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那是救命的钱
作者:黑色幕帏      更新:2022-11-17 09:03      字数:2372
  朝廷真是不作为呀,她摇摇头,朝近处的难民走了过去。

  见到有人靠近,难民的眼睛都是绿的,乔麦明白,他们盼星星盼月亮,盼着有人能伸手拉他们一把。

  “这位姑娘,您有吃的吗?行行好吧,我们饿的不行啦。”

  “不是每天都有施粥吗?”

  “狼多肉少,根本不够,就一锅粥,施完人家就走了。”

  乔麦看着他们一个个瘦骨嶙峋的样子,叹了口气,“总指着朝廷救济也不是办法,要自己想办法才行。”

  “那也得手里有银子啊,到人家村里落户,你不得盖个住的地方?不得置办二亩地?不得先让一家老小吃饱?”

  “到城里做工不成吗?”

  “哪有那么多工,身上能便卖的都卖了,我们已经在这里坚持了两个月了,可朝廷一直迟迟不肯安排我们,都快活不下去了。”

  乔麦叹了口气,从背包里取出两个馒头给了那个人。

  “吃吧,我是京城碧春园庞老夫人的孙女,她派我来救济大家,你们都不要慌,一会儿呢,排队领救济,人人有份?”

  “真的吗?”

  乔麦点点头,“真的,一会儿粮店的伙计就会过来。”

  “谢谢这位小娘子,谢谢庞老夫人!”

  那人一边吃着馒头,一边给他下跪,这动静很快让其他难民发现了,一打听知道是要发救济粮了,高兴的全都跪在乔麦面前。

  她大声吼着,生怕来个暴动什么的,让朝廷误会,给这些难民带来灾难。

  “想活着的一会儿各家派一个到城门口,不许抢,不许闹,家家有份,听好了啊,家家有份,谁要是敢多领,下回再发放救济就没那个家的份了。”

  她用内功散发气音,难民们听清后全都高喊。

  “只要我们都有份,我们排队,不抢,不抢!”

  乔麦回头看了一眼城门,一辆马车载着满满的粮食朝她行驶过来。

  “客人,我们掌柜让我送来,这是二十袋五十斤的玉米面,一斤十文,十两银子。”

  乔麦翻手一锭银子放在伙计的手里,“回去多派几辆车送。”

  “是,客人!”

  乔麦站在马车前,“来,一个一个的领,领完回家赶紧做饭去吧。”

  难民们排好队,一个一个领着粮食,每家领一袋五十斤的玉米面,乔麦还给每家发两锭十两的银子。

  一辆车二十袋,也就是够二十家难民领的,城门外可是有上千家难民呢。

  就这样马车不停的往城外运着粮食,难民们见真的家家有份,也就不折腾了,乖乖的排队领着。

  本来他们以为只有粮食,没想到还一家发了二十两银子,一个个激动的眼泪哗哗的流着。

  “是哪位庞老夫人?”

  “就是现任庞太师的妹妹,她老人家刚刚回京城,一听说你们在受苦受难,立即便卖了首饰,派我过来救济大家。”

  “大妹子,您回去替我们谢谢她老人家,谢谢了!”

  “我祖母平日里就看不得有人受苦,她老人家岁数大了,来不了就派了我来,你们呀,趁着现在手里有粮有银子,尽快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不要总在城门守着了。”

  “嗳,嗳,我们吃上一顿饱饭后,就去周围村里找找。”

  整整一天,乔麦都泡在了京城南门外,一辆马车的粮食运来,她就结一辆马车的帐,看着一个个难民领走粮食,她再发放一定的救济款。

  一辆马车一千斤粮食,十辆就是一万斤,她几乎把那个粮店所有的白面和玉米面都包了圆。

  天黑之前,城南外面的百姓,一家五十斤的粮食,十两银子,一个没少领,全都有了。

  他们就地开始煮饭,炊烟袅袅,看到此景,乔麦欣慰的笑了。

  明儿就是城北,城北没多少难民,有几车就够了,因为京城不让进难民,除非有银子,才放他们过去,有的难民想去北方,所以就会从北门出去。

  他们都在观望,看看朝廷给不给安排,所以有的就留在城门口处。

  回到家的乔麦,抱着茶壶咕咚咕咚的喝了一通。

  老太太等她喝完问道,“这一整天都在城外?”

  “嗯,数城南的灾难最多了,朝廷也不安排。”

  “买了多少粮食?”

  “不知道,来一车结一车的帐,有棒子面,有白面,拉了有几十车的粮食,每家我还给了二十两银子,有了这些,希望他们能早做安排,再过一个月冬天就到了。”

  “那你明天还去吗?”

  “去城北看看,那儿还有一些灾民,比城南少很多”

  “我跟着你去?”

  “您在家休息吧,难民多了乱,您受不了那些。”

  王老先生也过来看她了,“丫头,你做的好,有钱了就想着百姓,不象他们为富不仁。”

  “昨儿赚了不少钱,太烧手就想花一花。”

  “哈哈,你呀!”

  厨房送来了饭菜,老太太心疼的不行,给她在一边夹着菜。

  “今儿花了不少吧?”

  “不多,有大几万两吧,比起赚的,那些都是毛毛雨呢。”

  “你打算把昨天的都花出去?”

  “啊,本来想多给一些的,我又怕给多了让贼惦记,就一家给了二十两银子,加上粮食,今儿出的差不多有六万两吧”

  “朝廷连这点都不想出,那些人宁愿花上万两买个没用的发饰,也不接济这些灾民,唉~”

  “咱们做好咱们自己的就行。”

  “嗯嗯!”

  就这样乔麦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又去了粮店,那个粮店空了,就去了别的粮店。

  因为她昨天那样一通的买,今儿京城的粮食就长了价,棒子面一斤十五文,白面一斤四十文。

  乔麦咬咬牙,先去城北看了看,统计了一下灾民的数量,估计有个一百来家,她从另一家粮店买了六车的棒子面,给灾民们分了下去,一家照旧二十两银子。

  今天比昨天轻松多了,可是城里的北面住着好多贫困撂倒的人家,这里被人称之为贫民窟,听说城北的难民被贵人救济,他们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过来。

  乔麦看到这些人可怜巴巴的样子,即然能救外面的,那城北的也一起救了吧。

  又从粮店拉了十车的粮食,城里和城外的人一样,一家五十斤粮食,二十两银子。

  这二十两银子,对富人来说,也就是买个零嘴,吃一顿饭,但是对于穷苦人来说,那是救命的钱。

  王家庞老夫人救济灾民的事,很快在京城传的沸沸扬扬的。

  那些买了发饰的人心里有些后悔,原来庞老夫人搞这一出是为了筹银子呀。

  这一对比,就显得她们这些人是多么的冷漠。

  一个卖首饰为了救灾民,一个花高价买首饰为了自己美,那些买了首饰的人都不敢出门了,这是被臊的。

  就连皇宫的那位都知道了这事,怎么又是王家,王家开作坊,收红薯,收芝麻,让百姓多了收入,是件好事,现在又救济灾民,显的他这个皇帝真的无能之极。

  其实不救济灾民,皇帝也有他的苦衷,南方一受灾时,他就拨了粮款,可是远远不够呀。

  现在国库空虚,就等着秋收那一波粮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