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章 三堡码头
作者:搬砖行者      更新:2022-11-24 12:41      字数:2490
  陈浪的船队不停的运送着钱塘门外的流民,但此处的流民数量却未见减少。

  因为陈浪一边运,其他地方的流民一边往这里迁移。

  直觉告诉陈浪,有人一直在“帮他的忙”。

  真是好心人啊,做好事还不留姓名,陈浪心里冷笑。

  运送到太湖一号农场的流民已达两千四百人,然而陈浪并不想把流民都运到那里。

  他的理想状态是,太湖一号农场五千人,宁波离海近的某处五千人。

  这两处地方,将作为他的两处基地。

  太湖一号农场作为内陆河运基地,东海沿岸及海岛作为出海基地。

  两处基地双管齐下,才是现阶段可以预见的理想状态。

  陈浪一直在等待宁波的消息。

  宁波的消息没等来,却等来了另外一个消息,吴越派出的查探吴山市场洋货来源的镖师有消息了。

  来的这个镖师叫曹成和,二十五六岁,身材矮小,但据说轻功了得,是吴越专门指派的“高手”。

  曹和成从接到任务命令后就开始小心的查问,才知道这家洋货铺老板姓黄,他家几乎包揽了杭州城的洋货生意。

  最近几年,他们大展手段,或吞并或迫害,连续打掉了十多家洋货铺。

  从此杭州城的洋货,就他们黄家一家独大了。

  曹成和发现黄家铺子枕着河流后,就断定他们家的货物是从河道运输的。

  蹲守了三天三夜,才在第三天凌晨,发现一艘吃水很深的乌篷货船划到了黄家铺子后面。

  这艘乌篷货船卸了货之后,一路往东,经过好几条小河,最后,停在了钱塘江上的三堡码头。

  这三堡码头曹成和刚好认识一个人。

  第四天他便到三堡码头找到那个弟兄。

  据那个兄弟说,三堡码头的货大多都是经过钱塘江从海上运来的。

  曹成和向那个兄弟打听洋货的事情,才知道那些洋货很可能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官方贸易,二是郑芝龙走私集团,三是海盗刘香余党。

  刘香余党在舟山上留有暗桩,舟山是他们的中转站。

  陈浪对这个消息非常满意,夸奖了曹成和一番,并让他和三堡码头的那位兄弟保持关系。嘀嗒小说网

  最好能把他策反了,银子什么的要多少都管够。

  曹成和拍胸脯表示这事包在他身上。

  陈浪想了想又道:“如果是官方,或者已经归顺朝廷的郑芝龙,黄家的货物就没有必要这么神神秘秘的。”

  曹成和道:“对,如此说来,黄家的洋货的供货源是刘香余党的可能性最大了。”

  陈浪道:“对,也可能三者都有。”

  曹成和道:“那位兄弟还说,刘香余党在舟山的双屿港上留有暗桩的。”

  陈浪道:“你这位兄弟消息还蛮灵通的嘛。”

  曹成和笑道:“他们常年在码头上混,总是能听到点风声。”

  陈浪想了想道:“这次你干的不错,先不要继续调查了,你只管和那位兄弟保持好关系,最好能让他成为镇远镖局的人。”

  曹成和道:“属下明白!”

  陈浪又道:“算了,你安排一下,我想直接和他谈谈,如果可能的话,把他们帮派全收了。”

  曹成和:“”

  沈建道:“陈兄,这怕是有些操之过急,咱们还不知道这个人具体的底细。”

  曹成和忙道:“东家,还是属下先和他们接触接触比较稳妥。”

  陈浪点了点头,道:“如此也好。”

  临了,陈浪交代洋货的渠道继续查,后面加派人手暗中搜集关于黄家的一切消息。

  曹和成点头应允不在话下。

  送走了曹和成后,陈浪又去了趟学田。

  在学田上巡视了一遍,发现一切都是按部就班,联合耕作的操练比预想中效果还要好。

  只是很多流民都跃跃欲试的想要下地干活了。

  陈浪让他们继续耐心等待。

  从学田回来后,陈浪便又去了一趟聚贤酒庄。

  李诚浦高兴的向陈浪汇报说,现在每日已经可以产酒三百斤了,只是暂时还没有销路。

  陈浪问李诚浦道:“以你卖酒的经验,咱这一瓶酒能卖多少银子。”

  李诚浦道:“如果按一瓶一斤算的话,可卖五两银子。”

  陈浪道:“感觉还可以再高!”

  李诚浦道:“小人喝过的最好的洪都府城的酒也才五两。”

  陈浪笑道:“咱们的酒,整个大明朝都未必有人酿的出。”

  李诚浦忙道;“东家说的是,小人见识有限。”

  其实那天在林赞画家喝的就是“还我河山”,他旁敲侧击的问过,按林赞画的意思,二十两一瓶他也愿意买。

  陈浪道:“先定价十两银子一瓶,后面我自有分寸。”

  这个价格相当于原时空茅台五粮液等的价格,高端酒差不多就是这个价。

  李诚浦虽然非常惊讶这个价格,但还是弯腰点头:“是,就按东家的来!”

  陈浪出了酒坊,看到不远处一个难民接收营已经搭建完毕。

  高两丈,宽三丈,长十丈,容纳一两百人没有问题。

  陈浪来到接收营中,最近一段时间,已经接收了二十来个难民了。

  此处的难民都是自愿投效为奴的,所以筛选起来也颇为严格。

  身体没有疾病,年轻识字优先,本地人优先,没有意愿回乡或无家可归的优先。

  接收营内部被分割成了大小不等的空间,用来满足不同的需求。

  如果是一家子的,就给分一个空间大点的,单个的,就分个单人床。

  难民到了这里,至少有衣服穿,每天有三顿饱饭。

  同时也正式成为了陈浪的家奴。

  众奴仆见陈浪进来,都纷纷起身拜谢。

  陈浪安慰了一番后,就出来了,尽管他一再强调卫生,这接收营房内的空气还是不太好。

  出了营房后,刚好有个镖师又带了四个流民走了过来。

  确切的说是三个半。

  镖师上前汇报道:“东家,这是刚买回来的四个流民,需要您过目一下。”

  陈浪看向那三大一小的四个流民,眉头皱了皱,问道:“都说说自己的情况吧。”

  四个流民,一对夫妻抱着一个一两岁的娃娃,另外一个是个十二三岁的男孩。

  那夫妻两人唯唯诺诺,不敢开口。那少年就更不行了,站的比较远,见陈浪出来后,赶忙低下了头去。

  镖师喝了一嗓子道:“东家问你们那,快说话呀!”

  为首的男人作了个揖,声音发颤的道:“小人和婆娘孩子是湖北逃,逃来的,大的两个都饿死了,只剩下这个小的了。”

  说着看向旁边的妇人和婴儿。

  那妇人把孩子抱紧了几分,那孩子一直睡着也不吭声,浑身焦黄,看起来瘦的只剩下个脑袋了。

  陈浪长叹了一口气,作为一个21世纪的人,真的有点受不了这样的场景。

  那男孩半晌才小声道:“小的家是本地建德的。”

  陈浪又问了几句,才知道这男孩是个孤儿,在路上乞讨,饿昏了过去,被镖师救了回来。

  陈浪又问道:“你们可是自愿到我府上为奴?”

  那夫妻俩忙道:“能给口吃的,小人愿意。”

  少年也道:“小的愿意。”

  陈浪又道:“吃住都肯定会有,不过入我府上为奴后,以后就得听我的使唤,给我干活。你们也就没有了自己的自由,不是想走就能走的了,你们的老家也不是想回就能回的了,你们可知道?”

  几人都道:“小人知道!”

  陈浪便命镖师给他们安置到接收营里,先安排一顿伙食,又每人发了身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