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你这小妇人有点意思
作者:黑色幕帏      更新:2022-10-29 10:10      字数:2388
  “茹儿,我眼花了吗?居然在北方的小镇上看到了南方的海鲜?”

  王佳茹也没想到乔娘子会做这样的菜,她咽咽口水说道。

  “好久都没吃到了,真香呀。”

  这些菜里,只有一道孩子们吃过,其它连见都没见过。

  乔麦擦净手来到客厅,“风儿,你们去摆碗筷,我开坛粮食酒,吃这个不能吃水果,不能喝果汁,会闹肚子的,严重的会有生命危险哦。”

  “是的,在南方,他们一般都配米酒吃这个。”

  “粮食酒也一样。”

  海鲜的鲜香在客厅中来回打着转转,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落了座儿。

  碗筷上来后,乔麦先给王老先生满了酒。

  “先生,我乔麦允诺,只要您收了我相公和孩子,教他们读书,以后啊,象这些吃食,我每个月都能让您吃上一回。”

  “真的?”

  “不真您可以不教他们呀?”

  “一言为定,看在这些吃食的份上,那我就收下他们,束脩什么的就不用给了,一个月一桌这样的饭菜,就当是抵了。”

  “先生您真是个痛快的读书人。”

  等风儿他们都坐下,王老先生酒都没喝,下手就朝着大螃蟹伸了过去。

  王佳茹的手朝大龙虾伸过去,王子含的手朝生耗伸去,孩子们傻眼了,不知道怎么吃,还有袁家起也是,拿着筷子发愣。

  乔麦一笑,一个菜一个菜的教他们。

  都是成品菜,就连螃蟹都是处理好的,大龙虾更是开了壳,只要拨着里面的肉吃就行了。

  头回生,二回熟,多吃几回就会了。

  这顿饭老先生吃的满足极了,十二个菜,全部吃的干干净净。

  “主食大家想吃点什么?”

  “你看着做吧,干粮吃不下去了,来点溜缝儿的?”

  “好类!”

  乔麦回到厨房,这回是她亲手做的,从空间拿了几个螃蟹,做了一锅蟹黄蛋花嘎达汤,味道那叫一个鲜美啊。

  老先生喝了三碗,最后撑的在院里溜达了好几圈。

  看到屋里的鹌鹑,还有小狗和冬枣后,他表示乔家适合养猪,连小鸟都这么肥实。

  他指着鹌鹑说道,“这小玩意儿能吃吗?”

  乔麦抱着孩子说道“能吃,但是自家养的我不吃,看着他们从一颗蛋到现在,都有感情了,我舍不得吃。”

  “外头的就能吃?”

  “没感情,吃得没心理负担。”

  “你这小妇人有点意思。”

  “什么时候上课?”

  “你家太小了,老夫待在这里都觉得喘不过气来。”

  乔麦翻了个白眼儿,“买了地,正准备盖房呢。”

  “我出个主意你看行不行?”

  “您请说?”

  “不如让他们到我府上,吃住我包,每个月回来三天,我跟着一起,正好你给我做一顿这样的饭菜,或是你也到我府上,在我家的厨房给我做一顿?”

  “不行,还是每个月回来一趟吧,我的儿子们不回家象什么话,再说了,我还要在这里摆滩赚钱呢。”

  “也是,分开时候长了,你受得了,你相公不行。”

  袁家起脸一红没插话,乔麦又翻了个白眼,心里话这老家伙还挺那啥的。

  “等我房子盖好,你来我家教,我每天给您整个海鲜菜儿。”

  “我老人家记住你的话了,那就尽快盖房吧,我也想早点来你家教书。”

  “嗯嗯,回头儿我也给您放三天假,您也享受一下聚少离多的感觉。”

  王老先生瞪了她一眼,“你这丫头,呲牙必报,我一把岁数了,只要吃好喝好睡好,在哪儿不一样,不象你们年纪轻轻就分开,一段时间不见就想。”

  王佳茹在后面拽了一下他的胳膊,“祖父,时间差不多了,咱回家吧?”

  “你们准备一下,后天我派车来接他们,明儿我让人打扫干净一个院落,专门让他们居住,被褥什么的都不用带,我那边全部备好,带着随身衣物和人过来就行。”

  说走就走,若不是就一辆车,车里装不上那么多东西,这爷几个非得把乔家搬空不可。

  乔麦不禁想到几个字,鬼子进村!

  人总算送走了,先生的事也定了,她心中的石头也总算落下来。

  回到客厅,袁家起冲她行了一个大礼。

  “谢谢,若不是你,我和川儿此生也没有这个机遇,将来”

  “别将来了,我买了一百亩地,你说啥也要给我考个举人回来,年年季季交公粮太麻烦了。”

  “袁某尽力!”

  “这就是对了,以后少说那些虚的,多干点实事。”

  “是,以后袁某尽听乔娘子的吩咐。”

  “嗯,今天大家都累了,晚上饭我就不做饭了,带着灵儿去休息了。”

  “辛苦了。”

  乔麦抱着灵儿回屋了,袁家起看着她卧房的门,眼圈禁不住红了起来。

  乔麦并没有着急画图,休息好之后,就给他们打包行李。

  一人一个大箱子,里面有他们平日里穿的衣服,还有笔墨纸砚,虽说那边说给准备,但是总用人家的也不好,毕竟连个束脩也没交。

  他们四个就相当于去学堂上学一样,只是包吃包住罢了。

  都给准备好后,她把几个人叫进屋里,叮嘱了一遍。

  “府城大,人贩子多,尽量不要出门。”

  “我不会让他们出门的,就算想出门,也会雇了马车,让他们在车上看看外面。”

  她拿出四个钱袋,给了袁家起一个最大的,给了三个孩子一人一个小的。

  “这里有些碎银子,你们拿着,以备不时之需。”

  “我这儿有。”

  “这是防身用的,我知道你没多少了。”

  袁家起不哼声了,迁户籍用了一百两银子,给袁家二老一百两银子,他是没多少了,乔娘子看的真透。

  人情欠的太多了,他现在就是把命卖了,都不够还她的了。

  别人的人情,他也许不想欠,可是她的,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欠的越多越好,多的他不得已用一生来还都心甘情愿。

  果然,王府的马车到了约定的这天真的来了,乔麦到镇上雇了一辆马车,装了一辆的东西,跟着王府的马车走了。

  她抱着灵儿,就在院门口送了送。

  又不是远行,很快就会回来的,没必要依依不舍的。

  她是没事,可孩子们扒着窗户都掉了眼泪,一个月啊,不能吃到娘亲做的饭菜,那得多难受呀。

  还有家里的鹌鹑,乌追,赛雪,冬枣,都要好长时间才能见到。

  娘亲一个人带妹妹,没个人帮,多辛苦呀,想到这些,三个孩子在车里哭了起来。

  袁家起心里也不好受,萍水相逢,她救了他和儿子,相敬如宾,他们之间过着比一家人还亲近的生活。

  这些日子以来,他已经习惯了她,喜欢上了她的饭菜,喜欢上了和她说话。

  即便分别是短暂的,他也觉得心空了一小块儿。

  “都别哭了,要是觉得你们娘亲辛苦,那就好好学习,每天早晨坚持锻炼身体,你娘教你们的拳,一定要好好练习,不能让你娘失望。”

  “是爹爹,我们一定不会让娘亲失望。”

  “这才对嘛,你娘亲和妹妹是女子,咱们是男子汉,要强大起来,要练就文武双全,才能保护娘亲和妹妹,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