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气运之女助反派成帝(3)
作者:鱼尾不摆尾      更新:2022-11-24 16:05      字数:3069
  这真是不经提,容贵妃这里才说语宁和语安,这不就听见这两个的声音了。

  “母妃!母妃!我们回来了。”语宁大声喊道,语安也跟在后面,笑得极为开心。

  “知道了!知道了!老远就听见你们的声音了。都七岁了,怎么还是这等莽撞?没有看到你父皇吗?”容贵妃装作生气的样子,语宁和语安看见自家母妃的脸色不好,快速变脸,乖巧地站定。

  “给父皇请安,母妃安!四皇兄好!”两人异口同声地说道,那样模样真是乖巧极了,一点都看不出来有调皮的模样。

  “你俩下学了?”文成帝对于自己的两个小女儿,还是疼爱得很。语气都忍不住放得柔缓。

  “嗯”语宁乖巧地回答道

  “安师傅教的东西可听得懂?”文成帝言语之间透露出来的慈爱,这是不骗人的。

  若是前世文成帝没有出事,语宁和语安还是有好结果的。只可惜文成帝在她们还没有成年就坠马而亡,其罪魁祸首还是自己的皇兄。

  “那是当然能听懂啊!也不看看我是谁的女儿。我爹可是皇上,我自然能懂。”安静不到一刻钟的语安开始抖起来了,她见文成帝如此温和,就知道自己即使调皮也不会被吵。

  “胡说,你能不能听懂,跟你爹是不是皇上有什么关系。”文成帝无奈,这都是些什么歪理。自己的爹是皇帝,她就懂了。

  “本来就懂嘛!”语安小声地反驳道,哼!真是小瞧本公主,我可聪明着呢!

  “那安师傅今天教的什么啊?”文成帝见语安不服气地样子,便问今日安师傅教了什么。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语宁将今天安师傅教导的东西背出来了,一上午就学了这个,她自然是背得下来的。

  “安儿,你来说说这是什么意思!”文成帝想着女儿懂了,那就考考她。

  “这不就是在说父皇嘛!”

  “什么在说孤?好好说!”文成帝装作有些生气的模样,只可惜文成帝并未吓到语安,要是知道害怕那便不是语安了。

  “生活节俭、慎行法度,从不奢靡挥霍,与黎民百姓和睦相处。父皇不正是在这样做吗?”语安一副明明就是这样,你却凶我。我委屈,但是我不说的模样。

  “哈哈哈!确实,确实!爱妃将安儿教育得很好啊!”文成帝甚是开心,身为帝王,他自是勤政为民,他确实负过后宫女子。但是对于百姓他可以说是尽心尽力。

  他已经是暮年,他该选择下一任帝皇了。说实话,太子并不能让他满意,作为储君过于优柔寡断,还偏听偏信。这样的储君怎么能做大燕国下一任帝皇呢?

  “这不都是像皇上吗?你看看她那小嘴都翘上天了。哪来那么大的脾气,还不是皇上宠的。”作为皇宫里最小的孩子又是两个公主,文成帝是宠爱有加。不过容贵妃时刻约束着她们,才没有让她们养成嚣张跋扈的性子。

  “哈哈!爱妃这是在怪孤宠着她们呢!她们是公主,又是最小的,就该宠着。”对于这两个迟来的女儿,他是宠爱了一些,但是他是有分寸的。

  “老四,这次扬州水灾,你怎么看?”文成帝将视线转到旁边的儿子,这个孩子已经长这么大了,都要当父亲了。

  “父皇,儿子是这样想的。”这次扬州水患来得突然,必定有很多百姓流离失所。

  首当其冲应该解决的是百姓的吃喝住行的问题。虽然已经从周边府城调粮过去,但是扬州十县不能排除没有贪官污吏。应该派遣钦差前往,威慑他们。

  此次扬州水患肯定有粮商趁机涨价,朝廷应该出面稳定粮价,不让粮价飙升。

  在此次水灾中死亡的牲畜甚多,易造成疫病,应当备好太医和药材一起前往扬州。

  最需要解决的就是百姓的安置问题,洪水退去后,百姓应该怎么生活?重建家园这笔钱应当谁出?接下来的生活和来年的税收又应当怎么安排?

  这些都是朝廷应当考虑进去的,如果百姓过得不好自然会发生暴乱。

  “嗯,你想得很周到。只是你想过没有?药材和重建家园的银子怎么来?”文成帝很满意老四的回答,这些自己都与大臣们讨论过。只是一提到拿钱,户部尚书就哭穷,没钱。

  “儿子觉得可以众筹。我朝商人地位极低,但是却是赚钱的大头。如果他们捐钱,我们给予他们名声,这样是不是解决了当前的情况呢?”大燕国的商人极为富有,若是他们能出钱,给点名声又何妨?

  “可是大臣反对呢?”文成帝觉得此方法甚好,若是大臣反对呢?

  “想必这位大人家中极为富裕,必定能捐出银钱给灾民。既然如此,父皇怎么不成全他们呢?”既然不让众筹,那么就直接捐了自家家产,反正这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

  “好!好!我儿真是聪慧!”文成帝高兴极了,他连忙往外走,还让周培宁去找户部尚书和丞相。

  文成帝走后,容贵妃带着两个女儿和儿子一起说话。许是因为文成帝走了,语宁和语安也活泼很多,缠着自家皇兄说宫外的趣事。

  玉黎跟她们说了不少宫外的事情,两人听得两眼放光。很多事情都是她们没有听过的事情,这宫外比宫中有趣得多。

  容贵妃脸上笑容不断,这就是她最想过的日子。不用伺候皇帝,儿子和女儿在身边,要是有小孙孙就更好了。

  玉黎跟着容贵妃她们一起用了午膳,许是因为玉黎在这里的原因,桌子上有几道原主爱吃的菜。

  吃完午膳,玉黎将妹妹们赶去睡午觉。自己扶着容贵妃进了主殿,等容贵妃坐下,玉黎也跟着坐下。

  容贵妃见儿子还没有离去,便出声问道:“怎么?还有事?”

  “这不是想向母妃借用一下玉茗姑姑。”玉黎知道玉茗擅长厨艺和药膳,便想着让她去照顾一下袁致慧。

  “你啊!对慧慧倒是用心。”容贵妃也不是容不下儿媳妇的人,这袁致慧虽然只是户部尚书之女,但是此人才能和能力都不错,容贵妃还是很满意的。

  “不知道母妃能不能借啊?”

  “玉茗不能给你,倒是石榴可以给你。你别看石榴年纪不大,但是厨艺方面可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现在玉茗都比不上她。”只可惜容贵妃吃惯了玉茗的手艺,吃石榴做得总觉得没什么口味。

  “行!”既然容贵妃都这样说,石榴的厨艺必然极好。

  “怎么?还有事?”

  “母妃,你怎么不提议在宫中设宴捐款呢?”玉黎十分疑惑,这时候宫中居然不设宴募捐。

  “胡说八道什么呢?你父皇需要女人来捐款养百姓?傻儿子,这不过是你父皇考验你罢了,你真当国库没钱?”容贵妃虽然不沾染前朝之事,但是多少还是知道一些事情。

  “那父皇那么高兴?”玉黎不解,为什么还那样高兴?

  “傻得很,这事你不要管。你父皇心中有数。”文成帝在感情上不怎么样,但是为君还是很靠谱的。

  “那儿子告退了。”玉黎带着石榴回到了皇子府。

  玉黎将石榴送到袁致慧的院子,说是母妃身边的人,专门来照顾她饮食的。

  袁致慧自然高兴地收下了石榴,这是夫君对自己的关心,不能辜负。

  当晚文成帝来到了荣景宫,容贵妃送上了一盒珍珠。文成帝疑惑地看着她,这是什么意思。

  “我知道皇上也不差我这点东西,但是看皇上愁眉苦脸的样子。我心疼!”容贵妃掉下了一滴眼泪,眼里满是心疼。

  “媛媛,还是你心疼孤。”文成帝满是感动,满宫里的人只知道找自己要东西,还是媛媛好,还知道给孤东西。

  “不心疼你,心疼谁呢?你要是气出什么好歹,我可怎么活?”容贵妃哭得真情实意,太子没出事前,文成帝绝对不能出事。不然自己跟孩子们都不好过。

  “好好!我知道媛媛最好了。孤心领了,但是这东西还是留着自己玩。”文成帝其实并不差这点东西,他差的是真情实意。正好!容贵妃送上来了。

  “皇上,你看老四也长大。”文成帝听了这话,脸色不变,但是抱着容贵妃的手有些僵硬。

  “你不知道,那小子可疼媳妇了。今个还找我要玉茗,我可是习惯玉茗伺候的,怎么舍得送出去?还好玉茗培养了石榴,这不,就送出去了。那小子高兴地像个傻子一样,这倒是跟皇上那时像得很。”容贵妃自然感受到了文成帝的动作,但是她没有停下的意思。如果不说清楚,反倒会被误会。

  容贵妃知不知道文成帝在荣景宫安插探子?当然知道了,只是他通过探子知道是一回事,自己亲自告诉他又是一回事。

  有时候坦坦荡荡露在他的面前,他反倒会觉得你是真心真意。若是你遮遮掩掩,他会觉得你不爱他,不相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