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 41 章
作者:晏闲      更新:2022-12-13 02:24      字数:3314
  傅家犯下的通天伪诈大罪,未经刑部未达天听,大司马几句话就给定准了判罚。

  刨人祖坟,举族流放,此乃寒庶之刑,对于世家来说算是判决从重了。然而傅邱氏与周燮合谋的细情,在场数位朝廷命官都可作证,谁也驳不出个错处。

  再者大司马连太子殿下的次序都敢灭过,也没听太子殿下说上一句,剩下的哪个还敢顶着大司马的余威触霉头?

  那眼神涣散胡言乱语的傅家老妇,已被堵上了嘴扣住,另外叔侄两个也将下狱待罪。此间了断干净,卫觎便领着簪缨离开京兆府衙。

  经过府署门口时,被两个北府卫扳肩提起的傅则安忽然开口唤住簪缨。

  “小娘子……”他哑着嗓子道,“我不敢再辩驳什么,但不管你信不信,我确不知情,我倘若知道,必会昭明真相……”

  年轻的世家公子此刻双目无光,脸上还有未凝痂的血痕。

  今日揭露的真相,完全摧毁了傅则安多年来对于父亲义举的向往与崇拜,甚至击碎了他前半辈子的信仰。

  他一向修身律己,可一想到被世人颂为忠臣名士的父亲,当年竟有降胡之心,自己顺敬多年的祖母暗怀阴邪之念,他便痛苦难当,甚至觉得自身流淌的血都肮脏起来。

  他尚且如此,那簪缨得知真相后所受的打击,又该有多大?

  “是傅家对不住你,你……请节哀。”

  如此浇薄的歉意,对于簪缨来说已无关痛痒,她连一声虚伪都懒待与他说。她只要首恶得诛,至于什么忏悔,他们尽可以在余生的懊恨中慢慢消磨。

  她不曾看傅则安一眼,默不作声地走出去。

  李景焕紧紧注视着她的背影,动了动脚步,又在头疼中停下,左掌紧握。

  卫觎和簪缨才出府衙大门,迎面便见丞相王逍与王五郎这父子二人,大袖翩翩而来。

  显然,这桩惊天的伪诈案也惊动了丞相府。

  卫觎神色凌嶙,淡淡瞟他们一眼,“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朝隐’的路数算是被丞相大人揣摩到家了。何其早来?不若再晚一会儿,等里头地上的血晾干了,傅氏一家子的尸骨也寒了,丞相形不牍劳,衣不染尘,便可回府高枕无忧。”

  王璨之同父亲才过来还什么都不清楚,先挨一通血淋淋的讥讽,心头凛然,却也觉得冤枉,浮起一层笑道:“大司马今日是不痛快——”

  话到一半,他看见簪缨那只染了血的衣袖上,惊异地住口。

  簪缨耷着眼眸,往日她与这王氏尚未攀上交集,今日也无精神撑着拜见。擦肩而过,至马车旁,转头看见亲卫将褚无良抬榻而出,她木静的目光方软化了些,再度颔首道:

  “今日多谢先生仗义执言,关于当年在兖州的事,我还有些细则想请问先生,可否请先生至乌衣巷暂歇?”

  褚无良经过小女娘方才那一拜,淤在胸间多年的怨诮已散去大半,又念起旧主的种种好处,自然无不听从。

  而后他自嘲地勾勾唇,指向身边的沈阶,“小娘子切莫如此客气,小人有愧。倒是应当谢这小郎,若无他一力降十会乱打一棒子,小人本也不打算说出来的。呵,我原本啊……”

  他目光扫向沈阶的腿,沈阶淡然接口:“你原本只是想让我也如你一般,触怒傅家,被打折双腿,招来杀身之祸。”

  褚无良冷诮一笑,也不否认自己的偏激,只道:“你运气好。”

  沈阶心中却想,不是运气好,是他算的。

  他从昨日听到瘫子透露的三言两语,推想出傅大夫立功之事有异,他算准了,今时不同往日,子胥公的女儿既已从宫里出来,便容不得傅氏再只手遮天。他算准今日女郎脱籍,会惊动四方,他这边一敲鼓,状告有关于傅家之事,那边便没理由不理会,更不会被无声无息地压下去。

  就算消息传得慢,他还提前雇了几个孩子,到傅家祠堂外递信。

  他家中尚有老母,做事需先保全自己性命,再图入贵人青眼。

  他不是为了报恩。

  沈阶飞快而隐晦地看了大司马一眼,在此人面前,不敢暴露自己一丁点的野心,屏息向女郎揖手:“当是阶谢过女郎的青眼之恩。”

  簪缨听不明白这话,慢弱地转动目光:“何为青眼之恩。”

  她的声音喑哑,嘴唇苍淡无血色,已如强弩之末。卫觎皱眉:“有话改日叙,先回府。”

  他发话时,沈阶尚在愣神——方在堂上,女郎声称不认识自己,他只当女郎是为避嫌,还暗赞她神色逼真。

  他千算万算没算到,原来,女郎真的不记得他。

  早在一旁侯着的任娘子赶忙上前,红着眼眶搀住小娘子。适才府堂上的那番对质,她与老杜在堂外听得一清二楚,心里只疼这孩子疼得不知怎样好。

  便要扶小娘子上车,先帮她将这一身看着吓人的染血衣裳换下来。

  沈阶眼见一行贵人要走,忙对那道楚谡如雪的纤影道:“皓皓之白,岂蒙以尘埃。小人之句。”

  卫觎凛然侧目。

  簪缨已经要上车,听见这句话,迟迟地想了一许,记起来自己是在一个青衫郎卖她的竹简上看到的这句话,回头轻嚅浅白的唇:“原来是你。你那位长辈的病好些了吗?”

  沈阶纵使机敏百出,也不由一顿。

  他没想到这位女郎在丧父之痛下,脱口道出的会是关心他母亲病情。

  “好一些了……”

  少年答完,怔怔地看着女郎点头上车,马车去远。

  任氏想为簪缨尽快换上一身干净衣裳,但簪缨此刻不需要干净,需要一个依靠,所以还是坐进了小舅舅的马车。

  白狼在车厢中嗅到血味儿,一瞬竖紧耳朵龇起狼牙。卫觎一眼扫过,狼自觉地偃息,等小主人坐定,无害地将头颈轻蹭过去。

  簪缨手指陷在温热的绒毛中,方一点一点缓过身上的冷。

  她与卫觎隔着两拳距离,两人的右手衣袖都溅上了血迹,一个在白缎上显眼,一个隐没于黑绸。

  淡淡腥气,车内安静。只是卫觎时不时看上她一眼。

  “小舅舅为何不问我,我对邱氏说了什么?”

  就在卫觎以为她垂着眼睫快要睡着时,簪缨忽问。

  她的样子看起来很累,眸子里的水光却越发晶莹,使得他声音放得一低再低,“怕你难过。”

  “你问我我就不难过了。”

  卫觎问:“说了什么?”

  “我说,你伤天害理,你的儿子死后会被孤魂野鬼所欺,岁节无祭,永不返乡。”

  这是她能想到对邱氏而言最狠的话,却自己也没料到,邱氏听后便心神失常了。

  其实这件事邱氏这十五年来不是不知道,也许是自欺欺人久了,她真的愿意相信,当年周燮送回来的就是她的长子,这些年受孙儿添香祭拜的就是傅容。

  而铜铃旁掩耳的手一旦被人扯下,顷刻之间,天翻地覆,人便遭不住了。

  卫觎轻嗯一声。

  “我追首恶。”簪缨盯着眼前的一处虚空,轻声道,“听说朱雀桥头有华表,是专门悬挂恶犯首级示众的地方,邱氏与周燮的头颅,该在那里给我阿父赔罪,也昭示天下恢复我阿父的名誉。”

  卫觎不觉得从一个年轻柔弱的小女娘口中听到这般言辞有何不妥,说:“好。”

  簪缨想想又道:“不要连坐孙氏了。”

  卫觎头低了些,“哪个孙氏?”

  他当然知道她口中的孙氏是谁,只不过眼下情形,能引得她多说两句是两句。

  当年他初掌兵时,营里有经验的军医便告诉他,新兵没见过血,第一次杀人或者第一次看见战友被杀,有可能受激,出现心神丧失的情况。这个时候,切不可言语刺激或用力惊动他,而是要慢慢回转。

  卫觎向来是一脚踹过去,把人骂醒了事。

  他领兵只信奉强者无敌,也只招意志最强,冲锋最勇的兵卒入麾下。上了战场便不再是家里娇惯的奶娃娃,屁大点事吓得拿不住枪矛,就趁早退到后防,这样的命上不了前线。

  然而眼前的小女娘,在她还是个奶娃娃的时候,他就已经拿她没办法了。

  卫觎知道今日簪缨所经历的一切,更甚于新兵见血,他所有的强硬手段在她面前通通失灵。

  簪缨便眨动了一下眼珠,细细地说:“是傅中书的妻子孙氏,她的孩儿不在身边,常受婆母刁难。邱氏犯的错,不该牵连她。”

  卫觎道好。

  “我还想,把阿父的棺椁迁出来同母亲的衣冠冢合葬。”

  卫觎这回顿了一下,方道:“好。”

  她说什么,他也只有一个好字。簪缨木黑的眼神终于活泛了些,转头问:“小舅舅,你说我阿母有没有可能……还在?”

  她眼里的神情甚而是天真的,这片天真饶是卫觎见了也陡地一愣。

  他忽然意识到,这是一个被欺瞒了多年的为人女者,突然得知父亲尸骨犹在之后,开始妄想期盼另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