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第 165 章
作者:西江月明      更新:2023-03-03 02:40      字数:3543
  叶林挑眉,倒是没想到四爷评价的如此犀利,他点头赞同:“万历身为皇帝,尽了所有努力,却还是只能眼睁睁看着水从船底漫上来,一点点将脚下的船淹没,他身为船长,看不到逃脱的方向和希望,无力回天,只能等着慢慢淹死,想想就知道该是多么痛苦。

  经历了多年与文官集团的斗争,估计他觉得,既然说什么你们都不听,做什么你们都反对,补救了你们还扯后腿,那干脆摆烂,随他去吧,所以他才闭宫不出,不理朝政。”

  “虽说是不理朝政,可几十年间既没有宦官之乱,也没有外戚干政,朝内dang争也有所限制,可见他还是用他自己的方式把控着大局的,所以我才说,他并不昏庸,只是绝望。”注1

  叶林说完,室内安静了许久,他抬头夹菜,却突然发现房里除了苏培盛,早已不见其他下人。

  而苏培盛也发挥了他的神隐功力,悄无声息的戳在一根柱子的阴影里,要不是叶林环视一圈,还真没发现他在那。他站在阴影里,垂着头,一动不动,脸上简直明明白白的写着:“你们看不见我,你们看不见我……”

  叶林瞧他的汗沿着额角往下流,却都不敢去擦,这才反应过来,探讨明史这个话题,是不是有点犯忌讳?

  现代,六岁的小学生都可对历朝史实随意发表观点,现在又不是说本朝皇帝的坏话,应当没什么吧,看苏培盛的反应,却像是吓得不起?叶林看了看胤禛和弘晖,明明都很正常嘛,他摇摇头,将这想法抛到了脑后。

  要是苏培盛知道他的想法,必定要长叹一声:叶先生您摸摸自己的良心,真的不会痛吗?您还没说哪个皇帝的坏话?前明从□□起的皇帝大臣都给你评讲个遍了!

  而且您这话里句句都在用明史讲治国之道、帝王之道、君臣之道,这是下人随便能听的吗?不说是下人,就是朝廷的大人们也不好跟他们讲的吧?也就是您有幸入了咱们四贝勒府了,若是在外面这般评议前朝皇帝大臣,还不知道该怎么被治罪呢……

  屋里几人都各自思量着,胤禛在想,若自己处在万历的角色,又该怎么办,臣子团结一致跟皇帝对着干,心思全不在国事上,只顾着争权夺利……这情况,确实难!风气已坏,救无可救!除非使伟力大刀阔斧的整顿,从根子上去除腐肉,否则就会如万历一般,辛苦实施新政十年,到头来是一场空。

  不论如何,不能让这种风气在大清出现!若有苗头,一定要趁早打压,再分而治之!

  弘晖还想不到如何治理上去,他只想着大礼议和国本之争,感叹道:“这文官集团里的汉臣,可真是应了那句,规矩大过天啊!为了规矩体统不惜与帝王抗争数十年。”

  叶林轻笑一声:“规矩到底如何,还不是他们说了算。说到底,是拿着规矩的名头,为自己dang派谋利而已。”

  胤禛垂眸不知想些什么,此时突然抬眼问道:“对于国本之争,子玉你怎么看呢?”

  叶林想了想:“汉人自古以来都坚持立嫡立长,是为了防止争斗。但以前朝来看,不管是立了谁,最终文臣集团都会团结起来,站在道德制高点挟持皇帝、跟后来的皇帝争斗,那不管谁上位,其结果也就没什么差别。也许万历皇帝在妥协之后,最终也看清了这点,才会心灰意冷吧。有争斗很正常,可若是恶性争斗,就如同□□一样碰不得了。”

  听了这话,胤禛突然想到若现在的文官也是如此,那还真不必太在意他们的某些话语想法。以前跟皇阿玛去草原,曾经听当地牧民讲过一种病叫疯犬咬。此病无药可医,牛羊狗各种牲畜,甚至是人都会得,传染性极强。发病时狂躁不堪、痉挛抽搐、四处攻击无法停歇,直至死亡。

  也许人一旦被名被利被争斗所迷,也会变得如此吧。

  胤禛沉思片刻,颔首道:“确实如子玉所说,前朝争斗成风乃是一个大问题!”

  叶林笑道:“大礼议之争,国本之争只是反应了文臣集团和皇帝间争斗的冰山一角罢了,文臣集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凡是认同皇帝的人,就是屈颜献媚,就是应该被批判的。

  他们认为皇帝的观点不对时,直言上谏,你若不听,要么甩袖走人要么碰死当场,也好成全他们的名声----历来只有昏君才能凸显良臣不是吗?

  当皇帝的,常被文臣一张利嘴挤兑的左右不是,进退不得,可还得靠着文官集团治理天下,因此又离不开他们,那么谁来当这个皇帝都不好受吧?

  如此一来,皇帝觉得文臣集团老跟自己作对,可不得重用锦衣卫,阉dang吗?毕竟后两者的权势直接来源于皇帝一人,完全听从他的指派。皇帝估计想着:你们跟我斗,我便来拿他们治你们,如此,文官集团自诩清流,将矛头指向了阉dang。

  对外时,文官集团与武将斗,与阉dang斗,与皇帝斗,而在内部,文臣集团却并不是团结的,他们内部也在争斗!

  东林dang与齐、楚、浙三dang之争,将朝廷上下搅了个天翻地覆。注2

  东林dang人讽议朝政,品评人物,抨击当权派,可是威风。他们反对以皇帝为首的当权派的胡作非为,反对王公、勋戚对土地的掠夺,反对矿监、税使的横征暴敛,听起来不错对吧?”

  弘晖点点头:“听着是一心为民……”

  叶林冷笑一声:“可惜再好的口号也只是口号而已。这种反对渐渐从“对事不对人”变成了“对人不对事”,或者他们本心就是想将当权派拉下马,好自己上位?这个咱们后人无从得知,但只看他们的行为,便是不论对错、不看国家利益、不想百姓生计,只将朋dang利益和个人名誉放在第一位。”

  弘晖皱眉思索片刻,问道:“他们如此行径,皇帝就不管吗?”

  叶林呵呵一笑:“怎么管?如何管?这些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盯着别人的一举一动,但凡不合他们心意的,连皇帝都能教他们骂的狗血淋头,即便是修饰过的文绉绉的那种,也能将人骂的吐血。”

  “整个朝廷的官员都陷入了一种与人斗其乐无穷的状态,虽然确实也有些人提出过好的政策,可这种情况下,皇帝都只能退让,用阉dang来制衡,那些真正心怀家国天下务实的官员就更做不了什么了,

  比方说提议官府给穷苦百姓贷款,就被骂是与民争利;提议迁都,就被骂是懦夫,不敢舍生取义的胆小鬼;就是块金子,都能骂它不如粪土,更何况其他?你争我斗,结果就是偌大朝廷,上万官员,却仿佛瘫痪了一般,完全没法正常运转。”

  弘晖皱眉:“他们这是鸡蛋里挑骨头,故意找茬呐!不想着解决问题,只想着挑刺,真是可恨!”

  叶林顽皮一笑:“可不是,看到你不好,我就好了!”

  胤禛和弘晖一愣,忍俊不禁的笑出来。

  叶林笑眯眯道:“dang争之下,人人自危,时刻得保持战斗模式,以防别人找茬挑事,文臣自有他们的清高。再好脾性的人也受不得别人屡屡挑衅,总会反击,如此,这种争斗风气就会迅速蔓延,人与人失去信任,内心就会更加脆弱,更需要抱团取暖,于是从原来的志趣相投结为社团,变成为了存活,必须拉帮结派。

  面临外部敌对,dang派内的凝聚力会特别强,整个朝廷风气如此,其状如江河决堤般漫延,就连皇帝也难以管控。甚至连官员们自身也无法控制,只要身在朝堂,不进入社团、dang派,就变成了无根的浮萍,遭到所有团体的排斥,根本难以立足。”

  弘晖也叹息一声:“君臣不和,dang派相争,实乃大患。”

  叶林点头:“包括皇帝,人人失了信任,所有人都立起身上的刺,时刻防备别人的攻击,哪还有心思做别的?毕竟真要挑刺儿,不说一言一行,只从长相身高都能挑出几十上百个罪状来呢……”

  弘晖噗嗤笑出声来,有些沉重的气氛也缓和了许多。

  胤禛笑道:“今日子玉一番解说,叫我和弘晖更加深入的明白了dang争的危害,真是获益良多。”

  弘晖也拱手:“确实,听先生一言,学生思路清晰、豁然开朗,如今对前明的变化和导致其衰败的主要矛盾理解透彻,再看自己所写的文章,内容浅显,与先生的分析相差距离甚远,还望先生以后多多教我。”

  叶林笑着摸摸他的脑袋:“那是自然!阿哥聪颖机敏,只要努力学习,一定会超越我的。”

  弘晖羞涩的笑了笑,垂眸思索片刻,问道:“先生,学生想请教,是否之前的朝代有过像前明这般激烈的dang争呢,若是没有,那么前明为何会如此呢?”

  叶林抚掌一笑:“阿哥这问题问的好!dang派自有国家时便存在了,但前朝确是最凶猛的。其祸根嘛,在我看来,在开国□□立下国策时就已埋下。”

  弘晖两眼放光,拉住叶林的袖子:“哦,还请先生细细讲来!”

  胤禛看向他,眼里都是好奇。

  叶林笑着又给两人夹了些菜:“贝勒爷、阿哥先吃些菜,别等会儿饭菜凉了,不好消化。”

  弘晖笑嘻嘻的接了:“怎么会呢?听着先生娓娓道来,今日这饭菜都香甜了许多。”他可算是知道为什么阿玛会破了规矩,跟先生边吃边聊了,要是天天能听这些有意思的东西,别说边吃边听,就是让他吃最不喜欢的食物也愿意。

  趁这会儿子功夫,苏培盛也极有眼力劲的叫下人进来换了几盘菜,又默默的站回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