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章 贺举人
作者:搬砖行者      更新:2022-11-24 12:42      字数:2552
  祝雨真的人走后,陈浪便对那间“试衣间”内发生的事情颇为好奇。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祝雨真大变了样。

  之前从未见过这位小姐脸上会露出羞涩神态。

  难道是那些装备设计的太悻感了?

  陈浪想了想,哑然失笑。

  她们可都是古人那,哪里见过这种款式的设计。

  可惜,那间屋里没有装摄像头,不然

  陈浪刚有了这个念头,便极力要将这个念头从脑海里驱赶走。

  这事绝对不能干,绝对不能干!

  陈浪一路行来,往秋爽斋而去。

  大院内家仆们正忙着扫雪,见到陈浪过来后,都恭敬的叫声老爷。

  陈浪点头回应。

  老爷,感觉怪怪的,我有那么老吗。

  回到秋爽斋后院客厅,陈浪专门到镜子前看了看自己。

  分明年轻了些!

  似乎只有二十五不到的模样。

  面容也有细微的改变。

  总结来说,就是变帅了一点点,而且是一种气质上的提升。

  陈浪回忆起了自己一刀砍掉蒋灼手腕的过程。

  动作的确快了,至少快了30。

  要是在原时空,这种级别的提升,恐怕需要十年的苦练才能换来。

  既快又稳,不光动作快了,脑子的反应也快了。

  这可是他多年追求的梦想啊,没想到突然就这么超额完成了。

  让陈浪感到十分不真实。

  陈浪正在镜前“顾影自怜”,李莹闯了进来。

  “公子?”

  李莹饶有兴致的看着陈浪,莞尔一笑道:“晚饭做好了!”

  陈浪被看的浑身不自在,尴尬笑道:“知道了,你先去吧!”

  李莹站在了旁边,撒娇道:“我等你!”

  “好吧!”陈浪无奈道,“哦,对了,小莹,你看我和之前比,有没有变化?”

  李莹见陈浪问的奇怪,抬头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盯着陈浪看了好一会儿,萌萌的道:“公子,你这么一说,好像确实有变化。”

  “什么变化?”陈浪追问道。

  “变的”李莹的白嫩的小手伸到了陈浪的脸上,摸了摸,才娇羞道:“变英俊了些,嘻嘻。”

  陈浪心头一惊,道:“知道了,走吧,吃饭去!”

  “嗯!”

  李莹重重的点了点头,抽身走在了前面。

  晚饭过后,陈浪回到了原时空,自拍了一张照片发给了刘春。

  刘春很快给了回复:“老陈,你这么自恋,给我发照片干嘛?”

  陈浪发了个笑脸过去,然后道:“看我有没有变化!”

  刘春道:“有,人发财了,精神就不一样了啊,现在帅多了,更年轻了。不对,不对,老兄你之前就很帅,现在更帅了,哈哈哈哈!”

  陈浪哭笑不得。

  看来自己的身体确实因穿越而发生了变化。

  贺昌友自从得了一份差事后,就一头扎了进去。

  十年了,作为一个举人,他是如此的渴望一份“工作”。

  当年贺家遭到黄家迫害后,家破人亡。

  家族背了走私通倭的罪名,自己虽有举人功名加身,十多年来却落得无人问津。

  再加上黄家暗中使绊子,自己在仁和县老家都几乎无立锥之地了。

  这些年来,新仇旧恨,无日不萦绕心怀,如万蚁噬心一般。

  想到那困在青楼内的小妹,贺昌友唯有终日借酒消愁,以泪洗面。

  没想到这位素未谋面的陈老板,却大胆启用自己。

  自从跟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叫陈浪的主人,自己似乎时来运转了。

  这一个多月来,越来越多的重要的事情交到了自己的手上。

  这分明是被重视的表现,贺昌友何尝看不明白?

  他将这些年来的一腔热血都扑在了慈溪农场的管理任务上。

  只要是曹和成交给他的任务,无论大小轻重,他一概不挑。

  也没有任何架子,虽然在这片不毛之地上,他的“学历”最高,简直是一骑绝尘。

  这里的上万流民加上陈浪派来的几个头头脑脑,连一个秀才都没有。

  而贺举人也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一个人把慈溪一号农场的事务管理的井井有条。

  并且在慈溪的一个多月,贺举人罕见的把酒给戒了。

  甚至连剑都也没见过他耍过几回。

  曹和成看在眼里,不断把贺举人在慈溪的表现以书信的方式报告给陈浪。

  陈浪剿匪归来后,看到这些报告,心中为之一悦。

  便修书一封,让曹和成安排一下,让贺举人回集贤书苑来,陈述职守。

  也就是相当于现代社会的“作述职报告”。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宽阔的钱塘江两岸几百里皆被白茫茫的大雪覆盖。

  这种在后世只能在北国看到的风光,在小冰河时期,地处南方的浙江也是年年冬天都可见到。

  夜以继日的在慈溪忙了一个多月,贺昌友近几天被曹和成放了假。

  此时正在江边披着蓑衣独钓寒江雪,这种心情的平静,十多年没有过了。

  就在这时,有人过来找他,告诉他上面召他回去“述职”。

  贺昌友放下钓竿,心中大喜,便跟着那人返回了营地。

  次日,贺昌友搭了返回杭州的船,第二日上午,便回到了仁和县。

  沐浴斋戒,换了身像样的衣服,便来崇贤镇见这个他素未谋面的陈东家。

  小船来到集贤码头,抬头便见到一座富丽的大宅院。

  此处之前是沈家的宅院,沈家遭难之后,这座宅院十年无人问津,破落不堪。

  这个事情他知道的十分清楚。

  因为他们贺家与沈家的遭遇颇为相似。

  只不过他们贺家还要早两年而已。

  这处大宅院前两年他还见到过,里里外外荒草丛生,一片荒芜破败之相。

  没想到现在大变样了。

  院落,码头,河边石板小路全都焕然一新。

  码头上十分热闹,甚至把几里外的崇贤镇码头都给比了下去。

  贺昌友依稀记得,沈家家主沈开济十分刚烈,为了不让女眷流入教坊司,竟然逼迫一家女人全都喝了毒药。

  他自己也拔剑自刎。

  尽管此事情已经过去十多年,回想起来,仍旧心有戚戚。

  贺昌友当年高中举人后,也是意气风发,锋芒毕露的热血青年,常有一颗热切的报效国家之心。

  然家族遭难之后,天下间的是非黑白,他早已有了另一番看待的眼光。

  沈家忠也好,奸也罢,谁又能说的清呢。

  朝廷的屠刀和牢狱又真的是正义的吗?

  贺昌友睹物思情,不禁牢骚满腹起来。

  下了小船,沿着一条加宽的石板路,走了不到半里路便来到了这处大宅院的门口。

  门头大书“集贤书苑”四个大字。

  看的出来,这门头和一圈院墙都是新加的。

  比一般宅院要高大的多。

  陈东家这样做,显然是从军事的角度考量的。

  但修的不伦不类,防御力怕是要大打折扣。

  水泥这种神器,慈溪农场就有,贺昌友亲自见过,当时可谓大开眼界。

  但即便有水泥的加持,这样单薄的防御,也不足以抵御真正大规模兵马的强攻。

  不过位陈老板,想法确实与人不同。

  在宅院的防备的设计上,就可见一斑。

  贺昌友正想着,门口出来一个家仆模样的人,对他恭敬的行了一礼,问道:“您是贺先生吗?”

  贺昌友道:“正是在下!”

  家仆道:“请随我来吧,东家在正在等您。”

  贺昌友便随家仆进了集贤书苑。

  好大一处宅院,比自家当年的宅院还要有气魄的模样。

  念及此处,贺昌友心头一酸。

  好在他心系即将要见面的神秘东家,这个念头很快被有些忐忑的心理覆盖。

  过了两道门,才来到一处轩昂明净的堂屋前。

  家仆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贺昌友调整了下呼吸,迈步走了进去。

  刚进门,屋内一年轻人起身迎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