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第62章
作者:春未绿      更新:2022-11-09 16:16      字数:9101
  吴国公虽然下野后,吴家大不如前,但是因为吴澈联姻魏寔之妹,吴家又重新在圈子里活跃起来,吴澈也常常结交名流仕宦,借此寻找吴家的助力。

  吴澈正在招待客人,昨日沐绍芳结亲,他也正好把人带在身边交际。

  一时,又见两名男子过来,吴澈顿时眼睛一亮,对妹夫韩宥介绍道:“这二位都是我的朋友,都擅长散文,一位是裴子珩另一位则是顾冲之,我来同你介绍。”

  韩宥笑道:“裴度裴子珩我怎么不知,只是无缘得见。”

  吴澈一指:“那不就是。”

  韩宥一抬头,只见左边男子身着宝蓝色暗紫纹云纹团花锦衣,头上用玉簪束发,又罩黑色纱帽,其身材高大,凤眸高鼻,气度不凡,真神仙中人。

  吴澈已带着妹夫韩宥和兄弟吴泽吴澈一起上前,“子珩、冲之。”

  裴度连忙回礼,众人厮见后,便在一起谈笑风生。

  吴府园子一派豪奢富贵景象,两边石栏上系着水晶玻璃风灯,一眼望去似银光雪浪死的,如今已是深秋,枝叶破败,吴家人心思巧妙,用各色凌绢通草绒花系在落败的枝干上,栩栩如生,宛若一夜千树万树梨花开之景。

  又湖中各色花灯分明,上下争辉,仿若白日。

  顾冲之出自苏州顾氏,一门八进士之家,家中虽然多为高官,但却无吴家如此富贵,因此感叹:“吴兄这园子极好,看起来似白昼一般。”

  吴澈似有所觉道:“我们吴家的园子算不得什么,真正要说名园,还得是承恩公府,原永宁伯府。去岁,我们有幸去南园一游,即便冬日,繁花似锦,一夜如春。”

  说到这里大家都看向裴度,毕竟上京传说那句“大姨夫成小姨夫”很有名。

  而吴澈这里是打趣几句。

  裴度也不知道心里如何想,此时朗声一笑:“只可惜章氏兄弟二人今日没来。”

  章文龙和章文懋兄弟虽然年少,但都是上京贵族中难得的读书之人,二人虽然年少,但在外交际颇多,都是诗文敏捷之人。

  吴澈笑言:“即便没有章氏兄弟,子珩兄过几日也就能见到了。”

  这就是吴澈聪明之处,他作为下一代吴国公府的掌门人,虽然娶了魏寔之妹,但并没有站队魏贵妃,在明面上和两边关系都很不错。

  尤其是章家,本就和吴家有姻亲之谊,如今对裴度如此,也是拉近感情的法子。

  章、裴两家既然已经定亲,还是皇上赐婚,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大家都善意的说了几句,裴度也是面带笑容。

  接着一群人又都去作诗,以诗才而言裴度堪称翘楚,他们侃侃而谈,吴灏在一旁看着,有些着急,他当然想寻空提醒裴度。

  等到众人作完诗,再游园时,吴灏则主动找机会和裴度一起。

  “裴兄。”

  裴度见是吴澈之弟,还以为他是请教诗文的,当即倒是笑道:“吴兄有何事?”

  吴灏倒也不笨,如果他说章云骊如何不好,也没证据,到时候要是被承恩公府知晓怕是要报复他,于是只道:“恭喜裴兄,你我日后可是连襟了。”

  “原来如此啊。”裴度暗忖,难怪方才吴澈提起章家,原来两家有姻亲。

  只见吴灏道:“只不过我要告诉裴兄你章五娘脾气极大,可不是好相与的,她又是庶出,故而事事争强好胜,当然,我这里不是说她的不是,只不过——”

  此时却见裴度伸手阻止他再多说,只负手抬起下巴道:“吴兄不必再言,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我先走一步。”

  吴灏听了,脸色顿时一阵红一阵青。

  方才裴度的意思是,我没料到小人们把腐鼠一样的小利当美味,竟然对鹓雏猜忌个没完。

  鹓雏是指代上古凤凰,这是说章云骊是凤凰,而章家其她姑娘是腐鼠,然后,他是小人?

  只有他这样的小人因为对其她章家姑娘们的话信以为真,反而猜忌章云骊这只凤凰。

  不是,你见过章云骊吗?你不是以前和陆家定亲的吗?

  集宴还未完,吴灏被羞的跑回去了,若是裴度只说一句“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这样说他背后说闲话,他还能辩解一二,不曾想他居然指自己是小人,还一针见血的点出章家姑娘嫉妒云骊。

  这个裴度真是怪不得人道他性子刚狠,居然如此不留情面。

  本来吴灏也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人,只不过他曾怜悯云淑处境,知晓她在家中既被表妹云潇欺负,同时家里但凡有什么好的又被云骊抢了过去,她分明处境够可怜了,只和一个老祖母依偎过活。

  因为章老太太还不是承恩公的亲娘,据说母子关系并不和睦,也是这样云淑更是活的如履薄冰。

  而章五娘仗着养在大房膝下,为非作歹,他也是想出一口气,让裴度有所提防,不要到时候被人迷惑住。

  却没想到裴度居然这么维护章云骊。

  裴度当然不傻,吴灏特地和他说这些,无非就是诋毁章家小娘子,可他早已从裴夫人嘴里打听清楚了。

  陆家忘恩负义,和庆王继妃联合,以至于庆王府小王爷气的和庆王继妃据说闹的很凶的,当然,其中受害者反而是章五娘。

  母亲说她极其孝顺,才貌俱佳,且比之陆家姑娘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这姑娘唯一的短板就是庶出,但其亲兄长被过继到了承恩公府做嗣子,她自己也是在承恩公夫人膝下长大。

  再者,这章五娘之父乃是三品大员,裴度怎么敢挑剔?

  他乍然□□,心中原本也是有些看法,毕竟当今天子和以往的天子不同,以前若是考一甲或者二甲前列都可留在翰林院或者六部观政

  但建元帝却效仿宋制,认为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一甲十名都要外放。

  他是家中长子,若能找一贤惠妻子,在他赴任时,照看家中,帮衬母亲极好,陆家当时就是不错的选择。

  陆氏是母亲亲自选中,说她贤惠端方,家世清白,父亲乃清流文官,嫁妆更是丰厚,为人大度并不计较,是兴家之兆。

  在插钗时,他也见过陆之柔,倒是个平静宁和的性子,不争不抢,虽然其貌不扬,但这样反而更持家。

  他当时安慰自己自古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这意思是,丑陋的妻子不会惹麻烦;贫瘠的田地不会被争夺;旧棉袄可以御寒。

  只是不曾想,亲事有了变故,他反而和章家结亲。

  前些日子他已经见到章大漕,还有承恩公,都对他已经看成是自己人,母亲也是对他劝说,他心里那点别扭去了不少。

  可今日见这吴灏,居然张口说一个女子的不是,可见章五娘虽然外面看起来光鲜,指不定因为庶出多受苦。

  分明母亲打听过说她性子端凝、擅长诗文,性情妥帖。

  还能被选为庆王世子妃,绝对是品格样样过关的。

  当然,至于吴灏还想暗示什么,他就懒得听了,毕竟马上要见到真人了。

  捉贼拿赃,捉奸要拿双,那吴灏连女子闲话也说的勤,比杂赁院子的妇人还要讨厌,既没有真凭实据,何必四处诽谤。

  若章五娘真不好,吴澈怎么还那么高兴他和章家结亲,吴澈为人他还是了解的。

  再者,男人怎么能打听到女眷如何?听母亲说那位章五娘子是皇上的教养嬷嬷鲁阳郡夫人教出来的,那位郡夫人昨儿还去过裴家,说了好些章五娘子的好话,他当时可就在屏风后听的清清楚楚的。

  想来必定是章家姊妹在吴灏这里说了什么,引得他在自己面前诽谤,说这种闲话的人都是小人辈。

  却说云骊这日居然有吕嬷嬷上门来,这吕嬷嬷虽然上次云骊去时,她老人家没见,但云骊依旧是四时八节的厚礼送上,并没有分毫怠慢。

  再说吕嬷嬷知晓云骊没进宫,还因为八字不合,反而连皇室都嫁不进去,心里十分愧疚。

  本来她和云骊感情非凡,自觉对不住她,也无颜见面。

  可云骊对她却依旧如此,怎么能让她不感动。

  “嬷嬷怎么有空过来,今日正好我让小厨房做了水晶虾饼。”

  一般而言青虾比白虾要美味,但做水晶虾饼是非要白虾不可,为的就是做到颜色纯白晶莹剔透。这七分的虾肉加三分猪板油,再用葱姜汁水勾芡一番,捏成小圆饼状,温油下锅一炸,炸出来白如凝脂,蘸上椒盐吃最好了。

  这也是吕嬷嬷比较喜欢的一道菜,今儿也是凑巧。

  吕嬷嬷笑道:“那感情好,我老婆子也是在章家住过多年的人了,姐儿不必招呼我,以前是什么样,现在也一样。”

  云骊却道:“那怎么能一样,虽说我心里还是当您一样的亲近,但您现在是鲁阳郡夫人,哪里都是一双富贵眼,您如今该怎么招待就怎么招待,按我说咱们该去寿喜堂用饭才行,但我知晓您和我好,所以多加几碟菜,咱们师徒好生说话。”

  这话说到吕嬷嬷心窝里去了,她若完全不摆架子,什么人都来拉扯了,可她内心还是希望和以前一样,大家平和相处。

  不过,她来可不是为了吃饭,只见她从袖子里拿出一方长盒递给云骊。

  云骊打开一看,居然是一根鲤鱼纹样的步摇,她知晓吕嬷嬷在尚工局做过,也知晓她老人家手巧,不曾想做的这样可爱。

  这鲤鱼不似那种呆板的样子,鱼肚用浅粉,鱼眼周围都是橙红,鱼嘴下衔着几颗珠子,珠子白润莹泽,一看就是上好的珠子,再稍微下方则是非常精巧的珠链,却又不显累赘,很适合灵动俏皮的少女戴上。

  本来她还在想思考要戴什么钗子,真是瞌睡到了有枕头送来。

  “多谢嬷嬷,难为您还为我着想。”云骊爱不释手。

  吕嬷嬷笑道:“说起来还多亏你四姐姐提醒我你和裴家马上要插钗,我才从宫里告假出来,也正巧赶上了,原本这根钗子想做您明年及笄之礼的。”

  四姐姐云湘?

  想起云湘,云骊忙问道:“我们在宫外,尚且不知宫里消息,我也不刺探宫中之事,只想问您如今我四姐姐可好?”

  吕嬷嬷点头:“她倒是个明白人,这宫里要活的明白了才行啊。”

  能够通过云骊的事情和她结缘,想必也存着搏一把的心思,她如今年岁大了,再被送出来,难免让人非议,就连云骊这样什么错都没有的人,因为和庆王府婚事不成,分明是陆家抢夺,反而舆论现下不知道从哪里传出说云骊不如那陆之柔的。

  可见自古人言可畏。

  她想上进也不是错,只是皇后娘娘不抬举,皇上哪里知晓这些,况且即便是皇上也不能不顾伦常要了妻妹,这也是对皇后的不尊重,那么云湘不能僵持,只有主动出击。

  吕嬷嬷也是觉得皇后净是胡来,正常而言就是钦天监查到自己妹妹和庆王小王爷八字不合,那也该转圜一下,努力促成亲事,皇上也是这般想的,哪里知道她捅去庆王妃那里了,还把陆之柔一个六品官的女儿嫁给人家小王爷,这不是活活结仇吗?

  云骊听到吕嬷嬷对云湘的赞许,也道:“我这位四姐姐平素在家和我关系不错,她生性高洁,为人又能干,若嬷嬷能帮她一把,我也感激不尽。”

  “好,我就看在你的面子上,能护着就护着些。不过,她是皇后的妹子,哪里需要我老婆子帮忙。”

  云骊又忙奉承一番,吕嬷嬷心道怪道人人都爱听拍马屁,明知道人家是哄着你的,还是听着高兴。

  二人又说了些闲话,云骊很有分寸,绝对不问宫中之事,只说自己近来做女红如何。

  一时,小厨房的人送了膳食来,师徒二人一起吃了一顿。

  在饭桌上,吕嬷嬷就笑着道:“昨儿我去了裴家,裴夫人为人倒是极好,我在她面前也夸你,她听的很认真。”

  云骊忙起身纳福:“多谢嬷嬷为我说好话。”

  “这有什么,我老婆子能进宫还要多亏你呢,这几年四时八节还有平日之礼,老婆子我也不白收。”吕嬷嬷哈哈一笑。

  其实想送礼给吕嬷嬷的何其多,她老人家是收到手软,连魏国公府和文昌侯府对她老人家都恭恭敬敬的。

  能够特地去裴家替她说好话,分明是真心疼爱她。

  云骊也送了自己近来酿造的葡萄酒给她,还道:“再送您一对水晶杯,用水晶杯喝葡萄酒是最好了。”

  吕嬷嬷倒是没有推辞,她老人家吃饱喝足,还拿着一坛酒回家,不知道多畅意。

  像施嬷嬷年纪大了,已经准备要养老,她的待遇可就没有吕嬷嬷好了,两人道左相逢,施嬷嬷酸溜溜的道:“如今你可好了,你这徒弟真是待你不薄啊。”

  吕嬷嬷笑哈哈的:“岂止是不薄啊,四时八节都能收到用心的礼物,时常来问我问安,还说日后要跟我养老呢,不过我老婆子这就罢了,再干几年我也干不动了。”

  当然,冯氏和云潇对施嬷嬷也不薄,但云潇的女红学了这么多年,做的勉勉强强,当然了,放在外面算是不错的,可同龄的姊妹,五姑娘云骊尤其擅长针线,还擅长画花样子,针脚细密,很是灵动,那七姑娘云淑则是个能静下心来的人,可以一动不动坐上一天就做针线。这一对比,六姑娘虽然也学,但总做的不上不下。

  规矩早年还认真些,现如今也不大耐烦学,听闻是定了姨母家的表哥,认为自己反正是嫁给青梅竹马的表哥,也不愿意多学。

  她也算名头响亮的嬷嬷,还被冯氏暗地里觉得她不用心,她也是冤枉的很。

  再七姑娘手里有钱也多是买胭脂水粉,私下打造首饰,给自己的大多是那种用不完的,也不精美。

  哪里像五姑娘四时八节送的有时兴的果子,昂贵的补品和精美的绸缎。

  一对比,施嬷嬷也花甲之龄,萌生了退意。

  两位嬷嬷大概在当年被选中教导云骊、云潇时,下场居然大不相同。

  那时都认为施嬷嬷教的是嫡女,前程大好,吕嬷嬷教的是庶出,教出的人肯定受到身份限制,是比不得嫡女的。

  可现下看来,反而倒了个个,即便云骊没有嫁到庆王府,她也是个重情义的人,吕嬷嬷的日子也绝对好过,至少不会落得埋怨。

  又说到了冬月初十这日,南园已经热闹起来,大家都知晓今日五姑娘要插钗,十分热闹,姚纤纤看着母亲也早早起来,有些不屑道:“娘,我听七表妹说裴家不过是书香门第,自然比不得公侯王府,您又何必如此殷勤?”

  刚来承恩公府时,她对哪个姑娘都带着讨好,毕竟她是从真定小地方来的姑娘,可越来越见识到这些繁华后,姚夫人甚至也能跟着冯氏和李氏走动,她似乎也产生了一些错觉,觉得自己开始看不起很多人了。

  不是她本意如此,而是从她的角度看,钟鸣鼎食人家的云骊与其嫁给新的勋贵的儿子,当时也不是没有人来家提亲,八字和庆王府对不上,就许配别家,未必要许配裴家啊。

  读书人她见得多了,以前她家邻居就是住的读书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家业也不会打理,身子骨还弱,满嘴之乎者也,她商户出身,知道钱的重要性,若是遇到迂腐的读书人,一辈子就跟熬油似的熬。

  且看她们家二姑奶奶云鸾,就是低嫁,丈夫又没什么出息,在娘家过的有时候姚纤纤都觉得她是真的憋屈。

  那云鸾也不差啊,云骊也许将来也如此。

  反而是姚夫人道:“你也不要欺人家,万一人家一举中第了呢。”

  “那还不是个小官,您看章家大公子和二公子甚至三公子文豪身上还有个锦衣卫官职呢。就是考上了,不知道要熬多少年,吃苦受罪多少年。娘,女儿前半辈子讨好人已经够多了,不想下辈子再讨好人了。”

  姚夫人叹了口气:“娘现在好在能出去跟着章家的夫人们交际了,只是上门说亲的庶子都没有,娘也没办法啊。”

  看着女儿年纪一天大似一天,她也是发愁。

  南园开始奏乐了,戏台子咿咿呀呀的,热闹非凡,这声音传来,姚夫人赶紧道:“我要先去了。”

  姚夫人生怕迟了,慌慌张张的去,路上还经过凝翠阁,不由得撇嘴,这个也不是好东西,在背后坏她女儿姻缘,得亏收买六姑娘身边的丫头才知晓,活该。

  凝翠阁当然也听到奏乐,云淑张口就喊“青黛”,喊完才发现人早就出去了。

  是啊,她身边的人都被换了一批,这些人中甚至可能还有云骊放进来的细作,让她不敢轻举妄动。

  进来的是个叫青橘的丫鬟,她道:“姑娘有何事吩咐奴婢?”

  云淑笑道:“我看外头奏乐,是什么事儿呢?”

  天天关在房里抄写孝经,她已经不知道日月了,以前跟着她的那些人去了哪里她也不知晓,唯一还能托林妈妈把她这里积攒下来的银钱送了不少给青黛去。

  青桔就道:“今儿是五姑娘插钗呢,家里的主子们都去南园了,请了丝竹班子还有小戏班子呢。”

  云淑忍笑点头。

  她终于知道自己为何适合嫁到孔家了,之前还觉得孔隽光早已成婚如何,如今想来,她若是低嫁,越发被人欺负。

  在这个宅子里,云骊因为背靠大房,又深得二老爷信任,所以可以超过她。

  但是,当她嫁到裴家后,裴家可比不上孔家,到时候就走着瞧吧。

  青黛曾经说过想托她找一位好人家,她想到时候在孔隽光麾下找一个上进的人许配,如今随便放出去,日后怕是再被卖一次,或者随便配人。

  ……

  云骊今日重新梳妆,仍旧是一丝不苟,甚至早起特地洗了头发,头上插了吕嬷嬷送的那支簪子,乌黑蓬松的发髻中央插八宝攥珠飞燕华胜,耳边则选的是玉兔捣药耳坠,显得更灵动可人。

  衣裳则和上次有不同,这回里面穿的是对襟天水碧色的衣裳,再穿一件镂金丝钮牡丹花纹蜀锦襦裙,青红相着,这条襦裙做妙的是边上镶嵌珍珠,太湖珍珠圆润又散发光晕,对比更能衬出她的娇俏来。因天气渐寒,外面云骊把自己的常常穿的猩猩红貂皮披风换成了银狐轻裘披风。

  如此,才有所谓的钟灵毓秀之感。

  上回着重眼妆,这次就着重胭脂,之前是为了凸显气色一般都是用桃粉透蜜的腮红,这次却是在眼下打橘色的胭脂,这橘色带着微粉,如此才有一种肌光胜雪、雪肤花貌又娇腮欲晕之感。

  最妙的是她的花钿是白色的玉簪花,为这样的美貌增添了光华。

  而南园中,裴夫人和章老太太还有李、冯二位说话,没了庆王妃的居高临下,裴夫人也是名臣之后,很有礼节,也颇会说话。

  便是冯氏都看的出来裴夫人绝对不是那种多事的婆婆,也不是那种糊涂人。

  此时,裴夫人正笑着道:“我们在杭州时,当时买了些水田,本是想着若有灾荒,自己当作口粮也好,不曾想如今地价涨了。”

  李氏就羡慕道:“我听说杭州的米做米糕最是好,您真是看的风水宝地。”

  能够涨价的庄子,一般出产的米尤其好。南边人吃米,杭州土壤肥沃,如今苏杭一带多是种棉花,反而从湖广买米充饥,杭州本地的米价肯定贵的很。

  冯氏暗忖这裴夫人倒是很擅长经济,难怪裴大人一入京,就买了带园子的宅子。

  裴夫人笑道:“多谢您夸奖,只我们南人喜吃米,家下吃着不错,正好下回也送些来府上。”

  李氏也不推辞:“那感情好。”

  众人见裴夫人言谈风趣,知书达理,也很有好感。

  外头的裴度也是由大老爷带着文龙文懋陪着说话,这次章家三个男人不必小心翼翼了,大老爷听裴度说话颇有见地也是暗自点头。

  文龙和文懋学业上的事情请求指点,他也是知无不言。

  文懋也忍不住点头。

  当然,裴度对他们三人观感也不错,承恩公府这位大老爷没有外戚的干涉朝政的言谈,只是问他备考如何,两个小舅子都是读书人,还都有功名,论起来比陆家另两位小舅子还读书更多。

  就在此时,外头传话说五姑娘进来了,裴度垂下眼睛,并不随意往屏风外看,大老爷认为他守礼。

  上次大家见到云骊气质出尘,颇有空谷幽兰的雾蒙蒙之感,这次见到她却觉得颇有种眼前一亮的纯真灵动的少女感。

  完全就像是天上仙女因为调皮下凡的灵气满满的仙娥。

  冯氏含笑道:“五娘子,快给裴夫人问好。”

  下人拿来蒲团来,云骊则认真行顿首礼,这是卑幼对尊长应行之礼。

  她跪下来时,裴夫人恰好能看到那根鲤鱼模样的步摇,还有她姿态优美的礼节。

  裴夫人再等她起身时,心道还好是明年议婚,否则这么好看的姑娘进了门,怕是儿子无心读书了。

  但她对云骊还是很满意,连忙道:“快些起身,毋须多礼。”

  云骊顺势坐在下首,吃了一口茶,只不多言语,章家长辈都很满意,她们就怕云骊表现太过被人看轻。

  姑娘家还是要矜持些的。

  但是等裴度走进来,大家就都不太矜持了,章老太太年轻时就喜欢面容姣好之人,三孙女婿秦司腾虽然相貌端正,但是脸太方了,小王爷倒是十分英武,再有那气派,如今再看裴度完全胜过前面两人。

  他凤眸含笑,看的人容易脸红心跳,相貌俊秀却不阴柔,身材高大鼻梁挺直,五官如鬼斧神工雕刻出来的一般,若说小王爷是英武,他则是英气凌人,乍一含笑,颇有种风流倜傥,却完全没有那等油头粉面之感,反而举止透露出潇洒。

  方才进来时,目不斜视,说明他为人庄重,说话则声如洪钟,章老太太在心里恨死钦天监了,也怪女儿非要皇后赐婚,否则这个女婿就是陆之柔的了。

  还是李氏见云骊如此貌美,裴度如此俊美,心中早想若她二人结合,不知道生出怎样好看的娃儿来了。

  冯氏见他气度不凡,微微觉得此子必有出息,为人这么多年,她还是有些眼光的。

  但云骊却不大抬头,一直到裴夫人说插钗时,云骊才从座位上起来,走到他的身畔。

  这次她没有像上次那样躲,而是含笑抬眸和裴度对视一眼,又低下头去。

  裴度则惊艳万分,他本觉得女子有才名,不是庸俗妇人就很不错了,哪里想到是如此女子,她双瞳剪水,灵气仿佛晕满眸子,皮肤靡颜腻理,遗视绵些。

  方才一笑,正如《诗经》中赞美女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再见她方才走过来肌肤如雪、体态婀娜,裴度只觉得他心智如此坚定之人,为何会晕乎乎的?

  “五娘子,得罪了。”裴度拿起簪子,往她发髻中间插上。

  他不禁心道,这样钟灵毓秀之人,也会被人毁谤,果真如人所说才高运蹇,如此,他不知晓她为何还能这般灵动可人。

  云骊站在他跟前,才见到他的脸,想到方才老太太的失态,心道不知道她是否在可惜裴度没能成为陆之柔的女婿……

  想到这里,她愈发笑容更深。

  裴度插好金钗,退到一边,十分守礼。

  这与他平日传闻的高傲自负完全不同。

  看来传闻不可信啊……

  但云骊见裴度见到自己娘家人,完全不怵,就知晓他是个非常自信的男人,毕竟李氏是公爵夫人,冯氏也是三品大员的夫人。

  她不会像陆之柔那样自觉自己和王宝钏一样的守候默默做好事,等着人发现了,再察觉她的含辛茹苦。

  她当着众人的面对裴夫人道:“上回听闻您偶有失眠,故而我准备了一些红葡萄酒,是我自己酿的,您睡前若是能喝一小杯,听闻能美容养颜,还能安睡的极好。”

  ……

  在马车上,裴夫人看到小巧的白瓷坛装的红葡萄酒,打开闻了闻,果真是极其纯正的。

  她笑道:“没想到这姑娘手这般巧。”

  裴度见到旁边有一小条子,他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小酌半杯保您入睡。

  字迹非常好看,一看竟有几分造诣,裴度脸上莫名多了几分欢喜,但心里也担心她的处境。

  裴夫人却见儿子神色如此,不禁道:“看来你是很满意章五娘子了?”

  裴度难得道:“的确算得上才貌双全,性子玲珑剔透,钟灵神秀。”

  见自己高傲的儿子还头回这般夸人,裴夫人打趣道:“难得,也有你夸人的时候。”她这儿子因为天生聪慧洞察人心,故而厌恶市侩和丑陋,变得自负骄傲,难得也有了他还能表现出挑不出错,还喜爱的人。

  裴度笑了笑,不再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