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古代庶女
作者:午后半夏      更新:2022-03-15 00:07      字数:4175
  大漠分裂为漠南和漠北,其中漠北的新王,还是女子的消息,一经传开,不止朝堂上议论纷纷,就是在民间,一时间也成了茶后饭余的话题中心。

  而苗家自然也有说起。

  “这漠北女王还真的是厉害,竟是能女子之身成为女王,值得我等敬佩!”一个二十多岁,容貌清丽的女子,也就是苗如娴,笑吟吟的开口说道,言语间尽是对漠北女王的赞叹。

  立刻就有一娇美艳丽的女子,也就是苗如妍,轻轻嗤笑了一声,说:“这有什么好敬佩的,大漠不过是蛮荒之地,纵然是成为女王又如何?依旧不是在风中吃沙子,日子过得苦巴巴,有什么可羡慕的。”

  “七姐,你这话说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过得有多好?瞧瞧,我这话说的,七姐的夫家虽然是小门户,家境不显,但谁让我们七姐是苗家的嫡长女呢?又素日最得大伯母的宠爱,万事都是向着你,连两位兄长都不及你,自是不会委屈了你。”苗如娴可不是个善茬,笑盈盈的开口说道。

  她这话一出口,苗如妍的脸色顿时一黑。

  苗如妍虽然自诩夫君未来是有大前程的人,但那都是新皇登基后的事,眼下却是还不显,不过是国子监丞,因而被苗如娴这么一怼,纵然不是第一次,却还免不了有些动气。

  苗如娴却还嫌不够似的,又接着说:“七姐,你是知道我的脾气,最是个直爽的,若是有错处,你担待一些,千万不要和妹妹一般计较。”

  “这是自然,说起来,满京城谁人不知,八妹你最是个贤惠能容人的,家里的妾室抬了又抬,热闹极了,不似我府里,清净的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苗如妍在静下来后,也反驳说道。

  说起这个,她的心里是极其庆幸的,大约这辈子是‘真爱’的苗锦柔早死的缘故,卢岩是一改上辈子痴情的模样,反倒是贪花好色起来,自打成亲,有了嫡长子后,这后院里,可是热闹极了,光是有名分的妾室姨娘,就有七、八个,那些出身卑贱的通房丫头就更多。

  “七姐过誉了,这是妹妹该做的。”苗如娴抿了一口茶笑道。若是早两年的话,她可能还会介意,但如今,早已经不在乎,她有儿有女,又得公婆看重,夫君那里,虽然喜爱颜色,不过也给够她敬重,只要她端得住,这安定侯府二少奶奶的位置,永远就是她。

  那些姨娘妾室,不过是打发时间的消遣罢了。

  苗如妍和苗如娴你来我往,唇枪舌战,其他人鼻眼观心,是一句也不敢随意插口,以免殃及鱼池。

  说起苗家,如今距离阿锦‘死亡’一经过去十余年的时间,不说苗如妍和苗如娴早已出阁,嫁为人妇,就是昔年便是府里最小的十小姐,年方五岁的苗锦玲也已经出阁,今日便是她三朝回门的日子。

  因此,苗家已经出阁的小姐,府里现如今的姑奶奶,在京的都已经回来。

  其实苗老夫人在几年前就已经过世,苗父那一辈的兄弟也已经分家另过,十小姐苗锦玲是大房庶女,那苗如娴这个二房嫡女,其实本可不用过来,隔房庶女回门,依照她的身份,很是不必跑这一趟。不过苗如娴今日可是特意过来的,就是因为知道苗如妍会今日回来。

  嗯,你想的一点都没错,她是特意回来看苗如妍笑话的。

  说起两个人的仇怨,那就要追溯来多年前。

  虽说她们俩是苗家唯二的嫡女,但两人的关系并不好,甚至还相当恶劣。

  对苗如娴来说,她在意的是双方身份上的差异,嗯……也就是苗如妍是长房的嫡女,父亲本事,再进一步,就是阁老,位高权重,兄长也争气,都已经考取进士,在外为官,积攒资历。她虽也是嫡女,不过她是二房的,苗二叔,一直到今日,也才不过是个从三品的礼部侍郎,还是全靠兄长的提携,弟弟也不甚争气,一直到如今才不过是个生员,连秀才都不是。

  反之,

  对苗如妍来说,苗如娴则是家长嘴里的别人家的孩子,每每她犯错,不拘是苗父还是苗夫人,都喜欢用苗如娴来举例,什么比你听话,比你懂事,比你有礼,才学性情也都出众之类。

  以至于不管是苗如妍还是苗如娴,自幼就对双方没有多少好感。

  不过即便没什么好感,好歹能保持面上情,不过打从十年前,双方便正式交恶。

  原因简单,就是婚事。

  苗如娴虽然得意于自己嫁了一个好夫婿,但每每想到,这件婚事,是苗如妍极力摆脱不要的,她的心里就不自在极了,要知道,依照她的身份,若非是这样的话,她是不够格嫁到安定侯府的。所以,三番五次,没少找苗如妍的麻烦。

  而苗如妍也不是吃素的,自然不会忍让苗如娴,她是重生人士,知道不少预知事情,虽然在阿锦的身上翻了跟头,毕竟对苗家来说阿锦是个‘死人’。

  但其他事情上,却畅通无阻。

  只略施小计,就让苗如娴丢了人。

  双方的仇怨就越结越深。

  最一开始,真的是苗如妍占据上风,但十余年过去了,却叫苗如娴占据了主动权。

  原因也很简单,当初骄傲无比的苗家嫡长女,居然嫁给了一个六品小官之子,叫刘学文,若说对方惊才绝艳也就罢了,但对方虽也是二甲进士,但几乎是以吊尾车的名次,差两名就要掉到三甲之列去,可见才学也就那样。至于样貌的话,虽然英俊,但却不是眼下京中却憧憬的斯文俊秀,第一眼瞧过去,不像是读书人,而像是军营武将。

  家境更不用说,六品小官,能有多少家底??

  就刘学文的情况,别说是苗家嫡长女,便是受重视点的庶女,苗家都不会嫁过去,因而当初苗如妍的婚事一定下来,京中还有不少人怀疑,苗如妍是不是有什么不妥之处?这才低嫁的。

  倒是叫苗家被人好一番议论。

  其实不止是苗如娴嘲笑,骄傲的苗家嫡长女,千挑万选,放着侯府公子不选,却挑了个听都没听说过的小官之子。就是苗父和苗夫人在知道的时候,也是极其不理解,苗夫人更是气的锤了苗如妍好几下,但苗如妍铁了心要嫁,更还说出两人已经私定终身,气的苗夫人险些晕厥过去,在床上躺了两天才缓过神来。

  苗父也一样,甚至更生气,当场给了苗如妍一巴掌的那中。

  不过不管两人再怎么生气?想到苗如妍说的两人已经私定终身的事,这万一传出去……因而,虽然满心的震怒和不悦,到最后还是同意了这门婚事。

  这就也成了苗如妍被人嘲讽的缘由。

  殊不知,苗如妍的心里却有中‘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叹。

  她是重活一辈子的人,自是知道不少未来之事,其中最重的自然就是,下一任的新皇是谁?不是斗的乌鸡眼一样的大皇子和二皇子,也不是最受宠爱的七皇子,而是母妃早逝,素来不受重视的四皇子。

  而刘学文就是四皇子的老师,日后也就是帝师,且因四皇子不受重视的缘故,刘学文更在某中程度上担任了父亲一职,和四皇子感情深厚。四皇子也是个知恩的人,登基后,很是厚待刘学文,使得对方年不过四十,便已经拜相入阁,成为大昭最年轻的阁老,当然,最让人艳羡的还是刘学文即便是拜相入阁,也不曾纳妾,始终就只有一个刘夫人。

  让刘夫人成为大昭最让人羡慕的女子,便是公主,也不曾有这样的待遇。

  她就是因为知道这一点,在礼佛的时候,偶然碰到刘学文,便来了个偶遇,才子佳人,自是情愫暗生,接下来的一切便都顺理成章。

  至于上辈子的刘夫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可怪不得她。

  只是她重来的事,是个秘密,不能告诉任何人,她可不想被人当成妖魔附身,神鬼之说,最是让人忌惮,她可不想落个不得善终的下场。

  自然的也就无法和苗父和苗夫人说清楚,不过她坚信,自己现如今所受到的一切委屈,在将来刘学文成为阁老的时候,都会加倍补偿给她。

  到时候,被世人所艳羡的对象,就会变成她。

  苗如妍一直笃定着,并且万分期待那一日的到来。

  ……

  阿锦在成为漠北女王后,可没有轻松下来,而是更忙了,毕竟漠北刚刚建立,根基还不算太稳,这些年和达鄂族或者应该成为漠南的战事,让他们很是有些伤了元气。

  当然,漠北伤了元气,漠南只会更重。

  双方如今都需要休养生息,所以,难得这一年里,都再没有任何战事发生。

  而阿锦更是抓紧这个时间来发展漠北,虽然说事情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和阿锦最一开始设想的周游天下,是有点出入,不过在其位谋其政,她既是已经成了漠北女王,那该是她的责任,自然也不会推脱。

  对漠北而言,首当其中要解决的就是温饱。

  这个问题,在劝说漠北一众小部族联合的时候,阿锦就已经想过,她所熟知的,产量最高的还是马铃薯和番薯,而她的运气也不错,早在她做贸易生意时,就因缘巧合,在吐蕃发现了番薯,自然和后世她所知道的番薯产量没得比,但亩产好几百斤,也足够惊人了。

  这也是她当初能够成为联盟首领的一大原因。

  只是大漠之所以叫大漠,是因为沙漠和戈壁的面积占了大半,让人生存的草原和绿洲并不多。

  所以,

  治沙也要提上日程,不过治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是要慢慢来。

  不过阿锦也已经让人组建了治沙队,虽说目前就只有两、三百人,相信在数年后,这个队伍会扩大到上千,甚至更多。

  除了这些之外,其他的方面阿锦也没忘记,像是修订律法,也不怪大昭说起塞外,就会嗤之以鼻,称之位蛮荒之族,其中的弊端可不是一两句就能说清楚。

  为了定制一部利民却又能让自诩贵族的老臣接受的律法,可是不知道耗费了阿锦多少心血,甚至一度有些后悔,自己为什么要把摊子铺这么大。

  不过感叹两句后,该做的还是要做?

  鼓励商道,毕竟漠北实在有些贫瘠,环境气候也恶劣,这来往的贸易,是不能断,就像是阿锦,即便是做到如今的地位,她的商贸行,也都还运营者,甚至更好了。

  至于商贾低贱这中话,在阿锦这里压根就没存在过。

  同时也还有文化的传播,同化,像是文字语言的统一,毕竟小部族多,这方言也就多,需要进行统一,以便更好的交流和教导。她这样做,其实也不是没有反对的,阿锦就先动之情晓之以理,讲得通就最好,讲不通的话,就以强权镇压,她现在可不是十余年前,几乎什么都没有。

  如今她兵权在手,大权在握,得漠北百姓人心,话,你听就皆大欢喜,双方满意,不听的话,就先打到你听,总之结果不会变。

  如此,不过五、六年的时间,整个漠北焕然一新,百姓安居乐业,国力欣欣向荣,阿锦这个漠北女王也成了他们眼中的明君,备受爱戴。

  国力的充足,让漠北一应的官员也生出了野心,而目标直指漠南。

  便有不少人提出,出征漠北。

  只是出征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同意的有,不同意的也有,还没等他们商量出结果,没想到,漠南那边倒是率先出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