弄是一回事,实际上林珊珊也不是傻瓜,阿春这样起码比那种今天不知道明天拍什么的导演要强得多,林珊珊之前做模特的,广告导演经常拍脑门就上。

  而且起码阿春之前的作品一看就用了很多心思。

  反正内容要比其他导演的丰富得多,林珊珊也去看了,看完之后她还去又刷了两遍,这年头想找不是武打片还适合女仔看的电影太不容易了“无所谓的,我可以等。”

  阿春抬眼,再次感到惊讶,这对一个正当年纪的女演员是多难得的话。

  “剧本完成看过也要签保密协议的。”

  这下林珊珊也惊讶了,这年头的签约真的是相当一言难尽,通常都是讲好钱数,有些还只给一半的。签约都是之后的事情了,像阿春这样看个剧本都要签合同的真没见过。

  阿春给她解释“完成剧本是真的完成,不是一半加场景和大纲。”

  林珊珊理解了,对阿春的印象也更好了。

  “有一件事,”林珊珊有些不好意思,但是阿春在工作上这么配合,以后肯定还要接触,总不好留下隔阂“我同阿荣真的就拍戏而已,那……那场果戏,拍完之后他即刻拿衣服挡住我了,所以我们只是同事,没有其他,我讲真的,我有男朋友,是我经纪人,你可以放心。”

  阿春沉默。

  阿春笑死。你是天才,,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