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抵京
作者:三六九龄      更新:2022-11-25 12:15      字数:3313
  卫景平提笔迅速将文章写下来,拿着去找温之雨点评。一进门,温之雨手里高高举起戒尺,又重重落下,“啪——”,打在皮肉上,余音吓人三日不绝。

  定睛一看,原来挨罚的苦主是顾思炎,那孩子正埋头苦喊:“老顾你有种你亲自动手打我呀,你来呀。”

  卫景平心怀仁慈地悄悄退了出去,不急,让温之雨先罚够了顾思炎再说他的事。

  等了片刻,顾思炎龇牙咧嘴拍拍屁股从屋里出来跑走了,他才又重新敲门进去。

  文章递过去,他立在一旁等着,温之雨扫了一遍说道:“今日这篇文章,你用了正破,只说明主旨,既不连上,也不侵下,没用佶屈聱牙的词句,非常醒目,很好。”

  他依照八股文的结构次序,从第一道程序“破题”,到最后的工序“束比”,都一一做了细致的点评。

  卫景平恭敬的地听着,等着他挑毛病,结果温之雨今日一反常态地说道:“你文章能做到这个程度,已将我的本事全学去了,我没有什么能再教给你的了。”

  “……”怎么听着有种孙悟空他师父赶他走时候的调调呢,温夫子别呀,这也太吓孩子了。

  可温之雨是个实在人,他说教完了就是完了,摆摆手说道:“回去吧,这个点也该放学了。”

  “那学生以后跟谁学做文章呢?”临走的时候,卫景平又多问了句。

  温之雨流露出一种“他么比我还菜”的神色,拈着胡须想了想说道:“再往上就靠自己的悟性了,不必学谁。”

  要说往后上林县能教卫景平的,倒有那么个人,只是那人的品性一直被读书人瞧不上,想着他院试稳了,温之雨就没作推荐。

  卫景平:“……”

  直到走出白鹭书院的大门,他一拍手想到了:咦,温夫子这么说,他做的八股文岂不是出师了。

  是这个意思吧,他没理解错吧。

  姑且让他先这么想着高兴两天吧。

  潘逍和傅宁在老地方蹲他,一蹲一个准,说今日还要跟他回墨铺捶墨,卫景平来者不拒:“先说好了,捶一会儿就赶紧回去啊。”

  放松可以,但不可耽误念书。

  到了墨铺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一阵阵轻灵脆的笑声:“……皮猴该回来了。”这是卫贞贞的声音。

  “说不定一来最起码两三个,”这是卫巧巧的声音:“这个点儿了是该回来了。”

  正准备打开帘子进去的卫景平:“……”

  说谁是皮猴呢。

  他忽然想起前世一个插曲来,那会儿他初一,邻居对门的小女生也初一,有一天放学,他听见那个小女生的妈妈在教育她:“千万不要早恋……”

  “我们班的男生一个个都跟皮猴似的,谁跟他们早恋……”

  仿若时空错乱,相似的话让他又听了一遍。

  “卫二姑娘说谁是皮猴呢?”潘逍不怀好意地看了卫景平一眼。

  他是自来熟,跟卫贞贞一见面就搭上话了。

  这个社牛,卫景平都自愧不如。

  卫贞贞看了卫景平一眼,跟看潘逍的眼神完全不一样,一下子变得有内容起来:“对了对了,今日家中有贵客正等你呢平哥儿……”

  卫景平愣了愣。

  “昨日来咱们墨铺买墨的那俩公子,”卫贞贞说道:“竟是来找老姚的。”

  “来找老姚的?”卫景平一下子紧张起来:“他们是老姚的什么人?”

  他可是从没听姚春山提起过族中的侄子什么人的。

  卫贞贞道:“那位周公子说和姚家是故旧之交。”

  哦,老姚的朋友的儿子找老姚来了。

  “他们怎么找到这里来的?”卫景平加快脚步回家去了。

  ……

  卫家。

  说出来找姚春山的目的之后,周美彦和吕栋被请去卫家当贵客来招待,还从卫长海嘴里听说了姚春山这些年的事,那叫一个唏嘘啊。

  正想些有的没的,只听见一个年岁最小的书生模样的少年进来问道:“你是周公子?”

  不是张三啊。

  “正是在下。”周美彦昨日太被卫景川和卫贞贞吸睛,没仔细看卫景平,这才发现这小子一举一动看起来皆是个品行良好的读书人啊,于是亲切感立刻来了:“你是卫四公子吧?听说你已经考取了童生。”

  “侥幸而已,”卫景平摆出他的口头禅:“周公子不远千里从京城过来,听说是来找姚先生的,”他皱眉道:“怕是要叫你白跑一趟了,姚先生已于八日前离开上林县回京去了。”

  周美彦早从卫巧巧口中得知扑了个空,说道:“我已经知道了,我这就启程去追他。”

  来都来了,不得目睹一下姚春山究竟收了个什么模样的学生嘛,否则回去怎么跟他爹吹牛皮呢。

  心事一了,周美彦立马说道:“我就不叨扰卫伯和卫三哥卫四公子了,这就启程去追姚墨,告辞。”

  卫景川看了看卫景平:“那我……送送他?”

  他担心这小子的马再惊了。

  卫景平见孟氏已备好了上林县的一些点心吃食相送,点头道:“三哥去送送周公子吧。”

  ……

  次日又是上学的日子,自从温之雨让他出师之后,卫景平每日就把书院的藏书阁当教室了,占个角落,一边博览群书,一边仔细琢磨一道又一道历届院试的真题。

  十来天嗖地就过去了。

  四月初九,黄道吉日,宜嫁娶。

  卫长河续弦再娶的酒席就定在了今日,卫家从早几天就张灯结彩,从外头猛一看灯笼挂得比过年还喜庆。他一个大老粗竟娶了个带着开蒙儿子的婆娘,这在上林县是多么光彩的一件事啊,来庆贺的街坊邻居络绎不绝,一大早就把卫家围拢了个水泄不通。

  今日白鹭书院没有放假,卫景平原先打算请一天假参加卫长河的婚礼来着,谁知道前一天他继婶娘张氏来店里找他,提前给他包了个红包,说不要请假过来了,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不在乎这一天看不看见,非让他照常去上学。

  所以等卫景平放了学回到家中的时候,已经要改口叫张氏“婶娘”了。张氏一进门,就给家里的姑娘小子每人做了一件衣裳,拿出来送人的时候,卫家都觉得简直捡到宝了。

  卫长河这个续弦娶得太可心了。

  只是她带来的儿子,那个叫严文瑞的六岁男童,长得干干瘦瘦的,自打进了卫家的门之后就一句话都不敢说,看着可怜见儿的。

  ……

  同一天中午时分,卫景英一路陪着姚春山走走停停,终于进了京城的城门。

  宽阔的主路两侧看去皆金钉朱户,雕梁画栋,覆以青瓦,上头镌镂鸟兽飞骧之状,观之巍峨壮丽,光耀夺目。

  京城好大啊,眼好晕啊。

  卫景英心中底气不足,但姚春山就不一样了,进了城门之后,回到故土,闭着眼睛都知道哪儿是哪儿,一路指路引着卫景英走到姚宅门前,当家作主地道:“英哥儿,这是我家,来,咱们进去喽。”

  “老姚,我就不进去了,”卫景英道:“等我找好落脚点,再来找你。”

  卫家还不曾把卫景英做梦想进北衙六军的事告诉姚春山,是以姚春山还不知晓卫景英的事,以为他只是想在京城多逛几日自在下罢了,就道:“你记着这里,哪日不想玩了,或者有事情了,就来家中找我。”

  卫景英道了个“好”,转身就走。

  姚春山在门口站了会儿看着他走远了才进门归家,远路回来,首要的一件事就是沐浴更衣,他讲究地洗了个彻底,从包裹里取出崭新的衣裳穿在身上。

  这是一套褐色缠枝山茶花三色绫绸上杉,下身用方格杂卉八宝闪缎,连靴面都是用的妆花绫罗,活似一身地主老财的衣裳,是孟氏比照着繁楼掌柜许德昌身上的好料子,请上林县最好的裁缝给他裁的,花去三两多银子呢。

  他才整好袖边裤脚,外头就有人激动得不成调子:“果真是回来了,门开着呢。”

  姚春山赶紧迎出去,看见来人,他神情一紧张嘴巴歪了,更像个地主老财了。

  来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他的前亲家公周寂然带的一群人,周元礼,周夫人,周美彦,周如梅,姚溪,家丁婆子若干。

  周家爷、子、孙三位男人依次是褐色、深蓝色、红色圆领长袍,皆脚踏黑面白底皂靴,颇为齐整的站在他面前……

  周如梅今日穿的是淡烟紫色的交领衫群,绣着绿萼梅,而姚溪则梳着双丫髻,穿着淡金竹叶梅花刺绣斜襟,白底交领的褙子,下衬的是印着梅花和墨绿色竹叶的图样,将京城里小小大家闺秀的清雅和贵气显了出来。

  周寂然被姚春山这一身绫罗闪了眼,茫然地看了看姚春山,又转头对姚溪道:“还不快去给你祖父磕头。”

  姚溪屏住气站在她娘身侧,一动不动。

  周寂然轻咳一声:“如梅,溪儿?”

  溪儿。

  姚春山神色一凝。他此刻那模样有些悲怆,又有些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