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明争暗斗
作者:沐浴焚书      更新:2022-11-16 12:50      字数:2041
  <div id="tet_c">大魏皇宫,太安殿。

  “逆子,逆子啊!”

  “李星尘这个逆子真是胆大包天,竟敢公然举兵抵抗吕本的武州军,并且手段极其残忍恶毒,用引水之计让吕本五千人马全军覆没!”

  “这个逆子到底想干什么?是想谋反吗?”

  看完陈群的奏报。

  魏帝李震暴怒冲霄的咆哮声,充斥在太安殿内不停回荡。

  使得满殿百官个个头皮发麻,惊骇不已。

  他们做梦都没想到。

  这次吕本率军前往平城,李星尘非但没有束手就擒,反而举兵跟武州军大战。

  更是以绝对的劣势,将吕本的五千人马杀得全军覆没。

  这无疑是在挑战大魏朝堂的威严,是在赤果果的打魏帝李震的脸。

  更让文武百官不解的是。

  李星尘最多不过三千人马,所凭不过区区一座平城,到底是从哪借来的胆子,居然敢光明正大的谋反!

  是狂妄无知?还是心存侥幸?抑或是他真有对抗朝廷的底气?

  这些疑问,纷纷在文武百官心头涌现,但人人都是百思不得其解。

  “启禀陛下,臣以为李星尘兴兵作乱,必须尽快调派精兵强将前去征讨,否则后患无穷!”

  刑部侍郎赵宗走出百官行列,拱手谏议道。

  紧随其后的是中书舍人林封。

  “启禀陛下,李星尘残忍暴虐,先是奸杀光禄大夫之女,后又在高陵残杀御督卫,如今更是残忍到屠戮五千武州军,甚至连武州牧吕本都惨死在他手下,如此恶贯满盈之人,当天下共讨之!”

  “启禀陛下,自古以来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更何况李星尘犯下这么多恶行!”

  右散骑常侍吴琦应声而出,神情愤慨道:“若不将他尽快剿灭,臣担心我大魏朝廷无法统御天下啊,还请陛下明察!”

  “臣等附议!”

  一众中书省的官员,纷纷齐声附和。

  唯有中书省的扛把子,中书令陈应龙眼观鼻,鼻观心,如老僧入定般不为所动。

  但其他官员都知道,中书省的官员请杀李星尘,已经代表了陈应龙的态度。

  虽然陈应龙表面上神情淡然,可心里却早已掀起了滔天的波澜。

  他本以为李星尘不过是颗跳出棋局的棋子,再怎么样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可如今,这颗棋子不仅越混越好,其势力还在渐渐壮大。

  这对于陈应龙而言,简直是莫大的讽刺。

  毕竟一个被他陷害的皇子,原本是必死之局,现在这个皇子反而通过另一种方法,盘活了这个必死之局,岂不是证明他陈应龙老朽昏聩了?!

  “诸位爱卿能这样嫉恶如仇,朕深感欣慰!”

  李震环视着请谏的群臣,朗声说道:“但围剿罪人李星尘无需朝廷动手,燕王已经让灵州守将袁万山率领八千大军前往平城了,朕相信要不了几日,罪人李星尘定会被押送回京师受审!”

  “陛下英明,燕王英明!”

  中书省的官员齐声附应道。

  庆国公楚威见状,不由暗叹了一口气。

  可事已至此,纵然他想为李星尘求情,也无法开口了。

  因为在朝臣群情汹涌的大势之下,任何人为李星尘求情,都会被碾压得尸骨无存。

  “启奏陛下,今日早上,兵部收到青云关守将陈玄的增兵请求!”

  兵部尚书卫容走进大殿中,拱手禀道。

  李震闻言,眉头一皱:“青云关易守难攻,陈玄有三万守军还守不住吗?”

  “陈玄在密信中直言,如今青云关的金国主将是金国公主完颜曼,新增的十万大军又是金国精锐的天行军!”

  卫容面色淡定,不疾不徐道:“故而……他担心三万大军无法挡住完颜曼,才向兵部请求增兵!”

  李震目傲然说道:“主将是完颜曼又怎样?十万天行军又如何?当年朕仅率两万人马,就把金国鞑子三十万大军挡在青云关足足两年之久!”

  卫容道:“陛下固然是兵道雄才,可陈玄终究是太过年轻,见到金国兵马势大,又有完颜曼坐镇,难免会心虚!”

  闻听此言。

  陈应龙眉头一皱,瞬间明白卫容这厮不安好心,是故意在打他陈家的脸。

  可即便如此,身为中书令的他也不能为侄子陈玄辩解。

  毕竟大魏第一门阀的节操,还不能丢。

  “陈玄就是被完颜曼的威名给吓住了,我大魏雄兵可不是北元那些落后蛮夷,完颜曼想攻进来还没那个能耐!”

  李震目光炯炯道:“卫卿,你给朕回复陈玄,增兵之事休要再提,若是守不住青云关,朕唯他是问!”

  “臣遵旨!”

  卫容俯身一拜,而后带着几分玩味看了眼陈应龙,才缓缓退回到百官行列。

  正所谓将相不合,国有大祸!

  可李震却故意让卫容和陈应龙两位重臣明争暗斗。

  陈应龙入主中书省也有二十余年了,其野心也在慢慢滋生。

  近些年,他并不满足于权倾朝野,开始将势力往兵部渗透。

  正因如此,大魏朝出自陈家门下的将领,就足足三十多人。

  在他的推波助澜之下,侄子陈玄更是在军中步步高升,到了如今已经是独领一军的大将。

  这无疑是动了卫容的奶酪,于是这两位大魏文武重臣便开启明争暗斗之旅。

  李震同样不想陈氏一家独大,威胁皇权,有卫容出手制衡,他正求之不得。

  于是,大魏朝堂就出现了陈卫两党。

  陈党官员遍布朝野,卫党武将纵横军中,也算是势均力敌。

  经过这几年的内卷,他们之间斗争也呈现出了白热化。

  比如陈党支持十九皇子李括,而卫党则是支持太子李裕……

  “启奏陛下,老臣听说太子殿下在东宫豢养男宠!”

  陈应龙应声而出,拱手说道:“若不加以制止,老臣担心此等有伤风化之事,难免有损大魏皇室的威严啊!”

  他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是绝杀。

  只要扳倒太子李裕,扶持燕王李括上位。

  那么卫党就会失去根本,随之树倒猢狲散。

  果不其然。

  卫容听到陈应龙的参奏,顿时脸色剧变。

  不为别的,只因他弟弟卫介正是东宫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