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副院长
作者:沐浴焚书      更新:2022-11-16 12:56      字数:2013
  <div id="tet_c">“陛下,工部尚书推荐之人虽精通水利,可是水利只关系到农耕院一小部,并不适合由一个都水使者担任。”

  “陛下,臣认为,不能从六部挑选!”

  一时间,群臣叽叽喳喳,李星尘头大,沉声道:“好了好了,算了,副院长也不劳诸位操心了,届时朕自行安排。”

  正副院长李星尘自行待定,其他职位也没什么好争。

  对于这个小小的农耕院,众臣都没有太放在眼中,所以也就不再争执。

  “还有何事起奏?无事退朝。”

  李星尘大手一挥道。

  轰隆!这时,殿外传来一道巨大的雷声。

  随即,轰隆隆,连绵不绝的滚雷响起。

  顷刻间电闪雷鸣,倾盆大雨。

  群臣吓了一跳。

  随着季节的到来雷雨越发频繁,李星尘看着近乎密不透风的密雨,感到一丝不安。

  落后的朝代和现代没法比,不存在完善的排水系统,一旦有接连大雨,就会出现水灾。

  纵观历朝历代,由于技术落后,时常发生自然灾害,不是旱灾就是水灾,要么蝗灾鼠灾等等,数不胜数,各种各样。

  然而时代越落后,思想越封建。

  按照帝王的想法,出现灾害等同于上天降下警醒,要让天子体恤百姓,做一个好君王。

  但穿越而来的李星尘不相信这些,他想让人人都和他一样反封建迷信,却又知道这不可能。

  觉得或者可以从朝廷内部着手,一点一点渗透到民间。

  反过来的话,本末导致。民众痴迷神魔痴迷的不得了,去告诉他们没有这种东西,人家不得跟你拼命?

  所以应当将朝廷的钦天监改名自然资源局,用科学来解决天文现象,而非出现什么天文现象,都归纳为上天对凡间的征兆,对帝王的征兆,这是很可笑的事情。

  电光石火间,李星尘想了些反迷信的东西。

  “陛下。”宰相出声打断了他的想法,“近期时常下雨,看这天估计又有不少灾民出现。”

  话落,一个信使浑身的跑入朝堂。

  “陛下,江南水灾。”

  李星尘拧眉,想什么来什么。

  “江南多地农作物都遭水灾破坏,水势很急,再放任下去,百姓的房屋会轰塌的。”

  宰相神色凝重,李星尘摆手,“下去吧,朕知道了。”

  “是,陛下。”信使退了出去。

  此刻已过了朝会的时间,然而又出了水灾的事,朝臣不得不继续加班加点,尽快对此做出处理。

  李星尘道:“此事刻不容缓,三省六部要对此尽心尽力,遇到麻烦就来找朕。”

  身为皇帝,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亲自参与,只要在报上来的事情上表达一下看法、意思,下面的人会知道该怎么做。

  比如这次水灾,拨款方面没什么特别,钱与粮!但其他救灾方式,具体步骤,他就不清楚了。

  毕竟他也不是圣人,不可能事无巨细都知道,否则要文武大臣干嘛?

  宰相以及三省六部等高官迅速聚成一个圈,讨论了一会儿之后才和李星尘禀告。

  “陛下,臣等决定先让江南刺使高度关注水灾,首先要确保江南百姓安全问题。

  至于此次拨款的数量,一会儿成等会在今天之内讨论出结果,运到那边去。”

  李星尘点头。

  “行,尽快讨论出方案,到时第一时间来和朕汇报。”

  有了灾难,其他事就被排在了后头。

  相较于百姓安全,一切都没那么重要。

  朝会散去后,宰相和三省六部再次聚在一块,针对灾难一事进行规划。

  下午的时候,宰相等人才到御书房去找李星尘。

  “陛下,讨论的结果出来了,请您过目。”宰相将一张计划书摆在案桌上。

  李星尘对赈灾计划具体实行方向并不是很懂,然而一看上头密密麻麻的详细方案,他就知道是个好东西。

  历朝历代都经历过很多的灾难,没种灾难都有相应的解决之策,这些都是前人总结下来的经验。

  李星尘满意道:“不错,办事效率还算可以。”

  奏折上写的都是非常完善防灾方案,整体条条框框下来,觉得挺厉害,也没什么指手画脚的地方。

  不过有一点,李星尘觉得不太对劲,稍微改改会更好。

  “陛下是对哪里不满?”

  宰相诧异,心中不禁奇怪,难道李星尘还懂救灾这一套?

  真懂也就罢了,若是不懂装懂,那简直误国误民啊。

  “马车运粮,太缓慢了,京城至江南有很长一段距离。

  平时也就罢了,现在多雨季节,平均一两天降一场瓢盆大雨。

  压着这么多粮食前往,难免路上会出岔子。”

  宰相等人面面相觑,确实是个大问题,但也不可能和神相似的直接让粮从京城变到灾民面前吧。

  “陛下有何高见?”宰相问。

  李星尘思索片刻,“提议江南各地先行进行救灾,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江南这么大,总不可能每座城池每个乡县都陷到水捞里去了吧?

  江南在整个大魏属于富裕地区,有钱人的数量不亚于京城,若区区一个水灾都无法自行解决,动不动就要朝廷拨款赈灾,有点过分哇”

  话,点到为止。

  李星尘也不能直说不赈灾,否则被有心人传了出去,势必会造成轰动。

  有钱人受难了,难道国家就不管了?

  穷人是大魏的子民,有钱人就不是大魏的子民啦?

  否则穷人受灾害,朝廷救济。有钱人受到灾害,朝廷就让自行解决?哪有这样的道理?

  给家有存款存粮的人发放补助,李星尘,心里就是不太爽快。

  所以给宰相以及三省六部稍稍提个醒,他们应当知道如何去办。

  比如在原有的基础上,克扣也罢,送去也罢。

  再比如可以号召江南有钱商贾,自行就近捐助给受难灾民。

  再再比如,也可以分为两种形式,朝廷补助一半,有钱人士补助一半,并且但凡参与捐款的朝廷授予一面锦旗。

  锦旗才值几个钱,还能引导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