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章 现代航海术
作者:搬砖行者      更新:2022-11-24 12:43      字数:2653
  从贺昌友等人提供的信息中,陈浪注意到了一个现象。

  大明这个时期的航海太依赖陆地地标。

  简单的说,就是只能沿着海岸线或者岛链航行。

  比如,如果从宁波去日本,还得绕道去厦门,从厦门再去台湾,经过台湾和日本之间的所谓的“第一岛链”,才能够达到日本。

  这种航线,简直让人强迫症都犯了。

  原因让人扼腕,就是由于明朝历代皇帝的海禁政策,导致明朝较之于中国之前的朝代,如唐宋,元等,航海技术反而退步了。

  本来能够横渡东洋直接到达日本的,到了明代反而不行了。

  简直想让人想把朱元璋,嘉靖等人拉出来扇几十个耳光外加臭骂羞辱一顿,方能解心头之气。

  陈浪意识到,如果自己利用现代海图和导航仪器,能够直接从宁波横渡大洋直达日本的话,将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航线缩短整整一倍不说,还能绕开郑芝龙的在厦门的盘剥,并且能直接打破这个海上巨无霸的贸易垄断。

  想到此处,陈浪热血沸腾,感觉自己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大了。

  为此,陈浪专门穿越回去找到了一位厦门集美大学毕业的高中同学。

  这位同学常年世界各地跑船,掌握的航海相关知识应该足以做陈浪的老师了。

  刚好这位同学近两年上岸没有出海,陈浪在合肥见到了这位老同学。

  在老同学的帮助下,陈浪又找到了一位航海老师,专门做陈浪的家庭教师。

  陈浪花了一周的时间,每晚回去听两个小时的课,终于把这套东西给弄明白了。

  又让这位“家庭教师”把这些知识点总结成了一个小册子,并购置了多套传统航海定位仪器,如六分仪、天文钟等等。

  等陈浪把这一套航航知识学到手,并把航海仪器带回大明时空的时候,刚好贺昌友和吴志的一趟生意已经完成了。

  陈浪便亲自去了趟慈溪。

  时隔两个多月,陈浪再次来到了这片江畔农场。

  农场的变化非常大,各部分的工作都完成的非常好。

  水利设施,码头,防御围墙都完成预定目标。

  陈浪简单巡视了一遍,便把贺昌友,郭学东二人叫了过来。

  郭学东和吴志是第一次见陈浪,均感这位东家比想象中年轻很多。

  陈浪便把新航海技术,以及开发横跨东洋的航线的事情说了出来。

  二人均感震惊且兴奋。

  贺昌友道:“若真是如东家所说,有新技术能够不依赖陆地地标,直接在茫茫大海上定位方向的话,那真是太好了,这条日本航线开辟出来,指日可待。”

  郭学东道:“能够开辟新航线固然是极好的,不过还不足以完全摆脱郑家。如果郑家发现了我们商船撇开了福建,直接横渡东洋的话,定会派兵过来攻打,到时候还得有应对之策才是。”

  陈浪道:“郭先生所言有理!”

  贺昌友道:“在下以为,既然我们有了可以媲美红毛人的航海术,跟郑家玩躲猫猫的游戏,也未尝不可。”

  郭学东点点头,道:“也有道理。”

  陈浪道:“对付郑家,是我们下一步计划的重中之重,我会有办法的,二位放心。不过这东洋的航路,可先开辟出来。”

  众人都称是。

  接下来的几天,陈浪专门把所学的航海技术传授给了贺昌友。

  费了好一番功夫,终于才将贺昌友教会。

  陈浪命贺昌友即刻把东洋的航线开辟出来,包括联络前些日提到的流亡日本的族人等等,都可一并做起来了。

  去日本贸易,需要有幕府颁发的朱印状。

  相当于经商通行证。

  这东西陈浪没有任何门路,只能借助于贺昌友。

  贺昌友表示,只要找到流亡日本的族人,就有朱印状。

  当年贺家在日本贸易多年,现在只不过重拾起来而已。

  吴志的下一趟出海即将启程。

  船上仍带了一批极为值钱的东西。

  这次贺昌友虽然没有跟过来,但船上跟了超过一半的新面孔。

  这里面有一部分是老朋友郭学东派来的,一部分是贺昌友的人,也就是陈浪的人。

  吴志知道,这个东家目前还没有完全信任自己。

  不过东躲西藏,打打杀杀这么多年,吴志真的想找个安稳的靠山,老老实实的做生意了。

  对于陈浪这个靠山,吴志感到非常理想。

  首先陈浪答应的非常爽快,事办的也漂亮。

  兄弟们没有受到任何要挟盘剥,善后也都被安排的妥妥的。

  这是吴志最想要的结果。

  陈东家可比那尹家正派的多了。

  这是吴志的直觉。

  白白送给了尹家上万两银子,至今仍旧没有准话。

  这一万两银子,可是弟兄们出生入死拼出来的,你尹家就这么不声不响的吞了,也没有个说法?

  这是玩我们呢不是?

  等我吴志站稳脚跟后,再找你尹家算这笔账。

  广州已经有人买好了商铺店面,甚至买了一个宅院,供水手们落脚。

  陈东家办事,大手笔。

  至于那镜子和“还我河山”能赚多少钱,不得而知。

  不过就冲东家根本没把郑芝龙每次上千两的过路费放在眼里,就知道,这两种货的价值有多高了。

  这两种货物中,尤以那镜子最为贵重。

  贺昌友严厉交代过,要小心保护好。

  甚至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这些神秘的货物是镜子。

  其他兄弟都不知道。

  如果真的在海上遇到强敌,或者被郑家强行搜船,可将镜子就地破坏掉。

  杂碎扔海里,东家不会有任何责罚。

  如果镜子落到了他人手中,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自己的这份差事也将彻底丢掉。

  还好这些镜子有个好处是,不占地方。

  以其他杂货做掩护,放在船舱最深处,郑家人即使查船,也绝不会查到。

  只是,东家目前还未完全信任自己。

  没办法,可以理解。

  比较双方才合作过这么一两回,要是一上来就掏心掏肺,那才不正常。

  好好表现吧。

  东家之所以收编自己这三百来个弟兄,图的是什么,就是兄弟们这些年航海的经验以及人脉。

  只要自己老老实实完成本分工作,假以时日,东家定会改变对自己的看法。

  吴志隐隐感觉到,这个东家的志向不小。

  谁不想跟着一个志向远大的老大干呢?

  经过了十多天的航行,船队再次来到了广东海面。

  经过香港,沿珠江溯流而上,到达广州。

  上了岸,交了货,兄弟们终于可以上岸放松一下了。

  话说这广州也是座繁华的大都市,各种风月场所应有尽有。

  只要有银子,这里就是天堂。

  吴志带着一百多个兄弟去了一把。

  可巧这次他在广州的青楼里居然就见到了一面一尺多见方的玻璃镜子。

  正是东家的货。

  他小心打听了一下,青楼里的姑娘骄傲的告诉他,这一面镜子可是老鸨费了好大劲花了一百两抢来的。

  这下真把吴志惊的够呛。

  就算老鸨和姑娘都夸张了,按五十两算的话,也很惊世骇俗了。

  东家这次运过来约两千面。

  算下来,全卖了的话,总价是十万两!

  我滴妈,自己做了十年生意,也没这一趟多。

  听东家说,这还只是小试牛刀。

  这完全出乎自己的意料了。

  如此说来,吴志忽然觉得,能把这么重要的东西交到自己手上,东家分明已经够信任自己的了。

  这次来广州,东家还交给自己另外一项任务。

  那就是收集购买硝石和硫磺。

  明显是要制造黑火药。

  吴志对黑火药的配方大致是知道的。

  东家真是找对人了,想我吴志纵横海上这么多年,别的不说,哪里能买到朝廷明令禁止的东西,自己知道的绝对不比任何人少。

  只要给的银子足够,我都能找到人买到。

  无论是海盗那里,濠镜澳的佛郎机商人哪里,还是南洋人那里,都能买到。

  不过东家的胃口似乎很大,说是有多少要多少。

  到时候随机应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