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再续前缘(06)
作者:传山      更新:2022-03-14 08:00      字数:6726
  牛新兰结婚一年多,还没有怀孕, 急成了傻子。张大伟已经开始急, 开始埋怨。

  夫妻俩已经开始吵架,目前是小吵的范围, 还不算太激烈。在可控的范围内, 可是最近厂里减员, 减退一部分临时工。

  夫妻俩的日子更加的难过,也更加的小心翼翼。

  下午下班的张大伟看着桌子上的咸菜疙瘩, 啥胃口都没有, “又是咸菜疙瘩,能不能换个花样?”

  “换花样, 能换什么花样?”牛新兰低着脑袋说道。心里一肚子的气,老虔婆找理由要了一笔钱,家里现在哪有多少钱。

  她就是气啊,结婚一年多不怀孕的多了去, 凭啥到她这里就不行, 老虔婆进城住几天, 天天叨叨的没完没了,还说她是不下蛋的鸡。

  她咋就不下蛋了, 她第一次结婚不是生了一对双胞胎, 她多有福气还是一对龙凤胎。

  像她一样生龙凤胎的能有几个, 方圆十里也没有几个吧。

  想到那对双胞胎,牛新兰想着自己是不是去看看,顺便打听打听前夫沈木头的情况, 她一直是一颗黑心多手准备。

  也许沈木头能看在以前的夫妻情分上,帮她忙,给她找个工作啥的。

  以后她也不用靠张大伟的工资过日子,一年多来,她糊盒子的钱,全自己攒着,手里也有一点点钱。

  牛新兰的主意打的挺好,只是她不知道沈清和根本就不会帮她,两个孩子也不会理她。

  “啥不能换,换碗叶子菜也行。”张大伟真的是吃腻了咸菜疙瘩。

  “叶子菜,让娘送啊。你带信回去让她给你送。”牛新兰为啥这样,张大伟明白,还不是为了娘拿走了一笔钱。

  “我娘也不能天天送不是?”

  “是不能天天送,可送一次能吃很久。”撇撇嘴不耐道。

  与喜欢的人结婚以后,生活也没有如同想像中的一样好。甚至有些失望,新婚的甜蜜早就过去了。

  如今剩下的只有柴米油盐酱醋,还有相互的埋怨,身边的男人依然长得不错,只是天天看,多少有些审美疲劳,新鲜感失去后等待的就是烟火气还有穷困。

  对,是穷困。对于已经习惯城市生活的牛新兰,自家的日子就是穷困。

  在供销社,好些好商品,看得到摸不到更得不到。

  让虚荣的她,怎不气恼。

  夜晚,两人又吵了一架,还彼此捶了一顿。

  早上,牛新兰早饭也不做,一个人早起,收拾好赌气跑了出去,一个人来到市府大门外,可是她进不去,闲杂人员怎么可能走进市府。

  在门外徘徊不定,一直到七点半,沈清和送走孩子提前来上班。

  徘徊不定的人眼睛尖利,从沈清和冒头就已经发现了他,快速的冲过去,“清和!”

  “牛同志,有事吗?”语气淡淡,很是冷漠,连正眼也不看眼前的女人。

  牛新兰哀怨的眼神一直盯着他,伸手想抓住沈清和,只是沈清和一个错身完美避过他。

  周围准备进市府上班的人还蛮多的,一号院宿舍就有几位同志,知道上班没有迟到,还有富余的时间,站在一边看着,想着什么时候给沈师傅伸把手,别让突然冒出来的女人诬蔑。

  “清和,你以前都是喊我兰妹的。”语气幽怨,可怜巴巴的,就像是沈清和做了啥对不起他的事。

  “牛同志,请你搞清楚以前我们是夫妻,我喊你兰妹算是正常称呼。

  可是去年年后不久,我受伤以后没有十天,咱俩就离了婚,你没有两月就很快再嫁。

  我和你已经不是夫妻,我虽然单身,可你是有夫之妇。咱俩除了是小涛和婷婷的父母,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的关系,也请你以后不要再来市府找我,我就是一个厨子,没有权利没有钱,也帮不了你任何的忙。

  从离婚以后,你也从来没有想过看孩子。我知道你不在意他们,你以后还会有孩子,没事别来打扰他们,哪天良心发现想疼爱孩子,麻烦在门岗给留个话。

  我会安排,不会阻止你看孩子,但是要找我叙旧,恕不奉陪。”

  声音大到周围来往的人不用看刻意竖起耳朵就能听见,牛新兰再不要脸也受不住,胀红的黄黄的脸,怒气冲冲的厉声责问,“真是够冷心的,我没有不要孩子,是你们沈家不愿意给不是。

  你以后再也不会有孩子,舍得给我吗?”

  牛新兰气急败坏,说话也是口无遮拦,里面隐射的话语,像道炸雷一样,炸响在市府大门口。

  “是,我受伤后,身体不好,可能不会再有孩子,哪又怎样,不管以后会不会有孩子,我一样疼小涛和婷婷。和你不一样,你是自私,心里永远只有自己。”

  说完,沈清和大踏步的离开,走进市府,理也不理外面的牛新兰。

  正好牛新兰的话,帮了他大忙,市府不少女同志一直想要给他介绍对象,劝他再婚,有牛新兰这么一闹,他以后估计能清净,不会再有什么人劝他再婚。

  那不是害人家女人吗,哪有不愿意要孩子的,和他结婚没有孩子只能当后妈,百分之九十九的女人都不会愿意。

  有了完美的借口,他能安静过日子。

  从那天以后,市府的八卦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听过,不少的人私下猜测是他单纯不能生育还是那啥也不行。

  无论男女看到他那眼神都充满同情怜悯,搞的他自己哭笑不得。

  只是自己编出来的鬼话,以后无论咋样都得继续骗下去。

  中午过了吃饭的点,沈清和在食堂把长条凳拼在一起睡觉,睡下没有几分钟,出去办事的吴大姐折回市府,进食堂就找沈清和。

  在长凳上找到正睡觉的人,盖着一床旧被子,全是补丁。

  用手在桌子上使劲敲几下,“咚咚咚,沈师傅醒醒,醒醒。”

  睁开眼睛,还没聚焦就问,“咋了,吴大姐。”

  “市府对面的武装部隔壁有人卖房子,你不是要买房子吗?”

  “是小院还是楼房?”听到房子,沈清和刷的坐起身,拢着被子坐在长凳上。

  “楼房,就是以前大资本家盛家的小白楼里面,有户人家住在二楼,是个套间再加上隔壁的一个单间,屋子在最里头。

  人家从单间边就用木门把单间和套房和隔壁隔开,全部弄成了一套。

  隔壁住的邻居进不去,还有截走廊,他们自个儿用。方便的很,我刚才不是去我妹家窜门吗,听我妹说的。

  人家一家工作调往省城,这房子也用不着,打算卖掉。”

  吴大姐的妹妹结婚以后就住在小白楼里面,房屋不大是个小套间。

  小白楼大的很,上下三层,还有后面的佣人楼,不过佣人楼没有小白楼阔气,也没有建造的那么好,最主要的是什么,小白楼是个大院子,前面以前是草坪,巨大的草坪和停车的地方,还有大院门。

  如今草坪是没有了,但是院子依然在,还依然空着。

  “吴大姐,走,带我去看看。要是行,我今天就买下来。”

  那样的房子很难得,住的也舒服,沈清和当然不愿意错过。

  “沈师傅价格可不便宜,小白楼的住户都喜欢那房子 ,可是没有人买的起,或者舍不得买。”

  “我省吃俭用攒了一些钱,加上以前救人别人给的医药费和补偿,还有我三个姐姐存在我这里的钱,也有一些。

  只是未来几年,我依然要死抠死抠的攒钱还我那几个姐姐。爹娘的棺材本也得被我挖空。”

  自嘲般的解释和话语,吴大姐才明白,难怪沈师傅从年后就一直打听房子,能买卖的私人房子不多。

  这家的房子是小白楼难得能买卖的私人房,是上面允许的,人家是有功之人,这套房子当初也是奖励给他们家的。

  买卖都随他们家自己处理,小白楼其余的房屋可没有买卖的权利。

  吴大姐也知道沈师傅一直“吃的不好”早饭时他自己带的早餐就能看出来,人家还有一个优势,菜钱花的少都是老家送的,还有粮食家里的爹娘姐姐姐夫也给送,一年四季的野果蘑菇木耳,人家也不花钱。

  一年能省下不少钱,家里的开支是节约又节约。

  以上都是她揣测的,还有沈清和刻意表现的。

  “沈师傅你真能省,我家就不行,再省一年到头也省不了多少钱。”

  吴大姐也有些羡慕,人家工作一年多就能东拼西凑的买上房子,自家再怎么东拼西凑钱也不够,差的太远。

  说话的功夫,两人已经进到小白楼,吴大姐的妹子吴三妹已经等在下面。

  沈清和是认识吴三妹的,几次下班的时候看到吴三妹找吴大姐。

  “吴同志麻烦你了。”沈清和客客气气的。

  吴三妹也认识沈清和,对于他的事,她早就听自家大家叨叨过。吴三妹夫妻俩为人都不错,是属于老实的那一拨人。

  熟人成为她的新邻居,当然愿意,她也客客气气的笑道,“不麻烦,就是牵个线的事。”

  俞家马上要去省城报道,家里改带走的东西已经早就运走,如今留在这里的是俞江的妻子方敏,她处理好房子随时就能走。

  喜欢的家具都运走了,只剩下一些不用带走的旧家具,省城离得不远,就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吴三妹带着吴大姐和沈清和上去二楼,上楼直奔最里头的那户人家,“咚咚咚!”

  “谁啊?”

  “方大姐,是我,三楼的小吴啊,我姐的同事想看看你家的房子。”

  “哎,来了,来了。”

  有人买房子,方敏打开门走了出来。

  “进来,进来。”

  方敏热情的招呼三人,还上打量了几眼沈清和。小吴的姐姐在市府上班,她是知道的。想来介绍的人应该买的起自家的房子。来看房子的人倒是有,可是买的起的少,还有人讲价就算了,问题是讲的那价格,她无法接受,以为自家的房子是大白菜。

  随便几个钱就能买到,真是气死她了,再过几天房子还没有卖出去,她就得离开新德市去省城的单位报道,再也不能耽搁,虽然离的近,可是也不能想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卖房子。

  为此,她很是着急。

  关好走廊上的木门,属于她家的房子全部开着门,沈清和先从隔壁的单间看起,单间也是通间,还能隔成前后两间房。

  前后都有窗户,后面还有一个半月形的阳台。很别致,设计的时候是精心设计过的。

  地面都是铺着大理石地砖,光滑干净,家里保户的不错,看来房主是精心维护过的。

  再到隔壁的套间,有个两个房间,还有大客厅,单独的卫浴间,前后都有阳台,前面的宽阳台有一半,用砖和玻璃窗封上,做了一个有上下水的小厨房。

  该有的厨房内都有,很是方便。也不影响房间的采光,还是蛮不错的。

  单间和套间中间开了一个门,一家人家不用出门就能共享大客厅和卫浴间。

  以前也是那套间是一间大主卧,一间大书房,一个大客厅,安排的好好的。

  房间装修的华丽复古,很漂亮。

  一边走一边打量还暗地里想着,家里的放些什么家具。一张复古的沙发肯定是要的,带点欧范,那时候都是这样的。

  这种沙发在二手店能找的到,他看见过。还有配套的茶几,也有。

  价格没变,沈清和只是让方敏抹了零,价格还算公道,他早就打听过各种房价。价格高但是合理。

  下午,休息的三个小时,沈清和回家拿钱,拿户口本,去到房产管理处办好一切手续,衙门有人好办事,方敏在房产管理处有认识的人,知道方敏急着去省城,过户还有什么全部办的很快。

  四点半,把门钥匙交给沈清和以后,方敏拎着箱子离开了工作十二三年的新德市 。开始了新的征程。

  小白楼最大是一套房,已经易主。

  下午五点下班时,小白楼的住户回到家,个个议论纷纷,最好的那套房,谁不想啊。都想要,可是没钱买。

  “俞家的房子真卖了呀?”走廊里做饭的家庭主妇们,开始了每日的交流。

  “是呀,是楼上的吴三妹她大姐介绍的。”

  消息灵通人士爆出来自己知道的消息,她还是知道买房的人是市府的工作人员。

  “那是市府的人吧?”

  “对,是市府小食堂的厨师,据说那饭菜做的贼好,听说所有人都喜欢他做的菜。”

  “一个厨子能这么有钱?”有人不信,表示怀疑。

  “厨子咋啦,最有油水的就是厨子,再说了不许人家原本就有家底啊?”

  “那倒是,也许人家本来就有些家底也说不定。”

  锅里的菜正在翻腾,嘴巴也丝毫没有停下,一直在说着八卦。

  不到吃晚饭的时候,上下三层加上后面的佣人楼也知道了俞家房子卖了的事,包括新任房主是谁也知道了。

  三楼,不少妇女和吴三妹打探消息,“三妹,买房子的同志真的只是一厨子啊?”

  正在煤炉前奋力炒菜的人,双手都在忙,可嘴也没有停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笑着说道,“对呀,和我大姐都在小食堂工作,不过沈师傅炒的菜,那一般的厨师根本没法比,就是那外面国营饭店的大师傅也做不出来那么好吃的菜。

  沈师傅的厨艺,可是省里最大的领导都表扬过,说是比在京城吃过的菜都要好吃。”

  吴三妹笑吟吟的说着自己知道的,八卦不但人人爱听,也人人爱讲。她把自己知道的信息一股脑的全部倒了出去。

  除了不知道沈清和身体有些问题的情况,其余的倒的干干净净,啥都说了。

  “哎哟,那不得了啊!以后人家随便炒个什么小菜,那味道都能让我们馋死。

  偶尔做做肉,也得馋死我们。”

  “沈师傅的红烧肉那是一绝,有机会你们尝尝,保管你们吃了他做的红烧肉,以后都不想吃外面的红烧肉,没有可比性。一口吃下去,恨不得咬掉自己的舌头,不相信自己吃下去的那种感觉那种美味,有多美妙。”

  吴三妹吃过呀,她骄傲的很,还帮忙宣传着。

  “不会吧,能有这么神。”

  “真有这么神,我们一家都要吃过。”吴三妹的丈夫走出来拿东西,听到一截话,顺便插了句嘴。

  他至今还记得那味道,他在想那味道他一辈子都无法忘记。浓香扑鼻,入口即化,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一口咬下去,被锁住的水分和油都在里面,就像是汁水一样。味道好极了,他吃过一次就不会再忘记。

  “光听着也知道味道一定不会错,有机会一定得试试。”

  “呵呵!”吴三妹的丈夫呵呵两声,拿了东西进屋,没有再出来。

  房子买了以后,沈清和没有立即搬家入住,还不急。

  他到处寻摸家具,在二手店铺找到一批风格齐整的家具,都是从某些人家里弄出来的。

  很多都砸坏了,沈清和买了下来,约好时间来拖。

  星期天一早上,沈家父子三,起床吃好早餐,来到新家。

  沈清和找市府的小车司机用他们的人脉借来一辆大卡车,吴大姐夫妻俩也要过来帮忙,大厨房的人也是,一个没少。

  全来帮忙,自家的人一个也没有通知,村里正忙着秋收,那才是顶顶大事。

  带着孩子的沈清和昨天就利用休息时间,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首先搬进来的是厨房的一家三口的所有衣服和米面粮油酱醋还有各种泡菜酸菜以及肉和鱼,还有家里要用的煤球和木炭。食堂的同事们都知道他借肉票还有卖肉的事,也不会起疑。加上一些猪杂碎,今天他打算好好给做一顿饭菜。

  也有沈清和自制的冬天用的烤火铁皮炉,能烧水能炖菜,外面还有组合可拆卸的四方桌,围在铁皮炉外面一层。

  孩子们写作业,一家人围着吃饭,都是十分方便的。

  天,已经有些凉。

  沈家的动静,一楼和二楼的邻居都听到了。

  “小涛,你带着妹妹看好家,爸爸去拖家具。”沈清和交代儿子事情,宿舍依然还是他的,里面的大部分家具也是租来的,衣服还有两张旧床和一张可以打开睡觉的沙发是他的。

  他不打算搬,以后那地方也用的上,家里以后来了客人也需要用到单身宿舍。

  宿舍租的家具的要退给市府后勤,这事他已经和后勤的说过,月底就拖走。

  “好,我在家里带着妹妹把开水烧好,杯子洗出来,等会儿用。”小涛一直用心的跟着爸爸学,做事已经完全不用沈清和担心。

  至于闺女他从不担心,只是借了别人的身体,那教养好的别人的孩子也是应该的,也是他分内之中的事情。

  市府大门口停着一辆卡车,沈清和上去时,除了司机其余的人早就去到二手店等待着。

  “常师傅,张师傅,都来了。”到达二手店铺外,大食堂的两位师傅站在最外面说话,沈清和下车就和他们打招呼。

  “小沈,咱们人可不少哦。”

  “人多好,热闹,搬完家都别走,留在我家吃午饭,正好给新家温锅。”大方爽朗,是沈清和的人设。

  “吃饭就不必了,一家三口自己温锅得了。”常师傅,张师傅瞅眼周围的人,好家伙十多人,他们来帮忙也没有打算在沈家吃饭,也就不会带米。

  不带粮食十来人在沈家吃一顿,回把小沈家里十天半月的口粮消耗光的。

  如今也没有几人是吃饭能吃到饱的,能吃个七八份饱就不错了。

  他们都是成年人一顿七八分饱也够小沈一家三口吃好些天的。

  他们都知道,小沈吃饭就没有他们能吃,上班的一顿午饭是在食堂吃的,一顿吃多少,他们都晓得。

  “都是自己人,你们可不许走,必须得吃午饭。不说了,先搬家具,其余的回去再说,我菜和粮食都是备好的。”

  沈清和是真心实意邀请,他来市府上班快两年,眼前的这些同事都对他不错,没有叽歪的人,也没有背后使袢子的人。借此机会,坐在一起吃顿饭,联系下感情。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一直给山山评论打卡的宝贝们,谢谢你们,比心,有你们才有更多的动力码字,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