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蔬菜的销售渠道联系
作者:江西号航母      更新:2022-11-19 10:26      字数:3699
  沪市虹口三角地菜市场,通过向市民一路打听找到这里,又找到市场供销部办公室的余知信敲响供销部主任的办公室房门。

  “请进”里面响起一个中年男性的声音。

  在办公室里向对方自我介绍,道明来意后,余知信拿出快成熟的西红柿、黄瓜、辣椒实物展示给眼前的供销主任说到“严主任你看,这就是我们过几天就能采摘收获的反季节蔬菜。”

  将蔬菜摆于对方案头,余知信又拿出一本相册交给严主任看。

  这本相册里的照片是用余知远原来所买的相机拍照,然后将胶卷交给照相馆放大冲洗出来的。

  相片所拍内容都是大棚内外实景,挂满枝头,快要成熟采摘的蔬菜,以及大家在棚里干活或远处眺望所有大棚全貌等景象。

  严诚将相片认真仔细的看完,又将桌上的三种半熟蔬菜拿在手上观察,内心颇是惊奇。

  冬天能吃夏天的新鲜蔬菜他在杂志、报刊里是看到过有文章描述有的。

  但文章里介绍的都是外国才有,而且还只是欧美和rb这些发达国家的民众才能享受到的消费产品,所售的蔬菜也都并不便宜。

  想不到国内现在也有人种出来了这种蔬菜,又跑到他面前来准备提供给三角地菜市场销售。

  自己负责的这个菜市场可不是处于热带、亚热地方,现在这寒冬腊月时节市场里面卖的蔬菜无非就萝卜、大白菜、大蒜芹菜这四五个品种。

  到时真开卖这些蔬菜,那自己的市场绝对是大沪市独一份的新奇货。

  严诚握着西红柿研究时仿佛看到了一大堆市民争相购买的画面。

  以及三角地菜市场向机关单位大量供应这种反季节蔬菜后受到领导表扬、各部门感谢的情景。

  收摄心神,严诚问余知信“你们产量有多少,供货什么价格?”

  “我们一起有多个棚,种的都是黄瓜、西红柿、辣椒这三样,到过年前估计能收万斤左右产量的各种菜”

  “过年后到拔苗前大概还能再收万斤左右,批发价是西红柿和黄瓜都是两块四一斤,辣椒两块五一斤”余知信回答到。

  果然跟国外一样,价格都不便宜,心里这样想的严诚嘴上却对余知信说道“哦,你们这次种的产量不少啊!”

  “小余同志你们的菜怎么能卖这么贵呢,蔬菜卖什么价你知道吗?一毛钱、几分钱一斤的价格啦”

  “就是猪肉也才一块六毛钱上下,你这两块五都差不多可以买两斤猪肉了”

  “就算你们的菜很新奇,批发价要两块四五一斤是妥妥不可能的啦”

  “你回去再商量一下,看能不能以七八毛钱一斤这个还是很高的价格供应,可以的话我这个市场是能进销你们蔬菜的”

  余知信听后向严诚解释道“严主任,我们这个蔬菜在国外发达国家都属于高科技农业种植技术呢”

  “投入成本很大的,像我们这种棚子一个就要最低多块的建棚成本,还用一两年就要重新建”

  “化肥和种植用的材料也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投入,综合算下来我们算批发价两块七、两块八一斤已经只是贴着成本加了一点点利润的价格了”

  严诚摇头反驳“就算您这个是高科技农业技术,投入成本高,但两块多钱一斤的批发价是绝对高价的,我也种过田的哦”

  余知信想了想说“我们这个价格是老家的各户仔细核算商量过的,我也不好做决定的呢”

  “这样吧,我先到其它菜市场去联系一下,到时再把你们的情况给老家反馈,价格有变我再来您这里向你汇报可以吗,打扰了,严主任”

  余知信打算按余知远交代的那样,准备离开去其它菜市场多联系做个信息综合,然后将情况反馈回家里去。

  见余知信要离开去其它菜市场联系,以为说几句就能拿捏价格的严诚哪里能让自己管理的菜市场展威风,亮政绩的机会溜走。

  他马上叫到“我说小余同志你怎么这么急躁呢,我说你们的价格贵只是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评判的哦”

  “实际情况超出我的经验理解不是很正常的嘛,来来来,你我们先坐下来聊聊”

  余知信心里一乐,果然和弟弟说的一样,说货差的才是买货人。

  他也转头微笑对严诚说“是的呢,我这个人是挺急躁的,还请严主任您见谅哈,但我们这种蔬菜的种植成本真的挺高的,我跟你说……”

  他按照弟弟余知远所交代过的那样,将各种成本都稍夸大描述一遍。

  接着又介绍种植这种蔬菜的技术先进性,种植辛苦还并没能赚到几个钱,这种新奇蔬菜,市民们到时一定会很喜欢的,各种说了遍。

  总体就和后世发布汽车、手机一类产品的说辞差不多,讲概念、讲技术、讲创新、讲奋斗的各种说。

  等余知信一番介绍说完,严诚顺着话头说“你这样一说我就理解了,我就说嘞,你们批发价定这么高总有你们实际原因的嘛”

  “这样,你不用再去其他市场联系了,种的所有菜我们市场全部包销,就按你说的两块六,两块七批发价算”

  “今天就可以给你老家发消息回去,只要摘收了的就可以发过来给我们菜市场。”

  严诚能全部包销一般来说供货方当然是举双手欢迎的。

  但余知信这次一行人到沪市来跑业务最要的是按照余知远的交代,在这里尽量多开拓蔬菜的销售渠道,为以后销路打基础,不可能全部都供给三角地菜市场的。

  他歉意的向严诚说道“我出来前支书就交代我要多联系供销点,扩大销售范围”

  “让沪市的人民都能吃上我们努力种出来的这个反季节蔬菜,为大家的菜篮子、餐桌做份贡献”

  “全部都在这里卖那好多人就买不到了,我只给严主任你们这边提供万斤的产量”

  “到时产量有多,我再给你这边多供些,严主任你看这样行吗”

  全部包销严诚也不抱期望,只是顺嘴一说,听余知信说完他点头表示理解。

  为了防止给自己的五万斤产量供货也中途变卦,他让余知信提汇款信息。

  拿出份供销协议让余知信,签好后当即吩咐财务尽快将万斤蔬菜的货款给余知信老家村部汇去。

  旁边从来没有来过沪市这种大城市,也从来没有跑过业务的余知信此时都还有点懵。

  他记得只是鼓着勇气进来商谈,然后说了一些话,短短时间这生意就谈成了。

  初战告捷,余知信发现跑业务根本没有自己想的那么难呢。

  反应过来的他内心激动和兴奋的对严诚说道“谢谢严主任您对我们这些种植户的大力支持”

  “我等下就去打电话通知老家,采摘好就装框最先发发一批过来给你”

  严诚连连笑道“好好好,我相信小余你一定会说到做到,我这边你也放心,钱今天汇不了的话,明天一定给你们汇,你们查了账再发,尽快帮我发过来就行”

  “严主任你放心,一定会尽快供货给你们的”余知信承诺到。

  从严诚那里告辞离开,余知信刚到办公大楼门口,外面等待的余元宝、余文生两个本家兄弟便迎上前来问“知信哥,谈的怎样?”

  余知信高兴的说“很成功,按我们的价格供菜给他们,里面的严主任还打算全部都让他来包销呢”

  “他已经让财务这两天就把钱先汇给我们,走,我们先回旅店看知仁他们回来没有,下午再接着去其它菜市场”

  说完对两个兄弟招呼一声,带着他俩回在沪市所住的旅店。

  与此同时,负责另一个叫巨鹿菜市场的余知仁也初战告捷,获得相同的成果,带着余少成、余典两个助手打道回旅店。

  六人在旅店互相说了顺利谈成的业务,分配好下午接着要去联系的地方,约定傍晚一起去电话局给家里汇报成果。

  余知远老家这边,托先锋合资厂的便利,县邮电局最近给村里装了一部电话。

  此时接到从沪市打来的电话里余知仁说他们在沪市那边一天时间便跑好了业务,已经将这季所出产量全部预定了给那边最大的四家菜市场。

  而且批发价格都是按照自己这边所出的价格算,四家菜市场领导也已经安排了先行汇款后,围在电话旁等消息的众人瞬间沸腾。

  想不到种出来的反季节蔬菜现在真的能卖两块多钱一斤批发价,这消息让大家都是心里激动无比。

  好多人已经在心里盘算自己棚里的菜都卖掉能卖多少钱?

  越算越激动,对到时最少万元的收入有种不真实的感觉,满是疑惑的想“自己这几个月的努力就能最少成为个万元户!”

  但不出意外的确能赚到这么多钱,这样的事实让大家互相从对方脸看到了先是有疑惑,续而兴奋和幸福的笑容。

  余安久在电话里对两个儿子交代到“你们暂时先不用回来,就在沪市那边等着,家里这边人手够,等过几天就开始采摘发过去”

  “汇款的事你永发叔明天就会去查的,你们那边还要不要增加人手?”余安久最后问。

  听两儿子回答说不需要增加人手后,他再简单交代几句便挂了电话。

  转头对围在身边一脸笑的众人看了一遍,余安久对做村支书的族兄余永发说“知仁、知信说他们联系好的四家都已经让财务把钱先汇过来了”

  “你看这几天你就专门带人到乡里去查一下汇款情况怎样?”

  余永发连连点头到“放心,这个事我一定负责好。”

  余安久将记录的付款方信息抄写在一张纸条上,递过说“付款单位和付款金额都在上面,你按照这个对应着查”

  他又问大家“你们自己准备装菜的框子,包装用纸都准备够了吗?”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用竹子编的发货蔬菜筐和吸水隔层用的报纸都准备好了。

  “那这几天加派人手巡逻看护,天后开摘,满万斤就发过去”余安久最后向众人宣布到。

  五天时间很快就到,各家开始在自己的大棚里忙碌黄瓜、西红柿和辣椒的采摘收获。

  采摘一筐便称重一筐,统计好各家这次的蔬菜重量以便到时分账。

  接着将采摘下来的蔬菜集中堆放在作为临时仓库的余知远家老屋。

  由老人和妇女剔除被压坏、采摘时不小心搞断搞破的烂果,然后进行简单包装、整理、装框叠放。

  满一定数量了就装上余知远家里的两部拖拉机,由李卫红和余知学带上押运的人出发去市里。

  运到早已做了指示和安排的火车站货场,让货场调度车皮发运到沪市去。

  因为头茬挂果很多,相应的可采摘产量很足。

  短短几天时间,大家便集中收获总量多吨的黄瓜、辣椒、西红柿装运往出。

  沪市这边,在接到火车站货场打来的提货通知后,余知仁也当即通知三角地、巨鹿路、长寿路、陕北路四家菜市场,让他们派车来随自己去货场运老家发过来的蔬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