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裁衣店
作者:妙鱼      更新:2023-03-04 05:34      字数:3206
  192章

  钟媛无业一直花积蓄,这一个多月帮着做衣服,赚了差不多一百块。

  她也是能花钱的主儿,又宠孩子。这一百块母女俩花,一个月有剩,两个月不够。

  钟媛要创业是迟早的事儿。

  苏禾禾比较意外的是,嫂子朱巧玲也有这样的想法。不过这确实是好事儿。

  她笑着问两人,“看你们这样,肯定是有目标项目了,那你们俩一起就好,拉我做什么。眼前这些就够我忙了。”

  钟媛很直白地笑说,“当然是没你不行呗,没你的点金手,我俩想啥也没用。”

  朱巧玲也过了拉住她,抿嘴笑道,“媛姐说得没错,还得你带着我们才成。”

  苏禾禾不禁好笑,“那说说看?我酌情考虑一下。”

  钟媛这才跟她说了,两人想拉着苏禾禾开个服装店。

  也是两次做演出服,苏禾禾设计的很多款式都特别新巧有创意,外面根本见不到这样的。这要做出来卖肯定会大受追捧。现在这样只做演出服,太埋没可惜了。

  钟媛早前就发现苏禾禾穿的衣服很不一样,很简洁的款式,穿出来却格外时尚亮眼。跟朱巧玲熟悉后,偶然聊天中,才知道苏禾禾的衣服也都是她自己设计朱巧玲帮做的。

  这让她很感兴趣,也觉着大有可为。

  于是拉着朱巧玲问她意思。

  家里丈夫,小姑子,小叔子全都奔忙在挣钱一线,忙碌却容光焕发。朱巧玲也正觉着自己落后了。

  钟媛这一问,她本就喜欢鼓捣做衣服这些,两人可不就一拍即合了。

  听两人说完,苏禾禾倒是觉着可行。

  不过现在还只是个体摊贩经营,大张旗鼓商业区开店的还没见影呢。

  所有政策都在摸索中落地,这边步子也不宜卖得过大。

  苏禾禾建议两人直接把店开在筒子楼一楼就好么。攒着经验,等关于私营有准确的说法时,再扩大经营也不迟。

  照目前的态势,苏禾禾觉着不会很久,一年半年肯定相关的政策就会出台。别的不记得,七九年澜城特区成立这个大事件,她是很确定的。

  苏禾禾能把演出队和培训教室方方面面的潜在风险,都提前想好规避掉。又是汝城军区文工团驻燕分队,又是大学生勤工俭学培训教室的,让人无从说事儿。

  这样的高瞻远瞩,运筹得当,对这个堂弟妹,钟媛欣赏又信服。

  现在苏禾禾给指出了方向,她全盘接受。朱巧玲更没意见。

  但两人有一点无比坚持,就是一定要把苏禾禾拉上战车。

  两人都是口气一致,出力的活儿都她们两个来干,苏禾禾出出设计图,再高坐着指点江山就可以了。

  苏禾禾被两人缠着不撒手,最后也只能答应下来。

  等第二天正式商讨装修店面时,两人才知道,苏禾禾说的低调开店和她们以为的还是有质的区别的。

  看着苏禾禾给她们展示连夜搞出来的店铺设计图,她们才知道,店门是朝外开的。要砸墙另开门,而不是从筒子楼门里再进入。

  一楼二十四间房,二十间做了教室,两间做了教师办公室,还剩两间刚好开店。

  两间还要打通,一间做两人的制衣工作室,另一间做展示待客用。

  服装店还没人开先河,可裁缝铺却是不碍的。街头巷尾时不时就会开一间。谁家不买布缝衣?所以裁缝服务部这些,是最早开门营业的一批,且没人觉着不对。

  苏禾禾也是早观察到这个,决定自家也照抄一下作业。

  加紧筹备了近一周时间,五月一日,“三好裁衣服务部”就这么朴素地开张大吉了。

  这会儿也找不到展示模特架买,只一排展示架沿墙一摆,制作好的样品用衣挂撑起来挂上。也不敢多摆,十几套各有特色的应季服装,再十几样可供挑选的面料,一本苏禾禾手绘的款式图,就是店里的全部。

  说店面是苏禾禾的,就算她的本金,设计才是支撑的根本。开店的本金,钟媛和朱巧玲死活不让苏禾禾掏。谁也不缺这点儿,苏禾禾也就由着了。

  缝纫机两人都有,只两个人一人拿了三百出来,买点面辅料,装修店面,刚好够了。

  为免打扰到楼里人出入,选的是最边的两间做的店面。

  不过总还是辅路临街楼,途经的来回上下班的人还不是不少的。

  赶上劳动节休息,出来逛的人不少。看到路边开了这样一家整洁明亮的裁衣铺子,女同志们总要进来看一看的。

  这一看就拔不开脚了,不过因为价格相对自己买布缝还是贵了些,很多人是犹豫观望的。

  钟媛和朱巧玲并不急,也没有卖力推销,只在客人询问时恰当地介绍几句。这反而更能让客人放松并心生好感。

  一天下来,看着零零落落的接单,到晚上七点关店,也定出去十二件衣服,营业额二百八十块。刨去一多半的成本,也有一百二十块的利润了。

  说好了三人利润平分,一个人都要四十块了。钟媛和朱巧玲都惊呆了,这样的话一个月下来,一个人不得挣一千二百快?

  哪怕两人都是手握丰厚存款的人,都绷不住要颤抖了。

  苏禾禾虽于心不忍,还是要给两人泼凉水,“别想美事了,别忘了今天是‘五一’休假,和礼拜天一样,是客流高峰日。

  到平日,白天人都上班了,也就下班点能有点客人,一天不开张或只有一单客人都是正常。咱这里又不是商业区,想天天大把订单,没可能的。

  不过假以时日,名气和口碑打出去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美好前景还是可预期的。现在嘛,我只能说月入二百五加不是梦。”

  苏禾禾这么说,两人才清醒过来,一起捂嘴失笑。

  大多数人的月工资才多少?月入二百五已是仰望不及的了。

  刚刚算出的一千二百块,确实太让人惊悚了。起码现在,钟媛和朱巧玲是觉着烫手的。二百多块拿着心安,还有成就感,目前刚刚好。

  苏禾禾也觉着暂时这样慢慢地做着,是最恰好的。等明年一切都明朗了,想做大,不过是找个大店面宣传一下的事儿。

  裁衣部开业第二天,果然如苏禾禾所料,白天门可罗雀,到晚上下班时间,才定出了二单。

  因为有苏禾禾预言在先,钟媛和朱巧玲都很稳得住。白天都要上班上学,店里只钟媛看着,没客人时,她就在工作间制作接到的订单。

  师范大学课业没那么重,除了周一周三外,下午都是没课的。这样朱巧玲在店里投入的时间也不少。

  这一天,工作学习都是常态,倒是有两件好消息。

  一个是郭明亮和那群混混那里,终于有判处结果了。全部是一年的劳教期,比苏禾禾预估的半年还要高。有这样的结局在前,相信再没人会起什么歪心思了。

  另一个就是汪主任前夫陶庆良的消息,他被处分降级了。这还只是初步,听曹大姨说,等正式精简的文件下达,陶庆良肯定会是板上钉钉的一员。

  虽然陶庆良的所做所为,只涉人品道德,还有陶老太给他打掩护,他自以为无碍。

  可这次传言太广,不同别个。之前苛扣妻子女儿还能说他省俭,可他这回拿女儿从妻子那里换钱的路数,太丧失人性,算是激起民愤了。

  这样的人谁也不想同他为伍。就是组织上也不容许这样的人带队伍。

  所以陶庆良自以为聪明的做法,最后终还是反噬回给了他自己。

  就不知他们母子这会儿是什么心情了。

  反正汪主任和两闺女是出了口恶气的感觉。三

  个人晚饭的菜色都要比平日丰盛些。

  五月五号,星期五,早上在上课时,辅导员突然出现在教室里,喊苏禾禾出去。

  很少出现的辅导员来找。听韩秋丽说,班里男生又开始暗戳戳地提想找苏禾禾辅导的事儿,苏禾禾还当是他们找辅导员出面来说。

  出了教室,没想到辅导员一脸沉重地跟她说,“苏禾禾同学,我们接到你丈夫单位的电话,有你丈夫单位的人等,说要接你到军总医院,你丈夫在那里住院,很需要你去照顾。”

  苏禾禾脸色煞白,腿当时就软了。被辅导员过来扶住,她才勉强站住。

  “没说是什么问题?严不严重?人还清醒吗?”苏禾禾颤抖着问道。

  辅导员摇头,语带怜悯地,“我问了,对方说是保密单位,只让我通知你出去。说学校门口有车在等你。”

  苏禾禾强逼自己镇静下来,她必须早点赶到医院才行。

  伤心惊慌只会耽误时间。

  道谢都忘了说,教室里的包都不管了,就这么冲出了教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