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遗腹‘子’
作者:午后半夏      更新:2022-03-15 00:08      字数:3816
  吃了饭,

  不等人开口,宋桃便麻利的收拾起碗筷来,因为家里只有阿锦一个还未成年的男丁,宋兰和宋莲都大了,要跟着宋祖母和宋娘子一起下地,这家里的活计,自然就交给宋桃了。

  别看宋桃今年还不到十三岁,但做饭洗衣喂鸡喂鸭,打扫等等,这些活计,她已经做的无比顺溜。

  因为是盛夏,天长夜短。

  虽是吃了晚饭,但外头的天色也才开始暗下来。

  正在归整宋娘子今天下午买的东西,其实看着多,倒是没有多少,最多的就是一些布,要知道即便是陪嫁衣服被子等,也都是买布回来,然后自己做,这样多少可以省点钱。

  在阿锦看来已经寒碜的不能算是嫁妆的东西,却让宋兰感动的眼眶发红,若非宋祖母说,她是即将出阁的人,眼下哭可不吉利,不然一准眼泪要落下,说不得还有好一阵要哭呢?

  “娘,家里也不富裕,您不用为我准备这么多?家里还有小弟呢?”宋兰的声音都有点哽咽。

  宋娘子道:“你小弟且还早着呢。如今你小弟不读书了,先前准备的束脩和给先生的三节五礼,都可以省下来,你是娘头生的女儿,娘盼着你日后过得好。”宋兰虽是女儿,但却是她头生的孩子,自来又懂事,小小年纪就担起照顾弟妹,打理家务,四个孩子,她最是自是心疼,“……再者只有你的日子过的和顺了,家里的弟弟妹妹才能顺遂。”

  “兰娘,你娘说的对,你是长姐,只有你好了,家里的弟妹才能好。”宋祖母也开口劝说道。

  “娘,祖母。”宋兰当即感动的不要不要。

  三人抱着一起很是感叹了一回,就是宋莲和宋桃也都是一脸的感动,有长姐的先例在前,等到她们出阁了,即便是不如长姐,也不会差到什么地方去的。

  果然,

  宋娘子也对宋莲和宋桃说,让她们且不用羡慕,等到她们出阁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得了承诺的宋莲和宋桃脸上的笑容明显更真切了一些。

  看的阿锦心里生出些许的感叹。

  这古代女子就是早熟一些,最大的宋兰也才不过十七岁,宋桃更还不到十三,但就已经想到日后成婚生子上。

  不过的倒也正常,毕竟时代造就人。

  事实上,像是宋兰十七岁才出嫁,已经是有些超龄,在这里,十五、六岁出阁才是常态。

  看着宋祖母,宋娘子还有三个姐姐一起说笑的模样,宋兰更是因为被打趣儿,而满脸通红,温馨和睦的样子,再想到上辈子她们支离破碎的景象,心里也生出了那么点感叹之意来。

  这辈子,不会再发生这种事了。

  阿锦端起面前的碗,喝了口水,如是的想到。

  ……

  因为已经和杏林堂的林大夫说好,再加上从宋家村到县城很是有一段路程的缘故,次日,不到卯时,阿锦便已经被宋娘子给叫起来。

  因为天长,虽不到卯时,但天色已经亮了,此时赶路倒也不用担心。

  一番洗漱,吃了点东西,便准备到县城去。

  这次,宋娘子不再和阿锦一道去,虽是有些不放心,不过都被阿锦劝说下。

  而牛叔也开口说,会看着阿锦到杏林堂再回来的。

  牛叔的话,让宋祖母和宋娘子放下心来。

  “承小子,昨儿你娘不是还说,要供你继续到县城去读书的吗?怎么?又改去杏林堂做药童了?”

  一个三十多岁,手里挎着一个竹篮的妇人开口问道。

  这是芳婶,她的夫君和阿锦已经过世的爹,是一个爷爷的堂兄弟,关系很是亲近。她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把家里攒好的鸡蛋拿到县城里去卖,多少也补贴一下家里。

  阿锦回答说:“读书太费银子了,反正来日也不准备考功名,没得浪费银子。倒不如安安生生的寻个活计,才能安身立命。”

  “这话不错。”芳婶点点头:“这读书太费银子,不见我们村东头的大铁家里,当初为了供他侄子读书,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巴巴,一家人都勒紧裤腰带,连饱饭都不敢吃一顿。可是读了二十年,连个童生都没考上,反倒是把家里都拖垮了。不然的话,那大牛的儿子,能到三十才娶上媳妇吗?”

  不等阿锦开口说,立刻就有另外一个妇人接话,“谁说不是呢?若是大铁早明白过来,也不知道把儿子拖到这个年岁。”

  “没办法,父母尚在,大铁即便不愿意也没法子。”

  “说起这个我就来气,前几日……”

  由着芳婶开了个头,车上的其他妇人也纷纷的开口,她们也都是宋家村的,去县城的目的多半和芳婶一样,不是去卖东西,要不就是去置办东西。

  看她们一说起来,都来了兴致,并且说着说着,话题已经歪到不知道那条街上去,以至于到最后阿锦也无人理会了。

  不过阿锦听得倒是兴致勃勃。

  要知道这一路上,可要走小一个时辰,芳婶她们讨论的这些,虽然没什么意义,都不过是家长里短的一些事,但却是消磨时间的好办法。

  这不,

  就在听八卦中,她们便到了县城。

  到集市那边去的时候,刚好是会经过杏林堂,倒也不会刻意转路。

  “谢谢牛叔。”阿锦干脆的从车上跳下来,车钱,宋娘子已经给过,倒不用她给,“麻烦您回去的时候,给我祖母和娘带个口信,说我已经安全到了。”

  “没问题。”

  阿锦挥了挥手,就进了杏林堂。

  这杏林堂作为陵水县唯一的一家医馆,占地面积可不算小,三间屋子,一间会诊,就是林大夫看诊的地方,还有一间是抓药的地方,另外一间就是让暂时不能挪动,受了外伤的病人呆的地方。

  阿锦对自己未来的工作环境很是满意。

  还挺好!

  天还早,医馆虽然开门,但并未有病人,林大夫也有时间来安置阿锦。

  说是药童,其实就是一免费打杂的,没有一文钱的工钱,阿锦对此倒是没有什么不满,毕竟在这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甚至林大夫已经是个厚道人,最起码还管吃管住,若是像是一些刻薄点的,每个月还要问你要吃住的银钱呢。

  当然了,

  那是正经的拜师,阿锦的话,也就是个小药童。

  林大夫这医术可是家传,他也有儿子,可不会轻易收徒弟的,寻阿锦过来,也不过是个想多个熬药,整理药材,跑腿的人罢了。不过倒也正合了阿锦的心意,要知道,她只是打算让自己的医术有个出处,可没打算给自己找个老子。

  没错,在这里,若是正经拜师的话,是要上禀祖宗,下请见证,可是极为严肃的事情。

  徒弟更是要孝顺师父,当成半个父亲来对待,有的时候,做师父的对徒弟的婚姻大事也有一定的发言权。

  就是林大夫愿意,阿锦也不乐意。

  ……

  做为一个小药童,刚刚上任,她要做的就是打理杂事,例如每天要打扫医馆,翻晒收拾院子里晾晒的药草,再不然就是偶尔有病人需要服药的话,她熬熬药。

  再多也就没有了。

  像是抓药,都不敢让阿锦做。

  才来,万一抓错了怎么办?

  杂事阿锦一做就是三个月的时间,对此,阿锦倒是没有什么不耐烦,说起来,这三个月里,即便是只做一些杂事,不过阿锦也还是学到一些。

  倒不是说林大夫刻意教,这是不可能的。

  而是林大夫在闲暇教导自己儿子的时候,允许阿锦在旁也听一听。

  照这个情况下去的话,十年八年阿锦也未必能出师,不过谁让她是有外挂的人,虽说她最一开始接触的是西医,不过中医她也是有涉猎研究过,如今再捡起来,倒也不算是太难。

  在杏林堂干满了三个月,

  林大夫对阿锦的考察或许也有了一定的结论,确定她的性情还算是不错,很是有几分沉稳,手脚也颇为麻利,这才开始教导阿锦称药,抓药之事,偶尔也会提点阿锦一下,一些药草的作用。

  就这样,

  阿锦在杏林堂呆了两年的时间。

  “林大夫,药草我已经整理归置好,就先回家了。”阿锦清点了一下自己手头上的东西,没有遗落的,这才扬声给林大夫说了一声。

  准备回家。

  今日是她一个月回家的日子。

  林大夫回应:“好,我知道了。桌子上有包好的白糖糕,你带回家,给你家人也尝尝鲜。”

  “谢谢林大夫。”这两年来,阿锦也赚了一些钱,嗯,就是重操旧业,写了几个话本,其实最一开始她是去抄书,不过抄书的话,需要的时间长,且要求严,工资给的还不高。后来知道书斋老板也收话本,虽然给的钱也不算多,不过对比抄书来说,却宽松一些。

  最一开始,阿锦没名气,写的话本,给的钱并不多,一本,只给五十文,好在没什么字数要求,阿锦便都写的是小短篇,几个月后,才渐渐受到欢迎,虽不像是上辈子那般,写一本就要几十两,或者上百两。

  不过经过这两年的副业,也叫她手里攒下十余两银子,所以,每次回去,她也会给家里带些东西,改善一些生活。

  当然,钱她是不会给宋祖母和宋娘子的。

  怎么说?

  倒不是吝啬舍不得,而是她是有自己的计划的。

  ……

  这两年,

  宋家的变化有点大,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生活条件改善了不少。

  怎么说?没了阿锦这个读书人,很显然,家里的开支就节省了一大半,虽然依旧不算富裕,但偶尔饭桌上也能见见肉,改善一下生活,家里人,每年也能做上一身新衣。

  不像是以前一样,因为要省束脩的银钱,家里一年到头也见不到一次肉,衣服更是不用提。

  也是因此,

  今年宋莲说人家,家里的底气也更足了些。

  两年前,宋兰出嫁,那两大箱子的嫁妆,看的村子里不少姑娘眼热,也让三里五村的人都知道,宋家疼爱女儿,给女儿的嫁妆,那叫一个厚实。

  所以,宋莲这里一及笄,前来宋家提亲的人,几乎要把门槛给踏破。

  甚至宋娘子娘家那边也起了心思,前来问了几次,宋娘子还真的有些意动,不过叫阿锦劝说下。

  宋娘子的娘家那边,虽不是什么刻薄人家,但那熙熙攘攘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就叫阿锦不喜的很,宋莲嫁过去,上头可是有三个婆婆,嗯,就是宋娘子的祖母也还健在。就说表兄妹这一点,阿锦就不会同意。

  虽说大梁民风是开放些,但对女子依旧是苛责。

  万一将来生出个有毛病的孩子,这还不得一股脑都算到宋莲头上,这可不行。

  再者,对比在地里刨食,当然,阿锦绝对没有看不起农民的意思,只是既然能寻到更好的人家,为什么要退而求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