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115
作者:长安墨色      更新:2022-10-30 21:14      字数:4647
  一连三日,清源县新铺的生意火爆非常,宁秋阁每日辰时四刻准时开店,可辰时初,店铺门前就已经有几位客人在等了。

  姜掌柜将自家一栋小院借给安宁他们暂住,离新铺不远,坐车一刻钟就能到。

  “沈娘子,今日我最先来,你得第一个接待我。”

  她刚下马车,等在铺子前的客人就笑盈盈说话了。

  初升的太阳洒下微暖的朝阳,将安宁的脸镀上一层白光,越发显得白净恬雅,她柔柔一笑,鬓边的鎏金珠簪微颤,有股说不出的典雅韵味,声音也极纯柔好听,“好,那是自然,各位久等了,随我进去先喝一杯热茶吧。”

  人一旦打扮起来,变得体面漂亮了,就会收获很多夸赞,而夸赞声养人,两年前只算清秀的莲荷姐妹两个,如今往铺子里一站,和安宁在一起,就如三朵金花,同是宁秋阁的活招牌。

  清源县城有许多的富家太太、夫人,买起东西来毫不手软,还经常互相攀比,你有的我也要有,是以,铺子里的胭脂、首饰销的特别好,沈泽秋从金陵进的货品种多,很多款式花色连青州都没有,稀罕得不得了。

  “这支烧蓝簪子我要了,帮我包起来吧。”胡夫人家有十几间商铺,出手特别的阔绰,“这一支点翠的也包起来。”

  而陪她一起来逛的何夫人家境要逊色一筹,但她长的比胡夫人好看,斜线瞅了瞅胡夫人的暴发户做派,“胡夫人就是豪气,买这么多是准备回家开首饰铺子啊?”

  “送人呐。”胡夫人笑笑,“你喜欢哪个?我送你。”

  “真的啊?我喜欢这一支。”何夫人一听,眉眼瞬间充满笑意,把早就看上的琉璃簪拿起来,刚才还有几分妒色,现在全是讨好的笑意,”多谢胡姐姐了。“

  安宁在边上瞅着,无奈的摇头,莲荷莲香也看惯了这些太太们的“姐妹深情”。

  待胡夫人付完帐提着一摞首饰盒胭脂水粉出门,何夫人亦步亦趋的跟在她身后,连声夸。

  “胡姐姐,你今天选的簪子真好看,每一支都衬你。”

  “对了,这身湖绿色的襦裙是什么料子呀,真显贵……”

  望着客人走远,莲香快言快语,“胡夫人

  真傻,看不出何夫人原来是阴阳怪气吗?现在得了好处又厚着脸皮拍马屁,哼。”

  安宁蹙眉摇头,叮嘱莲香,“不要在背地里议论客人的是非。”

  “知道了。”莲香鼓了鼓嘴,自知失言,低头收拾柜台去了。

  而铺子外头,胡夫人提着大包小包爬上了自家马车。早上何夫人是和胡夫人一块坐胡家马车来的,现在要回去,她自然要跟着上马车。

  不料胡夫人掀开车帘,露出笑容道,”真不巧,我待会还有事,不便载何夫人你回家了,请自便,我先走一步。“

  何夫人瞪大眼睛,开什么玩笑,她家离宁秋坊足有半个时辰的路,胡夫人不载她,难不成要她走回去吗?

  “这天寒地冻……”何夫人忙开口说话,可惜胡夫人没管她,干脆利落的放下车帘,车夫马鞭子一甩,驭马走了,留给何夫人的只有一阵寒风。

  车厢里,夫人人拿起脂粉首饰把玩打量,越看越满意。哎呀,都是成精的狐狸,何夫人跟她耍什么花花肠子,收拾她这一回,下次就不敢造次了。

  ……

  “来,大家歇会,吃点热的暖暖身子。“

  忙和了一早上,安宁去旁边的小饭馆要了十来碗糖水汤圆,招呼伙计们过来吃。

  糖水甜滋滋的还有姜的鲜辣,圆嘟嘟的汤圆一口咬上去糯糯的、软软的,里面包了花生芝麻,吃起来特别香,一碗热气腾腾的糖水汤圆下肚,伙计们胃里心里都暖呼呼的。

  “沈娘子,沈掌柜,谢谢哩。”

  他们做了这么多年的活,跟过几任掌柜,没有一位像沈家人这般和善,不摆掌柜架子,还请他们吃糖水。

  “不客气,今年我们腊月十八开业,腊月二十四关门回乡过年,虽然只营业六天,过年的红包我不会少了大家的,热糖水明日还有。

  安宁微微颔首,笑盈盈的说话,宁秋坊能顺利开业,生意兴隆,离不开店里每个伙计尽心尽力的做事。

  “太好了,我们一定好好干。”

  “从今往后,我们就是一条心。”

  宁秋坊的伙计干着活有糖水汤圆吃,而云裳阁的伙计累死累活,却迎来了他们头儿徐管事一顿破口大骂。

  “你们一个个干什么吃的,每日的销售都在下滑

  !再这样下去,别说是过年红包,就是月钱都发不起了。”

  “从今日起,吃晌午饭的时间缩短一刻钟,都给我提起精神来好好干!”

  云裳阁的伙计们一听,个个心里都不乐意了,有个胆肥的小伙子嘀咕一嘴,”刚开始四刻钟,后来三刻钟,现在又减一刻钟,还叫人吃饭吗?“

  徐管事耳朵灵听见了,拧眉把小伙子从人堆里扯出来,厉声呵斥,“管事的在前面训话,你在后面唱反调,按照店规,该打三个板子。”

  “凭什么?”小伙子涨红脸争辩,气的不轻。

  徐管事拿起短棍,“凭云裳阁给你们发高于市价的工钱,不想干的可以走,想干的就要守店规。”

  这个出头的毛头小伙被徐管事收拾惨了,吃晌午饭的时候还生闷气,拼命的扒拉着稀粥往嘴里灌,要不是为了攒彩礼钱取秀秀,他才不受这种窝囊气哩。

  “掌柜的好!”

  “掌柜的您来啦。”

  他正埋头苦吃,身边的工友忽然纷纷站起来问好,他们的方掌柜怎么会来伙计们吃饭的地方?

  小伙子疑惑的抬起头,看见方掌柜笑着对他点点头,甚至毫无架子的蹲在他旁边,满脸关切的问,“你就是今日挨板子的小子?”

  “嗯。”小伙子放下装稀粥的大海碗,心里有些忐忑,莫不是要开了他吧。

  边上其他伙计也紧张,一双双眼睛不由自主的瞄过来。

  方掌柜慈祥的拍拍小伙子的肩,从身上摸出个药瓶给他,叹一口气后,恳切的说,“徐管事今日打你,是因为每家店都有自己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可你挨了打,我也很心疼,这瓶药酒专治跌打损伤,早晚涂一次,伤很快就好了。”

  这时候边上的伙计们都被感动了,以前一直以为方掌柜很高高在上,原来他是最有人情味的那个。

  小伙子目送着方掌柜离开的背影,一个□□脸一个唱白脸,谁不懂似的,哼。

  ……

  吃过了晌午饭,云裳阁和宁秋阁的伙计们就像在打擂台,使出浑身解数招揽客人。

  “来自州府的新料子,在我们清源县是头一份,价格又公道,快进来瞧瞧看看吧。”

  “质量有保证,童叟无欺。”

  云裳阁的

  伙计们吆喝的热火朝天,鼻尖尖上都渗出了汗。不过这一阵吆喝,暂时把宁秋坊的风头盖过几分,客人左右犹豫,最后被云裳阁招揽去大半。

  安宁在铺子里听见了,略一思索,附耳在伙计们耳边说了几句。

  “快来看快来瞧,从金陵城新进的料子,首饰,脂粉啦。”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这料子全清源县独一份,还有金陵的味道哩……”

  路上行人一听,对金陵味道充满了好奇,进宁秋阁一闻,果真香气扑鼻。原来沈泽秋还从金陵买了很多香料回来,挂在铺子里打样板的料子,都用香料熏过,闻起来特别香。

  这时候路边走来一位三十出头,穿蓝布棉褂,脚踩棉布鞋的妇人,她挎着个素色小包袱,在云裳阁和宁秋坊之间犹豫了一会,最后选择离自己更近的云裳阁走去。

  妇人穿的干净,衣裳上也没有补丁,可在云裳阁伙计的眼里,这已是大大的寒酸,一看就是穷光蛋,恐怕连店里最便宜的衣裳都买不起,招呼她白白浪费自己的时间,所以,妇人在一楼逛了圈,伙计们忙前忙后,殷勤的招呼客人,可没一个笑脸是给她的。

  “哎呦,你怎么回事,干嘛站在路中央呐。”

  穿绸裳的柳夫人没留神,扑在了这位蓝衣妇人身上,柳眉一簇,很是恼火。

  “这位大婶,求你没事就出去吧。”伙计说完又给那生气的绸裳夫人赔罪,“都怪我没看好路。”

  蓝衣夫人正色,“我有事,我是来做衣裳的。”

  “就你那穷酸样?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可不是你这种乡下人能买的起的。”柳夫人斜眼瞟过来,冷声讽刺道。

  店伙计也火大,这次说话更不留情了,“柳夫人说的没错,这位大婶,你悠着点哈。”

  说完殷勤的招呼着柳夫人上二楼去了。

  蓝衣妇人抿抿唇,出了云裳阁,径直往宁秋坊来。

  伙计们都在忙,只有安宁有空闲,她想也没想,笑着走上前,“客人请到里面看看。”

  蓝衣妇人刚受了一肚子的闷气,见到安宁的笑脸心中不禁一酸,“你不怕我买不起?”

  安宁微愣,“就算买不起,看看也好。”

  “……我想看看衣裳料子。”蓝衣妇人

  抿了抿唇,“不知城里的人爱穿什么,给我挑最流行的吧。”

  安宁微笑,“好,随我往这边来。”

  蓝衣妇人一边走,边打量着店中的美人图,接着面有忧色的摸摸自己的脸颊,叹了口气。

  安宁思忖着给她介绍几款实惠的棉料,三百文就能定一套,是不贵的。

  “店家娘子,等等。”

  蓝衣妇人突然眼前一亮,指着徐阿嬷所制的嫁衣问,“这件衣裳怎么卖?”

  安宁回过身,那嫁衣是徐阿嬷做的,她特意问过徐阿嬷能不能卖,徐阿嬷说可以,并定了黄金五十两的高价,安宁压根没想过会卖出去,五十两的黄金,就算杨家林家这样的富人,也不会舍得买。

  “五十两黄金。”

  蓝衣妇人往前走了两步,出神的望着火红的嫁衣,欣赏上面的祥云、鸳鸯,然后一字一顿的说。

  “我买。”

  这话儿一出,把周围的客人和伙计们都惊呆了,这五十两黄金可不是小数目,能抵一间好地方的商铺。

  “这位夫人,可是家中有姊妹要成婚?这嫁衣的尺寸还需试过才知合适不合适呢。”安宁道。

  蓝衣妇人轻摇头,“不必试,我买回去不穿,只是挂着。”

  说完镇定的从不起眼的包袱里掏出一张五百两的银票,“这能抵五十两黄金。”

  安宁接过银票,“能抵,可五十两黄金不是小数目,夫人您不多想想?”

  蓝衣妇人摇头,知道安宁是在为她考虑,笑着答,“我有钱,没事。”

  一件能抵一间旺铺的嫁衣裳,在一炷香的时间里便卖掉了,见证了这一幕的客人惊讶的嘴巴都合不拢。

  “这位妇人是什么来头?穿的那么朴素,可出手竟然如此阔绰?”

  “除非……是船老板唐双的家眷。”

  这时候和唐家相熟的一位客人灵光一闪,“是哩,听说唐老板在老家的夫人来清源县了,莫不就是这位?”

  很快,宁秋坊里那件价值不菲的嫁衣被人买走了的消息就传遍了清源县,知道是谁买走的以后,云裳阁的伙计把脸给垮成了一个苦瓜,哎呀,那位豪客明明先来的他们云裳阁!

  到手的鸭子,就这么飞了。

  莲香莲荷高兴的不得了,“沈娘子,多亏了您慧眼识

  珠,不像对门的,狗眼看人低!”

  过会沈泽秋进来了,笑着对安宁说,“放心,正是唐家夫人买的。”

  唐家家财万贯,掌握着清源县的船运网,区区五十两黄金,对他们不算什么,安宁彻底放下心,那就好。

  ……

  新铺开业,桃花镇只留下了沈泽平和赵全看家,就连何慧芳也带着小石榴去县城了。

  面馆子的三娘怎么能错过这个好机会,三天两头的来寻沈泽平,偶尔还撩会子赵全。不过沈泽平已经学乖了,三娘的话一概不理,而赵全本就是个木头桩子,三娘自觉无趣。

  虽然每天都往对门瞟,可懒得上门撩闲了。

  腊月二十二日,何慧芳带着小石榴先回了桃花镇,等二十四沈泽秋安宁,还有毛毛都聚齐了,再一辆马车回沈家村过年。

  “咦,沈泽平上哪儿去了。”回到花街布行的铺子里,何慧芳顺口问了赵全一句。

  赵全抓了抓头,“俺也不晓得。”

  三娘自从被何慧芳怼过一回后,就没和何慧芳说过话,听到何慧芳在找沈泽平,她抓了把瓜子,一边磕一边走过来,挑了挑眉,淡淡说。

  “沈老太太去赌场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