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孔雀石
作者:沐浴焚书      更新:2022-11-16 12:58      字数:2022
  <div id="tet_c">箭矢与盾牌相撞,发出砰砰响声,击出火光。

  不过,盾牌挡箭也不是万无一失,一支利箭越过缝隙击中一名先锋军脑门,顿时鲜血狂喷,直直倒了下去。

  山顶上的兵部尚书气的脸都绿了,百名先锋弓箭手,对战十人,不仅没射杀一人,反而在有盾牌的加持下,还让对方杀了自己一人?

  太过分了!

  他气得直跳脚,老脸通红。

  “杀了他们。杀!”

  咻咻咻!

  又是百支利箭,朝前方射去。

  不得不承认,铁骑狼军确实厉害,原本游走蛇形,突然间变为一条直线,跳出箭矢降落范围的距离,然而排在第一的铁狼军,依旧被一支利箭贯穿手臂。

  那名铁狼军咬牙忍痛,带着其他人向魏军驻扎山坡狂奔一圈后,返回阵营。

  期间他们一共发了五次箭,先锋军射了十余次,伤亡状况为先锋军阵亡五个,受伤两个。铁狼军仅两人受伤。

  谁强谁弱,高下立见。

  不过一圈游走下来,那十人没发现先锋军的布置有漏洞,大弓、防守,都很严谨,强冲的话压根不是对手。

  突厥将军恨声道:“撤!”

  这命令,让其余铁狼军很不甘心。

  “大将,杀吧,咱们有一万人,未必不能杀上去。”

  “住口。”将军大吼。

  铁狼军是突厥主战兵力,总共才一万五千名,他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有所损伤。

  副将刚才的话无疑提醒了他,再加上十人的试探情况,想攻杀上去,除非有耐心,花上几天慢慢攻,然而别说要几天了,半天他都不愿意。

  万一后头魏军赶到,和先锋军汇合,那一万铁狼君必死无疑,突厥受不了这种打击。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所以撤才是最佳方案。

  尽管多数铁狼军心存不满,然而将军的命令不得不听。

  不一会儿,一万铁狼君调转马头,齐齐退去。

  这场伏击,显然虎头蛇尾,除了受伤的三个铁狼军外,只有被践踏到扁平的草地。除此,似乎什么事也没发生。

  看到人退走,兵部尚书遗憾不已,同时也松了口气,这支突厥军队无疑是精锐中的精锐,幸好陛下聪明,通过鹞鹰得知会有埋伏,否则,短时间内先锋军就会全军覆没。

  可惜没有戳他们锐气,没有立下功,也没表现一方,当仆射遥遥无期呀!

  想起那十名铁狼军牛逼的骑术,兵部尚书后怕连连,想着如果离开山坡,到下面和他们做战,同等人数真的打得过吗?

  李星尘坐的稳如泰山,不发一言,这也是他在想的问题。

  倘若没有先进武器,和突厥硬碰硬,还真落不得好处。

  不愧是草原军队,马上民族。

  铁狼军刚走不久,接到消息的后方魏军齐齐赶到,这时人早就走了,听到兵部尚书的描述,又看了一眼死在铁狼军箭下的魏军,几个将军悚然一惊。

  李星尘思索了一夜,决定不退,用炮车和铁狼军来个硬碰硬。

  第二天,和兵部尚书以及一众将军进行对策商讨后,将五万大军分成数支,突袭突厥。

  突厥将军打击先锋队无果,本来想着就算了,对方也看到铁狼军的实力,算震慑了一番,李星尘应该会带人灰溜溜的离开突厥。

  之后他再好好训练几万铁狼军,等兵强马壮后,在联合其他国家,向大魏报复。

  结果他想多了,李星尘压根就没打算走。还是那话,来都来了,空手而归不是他的性格。

  最后,五万将士,五千先锋军,借着百辆炮车,黑刃,鲁班连弓弩等先进武器,将突厥主城一万五千名铁狼军杀的片甲不留,并且俘虏五万普通突厥军,提出的要求和吐鲁番一样,十两银子一个俘虏。

  这行为,让突厥可汗气的喷出老血,重病在床。

  李星尘放出话来,不赔偿此次损失,就把俘虏都杀了,并且把城内的物资抢劫一空。

  他们分明来突厥借个道,结果遭遇铁狼军的埋伏,咬死这一点进行敲诈。

  无奈,突厥可汗答应条约,赔偿钱财,此事才作罢。

  要知道双方实力相差巨大。

  除了铁狼军外,普通士兵都是下马为民,上马为军,和魏军根本没法比。

  除此外,兵器也不尽相同,和魏军的武器一天一地,突厥无半点优势可言。

  魏军也就前期杀铁狼军比较艰难,杀其他突厥士兵就跟玩儿似的,轻轻松松打到对方崩溃。

  参与作战的魏军,李星尘都给予赏赐,一人百罐铜钱,如此高的待遇让魏军高呼万岁,跟着皇帝有肉吃。

  李星尘也再一次体会到了战争的好处,敛财是最快的。

  大部队人马,在主城呆了三天后,准备回大魏时,一名魏军匆匆来报。

  “陛下,您看这个。”

  李星尘垂眸看着士兵手中的褐色石头,“什么?”

  “是突厥王爷帐篷中找到的。”

  “突厥王爷?”

  李星尘想了想,恍然大悟过来,昨天晚上贼心不死,想带几个突厥兵过来暗杀,结果被自己反手灭了。

  “这有何用?”

  “陛下,属下的父亲做过需工,所以属下认识这种石头,叫孔雀石,是由铜变化而成。但凡有孔雀石的地方必定有铜。”

  李星尘瞳孔微缩。

  身为穿越者的他太明白,铜在华夏就是钱的代名词。

  从汉代以来,华夏就为缺铜所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时的统治者绞尽脑汁想了个法子,禁止百姓用铜来做别的东西,只能由朝廷统一制造铜钱,但凡发现有铜外流,将发配边疆终身劳役。

  后来宋朝发行飞钞,解决缺铜问题,但这在根本上并未解决钱荒,直到明清后白银大量流入,才逐渐以白银做通行货币,钱荒才有所缓解。

  但在大魏,李星尘已把后世的纸钞提前发明出来,并且利用战争大量获取金银,为将来国际通行货币做准备。

  不过,制造钱币的成本太高,技术学院和工部直到现在都没有解决降低成本的问题,促使纸币无法大量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