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第 125 章
作者:屿兮      更新:2022-11-01 01:47      字数:3726
  晨曦微露,路家人拿起农具出门下地收菜。

  古非拿着拍摄设备,打着哈欠,也跟在后面准备去拍摄一些素材。

  没过一会,厨房炊烟起,卢甘萍系上围裙,今早做手擀切面。再煎两盘子荷包蛋和素鸡,雪菜切丝放些青红青椒丝过油炒一碗。

  怕有人不吃雪菜,她又搬出一坛红油榨菜丝,小心地夹了一小碟出来。

  忙忙碌碌里,出工的人回来了,她立即将切面倒入早准备好的滚水里。

  路桐提了一篮子青翠的小汤菜进来,卢甘萍立马接过,快快地将根部用剪刀咔咔剪掉清洗。

  路家菜基本不打农药的,所以洗起来也是极简单,等面烫熟后,就将小汤菜倒入锅里,她只加了点盐调味。

  路桐送完菜就没走,一直蹲在锅边,等面好后,立即拿了个碗,自己先盛了一大碗,然后夹了块荷包蛋和素鸡放进碗里,立即咬了一大口。

  “哎哟,昨晚吃得太饱了吧?今早这么饿?”卢甘萍见她这么急,帮着托了下碗,有些心疼地说。

  前天晚上吃得饱,第二天早上就会特别容易饿。

  路桐两三口咬掉一块又大又圆的素鸡,又呼完一大筷子切面,这才有嘴回卢甘萍,“可能是我还在长身体。”

  “我也感觉这两天特别容易饿!”

  路妈在门口踢了踢自己脚上的泥,进屋跟着说道。

  但她都一把年纪了,还长啥身体。不过,最近身体好了不少,干活老有劲儿了。

  卢甘萍:“确实诶,个个说胃口好了不少,能吃是福!好呀!”

  随着路妈她们说话,路桐干完一个荷包蛋,她歪头想了想,大概跟绿石里的那个苹果有关。

  等她吃完一碗面,其他人也陆续进来端面,小兰和徐蓉也来了。

  吃完早饭,给卢甘萍也切了半个苹果,剩下半个,小兰和徐蓉分,又拿了两个出来,让卢甘萍中午给其他人分一分。

  嘱咐完,路桐觉得自己真的是一个好老板。

  以后压榨起人来,丝毫不手软。

  等其他人收拾好,她从厨房架子里搬一坛榨菜丝进车里,给店铺里添个鲜。

  今年榨菜丝做的不多,一共就几坛,本来不打算卖的。不过,路桐看味道确实不错,想着要多种些,这坛就是为后头上这个,做个引子。

  今早路老板亲自来送货,还带了不少新鲜水果,客人比往常多了不少,熟客纷纷同她打招呼。

  “今天是什么好日子?路老板亲自来店里啦!”

  “路老板,这个榨菜丝就这么一坛啊?我一个人就能买一坛,你不能藏好东西呀!”

  “什么?就这一坛,你一个人还要只能买二两?你信不信,我一顿早饭就能吃完!”

  “哎哟,这个枇杷长得真体面!不丑,给我来三斤!杏子也来三斤!什么?一人只能买两斤?我可是老客了,就不能多买一点?”

  吵吵闹闹里,店里的货,卖得七七八八。卢甘萍和李爱琴没来过县里的这个店铺,第一次见这个场景。

  但是她们也不吃惊,就该这个样子。

  路桐帮着收了个尾,就带了路妈她们一起去县里的招商场。

  那里衣服种类比较多。

  衣服没买什么出格的,多是适合她们的,徐蓉眼光很好,挑的又好看又实用。

  路桐大手一挥,她来结账,只要喜欢的,通通买!

  逛完街,几个人回到厂房,时间都不早了,赶紧做午饭。

  下午,村里来了好几个妇女找路妈打听事儿。

  路妈把人领到水台边,给她们一人发一个小板凳,她一边干活,一边跟她们聊天。

  几个妇女也不好意思,一起帮着摘菜。

  “你家桐桐现在出息了哦,你享福了!”

  “是啊是啊,你家桐桐刚回来的时候,多少人说怪话,什么少奶奶不当回来种田,我就说桐桐是个好的,靠自己挣钱过日子,肯定能过得比以前好!”

  “诶哟,你这说什么呢!别讲这些有的没得的,田妹子,我听说咱们这要拆迁,是真的假的啊?”

  本来路妈就是听听笑笑,听人这一说,手上一顿,抬头问那人,“你听谁说的?”

  那人一看,就知道有戏,压低声音,“我妹夫的二姨她表哥在县政府看大门,听里面一个搞卫生的老太婆讲的。”

  路妈:“……”

  这关系挺硬啊。

  “到底是不是啊?”又有人问。

  “这俩月,我老见着不认识的人过来转悠,手里拿着些东西,我也看不懂,画画写写的,也不知道干嘛!”

  “对对对,好多人见着了,我听他们说,可能在测量什么,这不就是为拆迁做准备!”

  路妈低头干活:“我哪晓得这些事哦。”

  “诶哟,我那个亲戚说人家都说就是我们路家湾,是什么扶持乡村企业,我们这乡村企业不就你家桐桐这个?你还能不晓得啊?”

  “就是就是,我们嘴你还不晓得嘛?紧得很,肯定不往外乱说!”

  “就我们几个瞎聊聊,哪个往外说哦!”

  路妈不晓得路桐他们具体的章程,怕乱说耽误孩子们的大事,任她们怎么说,都说不晓得,不清楚,没听说。

  几个妇女被她搞得都没脾气了。

  “婶娘们,我妈晓得什么呀,你们有事问我呀!”

  从楼上出来,准备去葡萄园看看的路桐站在几人身后,听了几耳朵,这才出声。

  她们一看路桐出来,一个个倒不太敢问了。这个小丫头太凶了。

  “对了,二婶子,我记得你家田是不是在西围坡前头有几亩,要是真拆迁了,你们还种啊?”

  二婶子被她一问,有点懵:“啊?真拆呢啊?”

  路桐笑笑:“不晓得啊,我就说说而已。”

  二婶子将信将疑,她看路桐这意思,感觉真会拆。但是吧,路家湾这个地方,拆了也没什么意思啊!

  接着路桐又跟她们瞎扯了几句,把几个妇女的心搞得七上八下的,不晓得她说的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不出几天,路家湾要拆迁的消息就传出来了。

  村子里的人都有些人心惶惶,路家厂房这边天天都有人来打听消息。

  现在这个时间点还蛮关键,正是要割小麦的时候,割完小麦,就要种水稻,想要地,就得是这个空隙。

  这几天里,吕金把炒制好的茶叶带回来了,还有毛老给的一些回礼,是一罐龙井茶。

  路桐收了下来,给毛老打了个电话致谢。

  有了龙井茶,路桐就把自己的茶叶收到了绿石里,就这么点,她可舍不得拿出来待客。

  古非也拍了不少视频素材,路桐把徐蓉派过去给帮忙,两个人搭档的还不错,还挺默契。

  绿石里的三棵小禾也长成了,分别是梅子树、花椒树、枸杞树,都开始结果。

  另外一棵,虽然还没结果,但路桐已经认出是什么了,是无花果。

  花椒,本地是有栽种的,前阵子路妈还说已经托人留新种,到时候自家也栽种一批,这下不需要外购种子了。

  新鲜花椒有种特别清新的麻香味,路桐很喜欢闻,她剪了一篓新鲜的,其他留着再长几天留种。

  枸杞,当地有野生的,树种枝头矮小,果子个头自然也是,因着地势气候原因,近年当地很少见有栽种的。

  这一棵结的果不算多也不算少,不过每一枝都挺沉,颗粒饱满透亮。路桐都给采了,准备回头翻翻书,看看怎么炮制。

  绿石里的梅子树是青梅,本地也少见,这类果子很是喜阳。把果子都给摘下后,暂时都存放在绿石里,找时间和杏子一起腌渍成果脯。

  呆毛鸟在这期间来了几趟,路桐给尝了梅子和枸杞,浓雾退了两次,露出一大片黑土地。

  路桐又奖赏了她一杯茶叶茶。

  这不,它又给了一颗种子。

  收完梅子和枸杞,正好绿石又有空地,路桐又培育起这两种的果苗。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时间很快来到六月初。

  前一天晚上,把花椒种全部收完,培了一些种后,第二日,市领导团下来了。

  到的时候,路妈正带着路桐包粽子。

  她们家的粽子是需要卖的,周边芦苇叶打了后,她们又打了不少竹叶,煮晒后挂在屋檐下,整个院子散发着叶子清香。

  粽子馅有几种,分别是白粽(只有糯米,其他什么都不放)、蜜枣粽、肉粽、蛋黄肉粽。

  只做常规的几种,不搞花里胡哨的。

  领导昨天先到的县里,今早来的临水镇,来了后,直奔路家湾,其他地方没有停留。

  村里是在前一个星期得到的消息,全村严阵以待,家家户户把门前,把路边,连门前树木都修整了一番,沿着主路还挂了彩旗。

  其实村民之间也是很矛盾:有人想拆迁,拿拆迁款到城里买房;有人不想拆,故土难离。

  其中细说也讲不清,和家庭存款、儿女出息与否更离不开关系。

  和领导团队一块来的还有以许君敏为首的度假村投资团队,以及他的那位长辈。随行还有拍摄记录的记者。

  老许胖了一丢丢,路桐很满意。

  领导和蔼可亲,很是亲切的慰问了路家人,仔仔细细地看了一番路桐现有的产业,包括正在建设的养殖场。

  中午几个大领导和投资方一些主要人员留在路家厂房吃饭,其他人由村里安排。当然,记者也要留下拍照记录。

  为了这天,路桐家又杀了鸡鸭,还请了几个帮工,菜色尽量做得简朴又有农家特色。

  鲫鱼豆腐汤、土豆红烧肉、卤鸡、粉丝鸡、盐水鸭、菠菜鱼圆汤、炸莲藕肉圆、各色炒炖时蔬……

  路爸还拿出了仅剩的两瓶杨梅酒,杨梅酒对成年人来说度数低,不上头,就和果酒差不多,大家意思意思的沾了杯。

  这一顿吃的还挺干净,几乎是光盘。

  路桐听领导秘书嘀咕了一句,说领导比平时多吃了一碗饭。

  老许那位长辈连吃了三碗饭呢,还是路桐留意着,给老许发了消息,让人给拦下了第四碗。

  真是怕老爷子给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