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义军出发
作者:贰蛋      更新:2022-11-24 01:59      字数:2012
  随着肃州失守,宣化府的援兵都撤了回来。

  然后有西凉府、卓和军、保泰军以及兴庆府的部分禁军,也都相继赶到这宣化附近。

  禁军、绿林,再有民间响应号召的响马等等,全部加起来,倒也差不多有大军二十万。

  只这些,都是民坊间传播出来的消息。

  是真是假,有多少水分,难以定论。

  王守幸和这些人边吃边聊,待吃完,便就带着人离开饭馆。

  然后又换了间茶馆。

  继续装作江湖人士,探听这些江湖消息。

  如今正是两军交战之际,他们要去肃州打探,或是在这宣化府周围游走观望军营,都不现实,极可能被当成细作给抓起来。

  能做的,也是最快能见效的,便是收拢这些民间的消息。

  而后再综合这些消息进行分析,往往也能有不错的收获。

  这整日里,王守幸带着几个士卒换了好几个茶馆、茶楼、酒肆。

  甚至还去了趟青楼。

  又两日。

  他们才从宣化府返回到兴庆府和利州西郡的交界处,再度和吕方那群人汇合。

  吕方和王守幸两人召集了各队队长,对王守幸打探回来的消息集中进行讨论。

  最后推敲出宣化府内此时驻扎着的禁军应该仅有八万左右,其余都是绿林营、守军,以及响应的江湖人士等等。

  人数也应当不到二十万,估摸着最多也就十五万左右。

  而辽军那边,怕是有将近三十万。

  辽军在兵力上仍然是占据着极大优势。

  不过若是不撇开双方攻防关系,这种优势,倒也不算明显了。

  毕竟在这个年代,攻城所需要的兵力,本来就远远比守城的要多。

  别说宣化府内还有近十五万可供战用的人手,就算只有那八万禁军,辽军要破城也应该不容易。

  待得分析完,吕方让小队长们各自去领军操练。

  只王守幸还留在身边,问道:“殿下,咱们接下来怎么办”

  吕方却是微微一笑,道:“不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王守幸一愣,随即才明白吕方的意思。

  ……

  此时,在成都郡。

  热闹场面并不较之宣化府这边要差。

  吕梁、徐景年等人原本定于七月末开始出征京都,虽然时间仓促,但大军还是按时出发了。

  不过是先遣的运粮军而已。

  这支运粮军由兵卒和壮丁组成,共计有两万之众。

  而永康军、威武军、龙泉军等,这个时候也都有所动静。

  不过是有的已经出发,还有的还在备战而已。

  按吕梁军令,潼川、成都两郡义军将兵分两路,最后合围利州东郡的隆庆府。

  隆庆府在潼川、成都两郡的北面,距离龙泉军最近,所以,这中间必然要讲究个时间差。

  只有这样,最后大军才能差不多同时到达隆庆府。

  一时间,成都、潼川两郡境内,到处都是行进的大军,或者拍马疾驰的传令兵。

  随着这段时间以来的紧急征兵,两郡兵马加起来也再不是之前的八万。而是达到了十三万的惊人数字。

  新兵中,有部分是原两郡百姓,还有的,则是逃难过来的难民。

  屡屡想到此处,吕梁和徐景年都不禁感慨吕方胸怀大才。

  若非他出这样的主意,两郡难以招募到如此多的兵马。

  虽说战斗力现在肯定还弱,但起码人数摆在这里。

  到时候号称大军三十万勤王,怎么着也能唬唬人。

  在粮草方面,吕方的贡献就更大了。

  义军敢于发动如此多的兵卒,几近倾巢而出,全是得益于吕方的新型作物。

  新型作物前阵子才收割,得到的收成,让两郡之地的百姓都惊为天人。

  他们可从未见过,地里的作物能种出这么多粮食来的。

  除去答应上缴给官府的五成,再有纳税的部分,他们手中剩下的余粮,仍然要比往年多得多。

  如果说此前的成都、潼川两郡百姓只是单纯的因为心念前朝和当年的两郡将领忠臣们而支持义军,那么现在,他们是发自内心的希望吕梁能够夺回大渝皇位。

  这个年代,能够填饱肚子,已经是许多人的梦想。

  再也没有什么日子,能够比每顿都能吃饱,家里尚有余粮还要更好了。

  成都府府衙。

  尚且还有许多百姓仍然在往这里送粮食。

  以前,每到征收粮税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是愁眉苦脸。放下手中的粮食,那便和抛下了自己的孩子差不多。

  而今年,却是个个都眉开眼笑的。

  吕梁、徐景年亲自到达征粮现场,在这里观望。

  看到那些百姓们投来的感恩眼神,甚至远远两人向着吕梁跪倒,两人眼中也都是充满笑意。

  单凭十三万大军,要杀到京都去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中间必然会有许多艰难险阻。

  但是,起码不会有缺粮这种后顾之忧。

  除非是成都、潼川两郡被攻破。

  但就算有被攻破的那天,两郡该征收的粮食也肯定都已经征收上来,并且运往前线了。

  他们在成都、潼川两郡留下的守军不过区区两万,底气就在于这。

  “真是多亏了小方了。”

  吕梁突然偏头对徐景年说。

  徐景年很是有感触地点点头,“是啊。”

  说着突然笑起来,“有些时候,老臣真是觉得不可思议。当年看似只顾声色犬马的小殿下,原来竟是有如此本事。”

  吕梁也笑,“其实若是让小方来主掌义军,应该会比我做得好得多。”

  他这话是从心而发。

  回想从宁远县走到这,吕方往往能够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可谓是居功至伟。

  要不然,义军根本不可能发展到这种地步。早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消亡了。

  徐景年听到这话,脸色却是瞬间严肃起来,“这样的话,请殿下再莫要说了。家无二主,国无二君。小殿下和殿下虽兄弟情深,但殿下若这样的话说得多了……”

  他稍作停顿,“以前,梁翰民和梁释兄弟俩的关系也是极为不错的。”

  他话没说完,但吕梁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如今,梁释不也是暗暗图谋那个位置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