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震场!
作者:妙鱼      更新:2022-12-10 06:06      字数:4683
  六十八章

  看到军区小学的带队老师是个格外貌美年轻的新老师,很明显是刚参加工作没多久的,想想也就理解了。军区小学这次换的音乐老师,估计就是能领着学生唱个歌的水平。

  见到军区小学又是这样的着装。对自己节目没信心,之前又以为军区小学今年有突破的几个实力稍弱的学校也松了口气。起码今年倒数第一有人坐了,自家可以不用那么难看了。

  ……

  这么不动声色的观察比较之后,大家也都做到了心中有素。

  基本上还是维持着往年的格局,一二三名还是会在市一小,二小,和红星小学这三所实力最强的学校之间竞争产生。

  连续三年这已成定例,别的学校能争到四五六名就已足够给学校添彩了。

  八点半一到,各学校按序排队入场。

  军区小学的座位在中间靠前的位置,节目排序却在倒数第一。

  二十五所学校,军区小学在第二十五位。前十位是按去年名次倒序出场。后十五位则是抓阄抓出来的顺序,倒是很公平。

  可惜就是抓阄,军区小学还是保持了他最后的排位。也是屹立不倒了。

  问过潘来师,整场演出差不多要耗时三个小时,苏禾禾都可以想见,轮到军区小学时,大家又累又饿之下,没谁还会认真看节目的。

  第一二排,坐着市里和教育局的各级领导,和各学校的校长们,曹大姨也在那里。他们就是这次汇演的评委们。

  领导上台致词后,演出正式开始。

  开始看着还挺新鲜,民族舞,歌伴舞,诗歌朗诵,歌唱工人阶级……很有时代特色。

  一连串下来,苏禾禾见大同小异的都是这个调调,看得她又想睡了。

  可她只要半眯起眼,潘老师就要拽她一下,提醒她务必要看一小二小和红星小学的节目,说要知己知彼。

  苏禾禾知道她是太紧张了,也就没跟她说。现在知己知彼还有必要吗?要不行还能现场改节目吗?

  强撑着等到了这三家的节目依次上场。确实是比之前的那些水平高多了,歌舞都有点专业味道了。

  特别是红星小学的庆丰收大歌舞,有点像迷你歌舞剧,舞蹈设计很唯美,算是出场过的所有节目中苏禾禾最欣赏的。是场高水平表演。

  显然观众和评委们也和苏禾禾是一样想的,红星小学的表演结束后,获得了最热烈的掌声。

  看完这个,再之后的节目就寡淡乏味地不能看了。不知是心里有底还是想通了,之后苏禾禾阖眼要睡,潘老师只跟她说,“等到我们时我叫你。”就由着她睡了。

  迷迷糊糊中睡了有五十分钟,被潘老师推醒,“小苏,还有三个节目就到我们了,该去后台准备了。”

  苏禾禾赶紧打起精神站起来,招呼小学鸡们排队往后台去了。

  前排的领导和校长们见了,跟着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实在是每年军区小学只能靠这身军服涮个存在感了。

  一位领导回头对曹大姨笑着,“小曹啊,你们这个坚持自己风格的精神还是可嘉的啊!”

  “领导啊,这次可不是大合唱了,但展现我们军人子弟的风采这件事,我们确实要一直坚持下去的。”曹大姨笑得很自信地回道。

  “那很不错,大家打起精神来,最后一个节目了,看看军区小学这次有什么好节目呈现。”

  他这里一发话,本来三三两两交头接耳的都止了话,认真看起了节目。

  但也没谁信军区小学能有优秀节目。

  主持人报出军区小学的节目《少年强》时,开始有人点头,觉着这次军区小学起码给节目起了个好名,再不是什么大小合唱了。

  大幕徐徐拉开,舞台左侧放着一台钢琴,琴凳上是一位只看侧颜就极美的年轻军装女老师。

  她优雅婷婷地坐在那里,如高贵美丽的天鹅,静美地定格在那里,似一卷打开的油画。

  周围的一切似乎都不能影响她,她全神贯注,眼里只看得见琴。

  素手轻扬,琴声铮铮,悠扬撩亮的军曲在舞台上回响飘荡。

  舒缓的开场后,是渐铿锵有力的曲调。

  一队六人军装小学生迈着整齐划一步伐上场,来到舞台中央,一声响亮地“嘿哈”呼喝后,就是一套悍猛刚硬的军体拳亮像。

  台下本来都萎靡的师生们立刻被打出了精气神,不由自主的就大喊出了“好!”yhugu

  可这还只是开场,在激昂的音乐中,后面撕杀呐喊着一队一队轮翻出场。搏杀,拼刺刀,模拟强攻,动作如行云流水,变换莫测。

  这些军人孩子们还不是花架子,一套套高难度的动作下来,又飒又利落,真的是拳拳带风,如猛虎下山。

  下边的人,别说是师生观众们了,就是前排的领导和校长们都看得激动热血的不能自己,握着拳大声喝着彩,巴掌都要拍红了。

  可最精彩的时刻还没到。孩子们集结分成五队,列队拉开弓马拳脚。

  “戎马寄峥嵘!”

  “扬我军魂国威!”

  “犯我家国,虽远必诛!”

  “横刀立马!”

  “看我少年强!”

  最后一句后,孩子们几个飞跃,搭起了人梯,摆出了最后一个标准的敬军礼的动作。

  礼堂里所有人都跟着起立,接着是经久不衰的如雷掌声。

  很多人都热泪盈眶,发自肺腑地说这是当之无愧最好最精彩最优秀的节目。

  军区小学的孩子,真的是不辱父辈的军人优秀子弟。

  表演到这里,第一名已经毫无争议。

  就不谈主题,只看节目的观赏性和舞台效果都是一流。连做为陪衬的钢琴配乐选曲和演奏水平都是极专业的。

  一小,二小,还有之前认定第一的红星小学都甘拜下风。

  红星小学校长心服口服之余,指着已领着孩子们列队下台来的苏禾禾,挤过来问曹大姨,“这位老师很有水平啊!只弹的这手钢琴,整个市里小学就没有音乐老师有这个水平。”

  旁边一小的校长也忍不住过来说,“曹校长,这次看来你们军区领导很支持你工作呀。这样高水平的节目,是你们文工团的□□下来给你们排的吧?”

  曹大姨极力压着自己嘴角,好不要那么得意。语气也尽量平淡地,“那你可猜错了,我们军区文工团自己的排练任务就很繁重,哪里管得了我们。都是我们小苏老师一手编排的节目,刚弹钢琴的就是她。”

  这些就是前排的领导们听到了,也都没想到,说这么年轻有为的老师太难得了。

  就这样,苏禾禾被曹大姨领着,又到领导和校长们面前亮了相,获嘉勉和赞许无数。

  最后领一等奖时,苏禾禾本来不想上台,又被潘老师和姜老师给推出去,说她是当之无愧的大功臣,这个奖理应由她上台领。

  苏禾禾也算在各小学间扬了名号。

  甚至红星小学校长还有想调她去红星小学的念头,不过问了知道她也是军属后,知道不可为,放弃了。

  坐着军卡刚回到学校,曹大姨回到办公室还没坐稳,茶都没来得及倒,就接到了宣传部毕主任的电话。

  毕主任上来就给她一顿表扬,说刚接到好几通市里看过表演的领导们的电话,都是各种赞不绝口夸军区小学这次的节目太好了。

  特别是节目还是展现他们军人风采的,这样的节目得让咱自己大院里的人也欣赏到。

  刚好庆“七一”,本来明晚定了要放纪念电影的,也决定改成文工团的汇报演出。军区小学的节目就加进去共同参演。

  为了让更多的战士和家属看到,演出要露天进行,就在大操场,六点开场。

  还说军区领导们没下部队的,这回会全体出席,让曹大姨一定要好好准备,毕主任才挂了电话。

  曹大姨挂了电话,懵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她才意识到,外甥女这次可能排了个了不得的节目了。

  不敢耽搁,赶紧到了老师们的大办公室,给苏禾禾和所有在场的老师宣布了这一重大消息。

  潘老师几个还没从大汇演的兴奋中平复呢,又被这个大消息砸下来,激动得开始边抹泪边欢呼。

  军区小学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荣光时刻?被领导这么重视的单拎出来夸奖,从来就没有过的事儿。

  都恨不能马上就到明天的表演时间。

  节目孩子们早都练得熟得不能再熟,今天节目的成功也证明了这点。

  也不用再练了,明天直接上台就行。

  一上午到回来,师生们只吃了点饼干垫肚子,这会儿早饿得饥肠辘辘。

  早上带了饭,刚拿去热了,还得等会儿才能吃上。

  等待的功夫,却有人来给送饭了不辱父辈的军人优秀子弟。

  表演到这里,第一名已经毫无争议。

  就不谈主题,只看节目的观赏性和舞台效果都是一流。连做为陪衬的钢琴配乐选曲和演奏水平都是极专业的。

  一小,二小,还有之前认定第一的红星小学都甘拜下风。

  红星小学校长心服口服之余,指着已领着孩子们列队下台来的苏禾禾,挤过来问曹大姨,“这位老师很有水平啊!只弹的这手钢琴,整个市里小学就没有音乐老师有这个水平。”

  旁边一小的校长也忍不住过来说,“曹校长,这次看来你们军区领导很支持你工作呀。这样高水平的节目,是你们文工团的□□下来给你们排的吧?”

  曹大姨极力压着自己嘴角,好不要那么得意。语气也尽量平淡地,“那你可猜错了,我们军区文工团自己的排练任务就很繁重,哪要考虑考虑的。”

  有人接话,声音没那她那么大,听不到。

  “哦,你说那个孟连长可以,长得也好,工作干得好有前途?我也是这么跟凤梅说的,可她说我们家更不错,她爸还是团长呢,找个连长她也是低嫁。最主要她是嫌那个孟连长家是农村的,怕婆婆来麻烦。咱们这样在城里住惯了的,可不就最怕这个吗?再跟来一堆穷亲戚,哎呦,可烦死个人……”

  苏还禾就这么被迫听了一耳朵妇女经,上楼回了家。

  看来孟新生和常凤梅是没成。

  其实不谈她烦孟新生总在这边出入,孟新生和常凤梅绝对最般配,过日子最相和,也最相得益彰。

  常家和杨大妮自己腿上的泥都还没甩干净,怎么就好意思嫌别人农村的呢?

  ——

  婆婆安华等明天苏禾禾和钟湛回门后就要回燕城了。

  算一算,她和丛敏丽来了也有两个礼拜了,听说丛敏丽那边连年假都给休了大半了。

  苏禾禾很不好意,有天还提了不行就让她先回去。

  可安华告诉她,没有丛敏丽婆婆,也就是钟湛二伯母发话,丛敏丽是不敢回去的。

  苏禾禾都不能相信,这还是天天喊破四旧呢,怎么还存在这种唯我独尊的封建大家长婆婆。

  看到苏禾禾眼里的不可置信,安华还跟她邀功,“看见了吧?跟你们二伯母比,我就是难得的好婆婆了。”

  要这么比的话,还真是。

  从帮她怼了杨大妮后,安华确实改变了很多。

  对这样的婆婆,苏禾禾也不吝于夸夸,“妈,你这个自己错了敢跟晚辈承认这点,就没几人能比。其实谁能不犯错呢?可错了敢认,这个是要有大胸襟的,妈你很棒。是个每天都在进步的婆婆。”

  安华立刻就有点不知南北了,“哎,其实我也是将心比心。禾禾你也别和妈外道,有什么想法要跟妈勤沟通,可不要学钟湛,什么都不和我说。禾禾你看,妈是不是很能听得进话的?”

  “妈,放心,有事我肯定要说的。妈你能听得进话很好,但你也要记得你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好儿媳呀,这个可是相互的哦。”

  “是,是,禾禾你这话很对,我们婆媳俩这是搭配得好。”

  最后丛敏丽明明惦记丈夫孩子,还是只能和安华一起回去。

  苏禾禾也问过,安华跟那位二伯母提一下不行吗?

  才知道那位二伯母有多奇葩。安华要真替丛敏丽说话,或是放她提前回去,那位婆婆会加倍地在丛敏丽那里找补回来,只会更折腾她。

  安华一年没见儿子了,这次有苏禾禾当润滑剂,钟湛和她说的话比过去几年加起来的还多。

  和苏禾禾也越来越融洽,要按安华的意思,是再多住几天也不嫌多的。

  周二能同意回去,已经是为了丛敏丽让步了。

  这个真的不能怪她,她本来也没有要丛敏丽一直陪她意思。

  要叫苏禾禾说,还是丛敏丽自己立不起来。

  一个人不想当包子,来捏一次打一次,她不信还有人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