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第143章
作者:水盆      更新:2022-11-23 02:29      字数:2297
  ……

  李家百年世家,虽说长房一支子嗣凋零,可旁支却枝叶繁茂,追根下去,竟然有几千户之多。

  过去太夫人把持着,不敢不用李家,也不敢重用。这期间大多是些溜须拍马之徒,欺上瞒下,自己滚的脑满肠肥,底下的人饿的嗷嗷待哺。

  洛英接受第一件事,就是选举才能。

  这选举,不是从前大家投票来选。而是将每一支分开,选一个总管事。再将每一支以居住远近分成几小股,各挑一个人出来掌管平时的事宜。锁选之人,品性处事皆要过关不说,一旦犯错,总管事还要承担连带责任。

  又将地下的庄子田地一一分了佃户后,从公中支了一些钱财,办了个书院。但凡是李家的适龄儿郎,都能来免费读书,饮食居所,一应俱全。若是孩子中了秀才,公中一年拿二十两银子供养。若是中了举人,公中一年拿出二百两银子之外,还单独给一间铺子。

  余下产业,每年每户可按人头分些钱财,算是图个喜庆。

  倘若是族中人想赁了铺子做买卖的,也可先行画押免了租金,年底赚了银钱补上便是。只有一样,倘若孩子不好好念书,或是做生意拖欠讹诈的,不仅收回便利,并且以后公中分红,也要断了。

  甚至还额外说明,若是觉得自身能力强的,也可毛遂自荐。李家产业众多,总有一样能适合。

  不过,有一样也列了规矩。

  李家上下老少,不管是什么原因,四十之前不得纳妾。便是纳妾,也得是膝下无子嗣,并且郎中诊断过,的确是不能生育,方可纳妾。

  而妾氏则永远居于夫人之下,倘若有那等宠妾灭妻,或是嫡庶不分的混账事出现。不禁本人要被驱逐出李家,连带父母兄弟,一应不允许再享受李家的任何便利。

  这一条,引起了一片轩然大波。

  不过,跟前面的众多利好比起来,这一点就显得那么不够瞧了。更何况,男人心想着先得了眼前好,你还管的了我日后房中事?而女人们自然是愿意的,毕竟谁也不想多几个别的女人来分享自己的生活。

  制定好的规则在确认无误后,由三太公打头,而五叔公和七叔公,也一个个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那些得意洋洋的男人很快便发现,洛英这娘们是动真格的。

  家中庶子先生的,一律抱去夫人名下,倘若夫人不愿意养,便指认一名嬷嬷代为抚养。若是久居无子,也移居别苑。若是才刚娶进来的,那便奉上些银子,将人原路送回。

  最好的是膝下已有庶子的那些妾氏。

  洛英允许她们可以带着自己的体己,跟已经成家的孩子们住在一处,颐养天年。

  这下,李家彻底炸锅了。

  前面几条都好说,可唯独那些个新纳入的美妾,一个个也是这些老爷们的心头肉。这肉还没吃够呢,就要将人送回,哪里肯呢。

  这些人笃定了洛英是个年轻的小媳妇,肯定拉不下脸,便揣着明白装糊涂,就是不送人。

  得到消息的洛英微微一笑,交代先不忙这几家,不过把名字都记下。

  等到入学和自荐名单上,但凡有这几家的孩子,一律划掉。

  这下,可是惹了众怒了。

  这几人拽着自家孩子,就要去找三太公哭诉。可一去,瞬间愣了。

  伺候了三太公两年多的美妾不见了,换成了鬓角花白的填房。

  老太太挥了挥手,将人拽的远些,低声道:“老头子把人都打发了,如今家里除了丫鬟婆子,就剩下我一个了。这两天心气正不顺呢,有什么事,过几天再说吧。”

  人们面面相觑。

  得,还说什么说啊。

  连老头子的美妾都留不住,何况他们?

  回去之后,乖乖该送人的送人,该收拾的收拾。什么?你说有那不肖子孙不愿意送美妾走的?

  直接撸起袖子就是一顿胖揍。

  他娘的!你老子我还没享受呢,你个小兔崽子还想吃肉?

  统统拉出去,打死打死!

  就这样,数月的时间,原本乱哄哄的李家,重新回到了井井有条的生活。

  您问太夫人和她的那些个儿媳?

  不好意思,他们原本就是出了五服的旁支,雀占鸠巢了这么些年,如今自然是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只不过面对那些已经坍塌的房屋和没钱没田的日子,该怎么过。这就是洛英操心的了。

  她现在关心的是,战事到底如何了?

  派出去打听的人还没回信,而听吴威临走时说,朝廷一拍主和,还有不知道哪儿的人听来李延秀和北魏太后的从前故事,编织出了一套风流韵事,广为流传。

  说李延秀借着打仗的借口,其实是去私会旧情人了。还说在北魏那妖女太后的攻势下,李将军必定会反。

  打仗本就件烧钱的事,如今粮草已断,派下去征集的粮草官说百姓们压根没有余量,实在是交不出。而国库空虚,不行的话,只能是大臣们来筹集了。

  这下,引得朝臣们声音太大了。

  一时间,朝堂上争论不断。

  吴威最后意味深长的说了句:

  “其实夫人如此聪慧,又怎会不懂得三人成虎的道理呢?李将军本身无罪,却怀璧其罪。时日久了,只怕假的,都要成真的了。”

  洛英:

  我他娘的还真是不知道三人成虎是什么意思好吗?

  好在,贞娘为她解释清楚了,又满面愁容:

  “不然就叫女婿回来吧,现在李家你也整理顺条了,回来带着小虎子过你们的小日子。那北魏再凶悍,还能打到这儿不成?相较外族入侵,自己人的自相残杀,才更叫人寒心呐!”

  这话,洛英何尝没有想过。

  可她不能动摇。

  李延秀,有他的骄傲和抱负,而她,在努力跟随他脚步的同时,也逐渐明白了,什么叫民族大义,什么叫为民请命。

  人固有一死,而她的男人,正在做一件伟大的事情,即便是真的死了,也是个响当当的汉子,是个英雄。

  洛英梗着喉咙,强忍着眼底的泪花,转头对贞娘道:

  “娘,只怕又要辛苦你和乌叔一阵子了,有件事,我必须要去办。”

  准备了这么久,为的,就是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