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第88章
作者:鹤闻      更新:2022-03-14 20:12      字数:3432
  回去之后的事情就简单多了。

  齐斐暄只需要操心韩冯氏寿宴上让戏班子唱“千金记”的事儿, 等把张芸秋和齐佩芜吓破胆再进行接下来的事。

  而且……齐斐暄坐在书房中, 拿起桌子上将要写完的千金记。

  不知道谢夫人看了这出戏之后, 会不会有什么想法?

  谢夫人不傻, 她到底是深宅大院里长大的,不可能和天真不谙世事的小丫头一样。

  若是谢夫人稍微有那么一点疑心,就能够想到这些年来的可疑之处。

  到时候也算是让谢夫人提前做好准备了。

  齐斐暄提笔,写到戏中换孩子的事儿被发现之后,国公勃然大怒,之后就没再写下去。

  也不用写下去了。写到这里,齐斐暄的目的就能够达到了。

  她整理好纸张,叫了贞珠来:“去让掌柜的们找会写戏的人来。”

  “等等!等等!”韩云观从外头跑进来, “还用你自己去找?我帮你找就是了!”

  “怎么?”齐斐暄问。

  昨天回到京城已经很晚了,韩云观又一直跟着齐斐暄到了明巷, 天色一晚他不好回去, 就干脆留在齐宅住了一夜。

  所以这会儿韩云观在齐斐暄这里。

  韩云观道:“我要是走了, 谁来帮你?”

  他吩咐外头等着的随从:“去把赵先生请来。”

  “赵先生是谁?”齐斐暄想了想,“是会写戏的?”

  “赵儒。”韩云观道,“这些戏班子唱的新戏, 有八成都是出自他的手里的。”

  原来是他。齐斐暄了然, 颇为稀奇道:“你认识的人还挺多。”

  赵儒其人,在原书中没有出现过。不过齐斐暄穿越来这么久, 也听说过赵儒的名头。

  赵儒是个读书人, 没想到科举却屡试不中, 他一气之下干脆去给戏班子写戏, 倒也混出了几分名声。

  若是请这人来写戏,齐斐暄觉得有点大材小用了。

  “那是当然。”韩云观骄傲的仰起头,“我小时候就经常去听戏,后来就认识了赵儒。你等着,我绝对让赵儒把这戏给写好!”

  韩云观的随从很快就把赵儒喊来。

  赵儒是个清瘦的中年男人,他留着一把胡子,目光如炬面色红润。

  到了齐宅见到齐斐暄,他捋着胡子道:“不知公子让我写什么戏啊?”

  齐斐暄就把千金记递给他:“大致的故事已经写出来了,就劳烦你写成戏本吧。”

  赵儒接过去看了眼纸上的内容,激动道:“这个故事好!不知公子可否借在下笔墨一用?”

  齐斐暄看了贞珠一眼,贞珠立刻请赵儒去坐下,放好笔墨纸砚让他写戏本。

  齐斐暄也不再打扰他,和韩云观一起出了书房。

  韩云观道:“我祖母的寿宴,你打算怎么做?”

  “先把千金记唱了呗。”齐斐暄伸了个懒腰,半空中的神勇见状冲下来,落到齐斐暄肩头轻轻叫了一声。

  齐斐暄摸摸它的小脑袋,小声道:“要是闹起来,也正好算替你报仇了。”

  韩云观笑了起来。

  齐宅外。

  有人骑马赶来敲门:“有人吗?”

  门房探出头来:“谁?”

  “徐大人派我来送信儿。”那人牵着马道,“不知齐公子可在?”

  门房得过齐斐暄的吩咐,听那人说,便道:“原来是徐大人府上的!快些请进,我这就去禀告公子!”

  说罢将人让进来,然后忙忙的去找到了齐斐暄。

  听说徐峰景府上来人,齐斐暄倒没怎么意外。

  毕竟她现在算是徐峰景的幕僚,他府上来人找齐斐暄倒也正常。

  来人没和门房说究竟是什么事儿,所以齐斐暄到了厅内,见到那人后才问:“徐大人找我,是有何事?”

  “大人说请您到府上一叙。”那人道,“事情紧急,请公子快些。”

  听他这话,齐斐暄也不再耽搁,换了衣裳就让人驾车去了徐府。

  徐府内的气氛不太好。

  齐斐暄由人引着,一路去了徐峰景的书房。

  书房里人不多,仅有几个徐峰景的心腹在,齐斐暄进了书房内,那几个心腹便转头盯着齐斐暄。

  齐斐暄被他们看的浑身不舒服,咳嗽两声道:“徐大人这是遇到了什么事?”

  徐峰景摆手,让齐斐暄坐下后才说起他的烦心事。

  是因为他总觉得朝中会有大变。

  “朝中一直有传言,说陛下曾经遇刺。”徐峰景看了齐斐暄一眼,“而昨日锦衣卫指挥使卢瑁带人抄了礼部尚书张孟的家。”

  “罪名是谋反。”徐峰景略顿了顿,“张家满门一百七十口,已经全都下了大狱。”

  “礼部尚书谋反?”齐斐暄眉角一抽,“这个罪名到底怎么定的?”

  “不知。”徐峰景摇头,“但卢瑁说是因为张孟曾上书要陛下充盈后宫。”

  “嗯?”齐斐暄满头雾水,“等等,这不是很正常吗?”

  劝皇帝充盈后宫又怎么了?张孟是礼部尚书,他说这个很正常啊。

  齐斐暄眉毛拧成一团,就听徐峰景神神秘秘的说:“齐眠你原先不在京城,所以不知道,咱们可不能提陛下议亲的事。”

  齐斐暄挑眉:“哦?”

  “先帝曾在陛下幼时提过陛下的亲事。”徐峰景小声道,“刚提起此事,陛下就大病了一场,先帝只能将这件事暂且放下。”

  徐峰景脸上的表情有些紧张:“后来陛下病好了,先帝又欲给陛下定亲,可陛下却又病了一场。再到后来,先帝就不再说此事了。”

  也不止是皇帝小时候。

  徐峰景说,皇帝及冠亲政后也有人提过让皇帝立后的事儿。毕竟古人重子嗣,皇帝后宫空虚,一直没有储君也不像话。

  可奇就奇在,只要一有人提起让皇帝立后,皇帝就绝对会大病一场。

  渐渐的,大臣们就达成了不再提这件事的共识。

  原来是这样。齐斐暄了然。

  别说古人迷信,就是她这个不迷信的现代人,听到这些事儿都觉得奇哉怪也。

  这件事没人知道的原因也很简单。

  虽然要按大臣的话来说,这是皇帝缘分未到,不能贸然立后。

  可要是流传到民间,让有心之人知道了这事儿,恐怕就会传一些“皇帝无德,上天要让皇帝绝嗣”这种话了。

  自古以来皇嗣都关乎国本,这种事情,普通人当然是无缘知道的。

  而且原书里也没有写。

  但是礼部尚书应该清楚啊,他为何会说那种话?齐斐暄问:“张孟为何要上书?”

  “谁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徐峰景摇头,“卢瑁抄了张家,张孟上书的事儿应该也只是个由头而已。这里面的水深,接下来恐怕就要轮到别人遭殃了。”

  “恐怕快要轮到徐大人了吧。”齐斐暄挑眉。

  要不是轮到徐峰景,他怎么可能会把齐斐暄叫来。

  徐峰景苦笑:“瞒不过你。”

  他顿了顿,看着齐斐暄道:“卢瑁此人大肆排除异己,不知又有什么动作,还望你帮忙啊。”

  齐斐暄也不应,就看着徐峰景。徐峰景想到入宫时皇帝说过的话,道:“齐眠,你可曾救过一被人追杀,重伤之人?”

  “对啊。”齐斐暄道,“怎么?”

  徐峰景想要让齐斐暄帮忙求情,但深思之下又觉得这样做不好,便只能叹气道:“还是我自己想法子吧。”

  说罢又道:“齐公子先回去吧,我和他们商量一下,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齐斐暄:???

  齐斐暄:“在下告辞。”

  她云里雾里的从徐府回了明巷,又派人去打探消息。

  昨日张孟家被抄家的时候,齐斐暄还在明福寺,所以并未听到这消息。

  被派去的是了尘买来教的那批孩子,齐斐暄给他们取了名字,这个去打探消息的孩子名叫齐真。

  齐真年纪不大,但是胜在机灵,派他出去打听事情,齐斐暄也能够放心。

  齐真走后,齐斐暄便去了书房。

  没想到……

  “你怎么还在这里?”齐斐暄看着正在书房坐着的韩云观,震惊的问,“你不回家吗?”

  “回家做什么,回家我娘又要唠叨我。”韩云观喝着茶,悠哉悠哉道,“我在等赵先生写戏,写完戏我看看就走,你别着急啊。”

  “好吧。”齐斐暄无奈,只能让他继续在这里坐着。

  赵儒很快就将写好的戏本出来。不过因为是手写的,赵儒只写好了一小部分。

  这一小部分也足够让齐斐暄惊叹了。她道:“不愧是赵先生,这戏本写得好!”

  赵儒谦和一笑:“齐公子满意就好。在下先回去写,等写完了,再给您送来。”

  “那就麻烦赵先生了。”齐斐暄着人送走了赵儒,然后道对韩云观道,“听说卢瑁把礼部尚书家抄了。给定的罪名是谋反。”

  韩云观闻言惊讶的说:“张家?怎么可能?我走的时候还没听到过什么风声!而且谋反这罪名……卢瑁的脑子还好吗?”

  礼部尚书谋反,这够韩云观笑到明年了。

  “你不是说卢瑁一直看你不顺眼。”齐斐暄道,“有什么事你不知道也正常。”

  卢瑁是锦衣卫指挥使,他要是有事想瞒着韩云观,岂不是简单的很?

  更何况韩云观那两天还不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