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扶远县挖沟渠
作者:木子金三      更新:2022-12-17 15:59      字数:4017
  嘉州府内全依靠飞灵江,府内百姓活命是此,丧命也是此。

  这般多年下来,为减少洪水猛势,飞灵江又衍生出不少支流。而扶远县的上游正是飞灵江分出来最大的一支支流。

  按理这支支流下方是不该住人,但是在扶远县存在的时候,飞灵江那支支流还不存在,为了保全嘉州府,只能将洪水引走,倒霉蛋就是扶远县,是以扶远县至今仍是下县。

  扶远县里有点门路的人都移居了,剩下的百姓只能硬扛。如今县中挑不出足够的人手修坝,只能从别县调。

  程叙言听着县令详细汇报,眉头紧蹙。县令后心已经汗湿,还保持着躬身的动作。

  知府大人有令,让他全力配合程钦差,不得有半分违抗。他一个小县令哪敢。没有知府大人的吩咐,他也会老实办事。

  扶远县在整个嘉州府都排不上名,甚至好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县。那日知府携众官员去码头迎接钦差,扶远县的县令未去,不是扶远县县令藐视上官,而是知府忘记派人通知他。不过因此扶远县知县没跟着奔波一整日。

  程叙言起身,打算去上游大坝看看。县令犹豫片刻还是跟上去。

  县内地势还算平坦,程叙言邀请县令同乘马车,盛夏时节鸟语花香。程叙言撩开车帘,远处稻田里的稻苗长势颇好。

  县令却绷着一张脸,仿若那些稻苗已经枯萎般。

  程叙言放下车帘,看见美景的愉悦也蒙上一层淡淡阴影。眼前的一切是否存在全看天意,若天公不作美,再好的良田,再好的稻苗都是水中月,一戳就散了。

  之后马车内一直沉默,两刻钟后,马车到地儿,程叙言从车上下来,县令跟在他身后。

  隔着一段距离,他们都能听到大坝上男人卖力气的吆喝声,程叙言走近,领头的衙役微惊,迅速向他行礼。

  程叙言摆摆手,又往大坝更近些去。衙役欲言又止,还是道:“大人,前方危险。”

  虽然现在没有泛洪,水面平静,可若是钦差大人不小心掉水里受惊,也够他们喝一壶了。

  时明拦住衙役,“放心吧,我家大人知道轻重。”

  眼前是飞灵江分出来的支流,威势大减,所以整个大坝比寻常的小一些。

  有不少汉子陷在水中劳作,程叙言问:“他们这是?”

  衙役刚要回话,瞥见县令大人,立刻住嘴。

  县令道:“这是打木桩。”

  程叙言眼力好,他瞧着水波拂过木桩的横截面,出现层层叠叠的纹路,程叙言似笑非笑:“这木桩是今年的?”

  县令心头惴惴,含糊应是。

  “方县令真当本官不通俗物不成。”程叙言冷下脸:“你敢让人把木桩拿上来给本官仔细瞧瞧吗?”

  县令骇的跪下,忙不迭道:“程大人,下官也是没法子。上头拨下来的东西就是如此,下官哪里有多余的银钱重新置换。”

  周边衙役也跟着跪下,只有劳作的民夫不知道发生什么,茫然无措。

  程叙言看向时明,时明立刻奔向残缺的坝上,他每样物料都取了些,又灵活折返。

  时明严肃道:“程大人,东西拿来了。”

  程叙言之前已经探查过嘉州府各地的防洪材料,心中有底,但亲眼看到一群民夫将如此朽物填入坝中还是气闷。

  扶远县如今地利尽失,逼近,别说天险,只要稍微大一场的雨,扶远县便危矣。

  “停下。”程叙言下令。

  民夫们虽然莫名,但能休息半日,他们是

  高兴的。

  程叙言命人将一部分朽物送往嘉州府知府衙门。

  洪知府听闻程叙言派人给他送礼,他还有些得意。心道姓程的果然不是什么干净东西。

  然而心腹来时面色怪异,洪知府不解:“怎么了?”

  心腹迟疑:“大人,程大人送来的东西在院子里。您…您去看看罢。”

  洪知府不疑有他,大步向院子去,然而看到院中的秸秆条石和木桩,把他激了个倒仰。

  洪知府胸口剧烈起伏,指着院中木桩的手都在抖:“什么意思?”

  “姓程的什么意思!!”知府的吼声传遍整个府衙。下人们缩缩脖子,干活更仔细了。

  心腹道:“大人,程大人是不是嫌您给的太少。特意借材料一事讹您。”

  上次心腹给程叙言送银钱,大几千两,程叙言可是收了的。

  “大人,程钦差出身平平,恐怕这辈子第一次见几千两。”心腹低声道:“人心无底。程钦差估摸着是见您出手大方,便想要更多。或许是一万两,又或许是几万两。”

  洪知府面皮颤了颤,双目通红:“老爷又不是聚宝盆,哪有那多钱给他。”就算有,他也舍不得!

  心腹:“大人的意思是,不搭理程钦差?”

  洪知府捋了捋胡须,随后道:“重新给扶远县送一批材料去。至于以后,见招拆招。”

  心腹想也只能如此了。

  很快扶远县收到一批上好的木桩条石。程叙言命人立刻换了。

  同时,程叙言拿着从洪知府那里得来的钱,给民夫改善伙食。

  扶远县的大坝必须要修,但民夫也是真辛苦。程叙言只能想办法调和。

  当太阳升到正空,一晃不晃的日光撒下,所有人全身大汗。他们甩了甩胳膊回到岸上。

  “希望今儿晌午有馒头。”稀粥咸菜委实不顶饿。

  一群民夫用方言叽叽咕咕交流着,忽然前方传来一阵喧闹,所有人心头一凛。

  “发生何事了?”一名身材魁梧的汉子大步向前,他叫张帆。是本地民夫里颇有威信的人,平时有个什么也是他出面,其他人很信服他。

  然而事情并不像张帆想的那么不善,反而出乎他意料。

  发出喧闹声的民夫捧着一大碗干饭喜不自禁,干饭上还浇了一大勺菜,拇指大的肉看得人眼馋。

  他美滋滋的走到旁边去,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吃起来。后面排队领饭的人群出现骚动,被衙役一喝又老实了。

  待终于轮到张帆,他才发现肉菜居然有两个,一定的量下,他可以自己选。

  张帆两样都来了一半,他捧着饭菜走到边上坐下,还有些恍惚。

  这还是他几回被征召里,第一次吃到这么好的饭菜。他直觉跟那位钦差大臣有关。

  “好香…”旁边的小子吃得头也不抬。

  张帆也顾不得其他,大口大口吃起来。

  下午时候,程叙言明显能感受到民夫们更卖力。

  张帆接过条石置入凹处,大颗的汗珠砸落水间,消失无踪。半下午他的肚子还有饱意。就算晚饭是稀粥,也不会半夜饿醒了。

  然而黄昏时候衙役叫停,他们被叫上岸吃饭。

  张帆捶了捶腿,大半天时候他都待在水里,就算年轻也有些撑不住。

  好不容易轮到他,打饭的妇人问:“吃饭还是馒头?”

  张帆看着菜色,精神一震,忙道:“饭。”

  妇人给他打上满满一碗饭,又给浇了一勺菜。

  张帆同他其他人坐下,捏自己一把。

  “帆哥,你干啥?”同村的小弟问。

  张帆摇摇头,“就是觉得……算了,没什么。”

  有好的材料,有足够的人手,大坝逐渐成型。想来再要不了多久,大坝就修好了。

  程叙言在县衙翻看本地的舆图,治水一般讲究堵不如疏。扶远县的水忧已成定局,现在是想办法在这个局面上改动。

  良久,程叙言以食指圈住一个地方,他打开书房的门,对时明道:“去准备马车,我要出去一趟。”

  时明:“好。”

  县令收到消息时程叙言已经离开了。

  师爷神情复杂:“原来钦差也是这般繁忙。”

  县令没吭声。

  不怕钦差忙,只怕钦差不忙。

  当然,对于洪知府那些人来说,恐怕盼着钦差天天流连青楼,醉生梦死。

  程叙言按照舆图上的地方实地考察,发现此地可深挖沟渠,将扶远县上游支流的水再次分流,不仅解了水忧,还方便当地县城百姓取水和乡下人家灌溉田地。

  其实在程叙言之前,未必没有人想到这个法子。只是挖沟渠要人手,不说其他,就是民夫每日饭食也是一笔开销。只县令那点俸禄肯定撑不起。

  再者,若有人想以水患谋利,又怎肯让扶远县的人顺利挖沟渠。

  恐怕这才是真正的难点所在。

  不然县令跟县下百姓说明利害,再鼓励富商支援一部分银钱,事情也能做起来。

  眼下程叙言银钱有,权力更有,该他促成此事。

  是以大坝修好后,程叙言并未让民夫离开,而是召集民夫在指定地点挖沟渠,每日包饭食,一日三十文钱。

  这个价钱不算高,但也不算低。

  原本还有些犹豫的民夫立刻应下此事,反正他们回家后还是要去各处寻短工。更别说官府提供的饭食很好,外面不能比。

  张帆同村的几个小弟都变壮了,瞧着很精神。

  他们兴奋的算着钱,“一日三十,十日就是三百文,那一个月……”有的人算不清了,反正他们有钱拿就是。

  自此,扶远县的沟渠一点点挖出。

  随着时间推移,饱满粉嫩的蜜桃坠在枝间,方县令亲自给程叙言送来,他面带赧然:“本地没有什么好东西,只这蜜桃还算可口,还望程大人莫嫌弃。”

  程叙言叫时明收下,之后方县令又说了一会儿话才离开。

  程叙言捧着桃子,想起卓颜和程偃。这个时节,庄子上的桃子也应该长好了。程偃尝了没有?

  黛黛在宫里能尝到吗?

  卓楠星莫名打个喷嚏,加快脚步。很快看到熟悉的小院,他飞奔上前:“大姐姐。”

  半夏给他开门,卓楠星笑盈盈进院。白术见状紧张的挡在卓颜身前,唯恐卓楠星刹不住脚。

  卓楠星咕哝:“我心里有数。”

  他将手中的篮子放下:“看看我带什么了?”话落他撤掉上面的软布。

  白里透粉的蜜桃诱人极了,散发着浓郁果香。

  卓楠星道:“偃叔让人从庄子里摘的,叫我带进宫给你尝尝味。”

  卓颜顿住,关切道:“爹最近还好吗?”

  叙言外地赴任,她在宫中。家里除了程偃,就只剩程青南高粟以及豆豆了。

  “偃叔精神尚可。”卓楠星净手后给姐姐削桃子,忽然他想到什么,道:“豆豆在外面找了个媳妇儿。”

  卓颜主仆齐齐看向卓

  楠星,卓楠星瘪瘪嘴:“不仅如此,豆豆它媳妇儿也揣上了。”

  卓颜主仆:………

  程偃特意去翻阅禽类书籍,又算算日子,发现豆豆的孩子从产卵到孵化可能比卓颜肚子里的孩子出生早。

  卓颜默了默,半晌憋出一句:“豆豆当真不一般。”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模式。谢谢:,,