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村(05)
作者:传山      更新:2022-03-14 08:05      字数:3725
  二老的钱哪来的, 也是二哥给的。

  家里的日子过得比别人家都好。

  几天以后,已经在西京陪母后大人一个月的沈宇翔, 跟着老爸回到上岗村看望爷爷奶奶。

  年轻小伙在得知爸妈离婚以后,仿佛一夕之间长大了。

  最近他常和爸爸见面,也帮爸爸处理公司的事。知道老爸以后的主攻方向是在老家,他开始持怀疑态度, 可现在他有些相信,老爸的眼光一如既往的独到。

  “爸,咱的新家能住了吗?”坐在副驾驶位的沈宇翔望着车窗外的茫茫黄土 ,有些心神恍惚。

  他还是高考以后回来过,之后已经两年没有回来。可老家似乎更加的荒芜,更加的没有人烟。

  “还不能住,你还住以前的房间。现在家里有了自来水,又重新简单再装修过, 住起来比以前还舒服。”

  沈清和如今越来越会享受生活,只要条件允许, 他绝不亏待自己。

  每一处自己常居的地方,都收拾的舒适方便。

  “爸,一路上好像更荒凉了。”

  “对,是荒凉了一些, 不过以后会慢慢的转好。”

  开车的沈清和信心满满, 他相信自己能造出来一个绿色家园。

  让黄土地变成黄土高原上的小江南。

  到时杨柳依依,绿水青山,又是一处新的旅游圣地。

  一路黄沙飞舞, 中午就抵达上岗村。

  正午时分,老人们都在家里歇息。沈家四大两小等待着远归的亲人。

  暑假,沈清文的小家庭所有成员也全数回到上岗村。

  沈宇飞,沈宇莉兄妹俩也喜欢现在的老家。有水,家里每间房都有空调。

  舒服的不得了。

  “哥,大哥说给我带了礼物。”莉莉满心欢喜的等待着大哥从海州带回来的礼物。

  “知道,年底我考试也考好点,一定也有礼物。”妹妹年纪第一名,大哥承诺给她买一个平板电脑。

  他也想要,可成绩不达标。还有半年的时间,他好好学习,争取前进几名,也搞一个年级第一,让大哥奖励他一个。

  班上也有同学有,他也想要。可是爸妈一直不给他买,好不容易大哥愿意买,可他的成绩还差点。

  宇飞看不得妹妹得意的样子,有啥了不起的。他年底也会有。

  兄妹俩在客厅吹着空调,急哈哈的等待着大哥回家。

  外面响起汽车声,兄妹俩不顾烈日炎炎,刷的一下冲了出去。

  “爷,奶,大哥回来啦。”最开心跑的最快的是莉莉。快速的跑到副驾驶门边,眼巴巴的望着。

  至于开车的司机沈清和被两个孩子早就抛在一边。

  沈清和打开后备箱,和老三一起搬东西,每次回来他都会带很多水果还有一些零食一些肉。

  家里的饭菜差不多已经全部做好,三个孩子早就去到厨房帮忙。

  翌日清早,沈清和起床就拉着儿子一起去跑步,目的地是他已经开种的两块荒坡。说是坡其实就是从上到下,本来就有路,然后一层层的绕下去,像是层层叠叠的梯田一样。

  父子俩跑到已经种上小米的梯地,一层层的。

  从六月承包开始,他就请来附近几个村没有搬走的老农跟在耕地机后面整地,然后播种。

  “儿子,未来这些地方能产出黄金。”

  指着上下,骄傲的说道。

  “爸,果园你打算种什么?”

  “葡萄,苹果,石榴,四季适合的在边缘种几棵,先试试,看看。

  还能每年都种西瓜,这个每年都能赚一笔。”

  “对,西瓜每年都能生财。”沈宇翔笑的说道。

  他第一次没有急着改善周围的环境,觉得还是慢慢来的好。

  在老家住了半个月,学校就要开学,他要提前两天回学校,沈宇翔走的时候万般不舍。

  才短短半个月,沈宇翔第一次喜欢上了土地。离别依依,说的是俩小,他们俩确实舍不得大哥。

  兄妹三虽然有年龄差,可是关系却处的极好,可能这就是血脉相连。

  送走儿子,沈清和依然两地跑。

  镇上有个骡马市,一早上,沈清和赶着家里的“乌云”,来到镇上。

  今天是赶大集的日子,进镇就在一处寄存骡马车的地方,寄存好马车。

  赶大集,城里的孩子体会不到那份趣味。

  九月底的西北,天气已经转凉。穿啥衣服的都有,这时候是乱穿衣服的季节。短袖,长袖衫,薄外套都有。

  走在熙熙攘攘的集市,穿插其中,人挤人,肩挨肩,这种感觉,沈清和与原主都好些年没有体验过了。

  风和日丽,老人还有放假的孩子们都上街来。

  走进主街到,两边林立着各种商铺,有服装店,有小吃店,也有老字铺的面食店。也有新旧各异的理发店,干货水果店,一一齐全。

  宽敞的街面上还有各种木架搭起来的小摊,不少提前录好音的喇叭一直重复的播放着叫卖广告。

  走过主街,有条岔路口,一条街道一分为三。正对面走过去是条新修的石桥。还有石桥不远的两旁,各自有一条岔路,一条是卖菜卖水果的街道,每次赶集时卖菜的,还有卖相关的商品都在这里。

  另外一条则是竹器还有服装毛线以及一些日杂的街道。

  穿过石桥,走过一条直街,向镇外走,则是沈清和要去的骡马市。

  这里有骡子,马,牛,还有猪,牲口都能在这里买的到。

  走进重味道的骡马市,到处都是各自散开买卖双方。

  不少买卖双方在看牛羊马骡子,低声交谈着,沈清和从前面走进去,一一的打量。

  他是想再买一匹马,如同乌云一样的健马。

  两匹马一公一母,以后自家就不用再买马,说不定还能有小马卖出去。

  老三已经表态以后住在上岗,一个星期去镇上住两晚,陪伴孩子和妻子。其余的时间都在家里帮他做事。

  他请老三帮忙做事管事是最好的,老爷子还在,能帮忙也出谋划策。也能提点老三一些。

  老三常年在家种地,熟悉农活,熟悉土地,也熟悉附近的农民们。

  请人也能知道哪些人做事卖力,哪些人喜欢磨洋工。

  下岗村有水源,有些壮年虽然也拿了镇上的优惠房,但是他们还是愿意住在下岗村。

  家里地依然还打算种着,村里镇上两头跑。

  “哎,老板,看看我家的牛,壮实着。”一位卖牛的老哥拉着沈清和,推荐他卖的牛。

  周围的树上,拴住四头牛。这人一看就是牛贩子。

  “看看。”如今养牛,政府给补贴,还蛮丰厚的。

  沈清和倒不是为补贴,也不是打算大肆养牛,他就是想买头牛回去过年的时候杀来吃,牛贩子这里有两头黄牛。

  一头黄牛看着不大,等到过年的时候应该能养好。

  到处看了一遍,沈清和找到一位老爷子,是骡马市的老行家。在老人手中买了一匹好马一头一岁多点的黄牛。

  爽快的付钱,牵着牛马,离开骡马市,买了一些家里需要的东西。去到寄存骡马车的地方,套好牛马,然后赶着牛马,离开了镇上。

  满满一车的米面粮油盐姜醋,还有买好的牛羊猪肉。

  村里老人们托他带了不少油盐酱醋。

  这样宁静的生活,他已经慢慢适应过来。

  进村开始,也没有直接回家,一家家的送他代买的油盐酱醋。

  “乔大爷,您家的。”在路边遇到背着手精神奕奕的老爷子。

  “谢啦,你大娘给你钱了没?”

  老爷子接过沈清和递来的旧布袋问道。

  “给了,多的钱在袋子里。”

  “咋还买了一头牛?”老爷子听家里的老婆子说过,和娃是去买马的。

  “养半年,过年前杀来吃。”

  “啧啧啧,和娃,你这日子过得硬是咱村所有人的都好。

  老旺家托你买了东西没,我一并带过去。”

  “买了,我递给您。”

  又提着一袋递给老爷子,等老爷子从岔路口下去以后,沈清和才驾着车离开。

  回到家里,沈父听说黄牛是年底要杀的。无语了,现在的孩子咋这样,杀牛吃,真下得去手。

  可是老婆子早就警告他,不去干涉老二的任何决定。要不老婆子会抗议不做饭不打扫卫生,用此办法自裁他。

  为了自己能做甩手掌柜,他只能嫌弃的撇撇嘴,不敢说老二。

  隔壁的牛棚,马棚,羊棚早就盖好的。牵进去拴好就行。

  家里已经能住,沈清和回到自家。洗洗手,才到隔壁爸妈家。

  “老二,来的正好。上午,你乔大爷来说了一事,你听听。”

  “啥事儿?”老爷子还一本正经的样子,有点严肃。

  “马上要收割庄稼,你乔大爷的意思是咱请人能不能请咱村在镇上的那些人。

  让他们也挣点,反正这些人家的窑洞还能住人,家里啥啥都有。”

  “行啊,请谁不是请。这种事,您就能做主,干啥要问我。”

  “你出钱当然问你,不过我看地里的收成不错。

  以后还是也能和今年一样就好。”

  想起地里的种的庄稼,老爷子忍不住得意,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劳,老二一直是两头跑。地里都是他总管,再就是老三再管。

  丰收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会的,我有拜过神,老天爷会一直保佑我,保佑咱上岗风调雨顺。”

  “但愿吧,种地和你做生意不同。不是光聪明就行,还得看天吃饭。”

  老爷子种了一辈子的地,是老把式,最是懂这些。

  种地虽然也需要儿子孙子说的什么科学种地,可在科学种地也需要老天爷开眼。

  老天爷不看眼,咱科学也是白瞎。

  作者有话要说:  新文既开,求预收,宝贝们多多支持哈,预收哟!

  《快穿之最佳男配》

  君越,穿梭不同时空替替他人改变命运,换取自己的新生。

  一: 六零锦鲤男配

  二: ……

  各种不同的配角,炮灰,路人甲都是他要帮忙逆袭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