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9 终于说动李世民
作者:见月明      更新:2022-11-22 04:03      字数:3194
  隔天陈景恪就去了皇宫,把和龙虎山谈判的结果大致讲了一遍,重点讲了后面向岭南和南中地区传教的事情。

  “服其地易,服其心难。原因之前我和您说过,就在于文化认同和利益关系。”

  “他们祖祖辈辈就生活在那里,拥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在心理上和我们就存在隔阂,&bsp&bsp自然不愿意接受我们的统治。”

  “强行靠武力去征服也可以,但南方蛮荒之地,要用多少人命去填才能彻底征服?就算武力征服了,后续治理又该怎么办?”

  “若能引导他们改风易俗,在文化和信仰上和我们保持同步,就能最大程度的削弱他们的抵触心理。”

  “试想一下,如果他们从小就听着神农尝百草、黄帝战蚩尤、秦皇汉武,乃至陛下您英明神武的故事长大,又怎么可能会不认同我们?”

  “到时甚至都不用真的动武,&bsp&bsp大军一到就会出现很多仰慕中原强盛的部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他说的澎湃激昂口吐飞沫,大有中原王朝虎躯一震四夷纳头便拜的样子。

  一旁的李世民听的啼笑皆非,这小子最近有点膨胀啊,竟然给我画起大饼来了。

  摇摇头道“那你先告诉我,蛮夷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为何会无缘无故的改信道教?”

  陈景恪说道“因为信仰就是画大饼,谁的大饼画的好,大家就相信谁。佛教能传遍天下,就是因为他们更会画大饼。”

  “西域诸国原本都信仰萨满教,后来更会画大饼的拜火教传入,他们就改信了拜火教。”

  “几百年前更会画大饼的佛教传入,他们又再次改信,现在整个西域都已经化为佛国。”

  “我们西南方的大大小小势力,&bsp&bsp也大多受到佛教的影响。中土更是如此,现在已然是信徒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宗教。”

  “这一切仅仅是一些高僧的自发传教行为,他们没有出动一兵一卒,&bsp&bsp也没有给什么好处,&bsp&bsp靠的就是画大饼的能力。”

  “以往道教在这方面存在巨大漏洞,然革新后已经补齐了这块短板。论画饼的能力,敢说独步天下。”

  “现在我们有组织有计划去传教,若再有朝廷的支持,为何就做不到?”

  李世民反驳道“佛教传到中土也是经历数百年才有今日盛况,道教想改变南蛮需要多久?我大唐可等不了几百年。”

  陈景恪胸有成竹的道“若有朝廷支持不会太久,因为道教背后站着的是大唐和整个华夏文明。”

  “也不需要朝廷真的出兵保护,只要警告各蛮夷部落,不许伤害去传教的道士就可以了。”

  李世民又问道“若传教的道士去那里胡作非为,岂不是败坏了朝廷的声誉?”

  陈景恪道“野道士或许还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但这次是道门大派有组织的行动,他们自然会挑选可靠的人前往。”

  “就以龙虎山为例,他们的祖庭就在大唐境内,且矢志恢复祖上荣光,又岂会行此自绝前路之事。”

  李世民有些意动,但似乎有什么顾虑,始终无法下定决心。

  陈景恪也没有催促,&bsp&bsp等着他的最终决定。

  过了许久,李世民才抬起头,&bsp&bsp说出了自己的担忧,&bsp&bsp道“若放任传教,你如何确定不会重演黄巾旧事?”

  陈景恪有些惊讶,他没想到李世民竟然是为此事担心,不禁摇摇头道“陛下以为黄巾起义和宗教有关?”

  李世民反问道“难道不是吗?”

  陈景恪肯定的道“自然不是,那些造反的百姓,有几个是真的相信张角兄弟是神仙的?他们造反的真正原因是活不下去了。”

  李世民眉头皱起,他很不喜欢起义这个词,但也没有反驳。

  “黄巾起义和其他农民起义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都是活不下去的人为了求活铤而走险罢了。”

  “只要朝廷能让百姓活下去,靠几个道士几张嘴皮子,怎么可能说得动他们冒着诛九族的危险去造反?”

  “若朝廷让百姓活不下去,就算没有道士难道他们就不会造反了吗?”

  “且佛教才是当前第一大教派,到处都有他们的寺庙和信徒,要担心也应该首先担心他们才是。”

  “您也没有因为担心他们蛊惑百姓造反,就不允许他们传教。现在为何就如此不信任道教呢,这岂不是太不公平了。”

  “碰。”李世民一拍桌子,怒喝道“好胆,你这是在指责我处事不公了?”

  陈景恪也算是摸清了李世民的性格,并不害怕,道“这只是讲道理好吧,我这么做也是为了大唐,为了华夏文明啊。”

  “先用宗教从思想上瓦解他们,然后以武力征服他们,最后再以文化同化他们,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主张呀。”

  李世民果然没有拿他如何,只是不耐烦的道“又是这一套,我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

  陈景恪说道“您听腻了我还是要说。世界的真实面貌您也看到了,以您的雄心壮志肯定想征服这些地方。”

  “天地广阔,想要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移民。只有我大唐子民填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才能完成统治。”

  “可那些百姓连自己是谁都不清楚,离开中土之后还能有多少忠心?遇到挫折又能有多少人愿意为大唐效死?”

  “恐怕多的是有奶便是娘,谁给他们吃的他们就忠于谁。这样的情况下,您还敢大规模移民吗?您的雄心壮志还能实现吗?”

  李世民有些烦躁的道“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懂什么国事,事情要是都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就好了。”

  其实他早就被说动了,之所以一直犹豫不决有两个原因。一是这种事情从未发生过,谁也不知道后果,作为皇帝他必须要慎重思考。

  第二个原因是,他派出去打探消息的探子,还没有传回具体的信息。无法确定陈景恪所言的真实性,他就不敢采取行动。

  陈景恪早就在孙思邈的指点下猜到了他的想法,当即就说道

  “我知道您的顾虑,可这样一直犹豫下去总归不是办法,不如找个地方来验证一下我说的方法。”

  李世民说道“哦,说说如何个验证法。”

  见他意动,陈景恪精神一振,道“分成军和民两个场地做实验,先说说民。”

  “挑选一个县,最好是那种人员组成比较复杂的。在这里宣扬华夏文明概念,讲咱们祖先的光辉事迹。”

  “待过上两三年再做调查,看当地人是否认同华夏族群,是否对大唐变得更加忠诚等等。”

  “如果一切都如我所说的那样,咱们就扩大范围在一州之地进行尝试。如果还能获得成功,再推行天下。”

  李世民若有所思,却依然没有表态,而是问道“军队方面你是不是想挑选一军做实验?”

  陈景恪知道,他没有表态恰恰是因为心动了,只是事关重大需要慎重考虑,还要征求重臣的意见。

  所以也就没有再做过多解释,而是顺着他的话道

  “陛下英明,臣正是此意。不过军队毕竟是国之屏障,教育的内容还需要和民间有所不同才是。”

  李世民追问道“哦,如何个不同法?”

  陈景恪道“军队是一把刀,必须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知道刀的主人是谁,应该砍向谁,为什么要砍。”

  “只有明白了这些,他们才不会伤主,才会更加的忠勇。”

  这次李世民连连点头道“说的好,这才是正途,你尽快把所需书籍编写好。”

  “啊,我写?”陈景恪有些傻眼,道“这么大的事情交给我不好吧。”

  李世民笑道“建议是你提的,只有你最了解,这书你不写谁写?尽快写好拿给我。”

  这么大的事情,他自然不会全部交给陈景恪,私下会找智囊团另外编写一套相关书籍。

  但正如他所说的那样,陈景恪既然提出了这个建议,心中必然已经有了全套的想法。

  让他把这些想法都写出来,可以作为参考。好用了就留下,不适合的就删减掉。

  陈景恪也很高兴,这件事情他和李世民说过不知道多少次了,几乎每次见面都会灌输一遍,现在终于见到成效了。

  只要华夏文明的概念普及开,就能加速同化被大唐征服的那些部族,汉人吸收了百族后将会变得更加强大。

  融合百族既能消除内部隐患,又可以把所有力量拧成一股绳去征服世界。

  不过这些都是未来的事情了,现在先把相关书籍编写好再说。

  不对,差点忘了来这里的最初目的,陈景恪连忙道“陛下,我们去南边传教的事情您还没给个准话呢。”

  李世民严肃道“我可以给你们一个机会,但一切必须以朝廷的计划为主,不可擅自行动。”

  陈景恪马上说道“您放心,谁不听话您直接把他宰了都行。”

  反正也不是紫霄观弟子,不听话被宰了他一点都不心疼。

  李世民这才道“我会传旨岭南和南中,让他们给予你们一定的支持。”

  陈景恪高兴的道“谢陛下。要不,您给写道手谕?”

  李世民瞬间破防,拿起桌子上的镇纸作势欲砸“混蛋,你真以为我不敢揍你是不是?”

  陈景恪扭头就跑,一边跑一边道“陛下,没事儿我先走了,您忙着。”

  李世民嘴角直抽搐,放下镇纸喊道“去皇后那里,她有事找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