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23章
作者:香芋酥皮      更新:2022-11-21 09:02      字数:3426
  “阿轩,你昨天可是答应我的,你绝不能反悔。”

  陈国忠家,苏墨轩捂着脑袋,一脸懊悔。

  他弱弱的说:“阿爸,我昨天……是喝醉了。”

  陈国忠摸了摸自己粗糙的胡子,咧嘴一笑,“反正你答应了,是你亲自说的,做人不能言而无信,你不能反悔。”

  苏墨轩:好想捶死昨天的自己。

  自己给自己挖坑,他真是古往今来第一人。

  原来昨天,苏墨轩醉了后,听到陈国忠大吐苦水,说他当了队长后毫无建树,没能带领村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他心里愧疚,日夜难安。

  苏墨轩当时被酒精迷了神智,竟然大包大揽说,不就是发财嘛!包在他身上了,他办法多的是。

  就因为这句话,陈国忠今天大清早就来逮苏墨轩,要求他兑现承诺。

  关键,昨晚自己说的话,苏墨轩还记得清清楚楚,他想否认都不好意思。

  揉了揉快爆炸的太阳穴,苏墨轩虚弱无力道:“阿爸,你先让我静静吧!”

  陈国忠现在把苏墨轩当成了宝贝,当然不敢逼他。

  “好好好,你慢慢想,只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你就是让我把你供着我也心甘情愿。”

  苏墨轩:“阿爸,你别折煞我,我可不敢。”

  陈国忠笑着抽起了旱烟,眼睛却紧紧盯着苏墨轩,一副苏墨轩不给个交待就誓不罢休的态度。

  得!看样子真的躲不过去了,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其实,在这个年代想要提升经济,苏墨轩还真有几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是养猪,不过不是让村民自己养,而是开养猪厂。

  计划经济年代,一切以生产队为中心,不管是养殖还是种植,都只能以集体的形式进行。

  谁要是敢偷偷养,那就是搞资本主义。

  为此,整个生产队没有谁家养一头猪,最多就养两只鸡。

  集体倒是养猪了,却因为没有粮食,只养了六头。

  六头猪每年需要上交四头,剩下两头猪杀了平均分给村民,每家每户顶多能分一两斤,特别可怜。

  而苏墨轩之所以想办养猪场,是因为他想到了一种特别好养,繁殖速度非常快,又能当饲料的植物——水葫芦。

  水葫芦遇水而生,不需要种植也不需要施肥,营养价值还高,是一种非常好的饲料。

  不过,水葫芦的缺点也很严重,由于长的太快,等到了野外后,水葫芦能在短时间内占满河道。会让水中生物缺少阳光,氧气,最后全部死亡。

  在九十年代时,水葫芦会遍布大半个夏国,成了令人头疼的入侵植物,人人喊打。

  当然,那是几十年后的事了,现在已经到处有水葫芦了,苏墨轩养不养都改变不了水葫芦未来会遍布全国的事实,因此养殖水葫芦苏墨轩没有一点心理负担。

  除此之外,另一个办法,是种植西瓜。

  由于靠近海边,红林生产队有不少土地都是沙土。

  沙土里有很多细碎的沙粒,导致存水能力差,土质不肥沃,种植其它庄稼皆没有好收成。

  唯独西瓜,喜欢温暖干燥的气候,不喜湿润,种在沙地里是最好的。

  而且现在夏国种植西瓜的地方不多,技术不发达,价格非常昂贵,一斤西瓜要七八毛,收购价起码要两毛,特别赚钱。

  唯一的缺点,就是现在没几个人知道怎么种植西瓜,还有西瓜种子也是一个大问题。

  但这些问题,对苏墨轩来说,都不是大问题。

  有系统在,种植书和种子苏墨轩抬手就能买。

  现在就看,他老丈人敢不敢当第一人,把地用来种西瓜了。

  除此之外,由于有天然优势,苏墨轩觉得生产队可以搞个小食品厂,专门制作小鱼干,鱿鱼干等小零食。

  不过,仔细想了想,苏墨轩还是把这条路pass了。

  现在开厂可不容易,需要走的程序太多了,太麻烦。

  而且食品厂的成本不低,修厂房,买包装盒,这些都需要不少钱,红林生产队可没这么多钱。

  苏墨轩干脆就把前两个办法告诉陈国忠,看他怎么选。

  陈国忠:小孩子才做选择,他当然是两个都要啊!

  陈国忠兴奋的直拍大腿,“阿轩,你可真是太聪明了,我果然没看错你。”

  “养猪和种西瓜都可以,反正咱们村人多,忙的过来。”

  “现在的问题,是你说的水葫芦,和西瓜苗去哪里弄?”

  “阿爸,这两种苗你不用担心,西瓜苗咱们可以自己买块西瓜培育,水葫芦我上次就在一个河边见到过,不要钱。”

  “但是,种水葫芦需要大量的面积,光靠小河沟可不行。我的建议是,咱们可以找一块没法种的地,直接挖一个大水塘,养殖水葫芦。”

  “有啊!”陈国忠不假思索说:“咱们村的泥洼地你记得吗?那里常年湿润,全是淤泥,没办法种任何东西,刚好可以用来种水葫芦。”

  “也可以!”苏墨轩敲了敲桌子,“那你去和队里商量商量,要是大家都同意了,我下次就带水葫芦回来。”

  “行行行,”陈国忠笑容满面,答应的无比爽快。

  ……

  最关心的事被解决了,苏墨轩总算能回家了。

  今天太晚了,出海来不及,苏墨轩就打算好好休息一天,陪陪孩子。

  到家时,陈雪梅已经出门了,家里的大孩子也去抓虫子了,只有几个五六岁的孩子在家,看着苏墨轩的双胞胎闺女。

  要是在几十年后,让一群几岁的孩子看两个奶娃娃,估计能被网友们追着骂十天十夜。

  可在这个特殊的年代,这样的事情简直太常见了。

  大人也不是狠心,而是没办法,要是整天带娃,不挣工分,那全家人只能饿死。

  所以,大家都没得选择,只能狠心教大孩子早点成熟,帮忙照顾弟弟妹妹。

  苏墨轩倒是有心想让陈雪梅别干活,专心带娃,可现在是在农村,要是真这么做,估计其他人羡慕嫉妒恨的语言就能把陈雪梅淹死。

  还有曲桂花,他们百分百也不会同意。

  所以,说来说去,尽快分家才是关键啊!

  当然,想这几天分家是不可能的,苏墨轩收敛了心神,顶着一张笑脸喊他闺女,“娇娇,你们在玩什么?”

  最近苏墨轩改变特别大,会经常给苏天娇带好吃的,所以她已经不怕苏墨轩了。

  苏天娇见到苏墨轩,就嘿嘿一笑,指着地上说:“阿爸,我们在看小蚂蚁搬家。”

  苏墨轩:突然就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

  实在不会和孩子打交道,苏墨轩就打着哈哈说:“记得别摸蚂蚁,免得被咬,对了,你们饿不饿?”

  “饿饿饿……”

  “三叔我饿……”

  “三叔我想吃鸡蛋……”

  苏墨轩的话像是捅了马蜂窝似的,刚问完几个孩子救七嘴八舌说自己饿。

  苏墨轩既然敢问,自然会满足孩子们的心愿。

  “那行,我今天发现了几窝鸟蛋,你们等着我去掏。”

  鸟蛋对孩子们可是难得的美味,几个孩子立马兴高采烈的。

  苏天娇更是兴奋的像只小兔子一样,在原地蹦蹦跳,眸中也像是装满了星星,亮晶晶的。

  看到女儿的笑脸,苏墨轩也笑了。

  出了门的他立刻走进自家旁边的树林子里,然后从系统里买了十多颗鹌鹑。

  鸟蛋是不可能有的,农村里的孩子可比苏墨轩厉害多了,附近的鸟窝早就被他们掏空了。

  苏墨轩是有系统,才会说出那种话。

  而且鹌鹑蛋和鸟蛋差不多,糊弄不懂事的小孩子,是绝对不会露馅的。

  就是很多大人也不认识鹌鹑蛋,因为现在鹌鹑蛋很少,鸟蛋又都是五颜六色的,没孵出来之前,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是什么鸟。

  看苏墨轩果真说到做到,孩子们兴奋的将他团团围住,还有人抱苏墨轩的大腿。

  苏天娇被挤了出去,生气的插着腰,奶声奶气说:“哥哥姐姐,这是我的阿爸。”

  苏天娇不高兴的样子简直和小猫差不多,苏墨轩一把将她捞在自己怀里,又一把将她放在自己的肩膀上。

  徒然换了个地方,惊讶之后,苏天娇“咯咯咯”笑了起来。

  “阿爸,我好高哦!我好喜欢。”

  苏天娇还得意的看着她的哥哥姐姐们,得到其他人羡慕的眼神后,苏天娇虚荣心得到大大的满足,尾巴都快翘起来了。

  其他孩子也想要这个待遇,不过,苏墨轩不是他们的亲爸,他们可不敢提这种要求。

  幸好,还有鸟蛋在,失落的孩子们很快又被转移了注意力。

  十多个鹌鹑蛋被苏墨轩一锅煮了,每个孩子分到了两个。

  虽然这两个蛋很少,对孩子们来说却是难得的美味,他们非常珍惜。

  就连才几个月的双胞胎,也盯着哥哥姐姐们流口水,明显非常想吃。

  可惜她们还太小了,一点也不能吃,只能“嗯嗯啊啊”哼哼。

  苏墨轩乐不可支,果然孩子是快乐的源泉。

  苏墨轩非常满意这种生活,嘴角的笑容一直没消失。

  可就在这时候,曲桂花他们,回来了。

  苏墨轩的好心情,也没了。

  作者有话说:

  下章应该能分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