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买煤
作者:三六九龄      更新:2022-12-20 17:47      字数:3264
  柳承珏看着送回来的《三国志》翻了翻,被卫景平折起来的那一页说的是,有一年冬天曹操在铜雀台上登高望远,忽然一低头瞥见一女子头戴金饰,身着绫罗,问她是谁,得知是曹植的妻子,立马下了一道诏书送到儿子府上,说其妻好华丽不事节俭违反家规,请她自裁。

  曹操虽被人喊作“曹贼”,但他治国治军治家的诸多办法全是后来人非学不可的。

  柳大人懂了,卫景平跟他一样,也是赞成动用隆刑峻法的——沈黄不杀不行。

  但是也不能这么说杀就杀,柳承珏想了想,叫人给卫景平捎了两个字:民愤。

  卫景平拿到这两个字笑了笑,这好办。这天他出去两三趟,次日一早“府衙”,柳承珏的毡帐前就聚集了乌泱泱的人群,有戍军有宫女有百姓,他们都就一件事要告官——那就是吃了沈黄卖的烤“鹿脯”串之后上吐下泻状似中毒,在床上躺了数十天才起来,如今还头晕着呢,要求太守大人严惩奸商,还他们一个公道。

  柳承珏命人把沈黄押出来,来告状的众人看见他,群情激愤,尤其是几个当兵的挥着袖子冲上前去要杀了这个姓黄的奸商。

  江扬站出来说道:“各位父老乡亲们不要冲动,柳大人和本官会依法从重处理的,都回去吧。”

  他回头低声对柳承珏说:“大人,上次咱们商量的对沈黄的处罚是不是太轻了,似乎压不下去这汹涌的民意啊。”

  他没想到竟真的吃坏了人,事情会不受控制地闹大了。

  “嗯,”柳承珏说道:“涉及到戍军那边了,纪大将军肯定要上奏的,咱们先前给沈黄定的罪名太轻了。”

  等各官吏出动安抚好前来告状的众人,江扬又把他们召集起来,说形势所迫不容他们心慈手软,可能不得不给沈黄定个死罪了。

  这次没有人持反对意见。

  柳承珏和卫景平对视一眼,这才“悲天悯人”地说道:“本官先就判沈黄秋后处斩的事给朝廷上个折子,或许还有回旋的余地。”

  话虽是这么说,但涉及到驻守边关的将士,睿元帝和朝中老臣再讲究上天有好生之德也会怜惜沈黄一个商人的命,大抵没有转机了。

  沈黄死定了。

  这么一通下来,复盘的时候,他们没有因此背负酷吏的名声,这件事看起来处理得算是圆满了。

  正月十八,柳承珏请的前来勘测、设计如何修建龙城郡府衙的风水先生金阿福来了。头一次听到“金阿福”这个名字,卫景平就有些无聊地想问问柳大人,你确定这位是风水先生而不是某大户人家的管家吗?

  不过得知这位阿福先生的祖上曾经为皇室选过好几座皇陵的位置,还是有点本事在身上的。

  见了面,果然是位胡须飘飘,道骨仙风的……话非常之多的糟老头子。

  卫景平跟他不熟,只坐者暗戳戳观察他的一举一动。金阿福和柳承珏寒暄完,忽然目中精光四射地对着卫景平来了,一开口就是熟悉的:“贫道观这位大人骨骼清奇,根骨奇佳,乃是百年不遇的——神童才子!”

  呵呵。

  在座的都被他逗乐了,柳承珏笑道:“卫主簿乃是甘州府的解元,不能说百年不遇,但也是我朝数得上的神童才子,老金,说点有用的。”

  “哦,”金阿福翻了翻白眼说道:“听说他给柳大人出主意要挖炭石?”

  就没听出来他老人家说的是反话嘛,竟有人笨到要挖炭石,哼哼。

  此小子一看就太年轻太天真。

  柳承珏不解:“……”

  这边关苦寒之地,要是人口一多到了冬日,没有炭石只靠牛粪怎么能过冬。

  “这西北风沙之地,挖那个做什么?”金阿福翻着大大的白眼:“去晋州府采买不更好。”

  那地方一铁锹铲下去,全是黑漆漆的炭石。

  值个屁的钱。

  而这边多的是金矿铜矿啊,他早年就探测出一处金矿,他不会看走眼,保证挖出来的黄金不用冶炼就是纯金,只是当初没有人合伙开挖罢了。

  至于炭石那常见的东西,去晋州府买就是了。

  卫景平:“……”

  这人虽然嘴欠,但说的好像有几分道理。

  且看他能不能找得到金矿再说吧。

  得知晋州府有上好的煤炭,柳承珏就派卫景平带着银子和人前去接洽,要是能采到便宜的炭石就更省事了,绰耶这部分人,留着用来挖金矿吧。

  能赚更大的钱。

  卫景平即刻动身前往晋州采买炭石,一路上他不仅感慨这信息真是不对称啊,金阿福知道晋州的炭石资源丰富,一铁锹下去就能获得,他和柳承珏他们就不知晓,怪不得好多士子说要游历天下才能增长学识的,果然诚不欺我。

  四日后到达晋州府,他扮作商人四处询问了一番,货比三家之后在一家雷姓炭石商那里订了四十马车的货,先头付了一成的银子,约定了送货时间门之后,卫景平又在晋州府转了一日,这才启程返回龙城郡。

  到了龙城郡稍稍歇息,五日后,他订购的炭石就运抵了,郡内的戍军和百姓见了炭石,有人狂欢有人马后炮:“我说什么来着,这东西没什么稀罕的,拿银子就能买到。”

  卫景平看看鱼贯而来领取炭石的百姓,心道:有本事你提前详细告诉我去哪儿买啊。

  不过此去晋州府,他发现那里的商业非常繁华,南北杂货流通非常频繁,这就给龙城郡指了条明路——等此地人口增多了,头等大事便是要兴商贸!

  ……

  二月二是当朝的野菜节,这天,正月十八,柳承珏请的前来勘测、设计如何修建龙城郡府衙的风水先生金阿福来了。头一次听到“金阿福”这个名字,卫景平就有些无聊地想问问柳大人,你确定这位是风水先生而不是某大户人家的管家吗?

  不过得知这位阿福先生的祖上曾经为皇室选过好几座皇陵的位置,还是有点本事在身上的。

  见了面,果然是位胡须飘飘,道骨仙风的……话非常之多的糟老头子。

  卫景平跟他不熟,只坐者暗戳戳观察他的一举一动。金阿福和柳承珏寒暄完,忽然目中精光四射地对着卫景平来了,一开口就是熟悉的:“贫道观这位大人骨骼清奇,根骨奇佳,乃是百年不遇的——神童才子!”

  呵呵。

  在座的都被他逗乐了,柳承珏笑道:“卫主簿乃是甘州府的解元,不能说百年不遇,但也是我朝数得上这时候皇后会赏赐你珍珠一颗或者锦缎一匹,要是你抽的小条上写的菜名和睿元帝夹起来的菜不一样,那你就给大家表演一个拿手的绝活,吟一首诗或者歌舞一支……实在不会的,学和驴叫也能过关,反正图个乐子,不会因为这个你就要获罪的。

  据说有一年的挑菜宴上,谢回有一次实在是不想作诗,于是就给大家表演了一个喝凉水吃生姜,也逗得睿元帝哈哈大笑。

  今年的挑菜宴上,头一个没中奖的是贾淑妃,她叹了口气笑道:“臣妾既不会作诗又不会唱曲儿的,唯能饮酒,就给陛下和皇后娘娘表演个牛饮酒吧。”

  说完命人取了一大碗酒来,她一仰头,咕咚咕咚便喝下去了。等喝完之后,酒晕脸颊,她借着酒兴唱道:“人生在世如春梦……且自开怀饮几盅……”贾淑妃醉眼朦胧,将《贵妃醉酒》唱得又妩媚又到位,叫睿元帝的眼神都直了,席间门一直没离开过她。

  皇后不经意瞧着这一幕:哼,都快四十岁的人了还不知自重这般耍狐媚子。

  睿元帝见贾淑妃喝得好兴致,他自己也要了一樽来陪饮,霎时觉得年轻了十岁不止的样子。当晚他就宿到了贾淑妃那里,夜半月影照进来,窗外的梅树透过纱帐映照在贾淑妃的肌肤上,如梅花的枝桠缠绕在白瓷璧上,二人看着有趣,也不顾被褥被踢下去了好个恩爱缠绵,折腾得是筋疲力尽。

  初春的夜里宫中虽烧着地龙,但还是有寒气的,帝妃二人连被子都不盖就这么“尽兴”了半夜,次日一觉醒来全都发热病倒了。

  到了二月初九,睿元帝忽然胸痛,夜里咳出半盆子血来,不省人事了。

  皇太子秦翎已经监国月余,朝廷在他的执掌之下倒还算井井有条,朝野上下心照不宣,马上要迎来新君了。

  到了二月十六日晌午,睿元帝忽然清醒了过来,他拉着太子秦翎的手,指了指文婴,气若游丝地说道:“朕将太子托给文相了。”

  之后眼一闭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

  龙城郡。

  一开春,大批的犯官家眷扶老携幼从各流放帝赶来龙城郡,为了安置他们,卫景平这两日忙得脚不点地,连睡觉的时间门都快没有了。

  二十二十一,一个头勒着白孝布打着白幡的驿卒忽然奔进龙城郡郡门,手里举着圣旨哭喊道:“柳大人,陛下……驾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