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第 23 章
作者:屿兮      更新:2022-11-01 01:43      字数:3779
  路桐又冲泡了两碗加了绿石井水的藕粉, 端给路爸路妈,“爸妈,你们歇一下, 尝尝我做的这个藕粉。”

  “这就是你买的藕做出来的?”路妈新奇的接过路桐递过来,散发着藕香, 晶莹剔透的藕粉。

  这藕粉里她没有加任何佐料,只是纯藕粉。

  路妈用勺子挑起一勺子送进嘴里, 柔软的触感, 让她有些舍不得往下咽, 含在嘴里感受了会这才慢慢地咽下去。

  嘴里和喉咙里有股清香回流,虽然没有加糖,但是味道却也不算白, 比起以往在超市买的,好吃很多。

  “怎么样?好吃吗?”路桐看着路妈慢慢地品味,眼巴巴地看着她。

  “好!我们桐桐做的当然好。”路妈立即夸道。

  路桐感觉她不走心, 嘟起嘴巴, 刚要撒娇, 一旁的路爸已经把一碗藕粉吃完了, 将碗递到路桐面前, “再给我冲一碗。”

  “好嘞爸!”路桐知道这是路爸在行动认可她的藕粉。

  路妈看着高高兴兴给路爸再去冲一碗藕粉的路桐,有些吃味的说:“跑那么欢都乐开花了,难怪人家说女儿是爸爸的贴心小棉袄。”

  路爸嘴角微不可察地翘了翘, 然后对路妈说:“吃你的吧。”

  “妈,你要不要再来一碗?我给你加点糖?”路桐站在隔壁门口,朝外面喊了一声。

  路妈心里顿时舒服了:“要!”

  路家二老吃藕粉吃了个半饱,看着外面天已经黑了,便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回到家里, 路爸给路大伯打了个电话,告诉他晚上有事去他家商量。

  路大伯便让他们来家里吃饭。

  路桐也跟了过去。

  去往路大伯家的路上没有路灯,今晚没有星星,黑空中只有一轮冷月高挂。

  一家三口并排走在路间,路桐走在路爸和路妈中间,她走路不规矩,总爱挤着路妈走,走着走着母女俩就偏到了路边。

  路爸就瞪一眼路桐,把她拉回来,路桐故作委屈巴巴地挽住路妈,路妈来回瞥着丈夫和女儿,笑了起来。

  月光下的三人背影长长,紧紧相连。

  到了大伯家门口,大妈听到脚步声先迎了出来,叫了声路爸路妈的名字,“为荣爱梅。”

  随后拉过路桐,“桐桐来啦,你大哥给我寄了几箱什么冬枣和猕猴桃,我本来明天要给你送去的,正巧你今晚来了,一会记得给带回去。”

  “大妈这是大哥给你买的,我不用!”路桐一听赶紧摆手拒绝。

  “给我的,我拿给你一样的,我和他爸又不喜欢吃这些,你看你回来忙着的,脸都小了一圈。”大妈说着就拆了箱,从里面拿出枣和猕猴桃塞到路桐手里。

  “这个猕猴桃说是有营养多吃点!”

  路桐听到大妈说她脸小了一圈不由暗喜起来,也忘了推拒,拿着枣和猕猴桃就问大妈家里哪有称,她要称一下。

  “妈,大妈说我瘦了,你们看看我是不是真的瘦了?”路桐还朝正在堂屋说话的路爸路妈喊了一声。

  大妈笑着把家里的称拿出来给路桐,路桐往上一站——52kg。

  “是吗?”路妈走过来,一看这个体重,比在海城的时候少了不少,便说,“真瘦了,妈明天给你买只老母鸡补一补。”

  路桐睁圆了眼,连忙拒绝:“不要不要!”

  说着,她把猕猴桃塞路妈手里,去洗枣去。

  回来的时候,路妈把猕猴桃剥好了皮,她一回来,就递给了她。

  路桐顿时觉得,她也太幸福了。

  她也剥了个给路妈。

  这场景,可把在一边看着的黄凤眼馋的不行。

  “桐桐啊,我刚刚跟你爸商量了下,明天去找村主任,看看能不能帮忙去和上沟村、下盐村谈一谈,集中收购一下这两个村的红薯。”路大伯叫了路桐,对她说。

  上沟和下盐这两个村是水临镇和路家湾靠的比较近的两个村。

  “行啊,需要我去说说吗?”路桐帮着大妈摆着碗筷,听了路大伯的话点点头说。

  “嗯,我和你爸想了下,在我们原有收购价上加三到五毛,但是要让那两个村村部收,对外我们价格还是不变,私下把钱贴补过去,不然突然高价了,路家湾这边不好说,怕是要闹。”

  路桐想了想,觉得路大伯说的有道理,不愧是老生意人了。

  反正收完这次,她就打算不做红薯粉了,改做藕粉。

  后面说了没两句,大妈便叫了他们先吃饭。

  大妈家烧了红烧鱼,还有虾,她做饭手艺虽然没路妈好,但也还成,就是家常便饭的味。

  等吃完饭,大妈就给几个相熟的,人品不错,干活利索的亲戚打了电话,其中就有那位胡舅妈。

  结果就胡舅妈和一个姓王的大姑有时间,加上大妈和张小燕,就有4个人了。

  路妈是隔壁镇的人,不是路家湾的,和娘家那头来往不算多。路桐记忆里她的亲舅舅和姨的记忆少得可怜。

  好像那两位是路桐外公第二任妻子生的,路桐外婆在路妈七岁的时候意外去世了。

  在大伯家待到差不多九点多,路桐一家这才回去,临走的时候,大妈到底把一箱枣和猕猴桃塞给了路桐。

  路桐只好把它们带回家。

  晚上躺到床上,路桐这才有时间回饭馆老板娘杨青青的微信。

  —“不好意思,刚忙完,最近可能走不开了,等我弟礼拜天回家,他回县城的时候带给你怎么样?他就在你们饭馆旁边的工业园区里上班。”

  路桐没收那150块定金。

  过了一会,杨青青回了她:

  —“行啊,没问题,你收一下定金。”

  路桐这才把150点收。

  —“你家还做柿饼呢啊?怎么卖的?”

  —“唔,柿饼还没做好,等我做好了再说吧,已经有不少人预定了。”

  —“那我也要预定!”

  —“行,我给你记上,不过现在柿子不多了,我也不知道能做出多少份,具体到时候我通知你们吧。”

  —“还有一件事,我家最近接了个大单,等这个单子完了,今年估计就不做红薯粉丝了,你想要订后续的就趁早告诉我。”

  杨青青发了一长串感叹号过来,然后说她和老公商量一下。

  路桐回了个好,然后看到了李睦的微信,她好奇地点进了他的朋友圈,好家伙,果然比较高大上,要么是专业数据分析,要么时事经济,路桐看了头晕,便退了出来。

  刷了会手机,她进了绿石,发现那两株又长大了不少,其他也没什么变化,不知道那只呆毛鸟在哪里。

  想到这,路桐出了绿石,拿了猕猴桃和冬枣,她试试看能不能带进去。

  结果是不能。

  看来是要呆毛鸟想吃的东西才能带进去。

  ——

  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

  一早路家三人兵分两路,路爸和路桐去村部找村主任;路妈去厂房那边开工。

  和村主任谈完后,路大伯和路爸去跟进收购红薯的事,路桐则是去镇上,在原来的那家包装厂又下了订单。

  等她回到厂房后,厂房那边热热闹闹的,一群妇女叽叽喳喳,热火朝天的干着活。

  路桐一到她们眼前,所有人都热情地和她打招呼。

  “桐桐回来了啊!”

  路桐脚下一顿,她一拍脑袋,她给忘了从今天中午开始她还要给她们做饭!

  路桐和她们打了个招呼,马不停蹄地赶到街上去买菜,回来又手忙脚乱的做九个人的饭,她第一次做这么多人的饭,都不知道要做多少份量,可把她愁坏了。

  她想着,还是要找人做饭的。

  中午所有人来家里吃午饭,路桐又问他们有没有认识会做饭的,能帮忙烧一阵子午饭。

  大妈她们便说帮她留意。

  张小燕坐在饭桌上局促又快速地把饭吃完,吃完后,她看向路桐,路桐立即会意,她问张小燕有没有带饭盒来,张小燕连忙说有。

  路桐给她盛了饭菜,让她送回家。

  等她走后,饭桌上的人也不由感叹了她一句命苦,对她多拿一份饭的事都没有什么意见。

  下午,路桐也加入其中一起干活,女人在一起话特多,杂七杂八的聊着家常。突然不知道谁提了一句春玲,话匣子更是收不住了。

  “你们听说了吗?春玲老公回来了。”王大姑手上捞着粉,嘴上说着话,幸亏路桐一早就给她们备好了口罩。

  “能不回来吗?家里出这么大的事。”大妈接了王大姑的话。

  “那你们知道他带回来一个女人和小孩的事不?”

  王大姑这话一说,原本对这个事兴致缺缺的路桐顿时来了精神。

  “可怜的春玲,哪知道这个狗东西在外面早就找好了小老婆,还生了儿子了!”

  “这个黄大志看不出来啊,原来是这种人!”路妈都吃了一惊,缓了会说了一句。

  “这次回来就是跟春玲离婚的,狠心得不得了,连女儿都不要了!”王大姑带着愤色,又继续说。

  听到这,路桐不由问:“那春玲现在怎么样?她那个婆婆不是被她砍了胳膊,警察把她带走了……”

  王大姑一听这话,更加来气,“砍什么胳膊,他们家那刀刃厚得快切不动豆腐了!就弄破了皮,流了点血,人家医生给包扎了一下就让回来了,她非闹着要住院,警察都无语了。”

  路桐目瞪口呆。

  其他人更是义愤填膺,说骂着黄大志一家。

  聊着天干活,这时间就是快,一晃一个下午过去了。

  家里人手多了,这红薯粉丝做起来也快了很多,就是那机器开始跟不上。

  路桐便和路爸路妈提出买新机器的事,二老觉得是该买。

  于是,过了三天,路桐和路爸便抽空去县城看机器,她顺便把杨青青要的那十份粉丝给送过去。

  杨青青小饭馆关于红薯粉丝的新菜出来后,虽然价格偏高一点,但还挺受欢迎的,于是杨青青和她老公决定再多买一些。

  路桐没直接答应,因为她也不知道最后能剩多少粉丝。

  作者有话要说:  情人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