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对待
作者:沐浴焚书      更新:2022-11-16 13:00      字数:2022
  <div id="tet_c">短短半天,已收到将近二十份,估计其他的抗议信还在来的路上。

  若是三十几国都联合起来伐魏的话,兵力不容小觑,他和袁万山恐怕会死在这也不一定。

  用望远镜遥看厮杀战场。

  高昌连败两战后,东城门这边五万大军已锐减至三万,却依旧在殊死抵抗。

  再给些时间,高昌必破无疑!

  可惜了!

  不过,拿下高昌又能怎样呢?先且不说西域诸国会不会眼睁睁的看着高昌被拿下,以他们的团结程度来看,就算拿下也不得安生。

  没办法,兵部尚书咬牙发送信号,通知袁万山退兵!

  这决定,他下的很不甘心。

  很快,退兵的号角响起,还在前线厮杀的魏军不明白怎么了。

  军令如山,慢慢撤退。

  高昌国王手持王剑,喘着粗气,头发凌乱,浑身是血,震惊的看着后退的魏军。

  刚才差一点就要被杀了,军队也快要覆灭了,高昌即将被大魏拿下了,竟然退兵了?

  他很懵逼,但很快收到了来自各个小国的支援消息,恍然大悟。

  他重重松了一口气,高昌算是安全了,大魏不敢在这情况下继续侵犯。

  三十六国的整合兵力是近百万,大魏没那么好得罪。

  袁万山也收到了退兵信号,这时西城门刚刚攻破,他正打算冲进去大杀一番呢,结果退兵了。

  身为将军,他太清楚战场瞬息万变,既然兵部尚书喊退兵,肯定是发生了状况,哪怕不甘心也只能退。

  没多久,他知道了原因,西域诸国连同抗议!

  顿时脸色大变。

  大魏可以不给任何一个国家面子,说打就打,说占就占,但面对三十几个国家的国联合,得罪不起。

  ……

  “尚书大人,城门刚破,为何撤退?”副将不理解,刚毅的脸上带着恼怒。

  兵部尚书拧眉,将指责书丢了过去。

  要是普通士兵这样质问主将,是不合乎规矩的,会遭受惩罚。

  但这副将,和别人不一样,是个军事天才,而且是此次出征李星尘特意塞进来培养的,兵部尚书。会给予格外关照。

  “这么团结?”副驾诧异,十分不愤。

  这么多国家共同抗议,只能退兵。

  “报!”这个时候,一个探子紧急禀报,“楼兰圣女八百里快马急件。”

  兵部尚书接过一看,急件内容简单,就是说高昌国向诸国求救。

  总之,大魏已经不可能再利用帮助楼兰平定内乱这借口攻打高昌,否则事情会越闹越大。

  兵部尚书撇撇嘴。再迟来两天该多好,自己就差这么几天能灭了高昌。

  沉吟片刻后,兵部尚书做出决定,“来人,去要赔偿。”

  将高昌纳入大魏版图是不可能的,但至少得像突厥那样要百万两的赔偿款。

  打了这么久,总不能两手空空回去。

  而另外一边,高昌王城!

  收拾残兵回去后,恰好接到信件,气得他将信撕的粉碎。

  各国援军都到了,还想要赔偿,大魏怎么不去死呢?

  自己国家被打的支离破碎,十万大军只剩六万左右,两边的城门也被攻破了,还想要百万两?

  去死。去死吧!

  高昌王不愿意,使者冷冷看他,对对方将信件撕碎感到不满。

  将军、尚书,代表大魏!撕尚书的书信,是对大魏蹬鼻子上脸。

  “滚回去…要赔偿是有没有的!”

  他本想骂两句,但到底畏惧大魏,底气不足,硬生生骂人的话噎了回去。

  即便如此,也没给使者好脸色,派人把使者往外赶。

  使者十分生气,沉声道:“不用赶,我自己会走,你们愚蠢的行为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说完,转身离开。

  高昌王脸色阴沉,浑身爆发杀意。

  有那么一瞬,他想将人给杀了。

  但就在这时,士兵前来禀告,说是西域代表来了,支援高昌的援军已在路上。

  闻言,高昌王高兴坏了,放了大魏使者,亲自前去迎接援军代表。

  使者回去后,把情况告诉了兵部尚书等人。

  袁万山眉头紧拧,面沉如水。

  不是因为对方不赔钱,只是觉得援军来的太快,这样讲的话,再想要赔偿,难度不亚于登天。

  但不能因为困难就不要求赔偿。

  他和兵部尚书商量了一下,当即决定以随时开战的态度,发出抗议。

  时间过去两天,距离高昌国最近的国度已派兵支援,并且到达。

  而稍微远一些的国家支援也在路上了,即将到达。

  兵部尚书虽然派出人不断抗议,要求赔偿,但高昌均以无视的态度对待。

  此刻的高山王,正在招待援军代表,态度是有所以来最恭敬的,不像以往只会欺负一众小国。

  以前别说是区区使者,就算各小国的大王,他都不会亲自接待。

  如今要依靠这些国家派兵,他将自己的地位放的很低。

  而且此战之后,高昌的整体国力已经降低很多,甚至会比西域其他国家弱上不少。

  想解决这状况,只能和突厥共同研究出炮车。

  没办法,西域就是这样,自己打自己很猛,不留情面,有时也会将对方的国家灭掉然而面对外来入侵者都会团结起来。

  两天过去,除了楼兰,其他国家近的几乎都来了,远的也派使者提前到达了。

  东城门外。

  副将拧眉道:“袁将军,这次战争结束了吗?”

  袁万山面沉如水,咬紧牙关。

  “看情况打不起来,再等等吧,看有没有好处,捞点再走。”

  高昌国现在大肆意招待援军,不管大魏如何挑衅,都当成没有这回事。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同样,兵部尚书也知道战争打不起来了,但就这么放弃,不要求赔偿,心里实在不舒服。

  这场战争是他和袁万山商量打的,李星尘压根不知道。

  若无法获得好处的话,这事传回京城,李星尘必然龙颜大怒,也会惨遭其他文武共同弹劾。

  “先将军队撤回高昌边境,同时持续对高昌发讨伐声明,要求赔钱。

  只要不赔钱,那高昌就要经受大魏的骚扰。”兵部尚书沉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