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钉子户(01)
作者:传山      更新:2022-03-14 08:06      字数:3562
  “老沈, 这合同上写的很清楚。赔付也能及时到位,周围不少老街坊都签字了。

  我看你就签了吧。”

  居委会张主任又到沈家来劝说。

  周围的拆迁户, 都签了字,可座落在最中间的老沈家, 怎么也不同意签字。

  为此,他隔一天来一次沈家劝说。

  这里不是棚户区改造 ,是一家大型的地产公司和一家做连锁百货的大公司一起合作,开发他们附近的地方。

  永林路周围靠近市中心,周围在几十年前就规划的很好。还是当时学建筑的市长亲自规划的。

  这里虽然老旧但不破, 周围的环境也很好。

  好多都是四层的楼房,四楼顶上有盖半层隔热层。

  沈家的房子足足有一栋楼,八套房屋。

  是早些年老沈陆续买下来的。

  每一套房子都装修的不错,出租给一些外地来的白领住。

  一年光收租就能收不少钱,老沈不愿意拆迁的原因就在这里。

  到时他们要房子, 也不会给他们老地方的房子,房租可就大打折扣。

  其实换成是他自己也不乐意拆迁。

  “张主任, 你不用说了。我不会签字的, 除非开发商答应我的条件, 要不没得谈。”

  换了芯子的沈清和可不是原主, 他有足够的底气,和开发商谈判。

  原主前世没有抗住各方压力,签了字。可原主是个很轴的人,他一直觉得当初自己被人忽悠了。

  心里一直不得劲,很难受。

  郁郁寡欢, 拆迁后没有几年,他就死了。死的憋屈,他留下的心愿是:要抗争到底,别向前世那样窝囊憋屈。

  沈清和要为原主争口气,让他心想事成。

  一栋楼,确实有谈判的筹码。他要是不拆迁,以后得到的利益会更多,一楼两套房子做两个大门面,一年的租金就不少钱。

  他只需要加固整栋楼,然后再装修一下外墙,就是一栋时尚的大楼。

  他们永林路附近这一带不可能全做商业中心,大百货大楼,还有商业街肯定有。

  但是高档小区一样会盖,可那些奸商,却不愿意给他们永林路上的房子。

  因为这些房子的房价是个城市最高的房价之一。

  他们这些老住户,却要搬到离市中心很远的地段。

  凭啥,他可不愿意。市中心多方便,全市最好的小学,初中,高中都在这里。

  孙子们以后读书也方便,跑到那犄角疙瘩去住 ,逛个街都要坐很远的车。

  “老沈,你真不再考虑考虑?”张主任面对油盐不进的老沈,无可奈何。

  人家有期待底气,整栋楼就是最大的底气,还占据了地段最好的位置。

  “不用考虑。如果下次那些人再让张主任您来,就说我不愿意和您谈。

  让他们派个能做主的人来。我要和他们谈谈,我家的房子在什么地段,还有我家可是整整一栋楼。偏远地方的房子就想把我打发了,想的美。”

  “你的地段是好,房子也多。可你家八套房,得到的可不是八套。分给咱们的房,每家都不止一套,你家那就更多了,算起来价值没低一分。”

  张主任也给算账,他不明白老沈怎么就转不过这个弯。是不是老糊涂了,不应该啊,才四十多岁,怎么就脑子生锈了呢。

  “张主任,我家不缺房。也不需要那么多套房。

  看起来价格还有的赚,可价值却不能比。

  您想想,咱们住的地段是海市的中心地段附近。

  先不说别的,就说全市最好的小学,初中,高中,是不是就在附近。

  还有周围买菜逛街多方便,等搬走以后,再想住回来,可不容易。

  邻居们签字,那是因为虽然搬得远,可多了一套或者两套房,家里的孩子们以后都不用买婚房,还能住在一层楼或者一个小区,彼此挨着。

  我本来就有那么多放,搬不搬对于我来说,真没啥区别。

  可城市中心给予市民们的便利,还有各项教育资源,对于我来说很重要。

  我可不想为了多出来的几套房子就放弃这些花钱也买不回来的资源。”

  话说的很明白,张主任都动心。不愿意搬走,他也想当钉子户。

  市中心附近的位置多好啊。真是花钱也不见得能买来的地儿。

  送走一直叹气的张主任,沈清和教育家里的两个儿子,“家里的事情,你们别在外嚷嚷。

  也别听人说就回来劝我,有些东西是花钱也买不来的。

  做钉子户比拆迁还划算,知道不?”

  大儿子沈文涛已经大学毕业,也考研成功,下学期就是研一。

  小儿子沈文海还是大一新生,下学期大二。

  原主的妻子早就去世,家里如今就三个男人。原身的父母住在隔壁。

  “爸,我和弟弟都没有意见,都听您的。”

  沈文涛沈文海兄弟俩知道老爸不愿意拆迁肯定是有原因的。

  “知道就好,在学校注意些。我怕那些开发商在你们俩身上玩什么套路。

  不许打牌赌博,这段时间不许谈恋爱。就算是天仙也不许谈,等这段时间过去以后再说。”

  “好,不谈恋爱。”

  兄弟俩被老爸一说,脑海中已经开始提防 。万一被人玩套路,他们会蠢死,也会懊恼死。

  这种事也是人一生的黑料,他们可不想要这样的黑料。

  搞定俩儿子,沈清和就去了隔壁,看二老。

  沈父六十多岁的人,耳不聋眼不花,牙口硬实还能吃蚕豆。

  身板硬硬朗朗的,走起路来还虎虎生风。

  沈母的身体也很康健,还出去跳广场舞,每天很准时。

  二老在客厅看报纸听戏曲,浇花,事还挺多的。

  眼角都不瞟一下进门的儿子,各自忙各自的。

  一个人无聊的在隔壁转了一圈,看着没啥事。沈清和又回了隔壁三个单身汉的家里。

  张主任离开沈家以后,一直到下班回到家里以后,他才拿出手机拨打电话。

  “马总,老沈还是不愿意签字。

  还说下次不和我谈,让你们派一位能做主的人和他谈。

  以后签字这事,还是你们公司的人和老沈谈吧。”

  电话那头的马总,皱着眉头,有些烦躁。沈家的那栋楼是最中心的位置,就算他们做出调整,改变百货大楼还有五星级酒店的位置。

  那地方依然是块好地方,一栋四层半的楼屹立在几十层的高楼周围,不说别的 ,视觉上都觉得别扭。

  还有那地方,在他手里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他能盖上几十层的高楼,也能用那块地方赚更多的钱。

  “行,我知道了。辛苦了,张主任。”

  “不辛苦,都是为人民服务。”套话那是一套又一套的,上面只是让他配合,他也真的只是配合。

  都是多年的街坊四邻,他还能按着人家签字不成,愿意当钉子户就当呗,也没有碍着谁。

  这也不是棚户区改造,是商业行为。虽然区里市里很重视,可再重视也不敢逼着人家同意。

  老沈可是个能人,别看他现在无所事事,可人家真不差钱。

  海市这样地段的房子,一年得多少房租,上面六套房租可不便宜,就是那最上面的两套隔热隔雨的房子也租给了外地来打工的人。

  一年八套房子出租,想想想那价格,他一年靠房子可不少挣。

  人家悠闲的可以养老了。

  张主任只是感慨,他年轻的时候可没有老沈那样的魄力,一套接一套的买。那时候老沈家里买了房子以后,全家困难的哟。

  周围不少邻居说闲话,说买那么多干嘛,最多买三套。

  买那么多,还不是自己受累。现在想来还是老沈明白,这就是个摇钱树,每年摇一摇就来钱。

  年轻时有的是精力下班以后悄悄的在外面做点活,一块一块的攒,全家人都死攒钱。到现在那些以前过的好的人家,谁家比老沈家里好,每一个好的。

  都眼巴巴的等着拆迁,多要一套两套房,给家里的孩子们分房。

  只有老沈坐拥一栋楼,这日子过得要多惬意就有多惬意。比他们这些有单位的人过得还要好。

  老沈当年上班没几年 ,单位就没了。他也下岗了,后来自己到处找活干。当时老沈是真困难,幸好他家父母还有工资,可人家现在的日子过得真是好,再过几年,老沈还有退休工资领。

  想到老沈,张主任心中感慨万千。

  接下来几天,沈清和翻阅一些与拆迁相关的一些东西。还去到区政府找熟人打听,有些网上找来的东西也不一定是对的。

  他想把政策弄的更明白点,自己才能不吃亏。

  他倒不是为自己,是为了原主。前世就因为拆迁这事,他觉得亏了,一直憋着一口气,郁郁寡欢,比父母都还先死。

  说实话,沈清和也不愿意做个亏本买卖。如果是国家有需要用地,在补偿方便差点(国家的补偿肯定不能与商业方面的比。),他倒不会太介意。

  既然是商业开发,那对他来说也是一次生意一次买卖,那就不能亏的太狠。只要是拆迁,他就会亏,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

  同样,被拆迁户总归没有地产商精,人家不会做亏本买卖。

  作者有话要说:  新文已开,请宝贝们移步隔壁,求收藏求评论求新文营养液,宝贝们多多支持哈,新文评论有红包送……

  《快穿之最佳男配》

  君越,穿梭不同时空替替他人改变命运,换取自己的新生。

  一: 六零锦鲤男配

  二: ……

  各种不同的配角,炮灰,路人甲都是他要帮忙逆袭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