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九零独生女9
作者:午后半夏      更新:2022-03-15 00:11      字数:4617
  三年后,

  “十天,不能再多了。”

  “二十天,不能再少了。”

  文书小章津津有味的看着眼前,一老一少针锋相对的样子, 没觉得凝重, 反倒是有点搞笑,忍得他有些辛苦。

  不过为了不被赶出去, 再辛苦也要忍着。

  “十五天够做什么?来回路上再耽搁几日, 我还能剩下几天假期?”阿锦撇了撇嘴, 表示自己坚决不会同意的。

  老者也道:“半个月已经不少了, 若是我没记错的话,你家是孟县的, 从这里过去,除非你是用脚走,不然骑自行车,半个月也够了。”

  阿锦忽而垂眸, 声音也跟着轻下来:“我都已经足足五年没回家了。”虽然她并不想家, 但并不妨碍她用这个理由来为自己谋取福利。

  老者一听这话,再抬头看阿锦,见她睫毛轻颤, 才想起来, 眼前这个女孩儿今年也不过才二十岁, 若是普通的女孩儿,正是在大学里无忧无虑, 她却早早的投身到部队,在校的时候,因兼顾两项而格外忙碌, 军校又不同于寻常学校,假期也不固定,寒暑假训练也是常事。而等到她入部队开始训练后,就更没时间。

  虽说部队里本来就假期少,但这五、六年都没回家过,确实有点过了。

  心下一软,连带着语气也柔下来:“二十天真的不行,阿维拉那边局势有点不对劲,怕随时都有任务。”话虽如此,但他的态度已经完全软下来,不复刚才的强硬。

  “若中间有突发的事故,我一定随叫随到。”阿锦立刻打蛇上棍,伸出两根手指,开口保证说道。

  老者:“这可是你自己说的。”

  “是。”阿锦一听就知道成了,脸上的笑容也灿烂不少:“谢谢首长。”

  “行了,出去吧。”老者挥了挥手说道。

  等阿锦出了门,小章便有些好奇的问了一句:“首长,阿锦这孩子明显是装的。”不见她刚一出门,就又蹦又跳的,“您为什么还要答应?”

  “你也说了。”老者看着蹦蹦跳跳的阿锦,语气感叹:“她还是个孩子呢。”

  听到这话,小章也默然了。

  是啊,别人二十二岁大学才大学毕业,但阿锦却已经入伍六年的时间,调到这里也有两年,数次外出执行维和任务,经历枪林弹雨,在生死边缘徘徊。

  ……

  时隔六年的时间,再次回到齐家村是个什么感觉?

  阿锦的答案是没感觉。

  说实话,她对这个自小长大的地方并没有什么感情,如今回来,见到村子里比起五年前已经是有了不小的变化,也没觉得怎么样?

  不过她不觉得有什么,倒是齐家村的人,在看到阿锦后倒是有些好奇。

  “你是齐卫的女儿锦绣吧?”

  在阿锦才走到胡同口的时候,一道略有些迟疑的女声响起。

  阿锦回头,看到一个鬓角已经生出白发的妇人,五十出头的模样,眉眼平和,是和她家住一个胡同的刘大婶。

  “刘婶,是我。”阿锦乖巧的点点头,嗯,她在齐家村乖巧的人设还是不能丢的。

  刘婶听到阿锦点头,心里也松了一口气,她刚才还真的有点害怕是认错人了,毕竟几年不见,锦绣这丫头的变化可不小,笑着开口问:“锦绣,你这丫头一走就是五、六年都没回来,可把你爸妈还有奶奶担心坏了。这次回来,能在家多呆一段时间吧?”

  不等阿锦开口回答,又接着说:“锦绣你这丫头也是,学习成绩那么好,当年放着燕大华大不去读,偏要去读什么军校,一走就是几年,你家就你一个……”

  “刘婶,我着急回家,得空我再去看您。”阿锦可没什么兴趣听刘婶喋喋不休的一大段长话,直接开口打断她的话说道。

  刘婶一拍手:“你看我,在这说个没完,你几年不回来,一定也很想你爸妈。快些回去吧,这个时间,他们刚好都在呢。”说着还挥了挥手。

  “那刘婶,我就先进去了。”

  “进去吧。”

  刘婶看着阿锦的背影,心里很是生出几分感叹来,锦绣这丫头自从考上大学后,是一次也没回来,可见训练的繁忙。读了军校,成了军人,虽说是光耀门楣了,但这几年才回家一次,前几日还听文芳抱怨,说早知道如此,当初就不该答应让她读什么军校?

  叫她说当初文芳就不该答应,本来齐家就一个孩子,还是个女孩儿,当初若是在本省读个大学,考个公务员,到时候在附近的几个村子再寻个女婿,守在自己身边多好。

  哪像是现在几年都见不了一次?

  阿锦可不知道刘婶的感叹,便是知道了也不会放在心上的。

  “妈。”

  “锦绣。”齐母听到门响的声音,本来还有些疑惑,这个时间,谁会过来,但没想到打开门就看到了女儿,先是有些震惊,紧接着就要往阿锦身上扑过去:“女儿啊,你回来了。”

  不过却被阿锦一把抓住胳膊,没让她抱个满怀,只点点头:“嗯。”说实话,她对齐母这般激动的态度,表示实在有点不大能理解。

  她们是母女情深的人吗?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在越发上了年岁后,齐母才渐渐的意识到女儿的重要性,可惜这个时候,女儿已经离家读大学,除了每个月定期的电话外,是一次也没回来,这让她的心里隐隐的生出不少悔意来:“……早知道读军校会这么辛苦,几年都不让回家,我当初就不该答应你去。和培培一样多好,念个师范,毕业后,考个公务员,守在家里不比什么都强。”

  对齐母这个想法,阿锦能表达的就两个字,呵呵。

  守在他们身边,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不说自己幼年亲身经历的一些遭遇,就说原主的要求,她都不能答应。

  “爸和奶呢?不在家吗?我有事要和你们说。”阿锦开口说道。

  齐母还沉浸在女儿回来的喜悦里,并没有察觉到阿锦冷淡的态度,忙开口说:“他们都在呢。”说着就扬声喊起来。

  “妈,大卫,快点出来,锦绣回来了。”说着更是已经快步进了屋。

  阿锦在进屋之前,也四下看了一眼,齐家和自己几年前离开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还是那个样子,四四方方的院子,十多年前让人为之羡慕的红砖五大间的房子,已经是变得破旧不堪。

  唯一的变化大概就是院子铺成了水泥,不再是土,每逢下雨就会泥泞不堪。

  家虽然没太大的变化,不过齐父和齐奶奶却有了不小的变化。

  最为明显的是齐奶奶的头发已经全白,背也佝偻下来,手里也多了拐杖,眼睛也有些浑浊了。齐父的话,或许是因为生活的压迫,也生出了白发,抬头纹更重,整个人比阿锦认知中苍老了十多岁。

  只是他一张嘴,阿锦就知道,人虽然看着老了,但性子却还是那样:“还舍得回来呢?我还以为,你读个大学,连爹娘都不要了呢?”

  “大卫。”齐母拉了一下齐父,觉得丈夫这话说的太重了,“锦绣,你别听你爸瞎说,他心里不知道多惦记你呢?没少念叨,只是你这走就是好几年,期间连电话都很少,我们心里担心不说,就是家里发生点事,我们也联系不上你。”

  可能齐母自己都没意识到,她说这话的时候,带了些怨气。

  “就是,早知道当初就不该让你去读什么军校。”齐奶奶也接口说道。前两年,她不小心摔倒,很是严重,还需要动手术,在医院里住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本来孙女虽然没毕业,手里没什么钱,不过回来却能在医院里照顾,不用耽搁儿子儿媳出工。

  却没想到,电话都打不通,让她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呆在医院。

  阿锦对齐父齐母还有齐奶奶的态度是一点都不意外,毕竟他们一直都是这样的性子,不过这样也挺好。

  没什么感情,就能更公事公办一些。

  “我这次回来不是听你们教训我的。”阿锦开口说道,她用回家当借口,多磨了几日假期,也不是借口,她本来也要回来一趟,为的就是要安置一下齐父齐母还有齐奶奶三人。

  虽然就法律来说,他们距离让阿锦赡养的年纪,还有好几年时间。

  “锦绣,你这是……”

  “我的假期短,在回来的路上,已经联系好建筑队,准备把家里的房子给翻新一下,盖成和其他家一样的二层小洋楼……”

  “你要给家里盖房子?”说这话的是齐母,她两眼放光,语气也很是兴奋。

  “锦绣,你说真的假的?现在盖个二层小洋楼,没个二十万可下不来,你才毕业一年,有那么多钱吗?”齐奶奶也忙开口说道。

  看着村子里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小洋楼,她不眼馋是假的,不过儿子自从出了事,就没了干劲,成了得过且过,再加上近几年流行喜事到饭店里去摆桌,觉得体面,请大厨的就少了。儿子本就没什么干劲,如今请的人少了,赚的就更少了。

  就像是今年,已经足足在家一个月都没出工了。

  再加上她前两年住院,花了好几万,家里的存款一下就见底,拿什么去盖房?

  如今阿锦说要给家里盖房,她能不高兴吗?毕竟身边同龄的人,都是住在新房子里,就她一个住在几十年前的老房子,破旧不说,一起唠嗑的时候,还总是被人拿这个劝说。

  心里早就憋了一肚子火气,偏生还没办法回嘴。

  对爱面子的齐奶奶来说,是真的有些受不了。

  齐父的想法和齐奶奶没差多少,他虽然惫懒,但也是爱面子,瞧着周遭家家户户都盖了新房子,他也有想法,但先前他自诩没儿子没负担,女儿又是个省心的,小学是义务教育,上初中是特招进去,就没教过学费,花钱一直大方,手里压根就没存下钱。

  好不容易存了点,老娘摔了腿,就下去了。

  所以,听到阿锦要给家里盖房子,他本来已经到了嘴边的骂人话,又咽了回去。

  他终于也要住上新房子了。

  ……

  阿锦是行动力很强的人,和齐父齐母那边说了,他们也同意后,当天下午就给他们寻了房子,毕竟盖房子不是一日两日的事,齐父齐母也要有个住的地方。随着这些年的发展,齐家村不少人都在县城里买了房子,因而有不少人家的房子都空着。

  想要租借一套,并不难。

  “现在就要搬,也太匆忙了,这什么都还没准备呢?”齐父在听到阿锦把房子也找到,皱着眉头说道。

  阿锦开口:“这个不用你们操心,我都已经安排好。”她在坐火车回来的路上,就已经从网上联系了一家建筑队,回家前也特意去商谈,确定他们信誉不错。便直接交付了定金,从拆老房子到新房子的装修,都直接全权委托给他们来处理,虽然价钱不菲,但素来生财有道的阿锦表示这不是事儿。

  虽然作为军人,尤其兵种还有点特殊,限制也多。

  但她的工资也高,再有就是她虽然不能用金融手段,但适当的投资还是允许的,如今她手里也是有大几百万的存款,区区二十万,她还不看在眼里。

  “你都几年没回来,还认识村子里的人?”齐父开口问道。

  “不是村子里的,是县城里的,和我高中同学有点关系,可以给个不错的优惠价格。”阿锦知道齐父的意思,他们村子里有人组建了建筑队,老板说起来和齐家还有点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一般来说村子里盖房,多是包给他们。

  不过阿锦却不愿意,村子里的建筑队不见得多便宜,甚至因为有亲戚关系,有的时候要价更高,因为不方便还价。更重要的是,论专业度,完全和县城里的建筑队没得比。

  虽然她是不缺钱,但也不能当冤大头不是。

  齐父一听阿锦找了外人,还有些不高兴,不过听到有优惠,又问了价格,确实比村子里的要便宜不少。

  顿时也不说话了。

  别说是总起来差了一两万,就是一两千都不行,家里没什么积蓄,再多给人钱,那不是脑子有病吗?

  哪怕是是亲戚也不行。

  亲兄弟还明算账呢。

  这个道理齐父还是知道的。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