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 第 238 章 看出叶林的无声安慰,……
作者:西江月明      更新:2023-05-29 21:03      字数:3715
  看出叶林的无声安慰,胤禛心里熨贴,也不忍再逗他,便挥退了伺候的人,缓缓道:“这次没能跟皇阿玛一同去南巡,这心里是挺不是滋味的。”

  见叶林凑过来一脸同情的拍着他的肩,胤禛向后靠了靠,眉梢眼角都放松柔和下来,悄声道:“失落有一些,不过我更高兴!”

  “啊?!”叶林吃惊的嘴都合不拢,高兴?他低头看了一眼,茶杯里确实是茶不是酒,他没喝断片儿,怎么感觉错过了十集剧情?

  胤禛瞧他呆愣愣的样子,忍俊不禁。他看了苏培盛一眼,屋里的人便鱼贯退了出去。苏培盛守在角房,确保无人可以靠近,屋内屋外一时安静下来。

  胤禛轻啜了口茶,这才解释道:“十一月我收到消息,江南众盐商出资给皇阿玛修建的行宫,已快要修好了。果不其然,十一月下旬,曹家给皇阿玛上折子,说行宫已修建完毕。”

  “所以禛兄早就知道皇上今年会要南巡?”可越早知道,期待越多,没去成不会更加失望吗?

  胤禛摇头:“推测罢了,也不是很有把握。只是江南极为紧要,皇阿玛可能还会去南巡,至于什么时候去……行宫修成就是个契机。”但他也没想到皇阿玛会这么快出发,走的这么急,不知里面是不是还有其他缘故。

  叶林比了个大拇指:“禛兄神机妙算,果然大年刚过,皇上就突然提出南巡,没几天就风风火火的出发了。可禛兄为什么不想去?”

  他问的直白,胤禛也不加隐瞒,他叹息一声:“不止不想去,我更想十也别去,可惜实在有心无力。”

  不想十去?叶林反应过来,自个儿光想着出去玩了,胤禛恐怕考虑的极为深远,他凑近了悄声问道:“是因为太子?这才不想跟着一同去江南?”

  胤禛微微颔首,声音沉闷的仿佛是从胸腔挤出来的:“子玉果然一点就透。最近这些年,只要皇阿玛出行,必带着太子……”以往带着是爱护,如今带着,恐怕有几分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着意思了。

  “太子在,也必定有我和十,譬如四十一年的南巡,还有……”

  叶林凝神听着,渐渐反应过来,南巡、西巡、巡视塞外、巡视河工、巡幸京畿,康熙几乎每年都往外跑,而他带哪些皇子,不带哪些皇子,早年间或许是比较一视同仁,只要岁数能上马,自然带着。

  可近些年随着成年皇子增加,带谁不带谁,里面就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了,比方说偏爱,比方说派系,更有可能是制衡。那么,被带去,不一定是好,被留下,也不一定是坏。

  胤禛见他有所明悟,干脆将话讲到明处:“与太子绑的太紧了,若他出事,我和十不可避免都会受到波及,所以得想方设法谋划着脱离开,如此才能自保。”

  叶林歪头思索了片刻,恍然大悟:“怪不得去年入冬的时候,禛兄就突然开始频繁出入柏叶寺,还在那修了间斋房,日日吃斋念佛,吓得我都以为禛兄打算遁入空门了。莫不是因此,皇上这会才没带禛兄?”

  胤禛苦笑一声:“若不做的人尽皆知,怎能置身事外?”

  经过提点,看清了胤禛半年前的一步棋,叶林心里的震撼难以言表。他学佛,要做的真,就不是一日两日,一年半载,怕得、五年的一直学下去!

  这非得大毅力,才能滴水穿石!

  胤禛不想自己的用意被叶林误解,又道:“但我读经也是真的,既要为弘晖祈福,也要祝皇阿玛母妃长寿安康,就想着诚心实意多读些佛理,效果才好些。”

  叶林知道他是一个较真的性子,说看,那就是真的看进去。那么多佛经随便挑一句都能侃侃而谈,可见下了真功夫!不过读经弘晖的归来有没有帮助,他不置可否,只佩服胤禛的心性毅力。

  叶林眨眨眼,表示明白:“日日诚心祈愿,弘晖才能转世回来,辛苦禛兄了!可惜十爷还没出宫建府,又没遇到什么事,没法用这法子脱身。”

  想到心思赤诚的十,胤禛皱眉,可惜了,他母妃不在,皇阿玛将他带在身边是好意,是不想他被人看不起,受人欺负。甚至让他跟着太子,也是为他铺路。

  若日后太子登基,与他亲近的兄弟,就算不被重用也能得个安稳,但时局却不像皇阿玛预想的那般发展。

  “以后若有机会,我定会出手拉把他一把。不过恐怕难度不小,如今外面皆知我心不在朝堂,只一心学佛。皇阿玛肯放过我,却不会再放十,否则太子在皇子里的势力,恐更难以抵抗直郡王。

  虽然皇阿玛与太子间已有隔阂,但对皇阿玛而言,刚收拾了索额图,此时更重要的是维持住平衡,不能让直郡王或太子一方独大。只要太子不做什么过分的事,皇阿玛对他容忍度还是很高的。”

  叶林拧起眉头:“可以太子的脾气,会甘心的不做任何动作,任由皇上安排拿捏吗?”

  胤禛皱眉不语,神情里透出一股冷意。

  叶林突然有所明悟,胤禛熟悉太子的脾性,觉得他会有所动作,届时恐怕会跟康熙闹的更凶。为免殃及池鱼,这才想方设法尽快脱离,好保全自身!

  他在心中叹了口气,明明是一家子骨肉兄弟、嫡亲父子,却得这般防范;明明贵为皇子,却也身不由己自身难保,得借助读经求佛才能保全自身……皇家皇家,先是皇权,再论家,托生在这儿,乐兮?苦兮?

  百姓为生计而苦,皇家为生存而苦,心里头谁比谁轻松?谁又比谁快乐?不过都是众生皆苦的一员罢了。

  好在胤禛有先见之明,早早的看透这一切,这才能不任人摆布。

  叶林在心里感慨了一番,转过话题:“如今皇上和太子都不在京城,禛兄也可以轻松些了,春光正好,不如多去走走狩猎跑马,活动活动筋骨,也疏散疏散,不用那么频繁的去柏叶寺了吧?”

  胤禛回过神来,摇摇头:“错了,去的得更多些才是。”

  “啊,这是为何?”本就去的够频繁了,说句一周、四天,上班打卡也不为过,再怎么诚心,也不用日日去吧?真打算以寺为家了?

  胤禛看他双眼瞪圆,吃惊的像只被吓呆的兔子,好笑的摇摇头:“再想想?”

  叶林揉着下巴,冥思苦想起来。对,突然停下不去肯定会引人怀疑,觉得他是在做戏,但只是少去几次应该没什么打紧吧?又不是真的要出家!

  皇上都不在京城,去那么勤快给谁看?也不对,皇上即便不在京城,等回来肯定也会知道京城的所有状况,所以要趁他不在的时候好好表现?是这个原因吗?

  胤禛赏了会儿开的正艳的花,又不紧不慢的喝了半盏茶,见他还没琢磨出来,心中好笑,子玉在这方面真的是悟性欠佳,嗯,不对,应该说是心思纯净。他忍不住提醒道:“除了我没去,还有谁没去南巡?”

  “除了太子和十爷之外的其他所有皇子啊!”叶林想都不想张嘴答道。

  胤禛看着他,叶林无辜的眨了眨眼。咋啦,没错啊,就这么些人,我还能数错了?

  胤禛无奈,若是弘晖在听着,此时也该反应过来了,谁知他的先生还一脸懵懂:“皇阿玛连巡幸京畿都要带上许多人,为何这次去江南却将这么多皇子都留下了?”

  叶林心道,这我哪知道啊?兴许皇上看着一堆儿子吵吵嚷嚷的心烦了,想着下江南轻装简行、快快活活的,不带一群拖油瓶,他是皇帝,他说了算呗。

  再看胤禛的神情,怎么,不对?难道自己脑域封锁了,真的就变笨了吗?

  “嗯,留下皇子……”突然叶林灵光一闪: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留下这么多皇子,是要看皇上不在的时候,他们会如何表现?”

  胤禛松了口气,再猜不到,他喝茶都要喝饱了:“正是如此,皇阿玛不在,太子和十也不在,我如今一心求佛,且之前也与老八面上达成了一致,那京城就是直郡王一派独大。他们若想筹谋些什么,正是好时机。

  皇阿玛只带太子和十,是为试探,试探在京城没有他和太子制衡的情况下,朝局是否稳定?直郡王一派会有什么动作?不管是谁生事,得让他跳腾出来才好收拾不是?”

  叶林彻底明白过来:“所以禛兄才更要多多去庙里,免得被直郡王一派拉着上了贼船?”

  胤禛点点头:“正是如此。”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他刚刚与老八“达成一致”,按理来说,此时不正是该他表现诚意的时候?若这时有些小事请他帮忙,可不好推辞。

  若办了,谁知道会不会牵扯到其他事里被当成替罪羊?但若拒绝了,老八他们必会疑心自己是否真的与他们一道。如此左右为难,只有走为上策!

  叶林长出了口气,默默的给胤禛添茶倒水,捶腿捏肩。禛兄真是不容易啊!

  这复杂局势和人心,讲出来,能听懂的人都不多,更何况是看清局势、猜透各方人马的用意。胤禛不但看清了,而且还能分析出可能的发展方向,并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提早做出应对!

  看清很难,应对更难!前有狼后有虎,想要在其中维持平衡着实不易,若换做是他,别说最后登基为帝,恐怕开局就活不了几集……

  自己知道康熙会在未来废太子,可胤禛不知道!就算他有猜测,也不能肯定!即便如此,他还是能对时局有准确的判断,为了不继续绑在太子这艘注定要沉在船上,未雨绸缪,提前几个月就开始做准备!

  他判断正确,应对表现也一定十分让人信服,这才能让康熙没如上次南巡一样把他带上。

  成功的留了下来后,他不但没有放松警惕,反而立刻察觉了留下来后的隐患,做出需要更加避世的结论。这政治敏感度,简直绝了!

  随后几个月接踵而至的消息,更证明了胤禛推测不假,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可戏里戏外,又牵扯着多少人的身家性命?真是细思极恐!

  叶林拍拍隐隐发寒的胸口,好在他有英明神武的四爷庇护,不用提心吊胆,只需安心坐在府里吃瓜看戏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