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春天来了
作者:搬砖行者      更新:2022-11-24 12:43      字数:3041
  当夜,祝雨真在祝小雪等人的照顾下,喝了半碗粥,吃了少许饭菜便睡下了。

  周安过来报告,己方人员有几人受了轻伤,祝家也有不少人受伤,但都不是大伤。

  双方打着打着,都默契了起来,没有人下死手。

  陈浪点了点头,夸赞众人干的不错,回头都重重有赏。

  第二天,陈浪把祝雨真和她的女骑们全都接回了集贤书苑。

  由于事发突然,只能暂时先找了些空房子把她们安置了。

  下午,有祝府的十多个家丁牵了几十匹马还有好些包裹物资过来。

  金花和祝小雪出来接了。

  原来是祝家把祝雨真的女骑队的战马和一些生活用品都送了过来。

  为首的家丁说,老爷希望雨真小姐赶快康复起来。

  金花出来告诉家丁,小姐昨夜已经喝水吃饭了,现在很好。

  那家丁自回去复命不提。

  这事居然就这么了结了。

  听祝小雪说,小姐这两天吃饭都吃的特别好。

  陈浪听后笑了笑。

  祝雨真的身体恢复了两天后,已经可以下地自由活动了。

  陈浪便去探望了她一次。

  此时祝雨真正在屋中发呆,陈浪径直走了进去。

  屋中其他几个丫鬟女骑等,都自觉的退了出去。

  陈浪摇了摇头,看来都默认了自己和祝雨真的关系。

  祝雨真见陈浪来了,侧过脸来看了他一眼,便低着头,不敢再看过来了。

  双手捏着衣角不停的揉搓起来。

  祝雨真如枯苗逢甘霖一般,眼见着就支棱了起来。

  陈浪心中一喜,迈步走了过去,拉过祝雨真的手,看着她道:“好多了吧?”

  祝雨真侧身靠了过来,小声道:“没有,都怪你。”

  陈浪笑道:“怎么就怪我了呢,不是我,你现在不是还饿着呢?”

  祝雨真抬头一双清澈的大眼睛看着陈浪道:“要不是你,我怎么会被他们那样骂,告诉你吧,我那天晚上说的都是气话,不算数的。”

  陈浪拥着她,轻笑道:“哎呀,那我可是白高兴一场了。”

  祝雨真微微转身,抱住陈浪的腰,轻轻靠了过来。

  陈浪心中一荡,感觉这身子又软又轻。

  和那日在西湖边比武切磋时的感觉大不一样。

  知道这个女孩子五天没吃饭,确实瘦了很多。

  原来祝小雪那天说小姐瘦了什么的,没有瞎说啊。

  祝雨真又道:“陈浪,我不能在你这住,这算什么,你又没娶我,我住在你家里成何体统?”

  陈浪笑道:“那,明日就娶你如何?”

  祝雨真忙抬起头来道:“啊,不,不,我还没想好呢,想,想好,什么时候嫁呢。”

  陈浪拍了拍祝雨真的背,温言道:“呵呵呵,那大小姐到底要怎样呢?”

  祝雨真娇羞道:“我都想好了呢,你帮我再安排一个地方,反正现在不能住你这里。”

  陈浪心道,古人封建思想还真是严重。

  祝雨真虽然外表一副很强悍的模样,但封建思想似乎一点也不弱。

  所以,她提出的问题,还真得重视才行。

  未婚同居什么的是不可能的了。

  虽然雨真妹子的身材超级好,但是

  陈浪一时没想好哪里安顿她合适。

  祝琳那边暂时偃旗息鼓了,但那个周延儒家还早着呢。

  周延儒此时在政治上的影响力比钱谦益还要大。

  过几年还要被崇祯重新任命为内阁首辅呢。

  而且周延儒这个人历史评价比钱谦益还差,不是个善茬,有相当的实力。

  自己算是把祝雨真给抢了,周家如果恼羞成怒,对雨真不利的话,得妥善处理才行。

  想到此处,陈浪眼中闪过一丝寒芒。

  还有,祝家的人辱骂雨真也让陈浪很不爽。

  往后,都不能算完。

  但这些陈浪此时不能说出来。

  陈浪平复了一下情绪,捋着祝雨真的长发,温和道:“那等你身子大好了,再给你安排如何?”

  祝雨真把脸在陈浪的胸口蹭了蹭,柔声道:“好。”

  陈浪陪祝雨真坐了一会儿,便要出去。

  祝雨真小嘴一撇,道:“你真是个大忙人!”

  陈浪笑道:“事情太多了,有空就来看你。”

  祝雨真点了点头:“嗯,知道啦,你去吧。”

  终于稍微平静了几天。

  此时已经是阳春三月。

  杭州城到处是一片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景象。

  熬过了一个寒冬,天气一天比一天舒服。

  两处农场都传来了好消息,小麦的长势非常良好,明显比其他地方的麦子长的好,长的壮。

  眼看着是丰收在望。

  两处农场的水利工程也都全部完工。

  太湖一号农场的七个大水闸全部完工,开春下了几场雨,再加上雪水融化,河流中春水泛滥,这几处水闸刚好发挥作用,经受住了考验。

  陈浪也暗松了一口气。

  此前的他,对于这些水利工程是否能在预期的时间建出来,也是心存疑虑的。

  这种工程速度和质量,让周边老百姓的大为好奇。

  一些当地士绅们见了之后,便来拜访陈浪,希望陈浪也能帮他们修筑一些难度大但又特别有用的水利工程,他们愿意出相应的银两。

  此时农场内的流民体力早已恢复,此时并非农忙季节,大半都是赋闲的。

  陈浪考虑了下,认为此事有利于促进自己与当地百姓关系的和谐,还有银子赚,便欣然答应了那些乡绅们的请求。

  慈溪一号农场的情况也差不多。

  江边防波堤也早已完工,流民闲着也是闲着,便又把长达八里的围墙整个加厚了一遍。

  加厚的围墙为四砖宽,由于之前也留出了接口,再用水泥粘合,加厚的部分和原来的也是严丝合缝。

  墙顶留有垛口,用于发射火枪或龙筋弩。

  虽然此时火炮的数量还紧缺,陈浪仍旧命曹和成先建起了四处炮台。

  围墙的四角各一个。

  炮台连基座高两三丈,长宽都是四丈。

  全部用水泥和砖石砌成,四周留有楼梯和护栏。

  劳工们解决了基本的温饱,干起活来也分外卖力。人多好办事,上万劳工,半个月的功夫,便把这些工事一丝不苟的完成了。

  陈浪越发觉得去年顶着压力收容这批超过三万的流民是明智之举。

  这天,陈浪巡视天湖一号农场的时候,卢长寿赶过来请示,是否可以把水泥卖出去,因为有人曾经旁敲侧击的问过他,愿意高价购买水泥。

  陈浪严肃的向卢长寿交代,水泥是战略物资,一定不能往外卖。

  不但不能卖,自己人用,也得严加管控。

  绝不能让人把水泥偷偷运出去了。

  卢长寿连连点头,有些惶恐的退了下去。

  仁和学田的小麦长势也非常好。

  师爷马文宗注意到了这个事情,还专程来找陈浪,询问能否从陈浪这里买到麦种。

  陈浪心里盘算了下,负责农业的部门没有建立起来之前,不宜招揽更多的事情,因为精力有限。

  于是便婉言谢绝了马文宗,告诉他自己还在研究,等研究的成熟了,一二年的工夫,便都会有优质麦种的。

  陈浪见王承允父子对农事很感兴趣,便从原时空花钱找了几个农业专家,请他们编了一些简单易学的农学书籍,着重讲解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的良种的繁育方面的技术问题。

  编造成册后,印刷了几十册,让王承允等拿去研究。

  王承允识字颇多,当年还差点中了秀才。

  但看陈浪的书仍旧颇为费力,因为很多概念都不太懂。

  陈浪只得让王承允把看不懂的都记录下来,回头找人再改,或者增加详细图文注释等等。

  王承允虽然看的费力,但仍旧十分感兴趣,孜孜不倦的为陈浪反馈了很多问题。

  但陈浪感觉这样的速度仍旧不够。

  于是请求李教瑜给自己推荐了一些对农事感兴趣的秀才。

  李教瑜之前得了陈浪的好处,此时正想报答呢,便欣然答应。

  又过了两天,炮架终于也打造完工了。

  做了几次测试后,又做了几次修改,才堪堪合用。

  陈浪命几十个劳工把这些器件拆开了搬到了军器营所在的小山坡的最高处。

  目测海拔约五十米的地方。

  这里早已经建出了一个丈来高的水泥砖石基座的炮台。

  劳工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笨重的器件一件一件的抬了上去。

  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些器件安装好。

  一尊气势雄浑的大炮便矗立于集贤书苑后方的高地上了。

  此时仍有竹林掩映着,从下方看上去,只能看到一片毛竹,看不到炮台。

  一旦有战事,再把竹子砍了不迟。

  此时集贤书苑尚无战事,还不宜太过招摇。

  除此之外,陈浪又从太湖一号农场调来大批劳工,在十天内把集贤书苑,聚贤酒庄,军器营三处连在一块的围墙也给加厚加固了一圈。

  再加上炮台,基本实现了要塞化。

  其实陈浪真不想把集贤书苑这样的园林般的大别墅变成要塞。

  但迫于形势,也只能如此了。

  毕竟目前阶段,生存才是王道。

  集贤书苑是自己的大后方,是自己的福地,也是秘密最多的地方,无论如何不能让人夺了去。

  谁要敢来挑衅,保证让他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