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云骊的前世番外(十)
作者:春未绿      更新:2022-12-31 18:06      字数:3995
  天子过了知天命的年纪,推行新政仍旧是如火如荼,他丝毫不服老,云骊也深深觉得天子实在是有雄才大略,无论是对人对事,很负责任。

  就像他想要对自己好,从不玩那些虚头巴脑的,直接就给了皇后之位,甚至多年专宠,几乎没有其他女人。

  永宁帝下朝就往云骊这儿过来了,云骊正在和女儿昭阳公主玩儿。

  她生了好几个儿子才生下闺女,疼宠的很,因此,此时正抱着她在膝盖上,陪她玩儿过家家。她这些年的心绪几乎全被孩子占去了,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门都没有。

  此时,昭阳公主正和她扮过家家。

  小公主面前摆了完整的一套小号的看诊的玩意儿,云骊递过去一个玩偶,不禁脸上担忧道:“昭阳大夫,我家小猪生病了,总是咳嗽,怎么办呀?”

  “咳嗽多久啦?让我来把把脉。”昭阳公主煞有其事的把脉,把完脉才道:“是不是着凉了,才咳嗽的?”

  云骊故作忧心道:“是啊,就是小猪喜欢吃冷浆水,一口气喝了五六杯,晚上还要出去乘凉,这才咳嗽的。”

  其实这说的是昭阳公主,她就是这样,夏天到了喜欢吃冷浆水,还要加冰块,永宁帝又疼女儿,悄悄给她吃,结果咳嗽了一个月,把云骊都气的半死了。

  昭阳公主则对身边的人道:“你去照我的药方把药包起来。每天喝一次,喝十二天就好了……”

  “那昭阳大夫,要是吃了药还不好了怎么办?”云骊故意刁难。

  昭阳公主小腰一叉,气呼呼的道:“我可是回春堂最有名的神医,你既然不相信我,何必来这里看呢。”

  母女二人正玩着,只见永宁帝抚掌进来,昭阳公主一看到父皇,就连忙扑上去,礼都不行了,永宁帝也是一把抱住这个小姑娘。

  “给陛下请安。”云骊连忙行礼。

  永宁帝不在意道:“何必多礼,你今儿送去的甜汤朕都用完了。”

  在永宁帝这里,云骊只能做一个贤妻,她虽然喜欢读书,但是在后宫现在能看书的机会很少了,尤其是生了孩子之后,身体往往还要保养恢复,又怕别人害自己的孩子,更加要警觉。

  还有太子现在年纪越大,皇帝和储君之间门的相处也是问题。

  比如按照性格,永宁帝其实更喜欢老二,老二性子沉稳,为人刚毅,而太子性子颇有些软弱,虽然天性聪慧,但是老二更得他的心,故而,虽然封了长子为太子,可他更偏向二皇子。

  而对于云骊而言,倒是不这么看,固然皇帝为中兴之君,一代雄主,作为太子,要怎么和皇帝相处也是个问题,比起处处表现自己还不如示弱,这样也能获得士林支持。

  否则,朝堂也和人一样,需要一张一弛。

  但这些云骊不欲多说,毕竟朝堂上的事情不是她能置喙的,也正是因为她的谨慎,永宁帝在她这里十分放松,有什么就会和她说。

  其实按照皇上的身体,再活二十年应该是没问题的。

  只是当皇帝的难免殚精竭虑,云骊担心儿子还没长成,丈夫去了,因此无微不至的照顾皇帝,说真的,现在的她都不像她自己了,成日都是琐碎事情,很少有功夫坐下来吃茶看书。

  显然永宁帝也是有这样的顾虑,论年纪他比云骊大二十岁,人的年纪上来,自己是知晓的,有些事情难免有些力不从心。

  而皇太子才十多岁,唉。

  当然,皇帝也想为皇太子选一门非常好的亲事,他选的是魏国公魏寔的女儿,也就是云湘的女儿。

  云骊知晓皇上非常宠幸魏家,魏寔的三个儿子刚生下来几乎人人都有官职。魏寔也是有名的骁勇善战,在军中赫赫有名的人。

  可云骊难得反对了一次:“论理,魏家的孩子也是我的外甥,可如今天下承平,太子若娶如此盛名赫赫的太子妃,固然拉拢了军中,但是对于社稷而言,未必是好事。”

  她其实和云湘的关系还很不错,但是很不错不代表就能超过自己的儿子,要知晓选的她这个外甥女生的很像魏寔,颇为英武,为人过于正气,这样的女子做一府主母很好,但是做太子妃就未必好了。

  还有魏家现在有永宁帝在,自然愿意蛰伏,不会露出任何反意,但若太子妃生下儿子后呢,皇太子到时候若登基,魏家一跃成为当朝显贵,不知如何操纵朝局也未可知。

  要知晓云湘的个性在闺中时,就是有揽事的性子。

  疼外甥女是疼,但是对于儿子以后,云骊还是有自己的打算。

  永宁帝没想到云骊居然是这种想法,他本以为云骊温柔,从不主动涉入朝政,哪里知晓她还是有些见解。

  “也是。”永宁帝也是头一回谈及很深层的问题,他在,魏家薛家甚至郗家当然都不在话下,这些人都能掌控的很好。

  可是皇太子真的能一样吗?

  永宁帝感到疑惑。

  “那你说选谁家闺女好呢?”永宁帝问起云骊。

  云骊笑道:“选太子妃是国家大事,臣妾如何能在中间门置喙,只是太子不过冲龄,许多事情还得仰仗您。依臣妾的这些心思,是想太子素来温和,若是娶个性子过分刚强的,恐怕两下很难相处。”

  长子看似温和,时常对待人都是以仁心,实际上他很像云骊。

  有一名强悍的父皇,人子一定要软弱些,这样外面的人才会更支持太子,因为所有朝臣都希望天子宽和,这样士大夫们才喜欢,也更有施展抱负的机会。

  否则,攻击性太强的人,固然一时博得头彩,可对于平衡局面未必是好事。

  魏国公府的云湘其实也是在打这个算盘,甚至她还回娘家一趟,有意想多加臂膀,这么多年她和娘家的关系处的还都不错。

  李氏和冯氏听话听音,知晓选秀一事势在必行,但选太子妃怕是早已内定,今天云湘回来,二人也都有所意动。

  “大伯母,母亲,我看曾表姑娘也可参选啊。”云湘先提出的是曾家。

  曾表姑娘是云鸾的女儿,云鸾的女儿正及笄之年,年纪正合适。

  云湘此举当然是拉拢冯氏,冯氏笑道:“我们正有此意呢,正好让兴国夫人进宫说过,应该没事。”

  刘姨娘被封为一品兴国夫人,冯氏起初是很见不得,后来随着云骊地位的稳固,她早就转向,现在和刘姨娘关系很是不错,甚至还建议把文懋的一个孩子放在她膝下养着。

  云湘点头:“有兴国夫人说一句,倒是抵我们好几句。”

  大家都知晓皇后娘娘孝顺母亲至孝。

  实际上刘姨娘进宫也曾问过云骊选谁,云骊却是笑而不语,她奉行慎独的原则,从来都是所有的事情只有自己知晓,其她人包括是刘姨娘,到了她这个特殊的位置,一般都会自己消化。

  “娘娘,为储君选妃是国之大事,但也要选个恭敬您的才行。”刘姨娘道。

  云骊笑道:“这宫里自有礼法,恭敬不恭敬是其次,主要是她和太子和睦就行。”

  这话其实言不由衷,刘姨娘素来知道女儿向来谋定而后动,恐怕不会选云湘的女儿,否则魏家势力大,魏禅过分能干,怕是进宫就要抢班夺权,皇上又看重魏家人,恐怕女儿到时候站的位置都没有。

  宫中自永宁帝登基以来第一次大规模选秀,有的是冲着皇帝来的,有的则是冲着太子和几位皇子来的,但毋庸置疑,选她们的人肯定是皇后。

  因此章家门庭若市起来,文懋简直是不能出门,只要出门就是说项的,简直烦不胜扰。

  更有章思源这里来的人更多了,到底章思源是云骊亲爹,这些年,章氏子弟人人都有封赏,他们都物尽其用,但章思源曾经见过云骊一面,云骊要求他要约束子弟,因而章氏子弟没有骄矜的。

  有人虽然有些富贵习性,但也没有闹出多大的事情来。

  章思源做官甚为圆滑,他这个人是清流当道,就把自己变成清流,变法派当道,他就支持变法派,而太子妃的人选,既然宫里皇后处明确说了她有分寸,章家有亲的是哪几家,章思源何必再多说什么。

  反正他的女儿已经是皇后了,未来天子无论选哪位皇子都是他们家的,那他急什么。

  姑娘家们鱼贯而入,初选由宫中女官们挑选一轮,把身上有异味,体貌不端正的,还有规矩太差,话都说不好的全部被刷下来。

  云骊见着底下跪着的姑娘们,有魏国公府、薛家甚至郗家的,这些都是朝中重臣的闺女,她却看上了任青仪的侄孙女。

  此女母亲乃是宗室出身,父亲为节度使,而任家满门无论是文职还是武职都有人,尤其是性子最好。

  云骊看中了她,有意和皇上提起,永宁帝却道:“我原本让她做良娣的,不曾想你让她做太子妃,那也可以。”

  “陛下,若是给太子娶了薛、魏、郗哪一家的闺女,其余两家必定不会服气,甚至给二皇子和三皇子都会引起纷争,还不如索性都退一步。”云骊觉得现在天下太平,何必引起不必要的纷争。

  云湘的女儿许配给了庆王,庆王原有王妃故去,正好魏禅嫁过去就是铁帽子王妃,薛家女许配给云潇这个循郡王府做世子妃,郗家则许配给文懋之子。

  如此,太子娶的任氏不仅饱读诗书,而且性情柔顺,为人美丽,和太子琴瑟和谐,婚后三个月就有了身孕,让永宁帝大喜。

  就在此时,听闻陆之柔油尽灯枯,已经去了。

  而她家还闹出公公和儿媳妇这种传言,让云骊听了都觉得这是攻讦。

  “历来都是抓不到别人的错处,才会用这种私事攻讦。我听闻裴度是有大才的,只是为人有些急功近利。”云骊淡淡的和太子道。

  她和永宁帝很少讨论朝政,但是和太子倒是时常提及。

  太子对母后非常信服,至少这次选太子妃,他这位太子妃很合心意不说,母后为二弟三弟还尚且未选高门贵女,对他而言就是好事。

  因此太子道:“母后说的是,儿子想推行新法还是要靠裴度这样意志坚定之辈。”

  永宁帝现在是可用之人颇多,而且年纪越大,对朝政管的更紧,有意多挣名声来,故而对新政没有以前那样快速的药到病除了。

  “现在先不必说这些,你是二把手,一切听你父皇的。”云骊道。

  太子欲言又止,到最后才道:“父皇殚精竭虑,听说前些日子呕血了。”

  云骊眼神瞬间门一亮,又对太子道:“从现在开始,你要更敬着你父皇才是。”

  太子不禁想,外人包括父皇都觉得母后恭顺,且从不打探朝政,现下看来,她什么都明白,也颇有野心。

  选家世太高的太子妃,日后自己一旦登基,他们母子就要仰人鼻息,如今娶任氏,他年纪还不算大,若父皇有三长两短,摄政的人就是母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