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章 联合耕作
作者:搬砖行者      更新:2022-11-24 12:41      字数:2873
  吴兴的沼泽地上,流民的数量不断增加,已经超过了一千人。

  新到的流民不再只是吃粥,而是每日都有一碗白米饭,外加一个馒头,除了咸菜量管够以外,还有各种青菜不断送来。

  今天,他们甚至吃了上一顿鱼肉。

  一些妇孺和老弱,还得到了专门的救助。

  有些流民甚至感动的痛哭流涕,庆幸自己遇到了大善人。

  当然,让他们吃饱饭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只为了满足陈浪那点善心,最主要是让他们赶紧调养身体,调养完身体好去干活。

  吴越选了一处地势较高的所在搭建接收营,他从当地村民口中得知,这处地方在太湖水位最高的时候,也淹不到。

  选好安置地址后,又雇来一批当地的农民,搭建房屋等临时住所。

  那些流民实在太废,不养半个月,身体都不能恢复过来。

  流民们看在眼里,自然倍加感激。

  速度还是太慢了点,陈浪在钱塘门外看着一批一批的流民被送往附近的码头,不禁有些焦急。

  从前几日的状况来看,一天只能运送三百来人。

  还得增加船只。

  不过杭州城内愿意来运送流民的船家并不多,他们大多嫌流民腌臜,弄脏了自己的船。

  无奈,陈浪只得命令吴越将船费提高一半。

  在运送的过程中,“卫生队”的成员起了很大的作用。

  无论是带头干活,维持纪律,还是一定程度上的“安保”工作,他们完成的不错。

  大大缓解了陈浪人手不足的问题。

  再加上经过水泥窑的一轮操作,陈浪更加重视“卫生队”的建设。

  往后卫生队将不再局限于“卫生队”,而是筛选优良劳动力的一个平台。

  想通这个关节后,陈浪专门找到苏方正,给他灌输了这一思想。

  苏方正也是个聪明人,很快领会了陈浪的核心意图。

  从此“卫生队”的建设也提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王承允在吃了几天饱饭之后,身体眼看着好了起来。

  他很高兴自己的这副皮囊没有大毛病,之前的虚弱全都是硬生生饿出来的。

  他的那些三百个同乡也大抵如此。

  老乡们已经等不及跃跃欲试的想要干活,但是,王秀才仍旧让他们继续呆在接收营调养,至少还得七八天才能结束,王承允只好吩咐乡民们耐心等待。

  另外一个管事的叫王飞的年轻人买回来几十头水牛和黄牛,以及大量的农具。

  又找了十多个附近的村民来,每天只演练让五头牛一起拉犁。

  而他们弄回来的那种犁具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原理很简单,就是十多个单一的犁铧用木头拼接成一排,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多的木铁结构的器械。

  这种犁具,一头牛自然是拉不动的了,不过几头牛一起拉又有新的问题。

  这群人已经演练了好几天,光是让五头牛一起用力,一起停止就十分费劲。

  不光是这三百多个流民,连本地的农民们,也觉得这位陈公子真是天马行空,啥都敢想,啥都敢干。

  于是这些吃饱了便无聊的流民们每天有事做了,就是津津有味的观看这种大型犁地表演,在他们看来,这是十足的新鲜玩意。

  其实在现代化大型机械如柴油机出现之前,欧洲美洲就已经出现了大型蓄力农业机械,也就是多头牛或多匹马一起拉的那种大型器械。

  王厚才也觉得这是异想天开,但没办法,老板强烈要求,做属下的只能照办。

  好在演练了几天后,终于有了一些变化,五头牛终于可以一起走一起停了。

  一截两丈长的土地被整齐的翻了过来,引得一旁观看的流民们一阵喝彩。

  王承允看在眼里,捋了捋胡子,“我终于懂了”般的点了点头。

  许多流民已经等不及跃跃欲试的要亲自己下场一试了。

  王厚才本来不懂稼穑之事,他是个秀才,一辈子的梦想就是当官,即便如此,此时的他也看出了一些门道。

  不说别的,就是气势这一块,就比一牛一犁要震撼的多。

  那种大开大合的气势,那种征服自然的气势,那种推陈出新的气势,让他这个不得志的秀才此时都想要吟诗一首。

  中国的农田和西方大有不同,中国的小农经济使得田地被分割的非常厉害,二亩大的地块就算大的了。

  这种情况下,大型的器械根本施展不开,无论是机械的还是蓄力的。

  只能是一牛一犁的方式,比起大型联合耕作的模式,效率要低的多。

  现在陈浪一口气把五百七十亩学田全包了下来,自然想怎么施展就怎么施展。

  不光如此,原来的学田种麦,种菜,种豆子,种红薯的都有,现在被陈浪大刀阔斧的改成只种一种作物,那就是初冬最适合播种的作物,小麦。

  进一步提高了耕种效率。

  另外,陈浪还有本时空没有的绝杀级战略物资:高产种子。

  这是陈浪最为看好的地方,到时候保证亮瞎那些不怀好意的旁观者的狗眼。

  三家桥村。

  高家偏院。

  “老爷,属下有几件事情向你禀报!”一个一身长衫的清瘦中年人恭恭敬敬的拱手道。

  他的身前是一个衣冠楚楚,四十上下的中年人,正在院中逗着笼子里的画眉鸟,听到管家的声音后,也没看他,只是道:“说吧!”

  这个老爷模样的中年人正是高家家主高应魁的次之高宣保。

  旁边说话的长衫中年人是高宣保的管家刘福。

  刘福上前一步道:“老爷,那姓陈的小子不知道和抚台老爷怎么谈的,居然要拉那些流民去开荒。”

  “开荒?”高宣保不觉笑了,转过身来道:“哈哈哈,居然去开荒,此人是不是疯了,好好好,让他去开,人越多越好,我倒想看看他是怎么死的。”

  刘福也附和的笑道:“老爷明见,那姓陈的委实太狂妄了些,这次恐怕是骑虎难下才出此下策的。”

  “哈哈哈”高宣保大笑道:“早知道这龟孙收不了场,这次你们做的很好,回头重重有赏。”

  刘福弯腰道:“谢老爷!”

  高宣保突然问道:“对了,那几个下三滥你们捞出来了吗?”

  刘福紧张道:“回老爷,还没有,我们花了不少银子,但这次,喻抚台盯的非常紧,府衙内我们的人都没有办法。”

  高宣保脸色阴暗,来回踱了几步,道:“他们有没有攀咬到高家头上?”

  刘福忙道:“老爷放心,绝对没有,那几个混混都是属下派人乔装打扮之后,花了不少银子从关帝庙里找的。”

  高宣保脸色稍缓,道:“要是泄露了,我唯你是问!”

  刘福紧张道:“属下保证绝对不会!”

  高宣保疑惑道:“那个投毒的人是这么回事?”

  刘福道:“这个属下也不知道,此人并不是属下安排的,恐怕另有其人。这次施粥陈浪大出风头,好事都让他给做了,却让其他人脸往哪搁,得罪了这么多缙绅大户,想治他的人多的是。”

  高宣保攥紧了拳头冷道:“自作孽不可活。”

  刘福附和道:“老爷明鉴,这种不知好歹的玩意,早晚被撵出杭州城。”

  “哼,”高宣冷哼了一声,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对了,那批扇子怎么样了?”

  刘福见老爷不再追问衙门里的事,终于松了口气,道:“回老爷,属下正要禀报此事,那批扇子今日已在姑苏处理掉了,那一船共一千把,卖了七百两银子。”

  “哦?”高宣保脸色微变,“居然能卖出这么高的价格!”

  刘福道:“可不是,这小子有些鬼门道。”

  高宣淡笑道:“办的不错。”

  刘福道:“谢老爷夸奖,老爷,属下还听闻那姓陈的收了万通镖行。”

  “什么?”高宣保微微有些吃惊,看向管家道:“什么时候的事?”

  刘福道:“有小半个月了。”

  高宣双目如刀,他本能的感受到一丝威胁,甚至是挑衅,咬牙道:“一个外地的商人,居然在本地招兵买马了起来,其志不小啊!”

  刘福道:“可不是老爷。”

  高宣保脸色变的阴沉起来,道:“那穷酸秀才家的东西什么时候才能到手?”

  刘福听后马上弯腰拱手道:“那姓陈的派人盯的紧,不过属下已经想到了一个办法,还请老爷多加派几个硬手,我们给他来个调虎离山!”

  高宣保脸色阴沉的犹如笼罩了一层阴云,咬牙切齿的道:“还有一个月就是老太爷的寿诞,无论想什么办法,一定要给我弄到手!”

  刘福颤声道:“是,是,属下一定全力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