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十二章
作者:容默      更新:2022-03-15 04:05      字数:4165
  第十二章

  皇后突然有孕,可以说是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包括皇后自己。

  因为当初,宋氏嫁入十二皇子府一年的时间里都没有怀上孩子。那时候裴清殊为了确定自己的长子也是嫡子,几乎很少到其他女眷房里去,就算去也会让她们服用避子汤。可就算是这样,宋氏的肚子还是一直没有动静。

  当时宋氏压力很大,十分心急。她求神拜佛,寻医问药,可以说是什么办法都用过了,可就是迟迟怀不上。

  后来宋氏好不容易,才终于怀上了冬哥儿。

  所以自打冬哥儿出生之后,皇后几乎把所有心思都花费在了这个来之不易的儿子上。

  在得知自己的体质不易受孕之后,宋氏其实已经做好了一辈子就只有冬哥儿这一个孩子的准备。

  可让她意外的是,在裴清殊登基后不久,自己竟然又怀孕了。

  对此,皇后自然是十分高兴的。只是她刚怀孕没多久,危险期还没过。宫务这边,她不得不放手交给傅太后打理。

  可裕妃是傅太后的侄女,平日就经常在傅太后身侧。这会儿皇后若是把权力全都交出去的话,她担心自己生完孩子之后,再想揽回大权就难了。

  皇后思来想去之后,让人把钟娴妃请了过来。

  琥珀是宋皇后的陪嫁丫鬟,也是她身边最亲近的心腹宫女。

  钟娴妃来之前,琥珀便了然地对宋皇后说道:“皇后娘娘,您这是想把宫务交托给娴妃娘娘打理吧?”

  皇后点点头道:“过去在恒王府的时候,本宫怀冬儿那阵儿,不就是妙珠妹妹替本宫管了一阵子的王府吗。本宫觉着她做得不错,而且最重要的是,本宫知道她不是个贪权的人。”

  琥珀问道:“您为什么会这样觉得呢?”

  “那会儿她明明可以从本宫手中抢走很多东西的,但她没有。她任劳任怨地干了几个月之后,最后什么好处都没捞着,全都原原本本地还给我了。”

  琥珀摇摇头道:“娘娘,恕奴婢直言,奴婢以为,您有些太过信任娴妃了。是,或许娴妃娘娘那时候是个不贪权的,可她现在有了二殿下呀!谁知道她的心思,会不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皇后默了默,浅浅一笑:“琥珀,其实本宫倒也不全然是出于信任娴妃,才想叫她帮忙的。只是你想想看,除了让娴妃来制约裕妃之外,本宫还有其他的选择么?与其让裕妃一家独大,还不如让娴妃同她平分秋色。”

  经皇后一提醒,琥珀才想明白,的确是这么个道理没错。

  现在宫里头只有两个妃位,皇后现在的选择其实并不多。

  要么就让傅太后和傅裕妃姑侄两个统领后宫,要么就让娴妃和裕妃一起管事,让她们两个互相斗法去。

  在这两种情况当中,显然后者对皇后更有利,皇后也就能够安心地去养胎了。

  钟娴妃是个聪明人,来坤仪宫之前,就已经猜到了皇后的用意。

  来之后,她也没有故作姿态。皇后提出来之后,娴妃便顺势答应了。

  “能为皇后娘娘分忧,是臣妾的荣幸。娘娘尽管放心待产,臣妾会听从太后娘娘的吩咐,凡事和裕妹妹商量着来,尽量不麻烦您。等您平安产下小皇子之后,臣妾再把宫务交还给您。”

  娴妃所说的,正是宋皇后想要听到的。

  她不由地握住娴妃的手,笑道:“妙珠妹妹,难怪皇上这样喜欢你,你可真是善解人意。”

  “皇后娘娘过奖了。”钟氏温婉地笑道:“您才是皇上心中最重要的人呢。”

  皇后刚刚怀孕不久,正是嗜睡的时候,精力难免有些不济。

  说完正事之后,钟氏没有久坐,很快就告退了。

  回到襄乐宫之后,钟氏就在思考一件事情。

  不过她没有立即去做,而是等皇后怀孕的消息传出来之后几天,才让人把她的父亲钟太医传了过来,以免会让人多想。

  按说后妃是不能随意见自己的家人的,尤其还是男性亲属。不过娴妃的情况比较特殊。

  她的父亲是太医院的院使,也就是太医院的负责人。他本来就可以出入后宫,面见后妃。再加上娴妃得宠,所以她就是叫钟太医过来给她请平安脉,旁人也不能说什么。

  过去娴妃还是裴清殊的侧妃时,每回钟太医对她行礼的时候,钟氏都还会向自己的父亲回礼。

  不过现在,当钟太医向自己行礼的时候,娴妃已经习惯地坐在了主位上,并没有再起身,只是和气地说道:“父亲不必多礼了,快请坐吧。”

  “谢娴妃娘娘。”钟太医恭敬地说道,“您今日召臣前来,可是哪里不适?”

  钟娴妃摇摇头道:“父亲给我配的药,我一时按时吃着,不碍事的。敬亭也很好,父亲不必担忧。”

  钟太医不明白了:“那是……?”

  “女儿是在想,现在皇后怀孕,若是她能够平平稳稳地生下这一胎自然是最好。”钟娴妃不无忧色地说道:“可现在宫里,不比过去在王府的时候人口简单。我担心,会有人对皇后和她腹中的龙胎不利。”

  钟太医闻言不由大惊:“娘娘为何会这样想?可是您发现了什么?”

  钟娴妃摇摇头道:“不是,只是想起太上皇的后宫,难免有几分为皇后,为父亲,为我自己担忧罢了。”

  钟太医在宫里呆了这么多年,也不是个傻的,很快就明白了女儿的意思:“您是担心,万一有人对皇后不利,很有可能牵连到我,甚至是娘娘身上?”

  钟娴妃点点头道:“如果真的有人想出这种‘一石二鸟’之计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那娘娘的意思是?”虽说娴妃是女儿,钟太医是父亲,可钟太医知道,自己的这个长女看似柔弱,实际上打小就非常有主意。

  当初她要嫁给裴清殊做侧妃,钟太医其实并不是非常看好的。他认为钟家虽然门第不高,但起码也是效忠皇室多年的太医世家,自己好歹还是个正三品官员,怎么能让女儿为人侧室呢?

  不过在裴清殊封了郡王、亲王之后,钟太医的态度就一点一点地转变了。

  他发现自己的这个女儿,眼光竟然比他这个做父亲的还要长远。

  等裴清殊入主东宫,钟氏获封太子妃之下位份最高的良娣时,钟太医就彻底没话说了。

  说句不嫌丢人的话,他现在基本什么都听娴妃这个做女儿的。

  娴妃有条不紊地说道:“皇后这一胎,不能由您直接负责,但您必须多费点心。若是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第一时间告诉我。”

  钟太医不假思索地点了点头。

  娴妃神色郑重地说道:“第二,您和小叔在后宫,对我来说自然是很好的保护,但太医院这种地方实在太过敏感。既然钟家有女儿在后宫为妃,理应避嫌。”

  钟太医听懂娴妃的弦外之音之后,不由惊讶地瞪大双眼:“娘娘的意思是,要臣等离开太医院么?”

  “您离开太医院只是早晚的事情罢了。我只是想提醒您,最好让这一天早一点到来。小叔或是大哥留在宫里做太医倒是没什么事的,他们不是太医院院使,就算出了什么事,也找不到他们两个的头上。”

  “可是……”

  钟太医承认女儿的话有道理,可大夫都是越老越“值钱”的。钟太医今年才四十多岁,对于一个大夫来说,他正处于职业的黄金时期。

  让他这么早就离开太医院,钟太医颇有些难以接受。

  “可是按照祖宗传下来的惯例,我应当等到你哥哥有能力继承我的位子时才告老啊。”

  钟娴妃摇摇头道:“我想同您说的就是这个。趁早断了这个念想吧!以后的太医院,不能再由钟家把持了。”

  钟太医见她语气这样笃定,心中突然一凸:“您是说,这是皇上的意思吗?”

  “是,但也不是。”钟娴妃浅浅勾了勾唇角,目光明亮地说道:“皇上虽然没有明着说过要取缔钟家在太医院的位置,但我看得出来,皇上有意改变现在官位‘世袭’的现象。您与其等到被皇上收拾,再被动离开,丢了里子也丢了面子,倒不如迎合皇上的心思,主动配合皇上变法。”

  钟太医听得出来,娴妃说得很有道理。从这几日朝中闹得沸沸扬扬的税制改革中就能看出来,现在龙椅上的这位少年天子可不是个好糊弄的,他是真心实意地打算做出一番事业出来。

  改变部分官位世袭的情况,只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钟太医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好吧!娘娘说的是,臣都听您的。”

  “父亲别担心,女儿也不是逼着您现在就离开太医院,现在还不是时候。”钟氏徐徐说道:“不过就算您离开了太医院,咱们钟家也不见得便就此没落了。您别忘了,咱们还有悦儿。他还这么年轻,就已经是翰林院修撰了,将来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提起自己的二儿子,钟太医也是不由得面露笑容。

  他们钟家世代从医,这么多年了,只有娴妃的弟弟钟悦跑去读书考科举。没想到钟悦天赋异禀,年纪轻轻就考中了进士,在朝为官。

  不过,钟太医还是有一些顾虑:“那等过几年,臣从太医院离开之后,又能够做些什么呢?”

  娴妃婉约地笑道:“您要是怕将来呆在府里太闷的话,可以在外开医馆,也可以巡游四方,怎么舒服怎么来,这些都不是问题。”

  娴妃知道,她父亲当了一辈子的太医,一时间在观念上可能转变不过来,便一点点地劝他:“行医可以救人,但只有在朝为官,才能够救世。我们钟家,必须要做出改变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随机掉落红包~登陆+2分评论即有机会获得

  太上皇v:听说最近有人盼着朕驾崩???少女,你的思想很危险啊(皱眉)

  (今晚半夜修文,不是更新,勿点)

  推荐一下二恰的古言《神卜妙算》put type=&ot;button&ot; style=&ot;curr:hand; border:3px ff1493 lid; background-lor:99ff&ot; vae=&ot;手机&ot; onclick=dowopen(&ot;) put type=&ot;button&ot; style=&ot;curr:hand; border:3px ff1493 lid; background-lor:99ff&ot; vae=&ot;电脑&ot; onclick=dowopen(&ot;)

  【文案】太原孙知府家捡了一个小傻子!

  这个小傻子一不会针线女红二不会服侍小姐三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

  直到有一天,曾经欺负过她的人发现,这个小傻子上可知天文方术,下可卜吉凶命理。

  一时之间求卜问命之人从太原一路追到了京师。

  入京之后,世人才惊觉这个小傻子竟然和五十年前把持朝政的姜皇后长得一毛一样!

  瑟瑟发抖的大臣们:这该死的女人怎么总是阴魂不散的!

  双眼发光的小皇帝:嘤嘤嘤,想念我皇奶奶。

  唯有帝师顾洵看到亭亭玉立的小傻子,宠溺的摸了摸她的脑袋:再怎么变也还是我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