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第 127 章
作者:春未绿      更新:2022-12-24 17:33      字数:4381
  丰平侯郗家

  郗延年换下常服,在众人催促下换上了玄色镶边宝蓝撒花缎面圆领袍,他也三十多的人了,头一次被家人围观,平日在家不苟言笑,现在也难得有些不自在。

  郗老夫人却忍不住点头:“这身挺好,你就这样去章家,看起来像小伙子呢,没事儿啊。”

  这话说的不知怎么就觉得挺有埋汰人的意思,实际上郗延年生的很英武,但到底三十多岁,又是行伍出身,带兵打仗,皮肤黝黑的紧。

  其他郗家人是捂着嘴想笑又不敢笑的样子。

  郗延年咳嗽了几声:“母亲……”

  “行了,快去吧。这章家的姑娘也是有口皆碑的,章大家那等人我们见到常感叹神仙中人不提,就说秦将军夫人,大家都认识,那是出了名的温婉贤良,还有姚夫人,医术好急公好义。说真的,当年咱们进京还是土包子,否则,要我为你们都娶章家姑娘才好。”郗老夫人有感而发。

  她活的这把年纪,简直是不用顾虑任何人,唯一担心的就是这个老来子的婚事。

  生怕他一辈子打光棍,现在好了,这桩婚事是刘太后赐下,那章女官娴熟宫中礼仪,相貌秀丽,年纪是大了些,可有刘太后的面子在,她们也不吃亏,日后替延年打理家业肯定也能打理好。

  三十多岁的人了,对方能知冷知热的就成。

  还是一年前,郗老夫人曾经见过裴度和章云骊夫妻,那个时候天黑了,又下大雨,路旁突然有野狗狂吠,嚷的令人心惊。

  裴度却瞬间就遮住章云骊的眼睛,一把抱着她赶紧上了马车。

  这种动作稀松平常,可是看在她这个老婆子眼里都是老脸一红,下意识的动作才是最能看出一个人到底如何的。

  就像有人酒后吐真言,就是这个道理。

  她的儿女里没有感情这么好的,大多数相敬如宾,貌合神离,包括她和丈夫也是如此,一辈子那么凑合着过日子。

  所以,她总希望小儿子能和她们都不一样。

  郗家人已经骑马过来,李氏则由云骊她们陪着到了南园,这个南园见证了无数的插钗行为,听闻当年章扶玉插钗也是在此,下一辈章家的姑娘们也许也要在此处了。

  李氏坐在了章老太太曾经坐过的位置上,云骊似乎想起十多年前自己也是在这里插钗,她比较特殊,插钗插了两次,那两次把自己折腾的够呛。

  如今想来倒是成了回忆,以前总觉得人生很长,甚至去广州的时候都很多憧憬,现在才知晓人生其实很短,她自觉年轻,可儿子已经开始科举,走自己的仕途。

  甚至李氏还道:“等思佩再过几年也要在这里插钗咯。”

  郑氏捂嘴直笑。

  恍惚间,郗家人到了。

  郗老夫人脸上虽有沟壑,但是个头很高,见着李氏就笑,看的出对这桩亲事很满意。章家人也都各自行礼厮见,以前云骊就认得这位郗老夫人,现下两家结亲,更是能说的上话。

  大家坐下后,郑氏就道:“郗老太君,您老身子看着还是如此硬朗。”

  云骊吃了一口茶,也点头道:“二嫂,这是家宽才出少年,正因为郗家舒服,所以郗老太君才如此的。”

  郗老夫人听她们姑嫂你一言我一语,更是觉得章家姑嫂和睦,不由得自己打趣道:“我老婆子不过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哪里像你们年轻人,唯独一样,我这牙齿现在都没有一颗松的,豌豆都能吃。”

  众人又笑了一阵,郗家大夫人问起云骊:“听说贵府公子才学很好,十二岁就已经中秀才了?”

  “误传,误传,小儿才过县试。府试还不知道能不能过,真是让夫人谬赞。”也不知道外面怎么传的,自己儿子才过县试,就都说儿子是秀才了,这等捧杀最容易令人迷惑心智。

  好在云骊也旋即夸起郗大夫人的孙子孙女,郗家人见云骊虽然听闻是个大才女,但私底下说话却恰到好处,不仅如此还兰心蕙质。

  李氏是夸云骊夸习惯了的,她还保持以前云骊闺中时一样,尤其是近几年年纪大了,一句话喜欢重复说。

  “这糕点都是仿唐代烧尾宴做的,都是我们云骊想出来的,寻常人来我们不拿出来的,今儿是郗老夫人您来,我们厨房才特地做的,您快尝尝吧。”

  郗家众人知晓这章家是开国功勋之家,又是章太后娘家人,宰辅门第,底蕴很深,如今看他们吃穿用度不一般,非是有钱能买到,还以为是章家独传秘方,没想到是云骊发明的。

  他们再看云骊,尤其是郗老夫人看到云骊,更觉得为何刘太后都很喜欢她,果然是有过人之处。

  同为庶女,人生际遇真的完全不同,云骊似乎就像天生的太阳一样,在哪里都耀眼,谁都很喜欢她,连她大伯母也是夸她,儿子懂事上进,丈夫更是宠爱,自己更是样样能干。而她这位未来的儿媳妇云湘,却被送进宫这么多年,现下才能出来嫁人。

  大家在品尝点心时,隔着一扇屏风的郗延年突然看向门口。

  云湘来了,她头上戴着珊瑚盘肠簪,整个人似一朵娇艳的芙蓉花,走进门时神采飞扬。大老爷却先暗自看了郗延年一眼,见他目不转睛,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

  但大老爷仍旧觉得云湘这样显得有些桀骜,这样可不是女子为妇之道。

  现在郗家是看在刘太后的面子上答应下来,日后过日子,男人多半都喜欢温存体贴如解语花似的,自己的侄女云骊就是如此,因此裴度这样的人都没逃得过她的手掌心。

  甚至云淑那里,虽然大老爷不甚喜欢云淑,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云淑性情也柔婉些。

  可云湘这个孩子,桀骜全在面上,柔顺全在内里。

  就是一个人看起来很厉害,实际上却没有什么手段,多半时候都在忍耐,这可并非好事。

  “四姐姐来了。”云骊笑道。

  云湘脸微微红了,但还是行礼如仪,大家都很为她高兴。郗延年从屏风后出来,章家人也是赶紧看他,云清还用手肘拐了云骊一下:“快看,快看。”

  她们这些人的语气,活似看猴儿一样,云骊突然想起裴度当年为何能保持那么潇洒的模样的。这位郗将军可是黑脸泛红呢!

  郗家准备的簪子很是华美,郗延年也没想过云湘三十多岁了,看起来还这番年轻,有大家风范。

  所有的一见钟情,其实都是见色起意。

  云骊见男方面上很高兴,云湘更不必说,显然对郗延年也很满意。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三日之后,云骊又见到吴灏和云潇夫妻,云潇和云骊同岁,看起来脸上斑点很多,皮肤蜡黄,整个人显得还有些瑟缩,甚至脸上时常露出点麻木的深情。

  云潇从未想到自己有生之年还能回到京中来,沈氏搂着她哭了一场,才道:“六妹妹若是早点回来,可以看到四妹妹插钗了,那日真是热闹。”

  云潇露出点笑容:“四姐姐能出来嫁人了,这样真好。”

  她们姑嫂说完话,外边说云清和云骊一起来了,云潇低着头,她其实不太想见到她们了,别人都活的光鲜亮丽,只有她,活的和蝼蚁似的。

  流放的这几年,她真是什么苦头都吃了。

  丈夫心胸狭窄,和别人关系也处不好,又有公子哥的脾气,她还好,能够带着女儿一起做针线,她那个手艺在章家不好,可是缝缝补补还行。

  甚至家里几个孩子启蒙也是她做的,但是她也仅仅只能读些《三》《百》《千》,其余的,她就不记得了。

  她很后悔,当年为何没有好好学针线,为何没有好生读书。

  她正因为识字,乡下人很尊敬她,时常送鸡蛋给她,就是拜托她写信,或者替人看文书也能换些米粮来。

  云骊看到云潇也是大吃一惊,云潇居然苍老了这么多。

  “云潇,这次回京了,一定要好生调理身子。”

  云潇微微抬头看了云骊一眼,见她眼中没有任何嘲笑之意,反而盈满了关心,她也忍不住有些感动。

  离家了,她才知道自己以前处处瞧不起姐妹们,但真正关心自己的还是章家人。

  若非爹爹,她也回不来。

  还有云潇的几个孩子,郑氏连忙道:“我已经把绛雪轩收拾出来了,六妹妹还是在绛雪轩住下吧,这地儿你可是住了多年了。还有孩子们,男孩子们另请先生读书,姑娘们就随咱们家的姑娘们一起读书。”

  “多谢二嫂。”云潇讷讷的道。

  她以前还曾经说过郑氏的闲话,觉得她不如华阳郡主气派,可她待自己却这般厚道。不仅是她,连孩子们都安排好了。

  大家善意的说起了今年寒食节的事儿,云骊笑道:“今年我们不去庄子上了,我们煜哥儿要府试,我得在家陪着。”

  “那你是得在家,我们今年也不去庄子上,家里长辈们年纪大了,在家反而更好。”郑氏也是如此安排的。

  小时候,还是大老爷他们带着她们去外面踏青,过寒食节,现在大老爷她们也老了。

  以前,云骊请大老爷过去吃酒,他老人家还去,现在越发不爱动弹,除了家族大事,几乎不出门了。

  爹爹还好,虽然年轻些,但是迷上钓鱼。

  天不亮出去钓鱼,晚上才回家。

  钓了鱼就四处送,以前身上的汲汲营营全都没了。

  云湘此时进来了,她和云潇曾经在闺中关系不错,她们自然又有另一番交谈。

  自此,云潇在章家安顿下来。

  三月云湘就出嫁郗家,章家为她备下了丰厚的嫁妆,姐妹们都送了丰厚的添妆。云骊送了六台嫁妆来,高高兴兴的去吃了喜酒。

  云湘嫁后,云骊进宫请安。

  宫中方妃生了一位公主,另一位美人的孩子则没有保住,索性小公主倒是养的很好。

  刘太后见她有黑眼圈了,不免吩咐自己小厨房做补汤来:“这是怎么了?居然有黑眼圈了,我可同你说,女人过了三十岁,每一天都得保养好,否则老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知道了,就是近来这些日子四姐姐成亲,还有煜哥儿那里也要照看。烁哥儿又因为贪嘴,吃坏了肚子,结果染上风寒,我就照看了几日。您别担心,过几日,女儿就好啦。”云骊笑嘻嘻的。

  本来打算选秀的,因为云凤的死,选秀挪到今年。

  刘太后则抱怨道:“你呀,别觉得自己年轻,总觉得过几日就好了,还是好生照顾好自己。不过,你多看顾些烁哥儿也是对的,你统共也就这么两个儿子,孩子有没有出息是小,最重要的是能平安活着。若非是云凤没了,去年就选秀选了新人了。”

  云骊则道:“您想想裴度二十三岁才和我成婚呢,我们反而生孩子很顺利,但是庆亲王因为成婚年纪小,表姐那么好的身体,她的孩子都夭折了,可见弟弟年纪大些也没什么,兴许孩子会长的更好呢。”

  这种求子的事情,实在是非人力所能及。

  皇上无后,位置就会不稳,偏这个时候,西宁战事正打的难分胜负,贺无忌父亲故去,他本人要丁忧。

  元辅的位置再次空了出来,裴度本是最晚入阁的,可因为贺无忌的看重,自是有意提升他来接自己的位置。

  朝廷内外其实攻讦新政的人非常多,即便裴度在广州施行的不错,可其他地方却未必如此,甚至还有民乱。

  因此内阁中自然也有人反对裴度,甚至福王一派的人也是虎视眈眈,甚至他们还知晓了另一个秘密,那就是刘太后的身世。

  一夜之间,刘太后曾经为章府小妾,后来给宁王做滕妾的事情传的沸沸扬扬,甚至有人把章思源比作吕不韦,认为他是故意送人给宁王。

  甚至当今天子,会不会根本就不是宁王之子?

  如此恶毒有别有用心的言论,已经不是剑指裴度作为外戚不能为元辅了,甚至是直接剑指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