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作者:容默      更新:2022-03-15 04:14      字数:3496
  第一百三十三章

  裴清殊知道, 光凭自己的一张嘴, 绝对不足以说服傅太后。

  所以在傅太后再次为了荣贵太妃向他求情的时候, 裴清殊便让公孙明领着傅太后去了一趟慎刑司, 让纯妃这个当事人和傅太后当面说清楚。

  可得到的结果却并不乐观。

  公孙明无奈地说道:“太后娘娘坚持认为,纯妃这是为了给自己脱罪,所以才诬陷荣贵太妃的。想来当年纯妃也曾向她这般解释过,只是傅太后并没有相信吧。不然的话, 纯妃也不会在冷宫里呆了这么多年了。”

  这样的走向, 一点都不曾出乎裴清殊的意料:“罢了, 左右现在因为四哥之故, 这荣贵太妃也不好处置。暂时就先将她关在慎刑司里,待战事结束之后再议吧。”

  说起战事,公孙明看了看左右, 低声问道:“皇上, 您打算什么时候出手反击?这几日,朝里有些人可是越来越不安分了。若是情势再不扭转的话, 只怕他们会……”

  “再等等。”裴清殊算过了, 最早也要三日之后才能动手。“他们不安分正好。在朕除去‘外患’之前, 还可以先收拾收拾这些‘家贼’。”

  “皇上的意思是……?”

  裴清殊想了想,冷笑道:“有些人看不惯朕,朕也看不惯他们很久了。趁着这次机会,能收拾一个算一个。”

  公孙明明白了:“皇上放心, 京城外面臣不敢说, 京城里头, 谁都别想悄无声息地搞什么花样。”

  “辛苦你了。”裴清殊知道以自己和公孙明之间的交情,根本不用说这样的客套话,但他还是不由自主地拍了拍公孙明的肩,表示对他的感激之情。

  “皇上!”公孙明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

  裴清殊也浅笑道:“不过璇玑堂和如归楼都不好暴露于人前,你只需负责搜集情报即可。需要动手的时候,让陆星野来做。”

  “是,皇上。”

  公孙明领命而去。

  ……

  不出裴清殊所料,北夏大军行至河南之后,没有继续南下,而是向西而行,直奔长安。

  眼看着还有四、五日的功夫,匈奴铁骑便要兵临城下之时,长安城里终于有人按捺不住,打算“兵谏”裴清殊。

  生出这个主意的,正是裴清殊的十皇兄裴清峰。

  裴清殊登基六年以来,太上皇的这些儿子里头,最得用的莫过于手握重兵的毅亲王、深得裴清殊信任的襄亲王、还有性格虽然不够圆滑,但却很有能力的简郡王三人。

  在这之后,便是老五宁郡王、老八景王、十一恭王,还有年少的十四宝郡王。

  他们这几个人都属于那种并没有特别受皇帝倚重,但在朝中都有一份体面的差事,会被人当成正经王爷对待的。

  混的最惨的,便是老四安郡王、老十直郡王,还有老十三淳郡王了。

  老四裴钦墨早在延和年间便是亲王,后来因为犯了错,被褫夺了爵位,一夕之间变得一无所有。

  虽说裴清殊继位之后,重新授予了他郡王之位,但老四这些年做的差事,全都是出力不讨好的那种。

  所以安郡王选择背叛裴清殊的时候,感到惊讶的人并不多。

  至于老十和十三,他们两个在延和年间就与裴清殊不睦。能得到郡王的封号,全都是太上皇好不容易争取来的。

  这些年来,老十一直在太仆寺负责管理皇室御马,说白了就是养马。老十三混得更差,连个正经差事都没有,只能靠着郡王俸禄和母妃定太妃的接济勉强度日。

  老十早就有心改变现状了,只是苦于一直都没有机会。

  现在眼看着匈奴大军就要杀到京城,裴清殊还“冥顽不灵”,坚持不肯易帅。

  于是老十认为,他的机会来了!

  乾元殿里,公孙明冷笑着说道:“直郡王不仅在暗中联系上了慕云康,还企图让慕云康借着卫国公夫人慕氏的义兄身份,拉卫国公入伙。”

  “呵,朕的这个十皇兄,想法还真是不少啊。只是不知他‘兵谏’成功之后,又打算怎么做呢?他费这么大的力气,不会只是想让朕换一个主帅这么简单吧。”

  被裴清殊召来议事的陆星野大胆地猜测道:“难道说,直郡王是想拥兵自立?”

  裴清殊摇摇头:“朕从小和他一起长大,他这个人,朕是再了解不过了。说他蠢吧,他还有几分小聪明,说起别人的不是来总是头头是道。可说他聪明吧,不管是功课还是差事,他又全都做不出什么成绩来。”裴清殊想了想,道:“据朕猜测,他想做的,应该是一个体面又富贵的闲王。而朕的兄弟之中,能满足他愿望的只有两个人。”

  陆星野挠挠头道:“一个是淳郡王,另一个……不知皇上指的是谁?”

  裴清殊不由看向公孙明。

  和摸不着头脑的陆星野相比,公孙明一下子就反应过来:“是裴钦辰。”

  陆星野惊讶:“什么?!可是裴钦辰不是在狱中吗?”

  公孙明越想越清晰:“裴钦辰早已与匈奴人狼狈为奸,只要直郡王向匈奴人放出信号,表示愿意与他们合作……到时候他们里应外合,攻下长安之后,便会拥立裴钦辰为帝。直郡王一定是觉得,那时候他的好日子就来了。”

  “简直可笑!”陆星野忍不住骂道:“他们这些人,难道就不懂什么叫做‘与虎谋皮’吗?!匈奴人诡计多端,出尔反尔对他们来说乃是家常便饭。一旦他们真的攻陷了长安,占领了整个大齐,怎么可能按照约定立裴钦辰为帝?就算是立了,也不过是个傀儡皇帝而已!到时候他们的日子,是绝对不会比现在好过的!”

  “陆兄真是个明白人啊!”公孙明赞完陆星野,又说起裴钦辰和老十这两兄弟,“可惜他们两个糊涂得很。更可怕的是,他们不仅糊涂,还总是喜欢自作聪明。”

  裴清殊摆手道:“罢了,他们这样的人,不值得咱们多费口舌。”

  陆星野迫不及待地问道:“皇上,既然直郡王已经动了歪心思,可要臣现在就去将直郡王拿下?”

  “不急,再等等。”裴清殊边想边道:“阿明是打探到消息之后立马便入宫了的,现在你若是去抓人,那慕云康是算他的同谋呢,还是不算?卫国公又如何呢?”

  “皇上的意思是……?”

  “再等一等看看吧。朕给慕云康一晚上的时间考虑,如果明天早上他还是没有揭发老十的话,那就不能怪朕不客气了。”

  ……

  北夏军营之中,呼韩邪收到直郡王的信件时,不由讽刺地笑了一声。

  将此事当做笑话一般说给副将们听之后,呼韩邪鄙夷地说道:“瞧见了吗?这就是中原人,一群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他们总说我们匈奴人阴险狡诈,可若论起不要脸的本事来,我们还真不一定能比得过他们这些受过多年礼教的汉人。”

  大将延术用一种惋惜的语气说道:“殿下,您的意思是不想和这个什么直郡王合作咯?”

  “不,如果他当真能说服慕云康的话,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加以利用?就算他不能,那也没关系。慕云康的旧部都已经跟着左宁反了,现在裴清殊对慕云康一定满腹猜忌。只要本王利用好了这一点,不怕那个慕云康不乖乖地为本王所用。”

  这时,一直跟随在呼韩邪身边的侍从低声提醒道:“殿下,那个慕云康的妻子,是襄乐宫娴贵妃唯一的妹妹。劝降他,恐怕没那么容易。”

  “呵,娴贵妃都已经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慕云康还不赶紧另谋出路干什么?”呼韩邪得意地笑道:“你当本王之前为何要帮谢嘉妃下毒?”

  “殿下深谋远虑,臣等佩服!”

  “本王要么就不出手,一旦出手,必定成事。不像那个蠢货裴钦辰,为了私怨贸然动手,钟氏没杀成,反倒差点坏了本王的好事。”

  提起那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还总是和他耍心眼的裴钦辰,呼韩邪便是一肚子气。

  不过好在对他来说,攻下长安已如探囊取物。需要用到裴钦辰的地方,已经不多了。

  “殿下英明!”

  呼韩邪的副将们大多都是粗人,不像呼韩邪是读过书的。

  反正在他们看来呼韩邪什么都懂,只要按照他的指示去做就行了。

  喝完酒,吃完肉之后,众将散去,呼韩邪也准备歇下了。

  明日一早他们还要早起,继续赶向大齐现在的京都长安城。

  不过让呼韩邪没想到的是,就在他熄灯躺下之后没多久,他留在西北一带的线人突然派人来报,说是左宁和傅然那边的状况不大对劲。

  呼韩邪喝了酒,原本已经有了几分睡意,听了这话之后,立马便惊坐而起,睡意全无。

  对于呼韩邪来说,此次率兵攻下长安,占领整个大齐已是势在必得。

  他现在最不愿意听到的,就是他意料之外的事情。

  可却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听。

  呼韩邪皱起眉问:“怎么回事?”

  “左宁的五万西北军和傅然的五万朝廷军数量相当,可左宁不知是怎么回事,一直东躲西藏,不愿与傅然正面对抗。两军交战过后的地方,敏和查大人也亲自去差过了。那里是有些尸体不假,可看上去战况并不激烈。所以敏何查大人怀疑,这其中会不会有诈?”

  ……

  夜黑风高,天上无月。

  距离呼韩邪的帐篷不远的地方,裴钦墨身着中衣,大半个身子都隐在阴影里,脸上神情晦暗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