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作者:大河东流      更新:2022-03-14 19:31      字数:8456
  高考,不知道承载了多少人的期盼。

  这时候的高考是残酷的, 大学没有扩招, 总共就五六百所,看上去很多, 但是分散到全国, 分散到以百万计的考生,能考上的都是幸运儿。

  周小晴一考完就晕了。

  她过度紧张, 过度在乎, 在考试之前就发烧了, 她强撑着参加高考,一考完最后一场,直接失去了意识。

  张安国被吓了一跳, 他和她一个考场,收卷了, 老师拿着试卷出了教室, 他正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就听到什么东西倒地的声音, 还伴随着其他人的惊呼。

  他一转头,就看到小婶倒在地上, 额头上都是冷汗。

  “小婶?小婶?快来帮忙!”

  他知道一些大概的知识, 先检查了一下, 确认不是什么不能移动的病后,把她扶了起来坐在凳子上。

  “可以先帮我照看一下吗?我出去叫我小叔他们过来。”

  “好,没问题。”这时候最后一科也考完了, 大家有足够的时间。

  张安国快速的冲了出去。

  “小叔,妈,奶奶,快来帮忙,小婶考完晕过去了,我让考场的其他同学帮忙看着。”

  张贵听了这话拔腿就跑:“她在哪?”

  “跟我来。”

  李满芬一跺脚,这是怎么回事啊。

  她冲着赵来娣道:“你留在这里,等锦华和定国出来跟他们说一声。”

  说完,她也急匆匆的跟了上去。

  张贵一见到人就匆匆把周小晴背了起来,往着医院的地方跑。

  他们这是小地方,说是医院,其实就是大一点的卫生所。

  有医生,有大夫,有病房,基本上能够满足日常中常见的那些小毛病,大毛病,不行。

  要是真遇到了,家里有那个能力治的,就要千里迢迢转换地方去大城市的大医院,家里没有能力的,没办法,只能硬熬着。

  张贵心里很着急,他不知道周小晴情况到底怎么样,如果、如果是什么大病该怎么办?

  这个时候的人是不能生病的,大部分都是生不起病。

  生病了,怎么治?

  不过好在她这情况不严重,看过之后医生说吃了药,好好休息,一般就没事了,就是过度疲惫,加上发烧,才会在精神一松的时候失去了意识。

  情况不严重就好,张贵松了一口气,跟过来的李满芬何尝不是也松了一口气。

  生病就要花钱,小毛病还好说,大毛病,轻而易举的就能把一个家庭拖垮。

  苏茴也跟了过来,她知道她没有什么危险,不过是跟过来一趟做个样子。

  看着这情况,就表示先回去了。

  后来的张锦华他们也是这个意思,既然没有事的话,他们就先回去了,她身体不舒服就在这里躺一会,不急着回去。。

  这一通忙乱,赵来娣都没来得及问儿子。

  “顺不顺利啊?”

  这话当然不是问周小晴,她这情况,除非她运气惊人,不然怎么也考不好了。

  赵来娣看着儿子,脸上有些忐忑:“儿子,你考的怎么样啊?”

  张锦华抿了抿唇:“我也不知道,我尽力了。”

  他心里也七上八下的。

  这段时间的辛苦没有白费,自我感觉比上次好了些许,分数应该会高一些。

  不知道这次能不能考上。

  苏茴也问了张安国和张定国。

  之前他们考一科,答案和题目都会默一遍,苏茴都看过了,发挥正常,张定国还恰好遇到了紧抓的题目,算是超常发挥。

  “最后一科你们觉得难吗?”

  张安国心情很好:“还行,回去后我写出来给你看。”

  张定国也给了妈妈一个肯定的回答。

  “今年只要分数线不会往上提太多,应该可以。”

  张卫国在首都大学打听过了他们那一届招生的最低分数,去除掉某些特招的情况,他们两个估算的分数比那要高上不少,太好的名次估计是没有的,但能够被录取,这就可以了。

  高考结束之后,他们这些应届生就该干嘛干嘛,张安国和张定国回来就下地挣工分,还被不少人打趣:“大学生还下地干活呀,很快就要去大城市里发展了。”

  苏茴也会被说:“你这要是4个儿子都去外面了,你一个人在家怎么办才好?”

  苏茴想了一下,他们4个都不在家,就她一个人在家的情况。

  什么感觉?

  特别自由的感觉。

  她坚定了她之前的想法,等差不多了就把他们几个分出去各过各的。

  对于她想去首都发展的想法,苏茴并没有跟村里人说,只告诉了苏浅明和苏仲,让他们暂时保密。

  可以想象,要是她说了,迎来的肯定就是一片的反对。

  她不想多费口舌,她该怎么做,不用他们来说。

  苏浅明还特意因为这件事情过来问她:“你有没有改变主意?就这样贸然决定……”

  苏茴摇头:“我还是之前那想法,要是等来了录取通知书,把这边的事情弄好,就出发,去了那边之后有什么我会写信或者是发电报回来的。”

  看说不动她,苏浅明看向大威:“大威怎么办?”

  “可以上火车,就是跟货一起走,我了解过了,可以。”

  现在这时候没有管的那么严,就像上次他们去首都的时候,她就在一节车厢里面听到了狗叫声,还有鸡叫声。

  藏好了不影响别人,很多人都会当做没看到。

  像大威这么大一只,肯定是没法藏在座位下了,只能货运,要付钱。

  “很麻烦吗?要不你把大威给我养吧,我养也可以,我们家还没有养狗,大威这么懂事,这么能干。”苏浅明也很喜欢大威。

  大威之前还帮着抓过贼,护过主。

  是一条好狗。

  苏茴摇头,摸摸大威的脑袋,她给大威下的功夫可不少,它很聪明,有几岁小孩子的智商,日常很乖巧,陪着四兄弟长大,都有感情。

  “带去吧,能养。”

  ……

  中学校长紧张的来回踱步,上一年,他们镇可是大大的出了一次风头,他们市区的第1名就是出在他们学校的,他不仅在他们市里面争气,到了省里也夺得了一个很好的名次。

  他们跟其他几个市比起来发展的没那么好,教育资源比不上他们,但是那一次,有了一个榜眼,大大的给他们长了一次脸,今年呢,今年有他的两个弟弟,那两个人的成绩,他一直都有关注,知道他们成绩也很好,他们这一次会考上什么大学?

  会不会再给他们学校带来荣耀?

  荣耀是有的,在得到消息的时候,他的嘴巴就一直咧开着处于合不起来的状态。

  张安国兄弟两个的任课老师同样。

  他们兄弟两个,一个是他们市的第1名,一个是他们市的第5名。

  虽然这一次没有在省城那边排上号,但也是一个不错的战绩了。这一次也来了记者,还有嘉奖的人。

  跟当初张卫国一样,双胞胎被夸的飘飘然。

  苏茴这一次采访的篇幅也大了很多,因为她是一个伟大的母亲,丈夫去世后一个人辛苦,抚养4个儿子,把4个儿子都抚养成才,而且这两个小的算得上是一句天才了,他们今年才14岁。

  大学四年,毕业也才18岁而已。

  拿到了录取通知书,苏茴就大张旗鼓的收拾东西了,把家里该封存的封存,该处理的处理,所以这一次,他们几个的行李比上次要多上不少。

  四个人,五个袋子。

  苏仲还是跟上一次一样,陪着她一块去。

  他一个人回来没关系,但是妹妹一个人回来他不放心,他也是奉了苏浅明的命令,要去看看妹妹到底怎么打算的?

  宁愿多耽误一点农活,反正上一次折腾的收入已经顶他好些年的收入了,他耽误一会儿没多大关系。

  当然还有一件事情要处理,那就是她在学校的工作,这在村里是一份人人羡慕的好工作。

  她要是离开了,相信很多人都会心动争取。

  苏茴主动去找了周小晴。

  “上一年我请我同事帮忙代课,这一次我归期不定,不好意思再麻烦他们了,不知道你方不方便?到时候工分算在你身上,我去跟大队长说。”

  周小晴听了良久没说话,如果她考上了大学,肯定是不需要这一份活的,但是她没有考上呢?

  她心里有数,她最后那一场考试都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她自己都不信能考上,要是没考上的话……

  她下地干活一天七八个工分,有的时候还是五六个,苏茴的老师就不一样了,她上半天课就可以拿十个工分,下午就是自由活动了,她认真考虑了一下,答应了,这样子承了她的情,她心里是不愿意的,但是现实让她只能低头。

  苏茴选择她不是因为别的,而是为了免除麻烦,不是特意为了她着想,如果她不要这份工作了,然后丢了不管,到时候不管是外人还是张家人都会觉得她不可理喻,徒增是非,这份工作她是不要的,给谁不是给。

  赵夏兰跟她的感情更好,但是她的学历低,不能服众,不然的话苏茴是想给她的。

  周小晴也没有对她做过什么,那些意气之争在她看来根本就不是事。

  这一次他们相比上一次更早出发了,提前买了票,大包小包的上车。

  苏茴在火车上看到了一些大包小包,但是却独自一人的人,包里看上去像是衣服。

  难道这是倒爷?

  现在投机倒把依旧是罪名,只是一些很隐蔽的小生意,不会抓的那么严而已,像这种一看就大包小包的,会是乘务人员的重点检查对象。

  在火车上的第二天,就有一个被检查了,隔壁车厢的,乘务员让他解开来看看里面是什么,是不是投机倒把。

  这人看上去是个老实巴交的中年汉子,里面装的全都是女孩子的衣服,不等问,主动拿出了自己怀里贴身藏着的照片:“我去我姨婆那边探亲,她那边衣服款式多,我想着我几个女儿,就多买了几套,你看我几个女儿多可爱,我以前因为没有儿子,对她们多有亏待,这次难得机会,就多买了几套衣服。”说着,他脸上还有这愧疚。

  照片上他的女儿一排排站着,一共有六个女儿,一个儿子。

  算一算,这十八套就是一个人三套。

  说起来也不算很多。

  乘务员有些许怀疑,但他有合理的理由,没有深究,放过了。

  那中年男人看着乘务员走了,把袋子重新装好,用带子绑上,沉默的蹲了下去,守着这些袋子,以苏茴的位置,可以清晰地感知到他飞快跳动的心脏。

  苏仲想到了上一次他们的经历,在旁边一直屏气凝神,就怕他出什么事,看到这结果也不禁松了一口气,太好了,没出事。

  这一次他一定要盯紧了妹妹,免得她又去做这样的事,不过这一路上苏茴很安分,让他放心不少。

  他们四个刚好占据了这一个空间,两两对面互相坐着。

  就跟那时候张卫国一样,双胞胎对着火车上无聊的生活很快就感到了无趣,跟别人搭话,天南海北的人各自操着口音,一不留神就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但这也带来了许多趣味,在火车上的时间是无聊的,大家大都是靠着说话来打发时间。

  对着一对模样有七八分相似的双胞胎,大家都表现得很友善。

  不过聊天聊得再开心,长时间下来,那也坐的麻木了,不像其他中途下车的人,他们到站的早,反应还没那么大,现在他们一到可以出去透气的站点,立刻就迫不及待了。

  外面能够脚踏实地,虽然时间不长,但那也是真实的大地呀。

  他们照旧还是先去找了文学倾。

  这个暑假本来张卫国他是打算回来的,文学倾劝住了他,他现在可是修着双学位,哪里有那么多空闲耗在路上,眼看着他妈他们就要来了,还不如多跟在他身边打下手,多学点东西。

  张保国也有暑假,不过他的暑假很短。

  他的寒暑假有空了也是在文学倾这边过的。

  然后他们就看到了坐火车坐的一脸疲倦的妈妈弟弟他们,还有焉嗒嗒的大威。

  这一次他们到的时候已经天黑了,不过公交还没停,直接上车奔着这边来。

  来到没有多说,各自洗漱吃了点东西,躺在床上恢复元气。

  第二天一早,张保国和张卫国做好了早餐,有一锅白粥,加上一碟子酱菜,还有一笼蒸土豆。

  土豆他们家乡那边很少,种出来的个子很小,不划算,都是种红薯的。

  解决了早饭,文学倾看着苏茴:“你之前让我留意的,现在有消息了,正好招人,你去参加考试吧。”

  苏仲的耳朵听到这个竖了起来:“什么考试?”

  文学倾脸上带笑:“是一间中学的图书管理员。”

  “他们图书馆扩张了,正好缺人,你有高中毕业证,文章屡次被报社杂志录用,以你的水平够了。”

  苏茴点点头,脸上也带着几分笑意,在不经意间就和文学倾交换了个眼神:“什么时候考试?”

  文学倾:“考试时间一共是两天,明天和后天,你明天去试试吧。”

  苏茴:“好。”

  苏仲一听这话哪里还能坐得住,正好考试,他们来的时间太巧了:“要复习什么吗?考试是考什么的?这还有时间可以抱抱佛脚。”这首都的工作机会可不能错过啊,他先前还愁妹妹来了首都要做什么解决生计。

  现在这要是顺利,那就不用愁了。

  苏茴和文学倾相视一笑。

  这事确实是真的,不是哄骗他的,就目前这形势来说,她需要先找一份工作,因为现在户口她还是在李村那边的,如果她户口是李村,长期待在这里行不通,势必要弄一个首都的户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先找一个工作,这样户口就可以调转到工作单位。

  这个学校校长是文学倾之前的一个学生,一个闲置的图书管理员岗位,能给。

  张保国和张卫国之前就知道了,张保国那时候还想找他的教官问问有没有什么办法,后来还是文爷爷这边说了,他才知道,妈妈和文爷爷他们早就有打算了。

  不过这事一直没有成,所以没有跟他们说。

  文学倾回答苏仲的话:”就考一些常识,多看一些基础书就可以了,没有什么难的。“

  张安国和张定国也很吃惊,之前没有听妈妈说啊,果然妈妈还是把他们当小孩子,他们有些许沮丧,苏茴安慰了一句:“事情都还没有说定,提前说什么,现在你们不是自然就知道了吗?”

  “明天考试,我看会书,昨晚上你们休息好了吗,好了就跟你们哥哥出去玩吧,不用管我。”

  张安国和张定国确实有些迫不及待了,叽叽喳喳的:“大哥大哥,你暑假放多久啊?暑假还要训练吗?”

  “二哥,开学了我们就在同一个学校了,我们又能在一起上下课了。”

  “大哥,我们考上了,有没有什么奖励呀?”

  张卫国无语:“你们还想要什么奖励?你们能考上,我们两个没有帮你们忙吗?”

  他可是辛苦的很,一边上课一边学数学,还要帮他们做笔记,帮他们提炼大纲,就怕他们两个学习跟不上,考不到首都来。

  这一年他都觉得变得沧桑了。

  张卫国摸了摸自己的脸,应该没有沧桑太多吧,这个暑假他们都来了,他要趁着假期好好补回来。

  “大哥,带我们去长城吧。”张定国眼巴巴。

  张安国补充:“还有□□,□□!”

  张保国应声:“好,都带你们去。”

  苏仲也被他们兄弟几个拉着出去逛了,几个小的一走,一下子这里就变得安静了起来。

  只剩下文学倾和苏茴在这里了。

  苏茴给文学倾倒茶:“接下来要麻烦一段时间了,在他们开学之前我借住在这里。”

  文学倾摆手:“这算得上什么麻烦,你当初也没有觉得我麻烦。”

  他那时候下乡,住在牛棚的处境可比这差的多,她都没有觉得他麻烦,暗中帮忙照顾他这把老骨头,他帮忙做这点又算得了什么。

  苏茴:“一码归一码,你这里有算我租一个月,你这附近的租金是多少?我给租金,你可别不要,不要我就不敢住了,我宁愿去外面租房子,等他们开学了,我就去外面租,你知道的,人言可畏。”

  长期在这边借住,不方便。

  虽然文学倾已经是个老头了,但他是个没有老伴的老头,而她名义上是个寡妇,又带着孩子,要是不知情的听上去还以为赖上他了呢。

  文学倾要出口的话就这样被她堵了回去,他有些吹胡子瞪眼:“你这人就是倔,行吧,行吧,你要租的房子我帮你打听。”

  然后,对于苏仲来说感觉恍若在梦里,妹妹去参加那个什么考试,然后没多久,也就个几天的功夫,就收到通知了,说她被聘用了,下周就去上班。

  现在是暑假没错,也就是趁着暑假把图书馆给做好,等着开学了就来不及了。

  苏仲赶忙催她去,然后叮嘱她:“你一定要问问你的户口怎么办啊,你现在户口还是在村里,是不是可以调过来,调过来要怎么调,是不是还要亲自回去一趟,你要问清楚。”

  对这点他很着急。

  现在这时候什么重要?户口重要。

  他焦急的等待着妹妹的消息,然后苏茴回来就告诉他,可以,而且知道她现在的情况,可以先给她开一个证明,这样就不会遣返,等到时候寒假了,有长假了,可以回去把关系彻底转过来,不过就是这段时间的福利是没办法领了,那个要居民户口本才能够领取。

  是有些可惜,但是比较起来当然是这份工作更重要,现在正忙着哪里有功夫回去,一来一回一个月了都。

  苏仲极大的松了一口气。

  爸说了,要是妹妹什么打算都没有,就这么在这里靠四个外孙的津贴过活,那他是要想办法劝她回去的。

  这样不现实。

  现在好了,这份工作可比村里小学的老师好多了。

  村里小学老师还没有编制,这个可是正式工,首都中学的!

  虽然不是老师,不过有就好了,还挑?

  苏茴的工作敲定,四兄弟也很高兴,张安国高兴地说:“这下好了,我们一家人又在一处地方了。”

  张保国听到这话,笑笑不语,他们迟早会分开的。

  他只是在读大学期间和他们在一起,四年时间一到,他都不知道他会去哪里。

  这几年相处的时间他也很满足了,在部队的那段时间,他早就明白,对于选择了这条路的人来说,跟家人分离才是常态。

  苏茴找到了工作,苏仲要一个人回去了,他一点都不觉得有问题,开开心心的拿着包裹,还有苏茴写给他们村里人的信,满足的上了火车。

  这一次妹妹给他买的卧铺,说也说不听,不过好在,这一次没有什么买卖,他安安心心的回去了。

  别说,这卧铺票就是舒服,上次回去也是卧铺,但是全程提心吊胆,哪里有心思想这个。

  苏茴适应得很快,她一口普通话很标准,在这个普遍普通话都带有口音的时候,她的普通话相当的出色,要是问她,她就说是听收音机听多了练出来的。

  图书管理员,尤其是中学的图书管理员,真的是一个闲差,在这里工作的人都是关系户,现在因为要提前收拾好,天天要去干活,要忙一些,但是等开学之后,她们是轮换制的,正式工基本上不用干什么活,都是临时工在干,当然相对应的,他们图书管理员的福利也一般。

  这对于苏茴来说没有问题,她就看中了这个可以挂户口,还有足够的清闲,钱少一些没有事儿。

  暑假过去,他们去学校上课,苏茴也在文学倾的帮忙寻找下,租了离他家走路大概十分钟的一处平房,那房子是单独的,只有一个房间,在屋檐下有炉子可以做饭,前面不远处就有一口井,用水方便,周围的房子不是十分密集,住的都是工人子弟,没有那么多乱糟糟的。

  这边离中学也不远,步行过去不到二十分钟,坐公交的话几分钟就到了,苏茴一般都是快走过去。

  一个房间,放假了张保国他们来这边肯定是不能住宿的,他们就去文学倾那里住。

  另外一头,苏仲在火车上晃啊晃啊,终于晃回了家。

  本来应该是他和妹妹两个人回来的,他却一个人回来,他先回了苏家,把这事跟苏家人说了,引起了苏家的一阵震荡。

  苏浅明和田思怡都愣住了,他们都没想到,自己女儿还有这个本事!

  “这多亏了那位文同志。”苏浅明听了来龙去脉,很快就得出这个结论。

  “那时候他救了卫国,应该是那时候两边就有交情了,冒着危险帮了他不少忙,现在他回去了,认这份情。”

  苏浅明的眉宇间有着骄傲,他们的女儿,可以啊,这也是时来运转了。

  “爸,妈,妹妹还说,等她那边安定了,到时候请我们一家过去那边玩。”

  田思怡笑的嘴巴都合不拢了:“好是好,不过这也太远了,想要见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

  说到这个,田思怡开心不起来了。

  之前时不时的几个外孙就会到她这里来,现在一个个的都长大了,离开家去外面闯荡了。

  苏浅明安慰的拍拍她的手:“这是好事。”

  “我知道,就是心里有些不得劲。”

  心情平复些了,他们也没耽搁,拿着苏茴给张根他们的信和一些代买的东西就往李村来。

  看时间,这大中午应该都在家,他们直接去找了张根。

  看到他们这几个人过来,没有看到苏茴的身影,李满芬被吓了一跳,是不是出意外了?外面的世界乱了?老二媳妇长得还是可以的。

  不过再仔细看,就能看到他们脸上的喜色。

  最近有什么喜事吗?

  张根看他们一家子都过来也有些吃惊,问亲家公:“发生什么事了?”

  苏仲乐呵呵的:“我妹妹在首都找到一份工作,暂时不回来了。”

  张根和李满芬呆住了,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张锦华呆住了,正拿着茶碗倒茶的吴楚楚直接和怔愣的周小晴撞在一起,茶碗掉地,发出一声清脆的破碎声。

  “哐——”

  远离了这边的纷纷扰扰,换了新地图的苏茴“安分”了一段时间,让自己融入到这里的生活,随后很快就采取了行动。

  在今年的七月,靠近港澳的两个省份开放了经济活动,经过这几个月的发酵,首都,这个国家的心脏,已经看得到一些明显的变化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这些改革开放的年代记事,部分是参考现实,有一些会改动,大家不用太较真啊。

  感谢暖心的小天使们!!你们的留言看了好感动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