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作者:霖桔      更新:2022-10-31 10:04      字数:4193
  “哈?”

  嬴政差点气笑了,指着那一堆冒烟的产物,“我何时让你弄这个?”

  张婴好不胆怯地抬起头,指着不远处一名方士,开口道:“仲父,就是这个人!还记得吗?”

  嬴政顺着手指看过去。

  好似是徐福找来的某位方士。

  嬴政忽然想起了什么,声音带着一丝惊诧和愤怒:“他们,是来给你讲《炼丹》危害的方士?”

  他让方士讲解炼丹危害,就是为了能让张婴规避风险,不再炼丹。

  如今却发生连宫殿都快被炸塌的情况。

  怎么会不生气。

  “对呀!”

  张婴拍了拍手掌,一脸“仲父终于想起来”的模样。

  然后他转身看向方士,忽然笑出一朵花,欢快地拍拍小手:“还有吗?”

  方士们集体摇头,速度快得几乎看不清脸。

  “怎么会没有了呢?”

  张婴拍了拍身上沾的尘土,有些疑惑方士们的不配合,“你们拿出来的竹简,才打开第二卷啊!”

  起初他很烦这些方士。

  本来他睡了好几天,舒舒服服躺平,想多养养身体。

  结果被这些人莫名其妙地挖起来,听了一大堆稀奇古怪的大道理,要给他讲解炼丹的危害和防范。

  这玩意还需要他们讲?张婴能不懂?

  但奈何这群方士就是死脑筋,一定要按照竹简上的内容给张婴做演示,张婴不听,他们就采取紧迫盯人,追着讲道理。

  张婴都无语了,最后想着打发时间,便随这群人来到宫殿前看到底会如何给他上炼丹的安全教育课。

  没想到无聊地听了一会后,咦,还真让他听出了一些有用的东西。

  这个配方这个东西,看着有些像生石灰啊!

  没错了,碰水沸腾会灼伤,是生石灰不会错了。

  这玩意用处蛮多,刷墙,防虫,祛湿什么的……

  而且有生石灰,那肯定有石灰石,到时候看能不能提前把水泥折腾出来。

  咦,这个听起来,看起来都有些像雄黄,嗯,有腐蚀之力,还能令蛇不喜,真的是它!

  以后搞个农舍特别需要。

  记下来,都记下来。

  ……

  “你还想继续?”

  嬴政强压着怒气,指着那些玩意,“非得把自己炸死才罢休?太大胆了!来人,把这些东西都……”

  “等等!等等呀仲父!手下留人。”

  嬴政愤怒时,四周安静如鸡,不论宫婢内侍纷纷低下头。

  所以越发彰显出张婴来。

  扶苏诧异地瞅了一眼,这稚子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竟敢这般撩拨虎须。

  还有那些方士。

  明明是被皇帝赶走的糟心事,他竟然能从某些方士眼中看到一丝庆幸。

  “你说什么?!”

  嬴政眯起眼眸,他有多久没碰到过,在愤怒情况下也敢反驳他的人。

  “嗯?”

  张婴瞅了瞅嬴政,歪了歪脑袋,小声说,“手下留人。”

  “你!这……”

  嬴政被哽得语塞,但见张婴懵懂得仿佛真以为他没听出的表情,一时间又不知该不该生气。

  现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等嬴政的反应。

  嬴政怒气被这一打岔,像是泄了气的皮球渐渐平和下来。他咳嗽一声,指着那些炉渣转移话题,“你要留什么人?”

  “方士啊!”

  张婴理所当然地开口,他们确实有做化学研究的天赋,“他们还蛮好的。”

  “好?”

  嬴政却冷笑一声,“何用之用,宫殿差点烧了。”

  “仲父,是,是意外。”

  张婴摸了摸鼻尖,他没想搞火药炸房子。

  是他看到一个方子里的材料富含氯化钠,忽然联想到咸味剂,这要能折腾出来,岂不是能大赚特赚。

  于是他和方士们提出混合炼制试试。

  也不知道是哪一个混合步骤出了问题。

  丹炉居然爆炸了!

  但张婴也不知怎么说,便道:“再试试,说不定就炼好了。”

  嬴政的怒气被“炼丹”两字瞬间点燃。

  他转过身,眉头立起来,这回怒气是直冲领头的方士去了,表情阴沉:“你们胆敢私下蛊惑小……幼儿炼丹?”

  吓得那方士腿软跪地,连声委屈道:“陛下冤枉,某真的,真的是按照竹简在教导,偏偏,偏偏婴公子……看得格外不一样。”

  “仲父,真哒,其实安全……”

  张婴觉得不能说,还是得用实际例子。

  他向身后的方士们招手。

  方士们一看张婴露出跃跃欲试的表情,浑身就是一个哆嗦。

  之前他们被不幸烫手的时候,被熏得眼泪鼻涕直流的时候,还有刚刚发生大爆炸的时候……

  张婴都是先露出如此天然……不,可怕的微笑。

  方士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能从对方眼底看出慌张和害怕。

  忽然,他们将站在最中间的方士给推了出来。

  那人百般推辞不了,最后认命地上前一步,无奈地拱手道:“这……其实,婴公子,最好的保护自己的方式,便是不炼丹。”

  “对对对!”其他方士连连点头。

  他们已经彻底将来之前徐福交代的,想方设法让张婴体会到徐氏炼丹法的魅力,将小孩子给笼络回自家师门的话都给忘了。

  或者说是故意遗忘。

  师父,没办法,这小家伙真招回去。

  只怕再多的炼丹炉都不够炸。

  命重要啊!

  ……

  张婴一时被哽住,太不给面子了。

  “那为了安全,你们都不炼丹了?”

  方士们面面相觑,有的人甚至想直接开摆,承认说不炼丹。

  但还是有没被吓破胆的方士摇头,主动道:“如果……如果是按照丹方来炼制,还是安全的。”

  这话一出,立刻有人接应点头:“没错没错。婴公子,您,您……委实太大胆。这丹药之道,也是一门学问,您这还没学会,就自己搭配炼丹。有违圣道,有违古训,怎能,怎能安全呢。”

  “哦。难道书上什么都记载?”

  张婴摊了摊手,指着那些竹简,“为何这两样搭配时,份量不一致时会爆炸?你可知?”

  “不,不知。”

  “那为何这几样,不论谁份量多少,不管炼丹时长,为何都不会爆炸?这与之前有何区别?书上可有记载?”

  “没,没有。”

  方士见自己压根讲不过,他连忙扯了更会说的一位同僚过来。

  那人沉吟片刻,开口道:“婴公子,正因为我们不知道,所以才更要恪守书上内容,不可违背。”

  “哦。”

  方士们闻言露出庆幸的微笑,然而还没笑完。

  他们就被张婴一句低声嘀咕“岂不是只会拾人牙慧?”给僵住了表情。

  嬴政算是看出来,这些年轻方士根本压制不住鬼精灵的张婴。

  但要说生气嘛,倒也没有。

  嬴政本就是个讨厌拿古说今的人,他认可张婴的质疑。

  而且看到一群二三十岁的方士,被自家晚辈随口几句话说得哑口无言,心里只有高兴的份,谁不希望自家后代聪明。

  当然,太聪明了还是会想要压一压这股子调皮劲。

  ……

  嬴政正想要不要将徐福、卢方士唤来。

  这时,门外徘徊着一位年长小官吏的身影。

  因被赵高拦着无法进来,却凑巧被扶苏撞见。

  扶苏见对方手中死死地捏着竹简,在注意到他的目光后一愣,紧接着爆发出惊人的光亮。

  他很熟悉这种目光。

  在九原时,当黔首发现来年大丰收,或者被羌族掠夺艰难等到援军时才会爆发的眼神。

  扶苏大迈步来到门前,示意赵高让开,然后接过小官吏递过来的简牍。

  他随手一翻,然而看了几行后,扶苏的脸上露出不信、困惑以及犹豫的神色。

  扶苏的踌躇不前,成功引起嬴政的注意。

  “何事?”

  扶苏身形一顿,简单说了两句是关于豆腐的情报。

  原来是要用药奴验证豆腐的毒性,后来不知怎么的,药奴不够,改为用在骊山修城快死的十名死囚,一日两餐,他们除了豆腐大量管饱,其他任何粮食都没吃。

  然而出人意料的情况发生了。

  原本骨瘦如柴、两颊嘬腮,劳作易死的隶臣妾们。

  短短几日,瘦归瘦,但他们脸上的黄气淡了,双眼带了些神采。

  这事立刻得到官吏们的重视,尤其负责看管隶臣妾的郎官,也是死马当作活马医,给所有快死的隶臣妾都安排上了豆腐。

  咸阳每日依旧有劳作暴毙的隶臣妾,但吃过豆腐的,却无一死亡。

  嬴政很是震惊,再三询问:“此言当真?”

  “竹简如此。”

  扶苏也是一脸恍惚,片刻,才冲身后的小官吏招招手。

  那人迅速上前,恭敬地拱手道:“回陛下,扶苏公子。豆腐之法远比简牍上记载的更妙,不光强身健体,还对些许疾病有疗效。但太医令为人谨慎,说要再记录几月后,再上报。”

  嬴政有些怔愣。

  他细细回忆了一遍徐福曾介绍过的部分丹药,似乎没有任何一枚丹药有这般奇效,更别提还是用豆子这般普通廉价的材料制作。

  两岁孩子,随便一炼制就炼制出这般奇妙的丹药吗?

  可事实又摆在眼前。

  嬴政忽然眉头一皱:“那你所为何事?”

  太医令安排很妥当,那么越级汇报的官吏多少就有些问题。

  “陛下。”

  小官吏惶恐地露出苦笑,“是蒙少将军和王少将因豆腐,把太医所和咸阳狱都给围了。太医令没得法子,才让我偷溜出来求助炼制豆腐的方士。”

  嬴政表情有些微妙:“求助他?”

  小官吏连连点头,表情诚惶诚恐,声音带着急切:“是的陛下,他们逼着要太医令给个能否长期食用的明确答复,太医令不敢,我们又拦不住,只能求助方士。”

  嬴政了然,也有些好奇,这豆腐到底如何勾得蒙家王家的少年俊杰这般姿态。

  他回身一招手,张婴便欢快地小跑过来。

  “仲父!”

  嬴政没看张婴,而是看向小官吏,“走吧。”

  小官吏表情一懵,疑惑地眨眨眼,完全没明白啥情况。

  张婴也没搞清楚状况。

  但也在这是,他忽然察觉到一道探究的视线。

  他偏头一瞧,哦豁,身高八尺,面如冠玉,明明是一身轻甲,却透着温文尔雅的气场。

  是个俊逸的介于少年与青年之间的美男子!

  而且瞧着还有一种莫名的亲切顺眼。

  看对方能坦然驻足嬴政身旁,又这么帅。

  应该是陛下的儿子吧。

  这年龄,反正不可能是胡亥,那就都是他潜在的盟友。

  “阿兄!阿兄!”

  张婴非常友好又欢快地挥舞着小爪爪。

  扶苏表情一愣,自弟弟们长大,他又长期驻扎九原不回宫,如今能自如喊他阿兄的便没几个,更别提臣子的孩子了。

  乍一听,这么欢快的“阿兄”两字,倒还有些妥帖。

  他忽然有些明白父皇为何对这小不点不错了。

  扶苏想到嬴政,下意识偏头,恰好与对方对上视线。

  嗯?

  父皇怎么一副像是被什么哽住,欲言又止的古怪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