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过得很好(04)
作者:传山      更新:2022-03-14 08:01      字数:6860
  沈家新的战争, 估计也快不远啊。

  有些人越老心思越多, 想法更奇怪。

  沈父一家的新年又在不痛快中晃悠过去。

  开年后,沈清和又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接的政府的旧楼改造工程 ,还有新办公楼的装修工程,已经紧锣密鼓的开始干起来。

  忙的飞起的沈清和尽可能的多抽时间陪伴妻儿。孩子学校的家长会他和妻子轮流去, 转眼下半年, 沈磊的在长亿实验中学, 已经是高二的学生。

  差不多两年的时间,沈清岚都不知道亲侄子就在自己教书的学校读书。

  沈清和一家忙的热火朝天, 向着美好的生活前进。沈磊从上高中开始, 他的成绩一直是榜首。

  大小考试都是一样,性子像极了他爸爸,乐于助人,在学校人缘还十分的好。

  住在二环也有好处,离学校近, 都不用爸妈租房陪读。

  高二开学以后, 沈磊就开始备战数学竞赛,京城的联赛已经过了, 他的成绩是第一名。

  十一月中旬是全国决赛, 他要面对京城以外的所有省份还有直辖市的同学们。

  物理化学信息学这些他都没有参加, 只参与了数学。但是有时间他也收集了物理化学信息学的一些资料, 都是参加竞赛的同学们要做的试卷。

  等数学竞赛过后,他想自己试试这些竞赛题。也许高三的时候,他能多参加一门或两门。

  沈磊的优秀表现, 让所有的任课老师都欢喜不已,妥了,这一届他们教出来了一个顶级学府的大学生。

  田莉莉如今的日子是抹了蜜的甜,在家里安心照顾儿子,没事就去娘家看望看望父母,丈夫一心一意跟她过日子。

  赚的钱越来越多,生活改善了,日子好过了,孩子读书长进,不用她操心。

  中午,随意吃了点东西。隔壁的郭家一家五口上门来,“莉莉(田婶儿),吃饭了没?”

  “吃了,都坐吧,是有事儿吧?”

  郭富连脸上的笑容瞬间凝滞,有些恼火,但不是对田莉莉,而是对儿子儿媳,重重的哀叹一声,然后哑着嗓子说道,“莉莉,不怕你笑话,你也知道,我们老郭家在这院儿住了三代人。

  不是到了没有办法,我也不会走到这步。

  我家不争气的小子,硬是嫌弃家里太小,要卖了这房子换到大些的楼房去住。

  他已经在三环看了一套三居的二手房 ,只要买那房子,以后一家五口都能住的下,比挤在如今五十平不到的房子里宽敞些,只是要卖了这房子再添些钱。

  为了孩子们,我想把房子卖了,想着咱两家是邻居,就想来问问你,你们家买不买?”

  老郭也是个实在人,想着自家的房子卖给街坊邻里,比卖给不认识的人要好,偶尔他还能来串串门,看看。回忆回忆过往。

  “郭大哥,嫂子,这事我得等我家老沈回来商量商量,如果买,明天就告诉你们,可行。”

  “行,那我先不对外说。”郭富连很是高兴。

  他们家这样的房子不好卖,又不是整套的四合院,只是院子中的一个两间。还是破破烂烂的房子,买下来以后要加固要重新装修。

  最主要的是,他们这片的房子价格贵的吓人,以后还不拆迁。

  属于京城的特色,只少百年内不会拆迁,就是房屋垮了重建,也会复原,虽说到时是新房子,可面积还是不会变大。

  对于他们这样的人家,除了不舍得,没有别的好处。

  要是卖了这套四十九平的房子,自己和儿子夫妻俩存的钱添补在一起,能在三环买个大三居,虽说还是得按揭分期付款。但压力小了很多。

  儿子儿媳还贷也能少还不少,他和老妻都有退休工资,虽不多,可也能补贴儿子儿媳一些。

  小孙子已经三岁,读书要钱,再过两年,儿媳再要个二胎,以后家里的开支会跟更多。

  送走郭家人,田莉莉想着,隔壁真是好,他们两家可是屋挨屋,买下来正好。

  家里的存款,足够买下隔壁的房子,还有富余。

  从丈夫开装修公司三年来,确实没少赚,就开始半年赚的少一些,后面赚的一年比一年多。翻着番来的。

  不是赚的黑心钱,是生意好了,接的大工程多,还有人家包工包料,政府工程虽然能和一些大企业的工程比赚的也不少。最重要的就是从没有欠账,说好的多久结账,就多久结账。

  三年下来 ,挣的真挺多的。

  晚上 沈清和夫妻俩靠在床头,说起隔壁郭家的房子。

  夫妻俩都觉得是个机会,肯定要买下来,以前还想着买商品房,既然现在隔壁卖房子,买下来就是。

  说不定什么时候,这正院的邻居都要买房子,慢慢的一家家的买下来,全是自家的。

  二环的地段多好,好好装修一番,比住商品房舒服的多,胡同里都是熟悉的邻居,老了以后也能随意串门。

  “你做主,买下来以后立即装修。”

  “行,听你的。”

  夫妻俩也没有打算压价,该是什么价格就是什么价格。

  一个月以后,终于给家里添置贵重物品:隔壁四十九平的房子。

  同时沈家双喜临门,买了房子,儿子数学竞赛全国冠军。

  又是一个周末,星期五的晚上,沈家三口加上田家二老还有两位大舅哥全家,一起来到御唐吃饭庆祝。

  这次是提前定的包厢,人多,坐一楼大厅就不那么好。

  一家人进到二楼预定好的包厢,沈清和正好来了一个电话 看看包厢内都在热烈的说话,跟妻子说了一声,拿着手机打开包厢的门走了出去,在外面接起电话。

  电话是以前的开的士时的伙计打来的,他发达以后,也会找机会参加老伙计们举办的聚会。

  从没有疏远他们,谁家有事,他去不了 ,也会让妻子去。

  接电话时,看到沈清垣带着他的小家,还有岳父岳母以及小舅子姨妹两家人。

  兄弟俩彼此照面,沈清和没有主动打招呼,只是继续和电话那头的人侃大山。

  沈清垣带着所有人进了包厢,片刻之后,他一个人走了出来。

  方向是沈清和这里,从那一次以后两人第一次单独在一起。

  倒是挺有耐心的,一直等到沈清和说完电话,还没有一丝不耐烦。

  讲完电话,沈清和不出声,看着沈清垣不知道他有什么事儿,能让他纡尊降贵的等自己。

  感觉不像是有什么好事。

  他不说话,静静等待着。果然,不出他预料,人家开口先是寒暄一两句,“老四,最近生意怎么样?”

  “还行。”

  “忙不忙?”

  “忙!”

  “帮大哥一个忙,你大嫂娘家弟弟要装修房子,想请你帮忙装修,你价格便宜些,材料用好些。”

  “没空,忙的脚打后脑勺。”

  真没有猜错,果然是打自己的注意,想占便宜。

  “能多忙,你多招点人就是,一套房子也不大,就百十来个平方,加班加点也就两三个月。”

  “不接,找别人吧。”说完,沈清和也不理气青脸的沈清垣,径直越过他,进包厢,关门。

  “真是翅膀硬了,我的话也不听。”沈清垣用力的捶了一下墙 ,压抑着怒火,换了一张笑脸回到他那边的包厢。

  还得笑盈盈的解释,不能说老四不听话不愿意,还得撒谎,说老四忙的不可开交,很长一段时间内根本无法接其他的装修工程做。

  不停解释,但是心中无限憋屈,老四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他。就那么大剌剌的拒绝了他,想不到他也有求老四的时候。

  大约他四十几年的人生中,从没有想过要求家里的透明人老四,也不觉得自己会求他。

  在御唐面对满桌的美食,沈清垣硬是吃出了酸味,心中很不是滋味。

  在另外一间包厢的沈清和与两位舅哥推杯换盏,好不高兴,一点也没有受那高高在上的大哥影响。

  离开的时候,沈清垣那些人还没有走,沈清和也没有想过进去打招呼。

  六年的时间,转眼而过,沈清和的公司已经后来居上,超越了许多老牌的室内设计公司。

  他现在有两家公司,一家专做室内设计装修,一家专接一些室外的工程项目做。

  公司忙忙忙,再忙□□年,他就可以退休,等儿子读完博士还有三四年,等儿子接手公司年,他就能甩开手,带着妻子去游山玩水,好好的安享晚年生活。

  半夜,电话铃声忽然响起,沈清和迷迷糊糊接起电话,电话里面沈二的声音急促而大声。

  沈清和问了地址,匆忙起床,还不忘拍起妻子,“莉莉,快起来,跟我去医院。”

  田莉莉睡的正香,也迷糊着,“出了什么事?”

  “沈清伟来电话,说是二老都不行了。”

  急忙忙的穿好衣服,夫妻俩急慌慌的拿着包驱车去到医大附院。

  半夜,开的很快,通知的太迟,赶到的时候,医生已经宣布剩最后一会儿,让他们和父母话别。

  沈父沈母躺在哪儿,与疼爱了一辈子的三个一一话别,最后看到一直不重视的老四时,沈父的手指动了几下,示意沈清和过去。

  沈清和走过去,坐在边上,不知道要说什么,情感全无,只是静静的听老人说话。

  沈父哆哆嗦嗦的说,“来生咱俩别再遇见,也别做父子。我做的对也好,不对也好,已经做了。”

  显然沈父很明白自己一生是怎么对待老四的,望了一眼老四,又说了句,“那房子给你,算是全一场父子缘分。”

  沈母没有说话,只是流下几滴眼泪。二老是在浴室洗澡摔跤摔伤的,老爷子摔倒,大喊几声,老太太听到以后,进去也摔倒在地上。

  几分钟后,二老双双闭上眼睛。

  几天后,二老的后事,沈清和在离开时,对三位哥哥姐姐说,“二老住的那房子,我不要,你们仨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不用通知我。

  二老留下的存款,无论多与少,我也不参与分。”

  说完,带着妻儿离开了。

  他忽然全身放松,身心解脱。

  新时代

  星大美丽的校园内,有座面积不小的人工湖,湖边有长石椅,上面睡着一位年轻的学生。

  脸上盖着一本杂志,躺在长石椅上的沈清和,正在接受原身的记忆。没有前世,只有今生。

  原身沈清和来自本省一个偏远的农村,家里的条件不好不坏。供得起原身在星大读书,但绝对不能过得奢侈。

  从农村出来的原身,有张能让女生看了深深着迷,会大声尖叫的帅脸,比电视上那些小鲜肉要帅气的多。

  原身心气儿高,内心隐隐有些自卑,穿戴吃喝都不如同学们好,和宿舍的三位同学关系也处的一般般。好像始终融入不到宿舍这个小集体中。

  没事的时候,他常常来到人工湖边休息。

  原身感受不到天地之间的变化,可多世修炼的沈清和能感受的到。

  忽然一下坐起来,盘膝而坐,双手手心悄然出现灵石,紧紧握住。

  心中默念功法,开始慢慢的引导灵气进入自己的身体。

  很快一些别人看不到的灵气,包裹着沈清和,在他的身边围绕着。

  一直修炼到黄昏时刻,才离开。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沈清和都是如此,没事就来湖边修炼,湖边的灵气越来越浓厚。

  拿着书本刚刚回到宿舍,就听宿舍的老三呱呱的说,“听说咱们国家有人有了超能力,火和雷,冰都出现了。”

  “呀,真的吗?”

  “嗯嗯,真的,有两位觉醒超能力的就是国科大的,离咱也不远,都一个城市。如今还在保密阶段,不过因为觉醒时有不少同学看到,保密也就无法做到。”

  “那是不是代表我们都有机会。”老大是东北大个,也最崇尚武力,他一脸的兴奋。

  大一第一学期已经接近尾声,天气也越来越冷。老大陈鹏在兴奋的时候还注意到了刚刚进门的沈清和,虽然沈清和与他们互动的很少,但毕竟住在一个宿舍,还是宿舍最小的。

  看着沈清和穿的少,他关心的说道,“老四,已经冬天,出去多穿点,要不感冒了就不好,得吃药打针。”

  “嗯,明天开始多穿点。”

  其实宿舍里的三人,为人都不错,原身与他们格格不入是因为心中隐约的自卑,而现在的沈清和是忙于修炼。

  “对,多穿点。”戴眼镜的老二张志威推推鼻梁上的眼睛,也附和道。

  已经到了十二月中旬,二月中过年,离学校放寒假也没有多长时间。

  沈清和放下书本和宿舍里的三人闲聊起来。

  “走,说话都说过头了,吃饭去。”老三肚子饿的咕咕叫才想起来,还没有去吃饭。

  “走走走,老四一起吧。”

  “好,一起。”沈清和起身拿着自己专属的饭盒,他不喜欢用食堂装菜装饭的,感觉油滋滋的,没洗干净。

  在食堂,沈清和打了三个素菜,一个荤菜,饭也打的不多。

  四人安安静静的吃饭,此时食堂里面还有一些同学,情侣居多。他们几人来食堂已经很迟,也有一些是迟来的,但没走的很多都是情侣,在食堂腻歪。

  坐在角落的四人,说着学校近段时间发生的趣事。

  在另外一个角落,突然闹哄哄起来,沈清和看到有火光窜动。有道女声还伴着惊喜的尖叫,“超能力。”

  尖利的嗓音传遍食堂的所有角落,腻歪的情侣也不在腻歪,吃饭的各位仁兄推掉饭菜也不狂奔而去。

  沈清和这边的另外三人也是一样,只是三人都是端着盘子过去的,显然是还没有吃饱。

  沈清和端着饭盒,也跟在三人身后过去看看情况,他也想了解了解,想知道觉醒五行的人,身体承受极限在哪儿。

  是在什么特定情况下觉醒的。

  星大今天第一次有人觉醒,还在自己面前,不观摩都对不住自己。

  关于觉醒者的传闻,已经三个来月,甚至更早,在上半年就有传闻。大一的学生在上半年都在备战高考。

  而且国家也处于保密阶段,那些传闻也是有人在觉醒时,正好被别人的视频拍到,放上了网。

  国家后续采取补救措施,可还是晚了,只是撤下视频,而且让拍摄的人说那是用特技做的。不是真实的。

  可还是泄露出去不少,后续又发生过当场拍摄觉醒者觉醒时的场景,手上都是雪花。

  食堂里那位觉醒的仁兄,自己呆呆傻傻的,还没有缓过来,可他的女朋友高兴的大笑起来,“理明,再变火出来,快变出来,我拍下来。”

  “哦,好。”袁理明恍然过来,机械的调动身体里面的火元素,手心一朵跳动的火焰,左右摇摆,甚是可爱。

  周围拍视频的人还蛮多的,袁理明其实不会这么调动身体内的火元素,只是本能的有点像召唤一样,他还不会。

  陈鹏把饭盘递给老二帮忙拿着,自己也拿出来手机拍摄着。

  站在袁理明最后面的沈清和已经搞清楚觉醒者的极限在哪儿。

  找了一个位置,慢腾腾的吃着饭盒里面的饭菜。

  只是,视频传上网不到一个小时,袁理明就被请走。什么时候回来不知道,校方也无法干涉。

  沈清和知道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觉醒,应该会变为常态,国家也不会如此紧张。带走他们是为了集中起来训练他们一段时间。

  全世界各国都出现了元素觉醒者,并不只是华夏。

  不到一天时间星大的学生们口口相传,校园内就是小猫都知道觉醒者的事情。

  在放寒假前,袁理明还没有回学校。

  二月初各大院校相继放寒假,沈清和放假的当天下午,就到家了。

  从省会星城到市里就一个半小时,从市里到农村家里也就一个小时多一点。

  回到家里,刚好是晚饭时刻。

  “快去洗手,看啥手机,一天到晚就是手机。”沈妈妈推着坐在沙发上的儿子,催促他去洗手然后吃饭。

  “好嘞,不看手机。”沈清和放下手机,从沙发上蹦起来。

  沈爸爸已经坐在餐桌边,边上还放着一瓶白酒,看来老爸又要小酌两杯。

  沈清和想到什么,伸手把酒瓶拿过来,“爸,别喝这酒,我给您和我妈都带了酒,喝我带的酒。”

  “哎,儿子,我不喝酒。”沈妈妈在后面喊道。

  “妈,是果酒,没事的。”

  听到酒原本开心的沈爸爸不开心了,果酒度数低的很,他一个男人喝什么果酒。

  儿子巴结他妈,却不懂他爸的心,这家庭地位越来越低。

  沈清和上楼回房从行李箱中拿出来四瓶酒,两瓶白酒是瓷瓶装的,另外两瓶是用精致的玻璃瓶装的。

  “哟,儿子你哪买的酒,不错,不错,是好酒。”沈爸爸试着喝了第一口,第一口就惊到他。

  他四十几年来第一次喝这么好的酒,不错不错。

  “在街上随便买的,我试过的,觉得不错就买了两瓶。”

  沈妈妈因为是儿子买的果酒,也浅尝了一口,她聪明,不咋呼,自家有个好酒的男人,这果酒说不定他也不会放过。

  沈妈妈不说话,只是默默的喝着吃着。

  沈家住在石桥村相对集中的小街上,以前这里就是街道,也是附近方圆百里唯一一个村落有大集的地方。

  除了没有邮局,乡镇机关,还有工厂之类的,街道不比乡镇的小,人家还有十字路口,一面环山+田地,三面环水,还有一面。

  石桥村是石西县的最南边,古老的石桥,有三座石桥连接着大河对面的村庄。

  村落北面是连接石西县本县的茶垭村,对面是连接益源县的烽火村,南边是连接益源县的龙凤村。

  沈家住在靠龙凤村石桥边的第六户人家。

  高一那年,沈家父母在外打工积攒了十多年的存款,全部拿出来,在原宅基地上翻盖了三层小楼。

  按照城里的别墅修的,每一层都是一百三十八个平方。靠桥边的其余五户人家都没有后院,从他家开始,其余的人家都有大大的后院,两条街道所有的住户算起来,只有沈清和家的房子后院最大。

  足足有七分地,几百个平方,对面的住户家家有后院,都是几十平,然后就是斜坡,再就是大河。

  沈家这边后院都是以前家户人家开荒的菜园,菜园再上个一米多高的斜坡就是全村的水田。

  走过全村的所有的水田,就是村里的另外一个聚集区域,他们的房子后面不远,就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