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第 125 章 番外一
作者:承越      更新:2023-03-20 19:41      字数:4565
  【前情提示】:此时为五月,小远已与陆琛同居,这日与管培同学们聚餐喝醉,回家后被陆琛用手帮,也帮了陆琛。次日晚,陆琛主动来蹭次卧睡……

  清早,贺晓远站在卫生间镜子前。

  他对着镜子歪过头,颈间清晰的一块红。

  他用指尖轻轻抚着,一面心想陆琛也太用力了吧,一面庆幸是在这个部位,衬衫领子一挡就挡掉了,否则他今天还要去见人,被人看到,多难为情。

  他决定今晚陆琛要是再这么啃他,他就要和陆琛好好说道说道,亲就亲,这也亲得太用力了。

  进而想到会这么用力,大概是因为陆琛当时情难自禁、忍得十分难受。

  脑子里差点要有画面了,贺晓远赶忙打住。

  早饭时,陆琛问起今天要去见的是个什么样的合作方。

  贺晓远边吃边解释道:“薛总介绍的,他带他外甥女去参加的一个户外课,户外课的老板刚好跟他聊了聊,想扩下公司规模。”

  “这种case太小了,薛总肯定不会接,就介绍给我了。”

  “刚好前段时间秦乘飞不是又开始跟着薛总干了么,薛总心里估计对秦乘飞还有意见,把项目介绍给我,恐怕也是故意做给秦乘飞看的,让秦乘飞难受难受。”

  陆琛对此笑了下,没评价什么,只说到那个户外课的项目:“现在的孩子普遍近视早,增加户外运动储备远视的概念很多家长也都知道了,确实是个可以入手的项目。”

  贺晓远:“是吧?”

  想了想:“不过项目体量估计会很小。多开几家店、扩下规模、增加点员工、丰富下课程这些,估计花不了多少钱。”

  话虽如此,贺晓远神情里有期待,干劲也很十足。

  陆琛心知小男友不会因为case规模小就不放在眼里。

  不过他确实也觉得贺晓远可以做些更正式更有前景的项目。

  他缓了缓,不动声色地提及:“我这边有……”

  贺晓远立刻做“打住”的手势:“停!”

  表态:“不用,我自己可以。”

  陆琛含笑:“男朋友适当的帮点小忙而已。”

  贺晓远:“男朋友什么忙都不用帮。”

  刚好吃完了,抽纸巾擦嘴、起身:“男朋友把碗洗了就行。”

  说着离开餐桌。

  陆琛提醒:“忘了什么?”

  擦好嘴的贺晓远转身走回来,张开胳膊和坐着的陆琛抱了下,说:“我去上班了,晚上见。”

  陆琛拥抱的手落下,在男生腰上轻拍了下:“去吧,有事给我打电话。”

  —

  约好的咖啡店,准点但晚到一步的贺晓远见到了“天宇户外”的老板戴志文。

  戴志文三十多岁,瘦、高,肤色偏黑,与贺晓远握手的时候手握得偏紧了些,可见很重视今天的见面,也有些紧张。

  “坐,坐。”戴志文招呼贺晓远。

  贺晓远也客气了下,两人一起坐下。

  心知戴志文会不太知道如何开场,不必要的寒暄也浪费时间,贺晓远索性率先开口道:“是这样的,薛锦明薛总已经把你这边的一些情况和我说过了,我对你们挺感兴趣的,也有合作的意向,所以今天来和您这边见面,大致的聊一聊。”

  说着从带的手提包里抽出几页纸。

  戴志文表现得十分客气,闻言点头表示好。

  贺晓远把几页纸中的其中一张递了过去,戴志文一愣,不解是什么,伸手接过。

  贺晓远解释:“是这样的,为了确保合作的诚意和基本意向,需要您这边做出点承诺,承诺我们之间,‘天宇’与我方公司之间关于合作是排他性质的。”

  “意思就是您在跟我接触的期间,以今天为起始,期间您不会和其他投资方有关于公司发展投资发面的接触。”

  “我们的沟通内容和细节,您也不会告知给类似的第三方。”

  贺晓远征询着:“您看可以吗。”

  戴志文听完便立刻表态道:“当然当然。”

  又示意文件某处空白的地方:“这里签吗。”

  贺晓远把笔递过去,提醒道:“您可以看看条款内容,有问题或者疑惑都可以问我。”

  戴志文已经在签字了。

  贺晓远心知戴志文是个心眼不多的“老实人”。

  签完字,贺晓远和戴志文正式聊起‘天宇户外’。

  原来‘天宇户外’的‘天宇’是戴志文儿子的名字,戴志文是跟着儿子小时候早教班的一节户外课,觉得户外课比室内课更有趣、对小朋友更好,可市面上却没有这种专门的户外课可上,才产生了自己做一个的想法。

  最早他们就是“草台班子”,他和老婆两个人,自己在外面发传单宣传,自己设计课程、户外线路,自己带队带班,从“小而精”做起,五节课、十节课一卖。

  后来会员多了,拉了家里的其他亲戚、招了人一起干,三年时间,会员总共三千多、遍布全市。

  而课程主要就是周六周日两天,一天一节课,一节课一个行程,课程均价在一百五,爬山、游湖、下乡都有,如果涉及更多费用,会另外再照情况收取。

  戴志文说一般都是他带队,天气好人多的时候,一节课可能会有二十多个孩子家庭一起参加,人少也会至少有七八个。

  一年365天、52周,基本每个周六日都不会闲着,就算天气不好,他们也会有pnb的选择,比如把爬山改成去乡下农家乐,农家乐的农户也是自家亲戚。

  贺晓远边听边默默算了笔账:一年52周,全满就是104节课,不可能每个会员每周每天都来,就当一个孩子家庭一次买的25节课可以在一年内上完,按照一节课均价150,那一个家庭一年的报课费就是3750,三年积累三千会员,那就是一千一百二十五万。

  三年一千多万流水,营业时间也只是周六周日,贺晓远就算不清楚其他少儿课程有多赚钱,但‘天宇户外’绝对赚得不少。

  尤其它还没有门面、人工费用也低,宣传除了早先的发传单,后期全靠口碑,爬山下乡这类也没有什么运营成本。

  贺晓远心道这项目看起来小,盈利模式却十分的不错。

  等‘天宇’的情况聊完,贺晓远问戴志文对融资扩建有什么想法的时候,戴志文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说:“我本来是想自己投点钱扩的,后来不是和欣欣的叔叔,就是你们薛总,聊了聊么,他跟我说自己扩,扩得不好就容易赔,不如找投资人。”

  “我去年刚换了房子,确实手里资金也不太够。”

  贺晓远点点头,表示他了解了,问:“你大概想要多少?”

  戴志文说得有些小心翼翼:“三、三百万到五百万之间。”

  贺晓远估的也差不多,跟着问:“对团队规模的扩建现在有什么想法吗。”

  戴志文:“我打算招点人,在另外两个区也……”

  下午,贺晓远回公司写项目申请和项目企划,他决定做天宇这个项目——小归小,不比跟陆琛演戏挖人正经多了。

  贺晓远不怕case小,有的做、做好就行。

  他正对着电脑敲项目申请,搁在桌上的手机响了,且消息提示音一直不停,似乎是有谁给他连发了很多的消息。

  贺晓远拿起来一看,是戴志文发的关于他对团队扩建、会员招入、课程更新的种种想法。

  本来这些想法贺晓远之前见面的时候是让戴志文想好了写下来发给他的——贺晓远的意思是归整好思路,条理清晰地写一份文档,然后邮件发给他。

  谁成想戴志文全发在微信,还是想到什么发什么,一点条理性都没有。

  贺晓远正在写申请,暂时没理,手机调成静音,由着戴志文发去了。

  等他写好申请看手机,戴志文竟然给他发了几百条信息,最后一句:“贺经理,你觉得怎么样?”

  贺晓远:“……”

  贺晓远只得回:【稍等,我看看。】

  想了想,发过去:【戴总你好,可以把你说的这些整理汇总下给我吗。】

  戴志文:【哦,好的。】

  于是就在贺晓远看消息内容的期间,戴志文发了个文档过来,贺晓远点开,以为戴志文汇总整理了思路,结果他那些12345全是零散的,也就是把聊天记录上的内容复制黏贴到了文档上。

  贺晓远有些哭笑不得。

  他倒不觉得戴志文是故意的。

  应该是戴志文久不上班,外加用微信跟人沟通习惯了,所以表述上都会比较零散。

  贺晓远也没让戴志文重新写,自己开文档,对着聊天记录把戴志文的思路归整了一遍。

  归整完看了看,贺晓远很快看出了问题:戴志文对扩建似乎是没有具体的概念的,他想法很多,但对应不到具体的“数额”。

  比如他要增加课程,这需要课程的研发,研发是有成本的,这个成本有人员工资、户外探路等费用。

  这些费用是要与想法挂钩的,这样才方便最后统计规划出一个具体的投资数额。

  但戴志文一概没有,他只说想法,至于想法落实需要多少钱,他一概没提。

  贺晓远只能再联系戴志文,让他把相关费用也考虑进去,这样方便最后估出一个大致的投资额度,也方便贺晓远后面跟公司申请额度。

  结果戴志文回了句:【啊?可这些我都不太懂啊。我以为我只要说想法,你们会看着给。】

  贺晓远:……?

  贺晓远举例子:【好比装修房子,是不是装修公司一开始会给业主列一个费用清单?就相当于费用清单。】

  戴志文:【贺经理,不好意思啊,是这样的,比如我现在再要招一个人带队,我知道我要给多少工资。但现在招一百个人,这些人分别干什么我可以一个一个来安排,但这一百个人你提前问我大概需要多少工资,我真的估不出来。】

  贺晓远:“……”

  贺晓远耐着性子:【比如平均工资在八千,那一百个人一个月就是八十万。】

  戴志文:【这个平均工资八千怎么算出来的?】

  贺晓远:【估的。】

  戴志文:【怎么估的?】

  贺晓远:……?

  贺晓远终于懂了,戴志文不是没概念,他是那种要走完前面99步才能踏踏实实走第一百步的人,让他跳,他不会。

  估?怎么估?

  毛估、心里估、大概估估啊。

  你要三百万,又不会有人追究你三百万里的每一分到底是这么用的。

  戴志文简直是老实人里的老实人。

  贺晓远哭笑不得。

  他这才意识到一件事:做项目未必是有个项目,签成落实、投钱占股就行。

  有些时候,合作方和一个待投资的项目,或许是非常不成熟的。

  贺晓远跟着便意识到,‘天宇户外’这个项目想要做好,他很可能需要搭把手帮一帮。

  而帮之前,贺晓远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了解。

  当周的周六,大晴天,某区某公园的某个角落,一群叽叽喳喳的小朋友跟着家长陆续在这里汇合。

  穿着球鞋运动套装的陆琛戴着墨镜,身边站着相同装束的贺晓远。

  陆琛万万没想到,某位小男朋友说的周六约会,是跟着一群带娃的家庭一起参加户外亲子活动。

  陆琛戴着墨镜,耳边听着周围一群小孩叽叽喳喳欢快的说话喊叫声,默默转头看身边。

  贺晓远心知框了陆琛,非常老实主动地伸手牵住身边男人的手,还轻轻晃了晃,低声喊道:“爸爸。”

  陆琛:“……”

  贺晓远又晃了晃牵着的手:“爸爸,谢谢你带我出来玩儿,你也给我报个课吧。”

  不久后,人都到齐了,举着“天宇户外”旗子的戴志文走在队伍一旁,一边紧随大部队,一边扬声提醒道:“各位小朋友一定不能乱跑,要跟好自己的爸爸妈妈哦。”

  陆琛和贺晓远一起走在队伍的最末端。

  两人前面有个五六岁的小姑娘,一直扭头看一直扭头看。

  小姑娘的妈妈提醒小女孩:“别看了。”

  小女孩昂首:“妈妈,后面那个哥哥好高啊。”

  小女孩妈妈道:“估计是高中生吧。”

  贺晓远故意对陆琛道:“爸爸,我想吃棉花糖。”

  陆琛伸手在贺晓远屁股上拍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